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爱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理论蕴涵与世界意义

吴爱军 东南学术
2024-09-04



作者简介



吴爱军,军事学博士,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摘  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集中表达,是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概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全面展开到深入推进的接续发展历程,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历史成就和理论认知的重大进步。中国式现代化是遵循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守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彰显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当代中国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远大理想,超越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现代化迷途,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概念,其意义不仅在于全面而又深刻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实践,而且在于集中表达了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人类文明特性。深入研究和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意义及人类文明形态的特征属性,对于全面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实现党和人民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从“四个现代化”到“五位一体”

   

现代化,是国际社会的通用概念,用来表示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发展引发的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经济增长程度以及社会适应性变化和整体性变迁的过程。现代化建设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前进和文明进步的必然历程。近代以来,任何一个国家要突破和超越传统社会状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融入世界发展潮流,都必须走上现代化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就把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社会发展作为奋斗目标,开启了艰辛探索和卓越实践。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以工业化为主体内容的“四个现代化”

   

基于国际社会的通常理解,我们党和国家早期对“现代化”的认识,主要是指国家经济生产的工业化。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把尽快实现工业化、成为先进的工业国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用工业化标定新中国的现代化方向。1953年,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在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后,我国采取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方式,安排工业建设项目和工农业生产指标,布局和推进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五”计划(1953—1957年)的基本任务是:“五年中将新建一批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新兴工业部门,同时要用现代先进技术扩大和改造原有的工业部门;要合理利用和改建东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地区城市已有的工业基础,同时要开始在内地建设一批新的工业基地。”1954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宣布,要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同时,周恩来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得到有计划的迅速的发展,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我国最初的现代化实践和擘画,是立足工业化的“四个现代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实施以工业化为主体内容的“四个现代化”,既有中国社会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仍处于落后的农业社会这一基本国情的原因,也有国际社会发达国家都是实现了经济生产工业化的国家这一国际背景。当时,社会主义政权虽然已在众多国家建立,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属于全新的事业,除苏联模式外我国没有其他方案可资借鉴。苏联模式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工业现代化和农业集体化,虽然取得了快速建成世界工业强国的巨大成就,但存在片面追求重工业优先发展、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不注重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等问题。我国的“一五”计划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编制的,主要建设项目也是在苏联援助下展开的,因而是以工业化为引领的现代化建设计划。在“一五”计划取得建设成就的基础上,“二五”计划(1958—1962年)更加突出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建设,片面追求钢铁产量等工业指标,使得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问题愈发凸显。在这一阶段实践中,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逐渐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开始反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暴露的种种问题,努力纠正“以钢为纲”的现代化建设思路,明确指出要立足中国实际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讲话,对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等关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的十大关系做出深透阐析,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新思路。经过“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特别是经历了“大跃进”运动的挫折,党和国家重新认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对单纯工业化指向的“四个现代化”内容做出重大调整。

   

1963年8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关于工业发展问题》起草委员会会议上指出:“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包括工业,而且包括农业、商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国防各个方面。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提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比只提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更完整。”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周恩来完整宣布了“四个现代化”新构想,将农业现代化置于首位并明确提出了“两步走”战略安排:“第一步,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经过实践探索和反复权衡的“四个现代化”新构想,是推进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性目标。“三五”计划(1966—1970年)把大力发展农业、基本解决人民吃穿用问题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任务,史称“吃穿用计划”。然而,由于美国对越南北方的战争逐步升级、台湾敌特武装窜犯东南沿海、苏联在中苏边境布阵重兵等不利局势,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应对战争危险的战备建设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种种因素使得“吃穿用计划”并未得到全面的执行。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尽管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曲折,但是依然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党和国家从单纯实现工业化到 “四个现代化”战略构想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经济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展开:从“四个现代化”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四化”

 

