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吐槽:除了平台与地产,金融还能做什么?除了金融,我们又能做什么?

宋光辉 结构化金融 2021-09-09

基于50+场线下培训,11年以上实操经验,翻译和写作的“结构化金融与证券化”及"PPP与基础设施融资”系列丛书14本精心制作

文/宋光辉(微信公众号:结构化金融【jghjr2013】)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实体经济大家的日子过得艰难。媒体每年都有”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的专题报道。

然而,借助货币宽松与基础设施投资,中国经济不但没有崩溃,反而实现弯道超车,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作为货币宽松政策的实施者,金融行业直接受益,不但没有感受到危机,反而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代。金融各个子行业,资产规模、收入规模、利润规模都是连续高速增长。金融从业人员依仗行业景气,或是赚得盘满钵满,或是小富小安,日子都还过得算是滋润。

然而,货币宽松与基础设施投资的宏观刺激政策已经持续十年,弊端突显,已是强弩之末。中央实施金融去杠杆,意在进行结构调整。

政策反转之时,金融人士发现,这十年以来:除了融资平台与房地产,金融行业好像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除了金融,自己也不知道能够做些什么?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阵阵寒意袭来,惨!


01 

金融寒冬来了?

最近,不断有金融行业裁员报道出来。据说,GY证券和DW证券的投行部门,要求员工自动提出离职申请,或是要求工作经验不满3年的员工到营业部进行业务再造,听起来颇有点下岗再就业的味道。

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那年,美国各大金融机构或是倒闭、或是合并,从业人员大调整。后面好长一段时间里,国内金融机构也不时有从华尔街失业回业寻求机会的人士。国内也有HTLH证券将新招聘的原本进入总部业务条线部门的大学毕业生调整到营业部,进行变相裁员。只是后来“4万亿计划”推出,金融行业顿时火红。此事后续不了了之。只让HTLH证券落得一个不负责任的骂名。

没想到十年过去,该来的还是要来了。

人在顺境和处于行业景气的时候,往往把取得少许成功归结为自身的能力与努力,当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则会把挫败归结为外部因素与宏观环境。刚入职的年轻人,可以拿到相当于实体企业高管水平的薪酬,怎能不让金融人士充满“精英人士”的优越感。

事实上,从技能要求与业务的复杂度来看,从事金融行业不需要比父辈农民或者工人更高的智力与更强的训练,尤其是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领域的融资,简单粗暴,十分容易上手,几乎用不到在本科金融所学的十分之一的知识。

金融行业的高薪来自于宏观的形势与供需关系。一旦形势变化,后果很严重。

曾经有一个新闻,一个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从事收费工作近十年的人员面临失业时痛哭,感叹:我这十年除了开票、收钱就没有干过别的事情,没有这份工作以后,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金融行业是这样,其他行业也都如此。在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将自己的能力专业化,这样得以提高社会整体的效率。专业人士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也是基于专业能力的发挥。然而,英雄即使身有屠龙之技,如果无龙可屠,屠龙之士也只好杀猪摆摊卖肉了。

在大势变化面前,个人的努力与能力往往显得微不足道。一个积累数十年经验掌握高超制造马车技能的匠师,面对汽车普及时代,多年人力资本核减为0,只能徒叹奈何。

或许是金融行业处于景气周期的时间太长了,很多从业人员早已忘记行业不景气是什么样子了。未来现实将会给我们金融人员好好补上这一课。

这一轮经济演变,如有消费降级,或将从金融从业人员开始。


02 

除了平台与地产,我们还能做什么?

十年前的美国金融行业哀鸿遍野,十年后的美国经济复苏,金融行业再度繁荣。据说,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又开始再度转变求职意向,从2008年以倾向于选择高科技企业,再度回归首选金融行业。这种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繁荣让人更加安心。

曾经有人研究了一下美国的金融数据,发现美国金融行业为信用评级在BBB以下的企业提供的高收益债券与杠杆化贷款的融资规模余额高达3万亿美元,而且平均利率只有相对libor上浮200BP到300BP之间,相当之低。

相比而言,我国的AA-及以下民营企业发行的债券,几乎无人问津。只有凭借房地产等硬性资产才能勉强从银行或者小贷公司获得一些信贷资源。 

融资结构的差异,或许已经暗示了美国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而近十年以来,我国的金融行业习惯于根据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信用评级和习惯于根据地产评估价值打个折扣抵押融资。

这种简单的业务标准开展平台融资业务和房地产融资业务,这些年来,金融治理能力没有提升,反而一再退化。如果地产与平台不能再做了,很多金融人员已经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什么了。


03

那些不做平台和地产的目前过得怎么样?

究竟是什么让金融行业忘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初心呢?那些从事实体企业融资的人员又都在哪里?

其实,宏观层面的货币刺激与基础设施投资的双组合政策,已经决定了这十年,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必然集结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领域。

作为微观的主体,谁又能够对抗这一大势呢?

这些年来,试图对抗这一大势的人,都在哪里?过得怎么样?

