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占斌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逻辑进路、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张占斌 东南学术 2023-03-2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逻辑进路、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刊于《东南学术》2022年第2期
    





张占斌教授

     

作者简介  

张占斌,经济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摘   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深刻统一,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为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以及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走向复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路径展现为: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时代主题,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路径,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制度重点,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前进方向,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标志着我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起点,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新阶段,迎来了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时代。如何正确认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时代意义,创新性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路径,既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形成逻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内在的逻辑理路,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辩证统一,内在统摄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历史、现实与价值,必须从多个维度进行透视与解析。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形成的理论逻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形成植根于深厚的理论逻辑,不仅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充分认识,还表现为以中国实际、中国问题为中心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运用。一方面,从理论认识角度而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坚持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的结构、发展道路和规律时,得出了东方社会可以实现不同于西方社会发展道路的重要结论。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指出,不可以将其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为一切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强调不仅俄国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可能性,每个民族的发展都可能有特殊的道路。更进一步,马克思在回答俄国女革命家维·伊·查苏利奇对俄国农村公社发展前途的询问时,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重要理论。晚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是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设想,为东方国家摆脱落后局面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是我们借助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道路探索的重要成果,集中体现了我们对于发展现代化国家的充分认识。另一方面,从理论发展角度而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创造的最新成果,突出了以中国实际、中国问题为中心。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概念与命题。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得出了“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第二次结合”的深刻感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现代化事业进入新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判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指引与理论指南。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形成的历史逻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端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现代化的探索,其历史逻辑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四个历史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为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为了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地指出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即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而且必须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才能实现彻底的社会革命。基于明确的革命对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走上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成功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不仅从生产关系调整角度促进了国计民生的恢复,而且在政治、经济、社会动员方面为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继而通过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来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为了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党确立了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转变。1955年,毛泽东强调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正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不懈奋斗和探索,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事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创造性使用“小康社会”描绘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前景,并以此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不仅创造了“富起来”的物质条件,还建立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机制。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引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大图景,迎来了“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取得的伟大成果。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形成的价值逻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又突出了独立自主的精神实质,在其形成过程中深刻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属性与中国特色的价值规定。一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要义。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建立“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此可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正是国家与社会构建的核心原则。与此一脉相承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突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位置,强调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深刻体现作为根本奋斗目标的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了以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方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更上层楼。另一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彰显独立自主的精神实质。中华民族通过彻底的革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将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在选择不同道路发展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之时,毛泽东便认为中国走不得资本主义道路。与此相对应的是,党中央得出了“在现代中国的条件下,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工业化问题”这一重要结论,并以此为依据历史性地探索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实现形式,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只有走独立自主的道路,才能真正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真切实现国家富强与人民共同富裕,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康德师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进入了“转型转段”的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涵丰富,我们要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

  

一是从发展方位看,是大国向强国迈进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对以往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总结和提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现代化为发展目标,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创造了经济持续几十年高速增长的人间奇迹。时至今日,我们在过往现代化辉煌成就上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是对以往现代化建设的继承、发展和超越,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实现14亿人口和经济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传承中华文化和光耀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时代发展最鲜明的标识。由此可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从大国迈向强国的伟大历程。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战略安排,是基于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科学判断而提出的,是中国最新和最重要的战略安排。

  

二是从发展过程看,是“并联式”的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串联式”现代化相比,我国是一个“并联式”的现代化。西方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时间内完成的现代化,表现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顺序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西方国家有着充分的发展时间处理消化各种接踵而至的难题与任务。我国在100年左右的时间内走完西方几百年走的路,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直接表现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任务叠加发展的时空压缩过程,而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将在更短的时间内面临更大的挑战,即在同一时间内直面多重任务、风险与挑战。我国现代化进程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的急剧变革,在西方发达国家几分之一的时间内消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矛盾和冲突,这就对我国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从发展阶段看,是后发赶超型的现代化国家。作为后发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现代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后才开始的,因而是赶超型的现代化。赶超型现代化使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将更加复杂,挑战也更加艰巨。综合而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两个大局”构成了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同时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第二大经济体陷阱”的巨大考验。一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期,仍然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所直面的机遇与条件在新形势下具有了新的内涵与特征。随着对西方国家的不断赶超,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旧格局和发达国家的阻挠和挑战将越来越大,特别是美国等守成大国的遏制和打压将越来越大。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东升西降”,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加大了对中国的封锁和遏制,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挑战前所未有。特别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新冠肺炎疫情加剧逆全球化趋势,各国内顾倾向明显。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另一方面,赶超型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将现代化进程压缩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发展时间急剧缩短、发展任务相互叠加,造成社会矛盾和风险的集聚,形成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集中凸显期”。其主要原因在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换所带来的对发展的新要求,以及当前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创新能力无法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等。面对更多变数,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但我们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全面做强自己,就一定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创造新的更大奇迹,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四是从发展领域看,是“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国家。囿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还存在着不少短板和弱项,各地区、各领域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等问题。在党领导开启的把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既要实现对历史上现代化建设的继承和超越,又要对现代化建设新目标进行全面设定和追求,全方位、多领域、高水平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新目标要求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系统观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言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五位一体”、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是从数量向质量、从效率向公平、从硬实力向软实力、从经济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从器物现代化向制度现代化的全面提升。“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政治建设是保证,要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文化建设是灵魂,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社会建设是条件,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形成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要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

