查看原文
其他

第893期 【大象聊学习1012】有一种学习叫做:感同身受

2017-06-16 项恩炜 成为学习者

成为学习者,做专业的、接地气的、学习过程实证研究者。



 

有一种


感同身受


的学习


 


语音整理稿,未经作者审核


 缘  起

昨天一位朋友发来了这篇文章,是杨照先生写的,题目叫做«安放一颗文艺心»。朋友是做老师的,他问,为什么孩子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留下了脑海的画面。但是文中,杨照先生写的两点感受孩子们却做不到,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呢?又是该怎样训练呢?


附图:




大 象 的 分 析

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我认为有一种假设,这个假设是似乎学生应该具备这种能力来通过阅读文章,产生相关的脑海画面,产生相关的感受。当然,毫无疑问,在事实的面前,孩子们没法做到作者的感受。这让朋友很是困惑。


我们交流下来,认为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恰恰少了一种能力的启动,这种能力叫做感同身受。而这个能力在生活当中,相信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具有的,只是在阅读的时候,他可能忘了。


比 如 说……

这种感同身受的能力是怎样的呢?


比如说,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看着别人在吃非常好吃的东西,当着你的面,砸吧着嘴,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然后你还能闻到那个食物的香味,这个时候我们总是忍不住会产生唾沫,觉得会忍不住咽口水。似乎我也在吃这个好吃的东西。


这就是一种感同身受的能力自然的启动。甚至说看到别人打哈欠,似乎哈欠也会传染。不一会边上的几个人会不由自主的也打起哈欠来。这也是感同身受的一种能力。


当然了,在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如果看到一个孩子被父亲打或者说“哗”被汽车撞过来,像“人民的名义”当中,陈海走在路上突然被大卡车横着撞过来的时候,内心是一紧张,你看,我们内心是会产生出对于其他人非常理解的甚至说产生出身体上相同的反应、情绪上相同的感受这样的一种情况。

那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认为是基于这样一种感同身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学习当中也是非常非常常见的很重要的一种能力。


学 习 中 的 应 用

比如说,就像前面这位教师朋友提到的语文学科的阅读理解。我通过阅读文字,能够找到作者或者当时的主人公那种真切的感受。


再比如说,我在阅读物理题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受力。我在做一道力学题的时候,我就像里面这个物体一样感受到这个力的存在、感受到力的方向。

再比如说我们在考场上做题目的时候通过命题者这个问题,有时候能一瞬间感受到命题者的意图,这不就是想让我做什么吗?或者说这里埋了个陷阱,你会觉得有种会心一笑的感觉。

这个背后都是有一种对于通过符号,对于另外一个人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


怎 么 办

那这种感觉如何来训练呢?


我们认为是把”感同身受”用”身受感同”的方式来训练。什么意思呢?从一个学习者学习发生的角度,那确实是应该先出现感受相同,然后再出现身体上的相关的反应。

但是,从我们练习的角度,恰恰是反过来的。先找到身体的一个感觉的启动,然后再进入感受上的一个趋同。


还是以前面杨照先生的这篇文章为例。


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的孩子想要通过阅读有品质的文字来找到这种感受,这是非常难的一种品质,一种能力。而期望通过这样的一种品质和感受,在身体上找到一种表现,这又需要极强的觉察力,这是很难的。

就像我们在大象作文的课程开发过程当中发现最难最难的是请孩子们捕捉并且聚焦自己的感受,这是非常难。也许群体教学当中更难。因此呢,我们尝试着倒过来操作这件事情。


捕 捉

就是先请孩子捕捉到自己身体上的相关的反应。


比如说,阅读这篇文字,我们是坐在座位上面的,似乎人是不动的。然而不妨碍我似乎抬起了手,我的手指头微微的动,似乎接触到了钢琴的琴键。

并不妨碍我的脑袋似乎微微一侧,就像里面的作者一样,在观看着、观察着周围的店里面的场景。


不妨碍我在阅读的时候坐在我的位置上面,内心、胸口感觉一沉的感觉,似乎体验到了那一种羞愧、那一种感激、那一种激动。

那么这一个身体的微微地一转、脑袋微微地一侧、胸口微微地一紧一沉,这都是我身体的感受,可以有意识的来控制自己的身体。


比方说正在收听这个声音的你呀、伙伴啊,你试着感受一下,其实我并没有动,并没有走动。


但是你假想一下你的身体,你的脚正在往前迈,正在发生走动的动作,然后你就会觉得你的大腿,开始有一种紧张,你的膝盖似乎带动着你的小腿在往上提,会有这种感觉。似乎你的脚尖和地面的压力、压迫感正在减小。