实体经济产能过剩,之前专门曾成立小微金融的MS银行和PA银行遭遇重大不良损失,损兵折将。

PA银行后面进行战略调整,从对公信贷转型到个人零售。很多从事对公业务的银行家们,要么放弃多年经验跟随公司转型从头再来,要么跳槽或是失业。

主要集中于实体产业企业股票融资的投行业务早已从2008年前后的香饽饽变成弃之无味的鸡肋。

由于股市下跌,股市IPO收紧,再融资受限,投行多年来周期性的出现无米下锅的现像。当前金融行业不景气,传出裁员风波最多正是股权融资的投行部门。很多那些花了很多气力读书考过保代的人,后面都离到行业,另谋生路了,到头来知识派不上用场。

很多思路灵活转身快投资银行业务人员转型融资平台的债券承销业务,趁寒冬来临前积累了粮草。

债券承销业务,当然也是围绕国有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以及房地产企业,才更安全且有利可图。这些年民营企业债券违约事件层出不穷,因为违约事件引出的从业人员的不检点,已经让不少从业人员进去了。

那些曾经从事过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朋友们,现在过得还好么?

新三板业务之前借助政府的上市补贴,虚火了一把,目前上市家数倒是高达数千家。然而,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与市场流动性的欠缺,新三板几乎丧失融资功能。后面出现在新三板上市并以股权投资管理为主业的JD等机构出现爆仓新闻,使得新三板对以上市企业来讲连品牌宣传的功能都已不再。

有家信托公司,之前连续在房地产融资和政府平台融资中兜转,赚得肥头大耳的,并且趁势建立起了全国性的理财队伍。没曾想15年时,公司战略神经,大力转向股权与股票,后面股权项目屡屡亏损,投资股票的资金池接近断裂,到头来只能将信托牌照转让给国有企业了事。

我的一个在该公司的朋友,地产专业背景,一直做地信托融资,赚得一手好钱,但是觉得钱太容易赚了自己不踏实。15年时积极顺应公司战略,从地产业务转型到股权投资,利用之前积累的客户资源,发起募集了一个信托计划,参与新三板企业的大牛定增,你们应该猜到了后面的结局,他到现今天天被客户追着打(电话)。

广告一下:形势比人强,虽然我们金融人士有做股权融资、风投、中小企业融资的情怀和意愿,但是平台与地产仍然是金融难以割舍的心头肉啊。本微信公众号联合行业专家在成功举办50+场线下培训及11年以上实操经验,实地调研了上百家金融机构业务的基础上录制了平台和地产融资相关课程,或许可以帮助大家在寒冬中寻觅一点过冬的粮草。

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收看

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收看

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收看


04

我们未来路在何方?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依照金融原理推理,融资平台业务大部分将会被地方政府债券和证券化产品替代。房地产业务也由于地产行业的头部集中效应,日益减少。

融资平台业务与房地产业务必定会消亡,难以提供足够的业务机会供当前规模扩张到如此庞大的金融从业队伍享用。

如果金融业务不能够从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领域中跳离出来,寻找和突破新的领域,难以想像,未来3年,将有多少金融从业人员会要改行或失业。

吊诡的地方是,前面尝试实体经济融资的人员都已经遭遇挫败身心疲惫了。一直坚持从事地产与融资平台的人,在政策朝不保夕的忐忑不安中,反而得以保全。

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

实体经济的大势与中小企业金融的格局,远非普通从事微观业务的金融人士所能影响或是把握,金融人士也只有随波逐流而已。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运势,身临其境中,该何去何从。

近两年滴滴平台风波再起,很多舆论欲致其与死地。笔者则持“治病救人,以观后效”的保留态度。为什么呢?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经济形势千变万化,朋友们,说不定我们哪天也要去滴滴注册一个司机账户了呢。

--------- 重磅推荐----------

23号文之后,房地产融资怎么做?欢迎收看博人金融联合行业专家在成功举办50+场线下培训以及11年以上实操经验,实地调研了上百家金融机构业务的基础上录制的《REITs、CMBS与房地产融资大全》21小时PPT视频课程。该课程推出半年来,已有数千人收看。

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收看

--------- 成为会员----------

100+小时系列课程无限畅听!

1、中国的资管业务大全

2、REITs、CMBS与房地产融资大全

3、中国的企业与信贷资产证券化实操大全

4、资产证券化基础系列课程

5、美国的证券化与高收益产品大全

6、政信与基础设施融资实操大全

......

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收看会员课程

---------- 推荐阅读 ----------

1、深度|从诺亚歌斐踩雷事件看扯淡的金融风控

2、银保监23号文,地产拿地融资还能怎么做?

3、银保监23号文,地产的真股权投资怎么做?

4、“非标不兴,社融难起”:资管新规后的非标业务思考;

5、吐槽:除了平台与地产,金融还能做什么?除了金融,我们又能做什么?

6、谁搞懂了融资平台,谁就搞懂了中国经济

7、公募REITs推出在即,市场机会能有多大?

8、深度|融资平台转型往哪走?从“基础设施”走向“私募股权基金”!

---------- PPT视频课程合集 ----------

现代金融知识体系宠大,全面掌握费时费力,为此博人金融联合行业专家基于往期50+场线下培训和11年以上实操经验,以及14本译著现代金融理念,对相关知识进行精简、浓缩与提练,在实在调研上百家金融机构业务的基础上,整体制作《大资管、资产证券化、房地产金融与现代金融实务系统课程》PPT视频版课程时长达116小时,结合众多案例讲解操作流程及技巧,课程紧贴实际,以业务落地为导向,内容将根据市场发展不断更新。

PPT视频课程通过此二维码收看

↓↓↓戳此码收听↓↓↓

课程咨询与合作请加微信

↓↓↓戳此码添加管理员↓↓↓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