  

五是从发展属性看,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性质在于社会主义属性,这也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最显著、最根本的区别。首先,从领导主体来看,我国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属性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其次,从奋斗目标来看,我国的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致力于消除贫困、缩小“三大差距”,不断改善民生,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最后,从发展道路来看,我国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属性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对内压迫剥削、对外侵略掠夺的现代化道路,而是强调国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国际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实现人类最大多数群体共同发展、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现代生活水平的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六是从发展方向看,是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和现实深刻表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等受制于人和依附于人是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重塑我国竞争新优势,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才能真正掌握发展主动权,培育以及壮大竞争新优势。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路径,也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必须把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放到首位,将自主创新放在能不能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集合优势资源,打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七是从发展目标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服务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从中国现代化发展历史进程看,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立党治党的本质要求,是推进人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必然要求。不仅如此,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条件,没有人们自主创造精神的发挥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没有社会结构向现代化的转变和人的发展,也就难以推进整个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同时,人的发展水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现代化的各项制度、举措等必须以人为载体,需要通过全面发展的人来完成。社会主义性质和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必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促进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个性、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等多方面着眼落实。因此,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依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终极目的。总而言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对西方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全面扬弃,它更加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理念,以此实现对西方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全面超越。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意义

其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确保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建设现代化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路径。回顾近期以来探索现代化的艰辛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终于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并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国家建设事业达到了新高度、新台阶,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向前迈出了决定性的关键一大步。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升华,构筑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跨越发展的现实基础,必将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走向世界前列、实现更大跨越。
  

其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动力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实施精准扶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此历史发展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突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地位,强调要把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正是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

  

其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中国贡献。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了一条与西方资本主义迥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这是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现代化进程的基础上,开辟的一条现代化新路,打破了对于西方式现代化的选择惯性,破解了现代化等同于选择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思维定势,将世界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模式由单数变为复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成功实践,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中国范式与中国样本,将极大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谋求国家进步的国家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启示与全新选择。中国现代化建设将不仅实现自身的繁荣发展,还将继续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压舱石”“稳定器”的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格局和力量对比向更有利于维护和平安全与稳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历史实践回答“时代之问”。

  

其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推动社会主义从低潮走向复兴的伟大战略。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共产党是推翻旧制度、建设新社会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设定现代化建设目标,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持续推动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国家建设成就。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后一度走向低潮,甚至陷入低谷。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曙光和希望,既是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典范,更指明了未来社会主义运动的方向。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道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世界社会主义的走向: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丽篇章,将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方向,推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从低潮走向复兴,必将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绽放光彩。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路径

当前,我们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自我崛起与外部遏制并存,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同在,必须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时代主题,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一)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时代主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人民满意标准和人民主体地位,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一是要围绕高质量要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为安全、更可持续。二是要构建和完善与国家战略、人民需求、资源禀赋、环境条件、人口布局、产业形态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三是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支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快孕育和发展,世界竞争格局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要聚焦“卡脖子问题”、补链强链、产业赋能等现实发展要求,加快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二)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以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导原则,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一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紧紧围绕“人民”两个字,做到各项发展人民推动、发展成果人民受益、发展好坏人民评判,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在群众关心的关系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上。二是要以问题为导向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直面现实问题、解决现实困境,是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性所在。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转变固有思维方式,在有针对性地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中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三是要以增强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要深刻认识复杂的国际局势对我国的影响,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好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预案,不断增强发展的安全性。既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国内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四是要以改革思维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即不仅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也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围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平衡发展、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把改革推向深入。

