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外飞地、罪恶之城、赛博朋克的圣地:巴别塔级别的贫民窟

遇见 IDEAT理想家 2021-06-24


在2005年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蝙蝠侠:侠影之谜》里,大反派忍者大师(Ra’s al Ghul)策划用毒气毁灭高谭狭岛(The Narrows)。这座岛不仅肮脏、罪恶丛生,也是阿卡汉精神病院的的所在之处。诺兰说:“高谭狭岛这个邪恶、无法无天的飞地,灵感就是来自九龙城寨。”


▲ 电影《蝙蝠侠:侠影之谜》


▲ 游戏《决战时刻:黑色行动》中的场景


密集得不能在密集楼房、几万号人靠一根水管供水、楼宇间的霓虹灯广告牌、爬满墙壁的电线、成堆的垃圾和四处滴落的污水......小偷、妓女、流民这些带有边缘色彩的人与物构成了一幅末日城市的图景。


▲ 80年代的九龙城寨


时至今日,九龙城寨已消失接近30年。但正是由于它的不存在,每个人都可以想象它是什么样的。九龙城寨“生前”留下的不多的资料里,肮脏、贫困、法外之地等极端特质让它成为无数反乌托邦创作者的灵感温床,也成为赛博朋克艺术中最标志性的场所。


▲ 《攻壳机动队》真人版电影中,岸边高级的大楼对应的是残破的贫民窟


▲ 九龙城寨周边的楼盘,高耸而明亮



的确,九龙城寨的历史或许是世界上其他贫民窟都不会拥有的。


长达100多年无政府状态,长期被黑帮势力统治;

同时还拥有以一切金钱和现代知识都无法筑造的巨型密集建筑结构;

以及从这里流传出的恐怖都市传说......


▲ 80年代的九龙城寨内部


九龙城寨的影响从未长埋于历史的废堆之下,“哥不在江湖,江湖上依然有关于哥的传说”的魅力只增不减。


▲ 美剧《爱,死亡,机器人》


虚妄之谈继续流传不衰,并且随时间流逝似乎日益骇人听闻。作为大整体中的异类,九龙城寨是否真的如同荧幕中一般,是一座拥有无政府魅力和反乌托邦气质的“罪恶之城”?




在上世纪60-70年代,香港并不是一个以治安良好见称的城市。毒品泛滥、非法赌博、性服务、抢劫、街头暴力、拉拢入帮派等等在港产黑帮电影里常有的场景,并非杜撰。


▲ 当时警察从高处监视三名放哨人所拍的照片。这是一间毒品诊所,待到有警方集结警力扫荡时,放哨人早已通风报信,任何可疑迹象无影无踪。


在这种“地下世界”常常发生在“地上”的环境下,九龙城寨作为一个陌生的社区,一个无政府管辖的区域,又是各种无证人士的聚集地,更是让人打起十二分警惕,过其门而不进,宁可绕道。


但城寨诞生的最初,不是罪恶,而是防卫。


▲ 1898年,九龙城的景貌


九龙城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宋朝,最早是官富盐场,而“九龙”这个民间俗称到1840年才为官方采用。


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下《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割让成为英国殖民地,清朝朝廷退守九龙。


▲ 九龙城寨内的衙门(此图摄于民国初年,已成为教会会堂和济贫院)


为了防御英国人很有可能入侵九龙,清政府于1847年开始兴建九龙巡检司衙署,构筑城墙,设立炮台,兴建官衙和兵房等,九龙城寨成为了一处军事要塞。


▲ 1910年的龙津亭,周遭小贩聚集。


除此之外还设有龙津义学,灌输道德教化,以抗衡外夷影响。


▲ 1890年九龙街头


1894年甲午战败后,英国趁机以解决香港岛无险可守、人口密集的问题,向清政府提出了租借九龙和新界地区的要求。双方在经过谈判后于1898年签下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殖民地范围拓展到深圳河以南,九龙城寨也被囊括其中,失去其军事作用。