原 来 如 此

就是这样,我们用身体上的一点一点的、具体的、可描述的和日常的生活情景结合的、更容易启动的这么一种能力来慢慢的唤醒。


原来啊这就是一种走路的感觉,原来啊这就是一种感恩的感觉,原来啊这就是一种紧张的感觉。那么我和我们的再记录到我们的文字。

咱们在阅读的时候要启动的恰恰是这样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的训练,其实是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用了。


比方说,刚出生的孩子,你看,我昨天看到一段非常好玩儿的视频,当一个妈妈对着孩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时候,那个孩子是喜笑颜开的,发出咯咯的笑声!然而当这个妈妈换一种语音语调,带着哭腔和很悲痛的表情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的时候,孩子忽然之间大哭了起来。

这就意味着一个孩子,就有这个能力来捕捉、来理解对方的情绪,通过声音、表情,这个是婴儿就具有的能力。


当然到了幼儿园读绘本的阶段,他是可以根据故事来传播里面的人物。到了一年级的时候,其实这样的能力的挑战会从阅读和题目当中呈现出来。


举 个 例 子

那我举个例子,是昨天我收集到的一道小学一年级的应用题。



这个题目说从左往右数,小白兔是排在了第17个,而从右往左数呢,又是排在了第12个,问这一行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


这个小朋友是一年级,他考的题目,从老师出题的编排来看是加减法,二位数的加减法。

毫无疑问,他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加减法的能力。这背后需要一种怎样的能力?


我问了这个孩子,孩子的做法是17+12+1=30,老师批的一个错,叉叉。


孩子在汇报题目的过程当中,他说我一看到这个题目,脑子当中就已经奔出那个算式来了,就觉得是加法,然后三个数字相加。而我很好奇,你这个1是怎么出来的?他就说我就是觉得呀,排了第17又排了第12个,他是忘了把自己给算进去了,所以呢,得把自己给加上去,加1所以就是30。


各位伙伴,注意了,这孩子说的这个感觉是把自己忘了加进去了,这是一种很朴素的感觉。


孩子没有精确、但是孩子是下意识的有这种感觉。


好,恰恰是在这个点上面我们就可以做文章。

当时,我在纸上画了三个点,又说中间那个就是你自己,然后再问了他的两个同学的名字,说你的前面呢,是你的男同学曾同学,而后面呢,是你的好朋友叫做汪同学,那么这样帮叔叔看,就这样几个点,那么从左往右数,你是在第二个人,从右往左数你又是排在第二个,然后你算算看,2+2,中间啊,怎么和这3个点不一样啊?


这小家伙又说,我数俩次,我被数了两次哎。那就减掉一次。


他后来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

我们再来一遍,玩一个报数的游戏,前面那个同学说1你要报你相应的数字。那就1,他就报了一个2。那我们从反方向再数一遍呢,也是报了一个1,结果小家伙也得报上2。


哎呀,真的是报了两次,多了一次,所以得减掉一个1。


你看,这个时候呢,在这个题目的教的过程当中是用了两个方法。


1

第一个是为了让孩子产生真正的感同身受,更有感同身受质量的感觉。

我们是找到了把小白兔变成了他自己,请他当事人自己参与。假如我就是小白兔,同时把边上的左边和右边,换成了他的真实的同学,来找这样的体验。


因为在这样相对真实的情境当中更容易唤醒或者更容易聚焦那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这是当时有意识的用的第一个策略。

2

第二个策略呢,是请他身体也动了起来。

我用口头报数的方法,嘴巴动一下,连续两次动嘴巴更让他相信原来自己多了一次要减掉一个1。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其实这种感同身受的能力,也是有层次之分的。


有非常的朦胧的、模糊的,也有很聚焦的、也需要高质量的。


而这种能力的启动或者需求,是在很小的时候不仅在于语文的阅读理解当中,其实在小学一年级的这些应用题当中就已经被考察到了,而且考的相当的难,对这个能力要求很高啊。

可见这样的这个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相当关键的。如果讲这个做错题目的孩子,他其实并不是计算的问题,主要在这个能力上面缺乏了一点聚焦的训练而已。

那我们忍不住会有另外的一个问题。


你说这个能力啊,好像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呀,那我们学校里面也没有专门来训练这一种能力,对吧!那为什么有的孩子就能做出来,那有的孩子就做不出来呢?


