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阅读】乔治·夏勒新书推荐 《第三极的馈赠》
乔治·夏勒所著的《第三极的馈赠(一位博物学家的荒野手记)(精)》记录了作者三十多年来在青藏高原的科学探索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文字流畅朴实,描述了大自然非凡的魅力,在不经意间带给阅读者深沉的感动和思索。全书以夏勒博士踏遍青藏高原追踪藏羚羊为主线,穿插了他在印度、巴基斯坦、坦桑尼亚、蒙古和巴西等国家考察的十三个故事。作者将深奥的科学研究、公众交流、政府合作以及对生命的尊重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濒危动物及其现状的故事。
目录:
序 第一章 我与藏羚羊的约定 第二章 产仔地之谜 第三章 最漫长的跋涉 第四章 致命的时尚 第五章 心灵的馈赠 第六章 好鼠兔 第七章 穿越大羌塘 第八章 野性难驯的博物学家 第九章 两座山与一条河 第十章 进入秘境圣地 第十一章 关于藏区野羊的丑闻 第十二章 帕米尔的野性象征 第十三章 屋子里的熊 第十四章 雪豹 参考文献
乔治·夏勒所著的《第三极的馈赠(一位博物学 家的荒野手记)(精)》以作者踏遍第三极——青藏 高原追踪藏羚羊为主线,穿插他在印度、巴基斯坦、 坦桑尼亚、蒙古和巴西等国考察的十三个故事。夏勒 博士将深奥的科学研究与公众交流、政府合作,以及 对生命的尊重有机结合起来,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 野生动物的传奇。
试读:第三极
措池村夜间的气温往往不超过零下26摄氏度,全球暖化问题似乎离中国的这个角落还很遥远,但实际上,这股浪潮已然到来。据统计,青藏高原上有46298条冰川,喜马拉雅山脉有18000条,总面积达189069平方公里,是南北两极地区以外面积最大的覆冰区,亚洲的这一地区也因此被称作“第三极”。20世纪中期,青藏高原上的冰川有一半呈退缩趋势,而现在,据持续监测680条冰川的中国科研人员统计,这个比例已高达95%。到2050年,或许将有40%的冰川彻底融化,冰川学家姚檀栋预计到本世纪末,将有70%的冰川消失,引发一场“生态灾难”。气候变化将对青藏高原的生物资源以及经济和文化造成巨大影响。
试读:措池村
措池村因自发的生态保护行动而声名远扬,我问起了他们的工作。有一个项目的关注焦点是野牦牛栖息的一小片山岭,也是邻近地区最后的一片野牦牛栖息地。村里将十几户人家搬迁到别处安置,以保护那里的草场。这并不是纯粹无私的举动。村民认为这里需要野牦牛种群,因为人们愿意让野生和家养的牦牛杂交,产下更壮实的后代,卖出更好的价钱。由此往北有一片平原,藏民们称之为“勒池”,即藏羚羊的家,勒池村另一个保护项目的核心。措池村与邻村一同努力,将勒池村平原的部分区域保护起来,供藏羚羊过冬。除此之外,措池村还在实行一个生态保护监测项目。每年四次,村里的三个生产队要统计各自区域内的野生动物数量,记录湖泊水位和积雪深度,并观察整体生态状况。艰难时期的经历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措池村关心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村庄的未来,这并非因为政府法令,而是出于生态认知和佛教信念,他们知道,做一名合格的守护者,生活才能有保障。
试读:羌塘
由龙木错向东,我们进入了绵延的原野,静默的大地无休止地伸向更远的天际线。在北面,高高低低的昆仑雪峰巍然耸立。这片空旷的荒野充满诱惑,给人以未知世界的感觉,前方山岭的背后总仿佛隐藏着迷人的风景。我们终于来到了羌塘最荒凉、最偏远的地方,唯有自己能够依靠,却也摆脱了社会的繁杂束缚,可以 45 33117 45 15043 0 0 3544 0 0:00:09 0:00:04 0:00:05 3543自在漫游。 我们继续向东,进入一片白雪覆盖的广阔天地,时间仿佛已在这里停滞。风和阳光清除了一些地方的积雪,可数的几只藏羚羊在啃食地上的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这是一种粗硬、叶端尖利的莎草属植物,有蹄类动物通常不感兴趣。再往前,平地渐渐变成起伏的低矮山丘,风雨侵蚀下,岩床裸露,干涸的水道在谷中留下了一条条沟壑。藏传佛教有“十八空”之说,而这个地方,荒凉而空无一物,却又呈现出原始而震撼心灵的美,应是代表了另一种“空”吧。停车休息时,我独自往前走,天地间溢满了光,白雪炫目,空气中涌动着太阳的能量。凝重的寂静里,甚至没有一声鸟鸣。我的靴子仿佛踢起一股股月球上的尘埃。探险家费尔南•格勒纳尔(Fernand Grenard)曾在1893年写道:“由此经过的唯有风,在此发生的唯有地质现象。”我将这片大地印刻在我的身体之中。
这个地方荒凉而空无一物,却又呈现出原始而震撼心灵的美
我们的旅行结束了,回想一路所见,青藏高原的牧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退化得多么严重,我的心里只有悲哀,这是糟糕的畜牧管理、无人监管的金矿采挖和无限制的狩猎共同导致的局面。相对完好的可可西里让我领略了昔日的景色,而这里的发展趋势展现了未来的黯淡前景。我们必须找到办法,更好地保护及管理土地。当然,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地方文化也需要设法适应和改变。当前我们迫切需要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政策,以适应变化的生态现状及随之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最根本的目标应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为了没有其他谋生手段的牧民,为了除此之外一无所有的植物和动物。 