       (三)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路径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选择,既有助于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也有助于发挥我国超大市场规模经济体的优势。一是推动形成国内循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经济内循环主要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环节,从生产端看,加强内循环就是要提高生产端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流通环节看,就是要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从分配环节看,就是要提高分配效率、推进共同富裕;从消费端看,就是要做强内需市场,刺激居民消费,加快构建以内需为主的消费结构。二是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内循环,也不是低水平的对外开放,而是要在经济安全和经济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一方面,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确保产业链自主可控,这是开放发展的前提和底线;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产业层级和产业质量,推动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积极向发达国家出口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积极拓展新的外需市场。三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要主动适应全球化变局,坚持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强化国内外产业链的关联和互动,防止两个循环生态体系脱钩,推动关键领域的进口替代,打通国内国外循环的痛点和堵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四)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直接动力,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路径,是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方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畅通物流、资金流、人员流和信息流,推动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各行业、产业、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二是要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依托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建立产业链国际合作机制,构筑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利益共同体。三是要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起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五)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前进方向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迈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2万美元的关口,具备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物质基础和条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国强也要民富,因此必须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进方向。一是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发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是高质量发展更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结构的可竞争性,质量是第一位的;联系是高质量发展不是只要质量、不要速度的发展,而是要求经济增速达到预期范围,实现一定速度的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又要不断改革创新、释放经济活力,挖掘经济发展潜力。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发挥好慈善捐助对于政府再分配的有益补充作用。要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报酬,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不断完善有利于再分配调节的税收制度,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三是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乡村振兴战略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序衔接,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要提升农村供水、道路、能源建设质量和保障水平,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动农村面貌全面改善,努力使脱贫地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六)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制度重点  

国家治理效能是检验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一方面,治理效能的提升有赖于治理主体的培育,治理主体贯彻执行制度,取得相应治理效果,达到既定治理目标,展现治理效能。另一方面,治理效能的提升有利于制度的建设,制度是治理主体履行职责、施行治理的重要保障。具体路径和措施如下:一是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二是要完善国家行政体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治理更高效、职责更明确的法治政府。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降低全社会运行成本。三是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社会治理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因此,要提高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实现社会治理的敏捷高效。四是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水平。一方面,要提高精准识别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重大风险的能力,建立风险甄别和应对机制,稳妥处理各类事件;另一方面,要提高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全面领导,需要在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持续探索和创新党的全面领导理论,以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等为重要方式,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沿着正确方向前行。一是要发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的领导和引领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确保党始终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党对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领导,并将其贯彻到治国理政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全过程,确保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二是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完善监督制度,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全面落实党内监督责任。要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日常管理监督中,使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常态。三是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强化制度保障。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和完善十三个方面的制度优势,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落实和完善“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体系。


〔责任编辑:李欣  童传轩〕    课题组组长:  张占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课题组成员:  黄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秘书、教授;  王海燕,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杜庆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汪彬,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政府经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毕照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讲师。 为适应微信阅读,略去注释原文见于《东南学术》2022年第2期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为进一步规范稿件采编流程,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东南学术杂志社和中国知网合作,正式启用线上采编系统,热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支持。《东南学术》唯一线上采编系统的网址为http://dnxsh.cbpt.cnki.net,作者可在网站的“作者投稿系统”中注册账号,进行网上投稿,跟踪稿件处理结果。即日起,原投稿邮箱不再接受投稿。

    《东南学术》一向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规范,从不以任何名义向作者收取费用,凡要求作者缴纳诸如审稿费、版面费的,均系假冒我刊的诈骗行为;任何非dnxsh.cbpt.cnki.net的所谓“官方投稿网站”,均系假冒网站。敬请广大读者与作者注意。

    《东南学术》是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科学术理论刊物,是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期刊、全国重点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福建省十大名刊名社(2019)。多年来,《东南学术》平均影响因子进入全国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前列,发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国性重要文科学术文摘刊物上的转载率均居福建省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前列。



本微信公众号系《东南学术》杂志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东南学术》杂志,版权所有。


微信号 : dnxs0591

● 扫码关注我们 ●

观点 | 学术论文写作:选题、资料、规范和方法

2021-11-2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