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星如:他山之石,可以_____?

遇见 IDEAT理想家 2021-06-23



2021年3月末,PSA青策项目“他山之石 新代理人”(下称“他山”)正式上线(网址:https://ecp2020-bluecables.powerstationofart.com)。这是“青策计划”创立以来首次不设实体展厅的展览,既是回应了疫情的特殊情况,亦期待激发专属于网络世界的崭新展览体验,鼓励策展人、艺术家与程序员进行跨学科的“创作共谋”




近年来关于跨学科艺术的讨论甚嚣尘上,而这些学科交叉地带的作品究竟如何破土而生、有何特征与困境、有何丰沛的人情事理,却是罕有被调查的课题——以这样的问题关怀为基石,“他山”将重点放在了“跨学科生产要素流动和艺术工作机制”上


项目主策展人之一是龙星如(驻地策展团队:任越,李航,张敏,何雨婷)。近年来,这位青年策展人在科技艺术领域积累了颇为深入的策展、艺术创作与写作经验。“在过往的工作中,我的关注重心更多放在策展叙事如何针对具体作品展开,而这个项目使我有机会后退一步纵观这一类我关照的艺术创作的机制共性。”龙星如告诉我们。


▲ 龙星如,“他山之石,新代理人”策展人、艺术家、写作者。


在她看来,尽管跨学科工作并不陌生,但这种模式亦时常陷入关于有效性的怀疑:来自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与经验是否足以构成原生创造力,还是仅仅是利用信息差的投机?跨学科工作如何抗衡“广而不专”的局面?当此类创作更多地以联合创作及合作呈现的形式存在,如何处理可能产生的合作模式和学科伦理问题?


“这也关乎我们如何在更长的时间线索内保证这类项目可以存活并更具生命力。”龙星如补充道。



“跨学科研究的现状正如石砾自由滚动的丘壑,技术与资源似乎触手可得却又错综复杂,而“新代理人”或许可以在期间探寻规律与方法,玉英由此磨砺出。”



在“他山”官方网站上,这句话落于结尾,掷地有声。


▲ “他山”官网截图


*

IDEAT理想家

对话龙星如


Q:

在“他山”项目官网上,我看到你们制作的图谱非常惊艳,其中关于“跨学科合作”的案例包括New Inc、谷歌创新实验室、Pioneer Works等,这些各自有什么特色和异同?能不能挑1-2个说说给你带来的启发?


▲ “他山之石,新代理人”网页动态图谱



A:

网站上的图谱和调研算是展览第一阶段的呈现,我们选择了11位曾经在不同类型的“跨学科语境”中进行创作的华人艺术家。


机构的类型包括独立运行的科技艺术机构(如V2_动态媒体实验室)、依附于美术馆的创新平台(如New Inc)、科技公司或科研所下设的驻地项目(如谷歌创新实验室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驻地项目)抑或围绕特定创意编程工具展开的、带有社群属性的平台(如Processing Foundation),它们在项目设置和“使命”方面各有千秋,像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驻地项目是少有的鼓励艺术家介入基础科学研究的机构,而SETI(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AIR项目则更是把想象力延展到对于宇宙本原、生命普遍性的层面。


▲ New Inc,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艺术项目,图片来源“他山之石,新代理人”网页截图


▲ 刘昕曾于新美术馆New INC参与驻地,讨论现场图片。艺术家供图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在促进学科合作机制上有所启发的是生物艺术设计奖(BAD)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PIWG)。在与BAD驻留艺术家陈逸云的访谈中,艺术家提到BAD的“blind-dating”模式:不仅艺术家需要选择自己希望合作的科学家,科学机构也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对他们有所启发的艺术家,双向选择是项目通过的重要前提,而具体的项目方案则是以“联合方案”的形式出现的。


这种机制设置也巧妙的回应了在一些“艺术与科学”合作中存在的单向度状况:不论是艺术将科学视为话题/知识库,还是科学将艺术视为视觉工程和传播窗口,都不是最理想的。



▲ BADAward,图片来源“他山之石,新代理人”网页截图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PIWG) 则提出了“基于研究的驻留”,而每一个驻留都是高度定制的。在我对马普所的访谈中,很强烈的感受是马普所并不将艺术项目视为传播工具,在这里,艺术家会参加科学家们的例会,具体的研究诉求也会在马普所的内部网络中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Q:

“他山之石 新代理人”涉及不少面向,包括线上的跨学科驻地、艺术家工作方法开源等,能否介绍一下该策展项目的结构,以及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结构?