在“中国式现代化”概念提出前,已经存在一个概括“四个现代化”构想、表明现代化的社会属性并沿用至今的重要概念——社会主义现代化。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延续“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构想,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本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目标。但是,这次会议并没有对这一目标做出进一步的阐述。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要从1979年伊始迅速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此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始逐步替代“四个现代化”,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相比于“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拥有更加广延的内涵,除了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外,还包括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设施的现代化。当前正在推进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属于政治现代化的范畴,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属于文化现代化的范畴。可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其科学性获得了长远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而这一论断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可以清晰看出,“四个现代化”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存的概念,“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党和国家在总结“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时,党内特别是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思考和认识。为了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邓小平在强调“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时,提出并逐步明确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1979年3月,他在会见英国代表团成员时谈到:“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随后,他在论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时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以“中国式的现代化”新提法概括“四个现代化”战略构想,可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和理论认知的一个重大进步。“中国式的现代化”不仅明确了现代化建设的方位路径,而且实现了现代化的目标任务由内容变为价值的逻辑转换。“四个现代化”作为内容性概念,是沿着工业化的思维向度、从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方面提出的概念,强调的是现代化社会的建设内容,而非现代化社会的整体面貌。当然,这一评说并不否定“四个现代化”构想和实践对于构建合理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强国富民的社会发展目标发挥出的开创性和基础性历史作用。“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价值性概念,是指向现代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路径提出的开放性、包容性、生成性概念,强调现代化建设的社会性质、道路选择、实践品质和整体面貌,集现代化发展的内容体系与目标任务于一体,是“四个现代化”的理论提升和“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概念的发端。

  

党的十八大在全面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适应国际社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形势新特点,着眼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进一步提出了“新四化”的发展构想和战略安排,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四个现代化”到“新四化”的内涵变化表明,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会发生变化,但是现代化的总目标是一以贯之的,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化,首先是经济生产、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实现新型工业化,仍然是推进经济生产工业化;实现信息化,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进步,为此必须加速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实现城镇化,即推进社会城市化、社会生活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积极利用工业化成果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新四化”虽然主要是在经济生产和社会领域突出和强调的概念,却是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

  

至此,在关于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中,出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新四化”相继并存的情况。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体目标任务,无论是“四个现代化”还是“新四化”都是内含于这个目标任务中的关键目标任务,两者相结合,既要全面推进,又要扭住关键。从“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进而再到“新四化”概念内涵的转换和延展,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坚守始终如一。正是基于此,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锐意改革创新,使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良好机制,改变了生产力相对落后的贫穷状况,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也实现了总体小康,为中国式现代化积累了快速发展的社会财富和基础条件。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拓展:新时代“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的确立和阐述,是2022年党的二十大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他同时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不断深化现代化实践的认识,不断丰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任务,逐步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党鉴于经济建设单向度发展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坚持邓小平提出的“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基本方略,确定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这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二位一体”的任务确立。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党把政治文明这一现代化指标独立出来,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三位一体”总体布局。2007年党的十七大确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基本目标,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确立了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五位一体”新布局。至此,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完整内容体系。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大会上鲜明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从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视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规定。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九个本质要求和五个重大原则。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形成、理论特征、实践要求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使得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表达更加鲜明、内涵特征更为清晰、结构框架更趋科学,增强了贯彻实施的感知力、行动力。

   