但在清政府的一再坚持下,条约中特别规定,九龙城寨的管理权仍旧属于清政府。



在之后英国接管新界的过程中,英军以清政府在背后挑唆为借口,派兵驱逐九龙城寨中的清朝官员和部队,试图夺取城寨。

虽然这理应是一场秘密军事行动,但等待他们的是一群咆哮抗议的官员和居民与英军开始了激烈的冲突,史称“新界六日战”。


1900年,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向港督卜力(Henry Arthur Blake)提出外交抗议,敦促其遵守条约,从城寨撤兵。英国虽不情不愿地放弃了九龙城寨的法律管辖,但此时的清朝朝廷已朝不保夕,无法恢复行政机关,于是九龙城寨成了一个公权力丧失的特殊地区。


据1904年《香港周报》一篇文章中所述:“城寨之内是一片荒凉的景象”。


▲ 1920年代,游客和被抛弃的两尊大炮


对于当时的游客和香港居民来说,城寨是参观和拍照“旧中国吉光片羽”的地方,曾经的军事装备被拆掉贱卖,仅存的两尊大炮变成拍照打卡点。


但城墙外的世界已是沧海桑田,新的道路、工厂、启德机场开始包围城寨;城寨内部不断恶化,官衙和民宅被废弃,周遭开始盖起数以千计的棚屋。


到了二战时期,日本占领香港,为了扩建启德机场,拆毁了九龙城寨全部城墙,最后一点历史身份被屈辱地成为机场铺地材料。


虽然城寨已失去大部分肉眼可见的气势,一度荒废无人居住,直到日本投降后,城寨内的发展开始更新。


▲ 1948年,《德臣西报》的头版,详细报道了港英政府尝试入城进行清拆行动,从而发生的大暴动。


在二战结束后的1947年,由于九龙城寨长期无人居住,因战乱无家可归的人们开始迁入聚居。期间,港英政府试图驱逐城寨中的千余名非法居住者,或许他们预见了无法控制的发展会造成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这场清拆最后以失败告终,并且开始影响了城寨成长的每一个方面。


民国政府向港英政府重申了对于九龙城寨的外交管辖权;城寨里开始逐步被华人黑社会组织三合会控制;大批难民从华南地区涌入香港并居住在城寨。


在这一片混乱下,九龙城寨成为香港政府不敢管、英国政府不想管、中国政府不能管的“三不管”之地。





在胜利打击英国拆迁队开始,九龙城寨似乎开始走向了所谓黄金时代


▲ 1963年的城寨,启德机场和九龙湾的壮观景象。这时的城寨建筑物大多三、四层高,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


黑暗之城的居民们相信政府不会再管他们了,于是开始大胆了起来。



随着前来居住的流民越来越多,快捷、便宜、尽量不花费额外成本的建筑物就像雨后春笋般层层叠叠向天空生长;


▲ 2012年《纽约时报》刊出一篇名为“曼哈顿能容纳多少人”的专题,以九龙城寨人口密度达到顶峰时期作对比。


超过33000名居民蜗居在这个仅有210米×120米的地方, 350栋高度在10到14层的高危建筑互相连接;


▲ 九龙城寨内难得一见的阳光。


居民楼完全不在乎地基,左撘右搭,没有人为光线、排污、供水考虑,低层住宅几乎不见天日。



▲ 由大街小巷组成的复杂网络在各个建筑物之间东绕西拐。


▲ 《邵氏电影纪录片》里城寨出来者


350栋居民楼仅有两栋装有电梯,住得越高,爬得越辛苦。但城寨中不同高低的地段、接驳的小道和四通八达的走廊,减轻了居民爬高趴地的力气。这是无意间形成的独特地形。


▲ 建筑师何巽在研究城寨建筑时,找到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利用平面图和模型探索,发现当一座建筑越来越高时,会慢慢吞并比它矮的建筑物的屋顶并占为己有。