简单来说,环境管理实际上是人的管理。要让野生动物与牧民相安无事,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和谐的生态环境,那么,就不能对当地人忧心的问题视而不见。解决问题从来没有简单的方法,总归需要采取综合手段,而不是毒杀鼠兔那样的单一方法。让当地社区全面参与规划、实施管理,生态保护工作才有可能成功——如今这已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事实上,只要采取应时而变的灵活方法,并给予牧民迁移的自由,针对草原展开的长期保护工作就能取得很好的成效。在其他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许多非洲国家,由于漠不关心、疏于管理、贪婪、科学知识不完善、缺乏合宜的管理政策等等,也曾出现草场大面积退化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国家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充分运用一切相关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中国的科学家肩负起责任,与各省及地方官员、与社区领导合作展开行动。 正如一次入户采访时,桑杰对我们所说的那样:“我们现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改变我们自己。”
试读:第八章 野性难驯的博物学家
“我是天生的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道。这句直白的陈述促使我开始回想自己在博物学这条路上的成长,是什么引领我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说起我如何对大自然萌生出兴趣,我没有达尔文那样的自信。要厘清当初的动机,准确解释每一次探索背后的复杂原因,对我来说恐怕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任何目标的设定都与情感、欲望和理性思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可能发生微妙的改变。道家大师老子说过: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小时候生活在欧洲,我曾辗转各国,长大以后作为博物学研究者,我行走了更多国家。我一直漂泊不定,内心里总有一份身为外来者的忧郁,因而或许成为精神上的流亡者,性情疏离,寡言少语。做野外工作需要坚韧的毅力,要忍受风雪的洗礼,要面对不听指挥的搬运工和汽车,还有最艰难的一点——时常要与自己所爱的人分离。个人爱好是自私的,而我的爱好让凯承受了重负。或许是因为我厌恶城市生活、人群、噪音和公众的目光,加之儿时在欧洲的清苦生活,致使我总去偏远的地方旅行,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中,有时能活着就已觉得满足了。简而言之,我喜欢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漫游,或是静静地坐着,看着某种动物沉浸在它的世界里,与我的世界截然不同。博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四处行走,用心观察。从我记事时起,这就是我很想做的事。这种愿望并未预示着将来我会从事科学工作。我从不曾积极追寻未来。但我得到了选择的机会,不论当时是基于怎样的理由做出决定,总之,我的选择引领我沿着这条路走了下来,再回过头去看看,我似乎是注定要成为一名博物学研究者。
乔治.夏勒博士
几十年的动物研究工作塑造了我的形象,从某些方面来说,甚至取代了我这个人。人们根据我发表的文章、根据我在专业领域的各种活动对我做出评判。然而,在研究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过程中,保护这些研究对象渐渐成为我必须要做的一件事,确切地说,成为一种道义上的责任。于是我不再像传统的实践型科学家那样,全心全意地专注于发表满篇数据和图表的学术论文及专著,不管那有多么重要,我仍是将工作重心转向宣传生态保护的必要性。我开始问自己:“我需要掌握哪些情况,才能更好地保护及管理自然栖息地上的这种动物?”就这样,我不断适应现实的改变,敞开心胸接纳新的见解,投入新的行动,留下新的回忆。我与达尔文不同,不认为自己是天生的博物学家,我似乎是偶然进化成博物学家的——并且还在继续进化。
作者简介:
乔治·夏勒博士,是20世纪伟大的博物学家之一,他是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首席科学家,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一直致力于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20世纪80年代,乔治?夏勒博士受邀来到中国,在四川和羌塘开展大熊猫与高原有蹄类的研究保护工作。
译者简介:
黄悦,自由职业,曾任美国《国家地理》及BBC专题篇的翻译和校审。
本文中图书介绍的内容根据网络整理,试读部分选自豆瓣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