进入新时代,“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展开、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在经济建设上,我国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八万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在政治建设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得以全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展现;在文化建设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持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在社会建设上,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民生福祉全面增进,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全党全国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建设步伐坚实。新时代以来,当代中国文明进步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消除了长期困扰社会发展的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行稳致远,中国式现代化拥有了更为坚实的制度和物质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蕴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实践又是理论,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品格。它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和确立的,是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走在世界前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探索的结晶。它的实践品格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把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同人类文明的时代趋向和国际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逆变的国际环境中守正创新,既不走苏联模式的现代化建设之路,更不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老路,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开辟出了自己的新路。它的理论品格是:坚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回应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问和人类现代化事业的时代之问,总结现代化实践的中国经验,提出现代化理论的中国话语,在创新实践中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蕴涵。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遵循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现代化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历史进程中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特征和最伟大的理论贡献。马克思恩格斯把物质生产作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前提,强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18世纪蒸汽机广泛运用催生的机器大工业生产与现代社会的历史进步联系在一起,指出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并且“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开辟了人类社会由野蛮愚昧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然而,如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社会生产方式一样,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成为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的桎梏,“不再同社会相容了”,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决定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发展是不同于并且是必然超越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标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以满足现代生产力发展要求来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这是20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原因。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运行出现了时代性变革,主要体现为:虚拟经济地位上升、金融资本国际垄断、生产关系发生新变动、经济霸权主义盛行、金融危机频频出现等等。这些特点有些是全球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使然,有些却反映出逆潮流而动、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现象。中国式现代化紧紧围绕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致力于以新技术、新能源、新产业发展社会生产力,立足人口规模巨大、人均资源相对有限的现实国情,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增强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劳动生产率,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走新型工业化、信息网络化、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坚守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鲜明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坚守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推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论述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化生产资料回归整个社会变为公共财产,生产资料的社会性质“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生产的内在矛盾得以破解,现代生产力获得不断加速发展,“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恩格斯把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与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社会终极目标联系起来,赋予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社会形态特征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价值意义。正因为如此,中国式现代化从历史探索到当今实践,贯穿其中的主题主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产力发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就把农业现代化摆到“四个现代化”的首位,“三五”计划最初的设想就是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的“吃穿用计划”。改革开放后,我国把建设小康社会、让全体人民摆脱贫困而共同富裕起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近期目标。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二十大基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新矛盾新问题,提出用30年时间、分两步走把我国全面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到那时,整个社会实现了更广泛、更充分、更彻底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生活将得到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让“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鲜明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属性。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人与社会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更是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产物。早期的现代化运动是摆脱中世纪黑暗统治,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得以舒展的社会变革运动。对于现代化的理解,西方许多学者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组织结构和思想文化形成的视野来认识,把现代化理解为资本主义化的社会运动。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世界市场和民族国家的建立来认识现代化运动的特点规律和历史走向,强调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运动而不是资本主宰下的经济生产运动,是物质财富极大增长、思想文化充分发展、人最终成为社会和自然的主人的运动。因而,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是人与社会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遵循这一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展开始终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积极防止和纠正片面强调工业发展、单纯以经济指标衡量发展的倾向。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不断延伸和拓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布局。从 “两个文明一起抓”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到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人民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幸福美好生活,必将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更高品质地实现。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彰显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现代化

  

实现现代化的不同路径选择,既反映人类文明理念的差异,也反映现代化理论的品质。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在发展道路上的不同选择,从根本上看是不同世界观、价值观、文明观的较量。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在当代中国实践的必然选择。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现代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决定了现代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而不能是经济垄断、政治霸权的现代化。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充满侵略性、奴役性罪恶,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后发展国家都曾饱受西方现代化之苦。因此,中华民族深知必须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路,决不能走西方依靠战争、掠夺、殖民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加速演进,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于世界之外,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关起门来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因而,世界各国理应坚持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共同繁荣。当代中国秉承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传统文化基因,坚持“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和平发展,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共同发展。在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选择和平发展道路,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发展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贡献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选择,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是人类实践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所创造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水平。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人类文明进步过程,按照生产方式构成的社会形态演进和文明进步程度,把文明形态区分为原始社会文明、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从人类文明的大视野可以看出,现代化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呈现方式,而创造更高水平、更高文明程度的文明形态是现代化的基本价值追求。

   