▲ 九龙城寨鸟瞰图



形状、高度和建筑材料几乎没有一致之处,电线和电缆覆盖了每一个表面,像无数卷麻绳把这些摇摇欲坠的建筑群捆绑在一起。城寨几乎融合为一体,成为单一建筑。


▲ 《南华早报》的资深插画家阿道夫·阿兰斯(Adolfo Arranz)于2013年刊登的纪念城寨清拆二十周年插画,惟妙惟肖地展示了城寨内的生活实况。


如果不是因为附近的启德机场来往的飞机,九龙城寨的居民楼估计会超过14层。


▲ 因为九龙城寨离启德机场仅有50米远,每天都看到飞机从头顶上飞过,也就有了居民站在楼顶拿根竹竿就能把飞机打下来的江湖传说。

▲ 《攻壳机动队》里也有飞机压过的场景


政府长期不提供城寨内自来水供应,虽然每栋居民楼都会有私人供水商提供的井水,但井水最大的缺点是不可饮用。因此,城寨居民只好光顾非法接驳水管的三合会买水。三合会首领在1980年加价时还定下规矩:“谁敢带头反对加价,我们就当众把他砍成一块块。”


▲ 常年滴水的小径


即便是“三不管”的九龙城寨,还是会接受市政服务署的清洁工人服务。在政府眼里,保持社区卫生、控制庞大的鼠群是首要任务。但就卫生而言,城寨居民在这方面并非模范公民,不过偶尔他们也会受良心驱使,一起加入社区清洁活动。


▲ 垃圾遍地的城寨


城寨到处都是错综复杂的水管和电线,但并非所有住宅单位都能获得供电,以至偷电的事情时有发生。在过去,城寨居民会大规模从电力公司偷电,但并不会得到法律的制裁,毕竟很多人都不敢太过深入城寨。在1980年代后期,电力引入城寨,这个条件和环境里,这项工程放眼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


▲ 城寨内错综复杂的电线


虽然城寨环境变得越来越阴暗潮湿且臭气满满,但居民的生活开始渐渐有序,各色创业家们开启了十八般武艺。



▲ 作为九龙城寨记忆的一部分,120多家无执照牙医是城寨的一道风景线,价格便宜,不出人命,但因技术有限,只能做简单的补牙或洗牙。


地下食品加工厂、无执照牙医、性行业、毒品交易都在这种无政府状态下自力更生。


▲ 地下云吞工厂,工人都是城寨的邻居。

▲ 家庭面厂,在1980年的全盛时期,这里可以日产一千张面饼。200尺的工厂内没窗没空调,只有一扇门,白天做面饼工作台,晚上则是女儿们写作业的地方。


直到拆除前,整个九龙城寨都由帮派管辖,3万多的居民近一半都是帮派成员。在1960年代,作为曾经的“犯罪天堂”,城寨内的治安比外面世界乱几十倍,罪恶和生命一样不值钱。


▲ 1963年,多伦多记者在东方进行一年旅行后,以西方人的视角写了一篇当时的九龙城寨众生相,并称之为“世上最邪恶之城”。


便宜的食物、便宜的服务有别于香港高到喘不过气的物价,九龙城寨内的居民完全过上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


“我们都是被本地人所不容纳的一批人,挤进城市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别的地方待不住只能呆在这种地方,这代表了我们的希望。”


1984年,中英就移交香港主权在北京进行磋商,其中就包括整治九龙城寨。20世纪80年代末英港政府曾试图治理,但九龙城寨众多的人口以及根深蒂固的黑帮势力,又再像1948年那样,以爱国姿态反抗英国人干涉这片他们眼中的中国领土。


▲ 当年拆迁前夕,城寨居民纷纷挂起横幅反抗


但这场反抗的胜利并没有持续太久,1993年,港英政府派出5000警力,历时一年,扣押上万人,终于将九龙城寨夷为平地。


▲ 1993年,九龙城寨的清拆工程


虽然九龙城寨在外人眼里是座人间炼狱,但许多居民宁死也不愿离开,他们大多从小在城寨里长大,一生都没有踏出过这里。没有九龙城寨的世界,即便住在干净的单元房里,他们也无法生存。


▲ 在拆迁前夕,政府需靠武力把几十名坚决不屈的反抗者搬离居所,有些人继续在人行道上静坐抗议,不肯离开。


如果说一辈子居住的生活环境被拆除而进行抗议还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人和西方人会对九龙城寨的消亡而惋惜?


