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食吃得少,身体好不了!这样吃主食的人,才能更长寿

中国中医药报社 养生中国 2023-12-31

曾经,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各类主食能撑起半边天;现在,有人却认为吃主食和“三高”、肥胖等慢性病有关。


那么,离开了主食,真的会更健康吗?


答案:不会!


主食是健康的基石!


主食,本质是碳水化合物,最终通过分解成葡萄糖为人体供能,是最丰富、最经济的人体能量来源。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不吃主食,人体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补充能量,蛋白质和脂肪就要参与供能,我们身体的组织细胞修复、免疫抗体合成、激素酶类合成,就都不能够正常运行了。


表现在人体上就是疲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低血糖、焦躁易怒,这种体验绝对称不上“舒适”。


对于女性来说,还会伴有“月经出走”的情况;儿童青少年不吃主食,更是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而且,《柳叶刀》杂志曾在2018年发布了一篇对15000余人跟踪了25年的研究,发现饮食中碳水供能低于40%的人,死亡率会比碳水供能50-55%的人高20%,而且碳水吃得越少,死亡风险就越高。


所以说,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离不开主食,人不能不吃主食。


不过,上述研究还得出了另一个结论:碳水供能和死亡风险的关系整体呈U型曲线,如果碳水摄入过多,同样会增加死亡风险。


主食应该怎么吃?


主食不能多吃,也不能不吃,那么,主食怎么吃才更健康呢?


01认清主食种类


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只有馒头、米饭、饼才算主食。


事实上,主食的定义并没有这么“狭隘”,一般来说,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一类食物,包括谷类、薯类、杂豆类等都属于主食。


谷类:大米、燕麦、荞麦、糙米、玉米、高粱、藜麦、紫米、薏米等。


薯类:土豆、地瓜、木薯、山药等。


杂豆类:绿豆、红小豆、芸豆、花豆、蚕豆等。


另外有一些“跨界”主食,既是蔬菜,淀粉含量也相对较高,能够充当主食,如:栗子、莲子、芋头、山药、莲藕等等。


02掌握主食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建议: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简单来说,就是在烹制主食时,在精米、白面的基础上,加入三分之一以上粗粮,这样进食更为健康。


因为,增加全谷物摄入可降低全因死亡风险、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有助于维持正常体重、延缓体重增长。增加薯类摄入则可降低便秘的发病风险。


03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


应尽量选择以蒸煮为主的简单烹饪方式的主食。


薯类经蒸、煮或烤可直接作为主食,也可以将薯类入菜,如炒土豆丝及山药炖排骨等。


但炒土豆丝等菜需归类到主食中,吃这种菜时,要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


如果吃土豆丝的同时,米饭的量还和以往一样,就很容易造成摄入的主食量超标。


牛角酥、炒饭、芝麻烧饼这样脂肪含量高的主食要少吃。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一个癌字三个口,这些防病的饮食技巧要掌握

入秋后,睡前记得喝杯“保命水”,尤其是这4类人

“吃得越饱,走得越早”?饮食上做个改变,身体越来越健康

出现5种表现,证明肠道需要养护了!事关免疫力,别大意

编辑:高继明  审核:朱蕗鋆

本文综合自中大五院健康管理、营养师顾中一、科普中国等。

喜欢我们的内容

请点击下方的养生中国名片

关注公众号

就能每天看到我们了

↓↓↓

关注养生中国每天早晨七点钟学点咱老百姓用得上的健康知识~

更多中医药资讯

请扫码关注


喜欢就点个“在看”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