(一)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伟大中华文明。中华文明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密码,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强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文化滋养。中华文明自古内蕴“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公正理念,追求“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理想;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追求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和谐之境;素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哲学理念指导生产生活,反对竭泽而渔、焚林而猎,主张善待自然、取用有节;始终崇尚和平、大同,协和万邦、和睦相处、美美与共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勃兴,但这种复兴绝非复古,而是要在汲取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开放视野中,以“两个结合”激活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推动中华文明走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赓续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在消化吸纳西方现代化成果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

   

(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中国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其所创造的文明形态自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而不可能是别的什么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转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表达,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现代化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成果。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了物质生活领域的文明进步,创造了优越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创造了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先进文化培养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了丰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推动社会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持续用力,创造了独特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了良性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把未来理想社会视为一种固化的模式,而是强调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的人类文明崭新形态,具有诸多科学社会主义的文明内涵和特征,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中国形态。

   

(三)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先进形态

   

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也主要是率先进入现代化的欧美国家以及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对于现代化的认知长期受资本主义道路的模式化束缚,容易形成“现代化=西方化”的错觉和“西方文明=现代文明”的迷思。这一片面认识又会强化西方中心论、西方优越论者的“傲慢与偏见”。20世纪末,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提出“历史终结论”,认为人类文明发展将终结于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然而,几年之后,福山不得不自我否定,承认“历史并未终结”,其所谓“历史终结论”随着中国的崛起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西方模式的现代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现代化,西方文明是建立在资本剥削制度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文明,无论怎样演变和包装,都无法克服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无法改变资本至上、弱肉强食、两极分化、霸道强权的本性,从而无法逃避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和政治社会危机,无法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人类文明理想。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克服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坚持人民至上、济贫扶弱、共同富裕、和合共生,获得了永续发展的制度条件和政治社会条件,具有资本主义文明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对世界现代理论与实践作了重大创新,昭示了通往人类理想社会的文明形态——共产主义文明的光明前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发展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创造性发展,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先进形态。


  


结 语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文明由古代到现代、再由现代向未来理想社会的发展,犹如江河奔流一定能走向自己的远方。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的人类文明崭新形态,展现了人类理想社会的光明前景,其秉承的文明本性、体现的文明内涵、传承的文明精髓,是人类走向高度文明的理想社会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本质,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和理论蕴涵。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经济发展、共同富裕,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建设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超越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现代化迷途,不断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大自然生态平衡、国际社会共同繁荣发展,与西方式现代化存在本质区别。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远大理想,把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文明高度发展作为建设目标,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终极目标,经过几十年时间的追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生活有序、思想文化繁荣、科学技术昌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是实现理想社会文明形态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童传轩〕

为适应微信阅读,略去注释

原文见于《东南学术》

2024年第2期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为进一步规范稿件采编流程,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东南学术杂志社和中国知网合作,正式启用线上采编系统,热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支持。《东南学术》唯一线上采编系统的网址为http://dnxsh.cbpt.cnki.net,作者可在网站的“作者投稿系统”中注册账号,进行网上投稿,跟踪稿件处理结果。即日起,原投稿邮箱不再接受投稿。    《东南学术》一向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规范,从不以任何名义向作者收取费用,凡要求作者缴纳诸如审稿费、版面费的,均系假冒我刊的诈骗行为;任何非dnxsh.cbpt.cnki.net的所谓“官方投稿网站”,均系假冒网站。敬请广大读者与作者注意。    《东南学术》是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科学术理论刊物,是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期刊、全国重点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福建省十大名刊名社。多年来,《东南学术》平均影响因子进入全国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前列,发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国性重要文科学术文摘刊物上的转载率均居福建省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前列。


本微信公众号系《东南学术》杂志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东南学术》杂志,版权所有。



微信号 : dnxs0591

● 扫码关注我们 ●

李笑宇|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源式发展道路

2024-03-27

唐 健|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民主意蕴及其启示

2024-03-26

童 萍|中国式现代化独特价值观的三重诠释

2024-03-22

《东南学术》2024年第2期目录

2024-03-20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东南学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