▲ 只有胆子大的人才敢前往城寨,但在清拆的最后阶段,九龙城寨成为观光景点,甚至吸引了日本旅行团。



▲ 九龙城寨最大的粉丝,日本的Warehouse川崎店游戏中心。



九龙城寨的新生来自于两个方面:过去它被如何看待;今天它被用来代表什么。


九龙城寨存在之时,人们对它的主要印象可见一斑:无法无天的贫民窟、罪案和龌龊事物猖獗泛滥之地、被社会排斥的贱民栖身之所......但这些看法主要是城寨外的人所构想的,然而这些看法成为了一种不断自我延续的观念,演变成一种带“黑暗色彩的浪漫特质”。


▲ 《攻壳机动队》里的九龙城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黑武士,当反派占据上风时,总会被无法抗拒的阴暗面吸引。


▲ 《银翼杀手》


而九龙城寨的“罪恶之城“形象特质就很容易被蔓延下去。无政府、居民常年与鼠蚁同住,那种肮脏和汗流浃背是作为城市衰败和人性受到巨大压迫的极好例子。


迄今为止,受九龙城寨启发的艺术作品从电影到游戏,从文学到摄影无所不含。


▲ 《攻壳机动队》


在动画《攻壳机动队》里那个总是下着雨的未来都市,其实就是对九龙城寨的戏仿。与那些超级高科技对比的肮脏和狭窄的街道,让九龙城寨成为赛博朋克的一大符号。


▲ 《银翼杀手》


除了重新创造他们自己的版本,还有很多创作者直接将故事搬到九龙城寨。


▲ 《功夫》里,以九龙城寨为原型的“猪笼寨”。


从九龙城寨走出来的喜剧天才周星驰,7岁跟随着母亲搬到了九龙城寨。从那个时候起,欠租停水和黑社会时不时地骚扰成为周星驰的童年记忆,而仅剩的娱乐活动只剩下和邻居孩子比赛打蟑螂,以及等妈妈凑够钱去看电影......这些生活场景在周星驰后来的电影《功夫》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 提及九龙城寨的小说五花八门,潘灵卓的《追龙》、马丁·布斯的《鬼佬》、威廉·吉布森的《阿伊朵》和罗伯特·陆德伦的《神鬼疑云》。


赛博朋克运动之父威廉·吉布森在启德机场起飞后,从天空中看到了九龙城寨并为之一惊,撰写了著名的《大桥》(Bridge)三部曲之一《阿伊朵》(IDORU),书中的角色对城寨有一句生动的描述:“那里有毒品、妓女和赌博;但人还是在里面生活。有工厂,有餐馆。是一座城市,但没有法律。”


▲ 《阿丽塔:战斗天使》中,底层人民居住的钢铁城,中和了九龙城寨和哈瓦那的元素。


在这些由九龙城寨为灵感而延伸的艺术作品里都有个共性:城市不仅仅是地点,它是人口大爆炸的横截面,身份分裂的隐喻,以及对失败的社会环境的警告。


但关于九龙城寨的那些真实的过往和岁月随着迁徙和清拆,早已入土为安,成为了老人们口中的故事。




策划:Tyra

撰文:xutong huang

图片来源:《黑暗之城》、Wikipedia、 Getty Image、Pinterest


Source:

《黑暗之城》(City of Darkness),Greg Girard & Ian Lambot

《香港九龙城寨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六期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owloon_Walled_City

https://www.archdaily.com/800698/heres-what-western-accounts-of-the-kowloon-walled-city-dont-tell-you

https://www.berkeleysquares.co.uk/2018/10/kowloon-walled-city-the-impossible-slum/



本文为《IDEAT理想家》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毕加索、马蒂斯、海明威...无数大咖的伯乐,缔造神话的沙龙和它的女主人


被好莱坞扫地出门的同性恋者,用家居美学重返好莱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