A:

这个展览主要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是目前网站呈现的内容:提供基于数据分析视角的展现,以项目选取的11位艺术家在不同类型的“跨学科项目”中创作的具体作品为发端,进入到背后关于技术/工具、资源、 知识产权等要素的分配,观察具体项目中发起者、研发者、 协调者、供应商、推广者等角色,以及该项目所涉及的过程中的文件、沟通记录、作品打样等艺术家愿意提供的“幕后”素材;



▲ 谷歌创新实验室,桑蚕计划2019,图片来源“他山之石,新代理人”网页截图


第二个部分则是目前在进行中的“线上驻地”。我们希望结合跨学科工作中的具体状况,邀请17组艺术家参与并进行线上展出。这个驻地不是以产出为导向的,相反,我们非常鼓励驻地艺术家利用这2个月的时间沉浸地推敲,我们最后的展出支持阶段性分享(如影像素材、手稿、模型等)或纯粹的研究材料(如论文、采访、调研整理等);


▲ "他山之石" 线上驻地讲座



第三个部分则是一份研究报告:将会结合我们前期展出时的机构和艺术家调研与访谈、部分委任写作和驻地项目期间的实际观察,希望这个项目能以资料库和线上研究基地的形态,更长久地存在。




Q:

你本人的创作实践经常处在艺术与科技的交叉地带,你如何理解“学科/领域边界”对于跨领域共创的意义是什么?比如,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边界”?



A:

在我看来,“边界”其实通常在流动中,当然,越靠近“边界”的事物,似乎越有在边界两侧体系中获得解释的可能性,而这些事物的力量也会促使边界本身进一步流动。「边界」的存在似乎不是为了区分彼此,而是创造一个协商的场域,让许多无法被简单定性的内容有存在之所,“边界”有助于两个领域在交叉地带去协商这种潜在的平衡(Equilibrium) 。


▲ 刘昕作品《脱离》制作过程,摄影:Tim Saputo

▲ 《脱离》,刘昕组装雕塑EBIFA。摄影:Paul Mcgeiver




Q:

“他山之石 新代理人”最近进展得如何?作为联合策展人,你观察到了什么,又或者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疑问?你期待看到怎样的“成果”?



A:

目前我们主要的工作精力放在线上驻地这一块,线上驻地目前是由李航、任越和我共同策划,同时也邀请了位于伦敦的张敏和上海的何雨婷加入团队。驻地项目也很幸运得到瑞士文化基金会的支持,邀请到不同学科背景的瑞士研究者进行讲座分享。


▲  "他山之石" 5-6月线上驻地讲座进行中



“他山”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弱策展”的项目——“弱”在于这个展览并不能按照所选作品本身的逻辑来理解,唯一的“策展”是这些作品背后创作语境的共性,亦即“跨学科”这个话题。引用我们驻地项目讲者、蛇形画廊R&D策略专员Victoria Ivanova 在讲座中的一句话来说:


转变性的力量不一定来自于具体的艺术物件或媒介,也可能来自于艺术的组织方式——不论是“一系列的可操作规程(Operational Protocols)”还是更为庞杂的机构或体系。


而这种“组织方式”的确是这个项目中我们试图讨论的课题。早在1972年,Lawrence Alloway 便想象过“可以以系统形式存在的艺术世界”,这种系统的输出并不是“艺术”,而是“艺术的分发”——不仅在本体意义上,也在文本、再生产和媒介意义上。我想这个项目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在文本、在生产和媒介意义上,对跨学科话题的”分发“产生某种讨论和贡献




Q:

“他山之石 新代理人”项目的开展会使用到哪些工具,以促进参与者的交流互动与合作体验?



A:

目前用到的工具还比较“传统”。我们在石墨上共享驻地艺术家的资料包,包括项目日程、导师辅导日程、技术演示、成果展示等内容,石墨文档也成为了组员们讨论的地带。日常的讲座、工作坊和茶话会、圆桌讨论都在Zoom上进行。重要的项目汇报会通过b站直播。涉及到Mapping(图绘)的工作坊(由李航策划)会用到miro,一款我们都很喜爱的思维导图软件。最近也在寻找合适的导师辅导日程规划平台,目前考虑calendly.com。我们的项目报告会以邮件Newsletter、下载链接等形式传播。最后,我们的网站是有自己开发的内容管理平台的,它的数据库属性很强,可以不断拓展,纳入新的项目。




今日话题


针对“跨学科”研究,你有什么话想说?

快来留言告诉我们。

评论区等你哟!



采访、编辑:书韵

图片由“他山之石 新代理人”项目团队及艺术家提供

新媒体编辑:甜甜、大野



本文为《IDEAT理想家》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改造伦敦街头的因卡·伊洛里,如何用非洲未来主义“拯救世界”?


如果这是地球上最后的夜晚,随鲸鱼潜入深海该有多浪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