现在我明白了,做不出这个题目的孩子,这样的能力上面相关弱一点的孩子是需要有一些训练、练习来得以提升,那么如何解释那些没有这个训练的孩子就已经做对题目了呢?


其实这个问题就相当于说咱们这种感同身受的能力,是为什么能够存在呢?


为 什 么

就有限的个人的知识背景而言,我理解这里面应该是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原因吧!

1

一个层面的原因,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因为咱们都是同一类,我们都是相同的人。从类的角度上来说,咱们都属于哺乳动物,咱们都属于人。


因为我们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能够捕捉到那些非常深刻的,甚至我们意识之外的,但是属于这一类人当中所共有的一些情绪和情感。

比如说在面对火山喷发的时候会有恐惧感,那比如说在面对刚刚出生的孩子、婴儿的时候,会有一种怜爱的感觉、不会去伤害他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非常深沉的一种体现,哪怕是一个猩猩在面对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儿小婴儿的时候也会体现出这一种父爱和母爱的感觉。


2

从神经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一种感同身受的能力,来自于镜像神经元。

镜子的镜,一头大象的象加一个单人旁。正是因为这样一个镜像神经元的存在,让我们看对方就像照镜中看到自己一样,能够让自己很好的模仿对方,模仿就意味着我们能够迅速地理解对方,看到对方。


这样的镜像神经元,也就是学习发生的那个生理上的,一个非常神奇的基础。而这个镜像神经元,小到我们这种情绪的感受、动作的模仿,大到语言的建立、文化的传承。就是任何一代人,其实都是要通过这种模仿、观察来教育下一代,来传承我们的文化。

这个镜像神经元其实我们可以来做非常多的学习当中的一个练习,甚至说情商的培养,甚至说我们有一些中风瘫患者也是通过这个镜像神经元来进行康复性的训练。


我们作为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就像昨天这个初三年级的老师所困惑的一样,就像昨天我遇到的这一年级的孩子一样,面对学生的学习的困难,那些错误,我们或许多了解一些背景,会对孩子们有更多的一份理解,也更能够了解到学习的困难。


在此基础上,我们设法从身受感同这样一个路径来帮助孩子们来加强学习当中感同身受这么一种重要的能力。

而且我们会身心非常的一致,当我们在协助学生激活这种能力的同时,我们非常坚定的相信这样一种能力的激活不仅仅是有助于学习,甚至也有助于其他方面如情商的培养。


这是为了人的完整性而做的一次学科学习方面的训练。这样一来,似乎我们给这个看似做题目的学习就赋予了给予完整的人的发展意义上的一个价值的赋予。我们会觉得更加有意义一些。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主题,一种叫做感同身受的学习能力。谢谢大家!





第892期 【大象聊学习1011】聚焦的程度,学习的品质

第891期  【大象聊学习1010】学习的小秘密座位

第890期【大象聊学习1009】第一次,很重要!

第889期【大象聊学习1008】真相,从高考结束开始!

第888期 【大象聊学习1007】高考阅读题,作者自己答不出?

第887期  【大象聊学习1006】撑开学生的感觉

第886期 【大象聊学习1005】   做孩子的靠山

第885期   【大象聊学习1004】学习动力不足,怎么办?

第884期  最好的外语阅读方法

第883期   中考复习,“会”与“不会”

第882期    【大象聊学习】“兀”去哪儿了?(日拱一卒1002)


编辑:珍珍

田野

成为学习者,是一个民间教育实践研究组织。

是致力于:

做专业的、接地气的、学习过程实证研究者。

我们致力于:

朝向成长:关注成长中的点滴片段;

专注学习:关注学习中的真实问题;

读行双叙:通过实践叙事双重方式;

互为背景:成就彼此各自精彩绽放!

喜欢我们的文章吗?你可以这么做:

----微信订阅成为学习者

----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转发我们的文章

----登陆成为学习者网站

www.52xx.net www.beingalearner.com

----加入成为学习者练习QQ群17683458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