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集丨港口的召唤:不止于意象
在连续两期聚焦于港口对中国社会文化、物质文明与个体生命的影响之后,第三期“港口与影像”项目大大推进了对“港口”这一意象的挖掘:在项目委任的 6 位独立影像艺术家的镜头中,不仅有海南、山东、辽宁丹东这样的传统口岸,还包括了新疆、昆明和哈尔滨这些陆路枢纽。
“口岸的回响”这一主题暗示,作为物质存在的港口不只在空间意义上塑造着我们的生存环境,还在时间意义上建构了我们的世界观——包括对“港口”本身的认知。
2019年 12月1 日开始,程新皓从昆明出发,沿着滇越铁路向铁路尽头的海洋行走,每一天夜里给一位虚构的友人发一封邮件。最后,他用了 19 天,走完了铁路在云南省境中的 465 公里,积攒下了二十四封邮件。2022 年,艺术家用这些邮件、沿途的照片和他收集的百年前的影像重组,勾勒出另一种时空的感知。
昆明 程新皓《致海洋》
艺术家程新皓的参展作品集中体现了时间与空间这两种维度的交织。这组题为《致海洋》的影像作品的主角恰恰是作为陆路交通工具的滇越铁路。正是通过这条 1910 年全线贯通、将云南昆明与越南海防港连通的铁路,法国殖民者将势力范围从越南的海港延伸到了中国内陆。在国际法上,“领海”“内水”都是被人为拟制的区域,我们自然可以联想,“港口”也并非有天然的边界,而是具有生长性,映射着殖民主义与现代性的扩张。如策展人何伊宁所言,近代中国的殖民问题长期为西方主流艺术界所忽视。面对一个强大、现代化的中国,即便是对中国略有所知的西方观众,多半也只会将“口岸城市”视为历史中的一页、“冲击 - 反应”模式的一个注脚,而很难想象,“高原铁路的另一个尽头是一片大海”,这个在“法国号”火车头的轰鸣声中奠定的区域交通格局,一个多世纪后仍在触动个人的身体经验。
“当我望着岛上 39 幢即将被拆除的高楼时,那是多少家庭关于房子的梦想。我的镜头没有办法拍下所有的故事,或许我可以做的只是尽可能呈现出这难以言说的空间。”
海南自由贸易港 陈荣辉 《海花岛》
与滇越铁路形成对话的是艺术家陈荣辉归国后的第一个项目——“海花岛”,它关注的是一个年轻得多的港口:海南自由贸易港。如果说将高原与大海相连接的滇越铁路象征了一种被动的现代化进程,象征着地理版图的“缩小”,海南自贸港无疑是中国向外开拓的尝试,是对“拥抱海洋”这一萦绕中国一个世纪的主题给出的最新答案。但陈荣辉没有将观察局限于“更广阔的空间”,相反,他找到了一个内向的切入点,那些在填海造陆的宏大背景中正在收缩的建筑—即将被拆除的高楼。“当我望着岛上 39 幢即将被拆除的高楼时,那是多少家庭关于房子的梦想。我的镜头没有办法拍下所有的故事,或许我可以做的只是尽可能呈现出这难以言说的空间。”
“儿时对哈尔滨的印象是模糊梦幻的,而今仿佛多了层失落的薄雾。我希望这组有些近乎情绪边缘的作品可以让人们意识到往昔,审视当下。哈尔滨现在就像迷失的中年男人,在漫天飞雪的夜中行走,路远且长,但请不要忘记自己年少时的理想,此处或许黎明将近。”
哈尔滨 宋天琪《黎明将近》
“整组作品针对山东港的地缘关系以及我的家族内部关系进行探讨,试图通过打捞开拓者的遗迹,让我重新置身于那股建设祖国的热潮之中,也让离开故土近十年后的我,再次有机会以旁观者的视角去静观我的故乡。”
山东港口 王翰林《开拓者 1956—2009》
时尚摄影师宋天琪旅居纽约多年,她的视觉表达流露出更梦幻、富有情绪张力的色彩,用策展人何伊宁的话说,呈现了“昼与夜之间,在回忆与遗忘之间”的哈尔滨。哈尔滨是宋天琪有情感羁绊的故乡,这座被称为“东方小巴黎”、曾经“街上满眼是俄国人”、又遭受了日本殖民统治的城市,如今更像是一个宏大的记忆之场,而“曾经随处可见的水晶吊灯仿佛变成了一个消逝的符号”。坠倚于松花江巨大冰面上的华丽水晶吊灯成为《黎明将近》的核心意象,作为一种既注解了民族历史,又极具私人属性的装饰物,隐约映照着时间江河之上城市与人的失落心境。这种在历史中体验私人性的尝试,同样见于王翰林的《开拓者 1956—2009》,后者将自己置身于山东日照的大型爆破遗址,品读故去的亲人如何在改革时代港口建设的热潮中将这里变成了一个家族的定居之所。
“我开车沿江从上游到入海口,寻找那些输送或者阻隔的痕迹,观察那些流动的或被切断的事物和生活。有基础设施、有房屋,也有人。我没有办法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也不能真正进入到这个城市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丹东而言,我注定是一个过客。过客的照片,只能是匆匆一瞥,不能代表也不能证明。”
丹东 孙海霆 《丹东 :二零二一年第四季度》
影像中上亿年的冰川、绵延的昆仑山脉,深邃的峡谷,干枯的河床、可怖的沙尘暴,远古的遗址、死寂的沙漠,这些风景构成了历史的景深,而在现实的废墟之上,艺术家重建了关于“寻宝”的想象。
昆仑山 · 边疆宾馆 刘雨佳《寻宝》
中国漫长的边境线、变动不居的边疆关系,注定了对“口岸”的思索没有终点。艺术家孙海霆和刘雨佳对于丹东和昆仑山的思考,正是由此展开,又不约而同地深入探索了人、历史与自然的连结。正如何伊宁所写:“在繁杂的历史文献、文学和图像档案所构成的意义之网中,‘港口与影像’第三期的叙事逻辑仿佛穿过历史的经纬,在经验与思考的线索中呈现出来。”这一线索也延伸到当下的现实——我们正处于一个对“口岸”格外敏感的时代,艺术家所呈现的港口影像,将向未来的研究者陈述一代人的空间意识与自我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