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想到!她真敢上

中国记协微信 中国记协 2024-04-29


今年新春,总台记者张丛婧一行赴西藏采访世界海拔最高风电场的运维师傅。在这里,他们与师傅“同吃同住同劳动”,走进他特殊的工作环境,也渐渐走进他内心深处。


高原、高反、高空,克服重重困难,她圆满完成此次报道,稿件取得不错社会反响。


张丛婧受邀为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在现场”栏目发来文章,介绍这段经历。


本栏目长期征稿,征稿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 | 没想到!她真敢上


本文作者:张丛婧



(一)

最美丽的风景、最需要挖掘的新知、最生动的故事,都在基层。


今年“新春走基层”,我们提前策划,聚焦大国工程建设者——世界海拔最高风电场的运维师傅。


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装机量首次超过了煤电,这是历史性突破。在西藏地区,清洁能源占比超九成。西藏冬季是枯水期,风力发电保供压力较大,作用更加凸显。



在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建设,春节期间还要留下来运维检修风机,保障当地14万个家庭的用电。


“这是一条好线索”,得知消息后,我们决定赶赴西藏做报道。


(二)


出发前,我内心无比忐忑。


一方面,一月的青藏高原,气温和含氧量属全年最低,身体能不能扛住,心里没底。


另一方面,如何把故事讲好,把细节凸显,把最真实的感受传递给观众,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落地,扑面而来的“窒息感”提醒我这注定是场“硬仗”。顾不上休整,我和同事直接驱车前往风电场。


这是我第3次来到这里,见到尹师傅时,他正忙着要爬上风机检修。我发现,师傅们的工具包里比以往多放了好几瓶氧气。


他告诉我,临近春节,保供压力更大了,繁重的任务遇上冬季的大风,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准备,抢抓检修窗口期。


今年过年,他们要留在这守着这一台台“大风车”。


要想捕捉细节,把最真实的画面展现,把这股子劲传递给观众,就必须全程跟拍。我想起一句话——“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我们跟您一起上去吧。”

此时气温将近零下20℃,我和同事都高反严重,呼吸急促。但即便是这样,团队里也没有一个人退缩。


要爬上百米高的风机顶上,远比我们想象中困难。


塔筒里阴冷狭窄,就像一个“大冰窖”,乘电梯到80多米后,还要徒手攀爬十几米的垂直梯子。在这里,每向上一步都比平原地区更费劲。师傅们背着沉重的工具包,我们扛着各种拍摄设备,就这样花了两个多小时,大家才全部到达机舱。



我们缺氧的症状越来越明显,手脚不自主地哆嗦,多装的几瓶氧气,成了最珍贵的物资,在大家手里让来让去。但就是有了这样近距离的体验,我们才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高原上修风机有多困难。


不仅要忍受生理上的缺氧、寒冷、体力不支等不适,更要克服精神上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全靠意志力支撑着。


正因这切身的体会,我感觉自己和采访对象的距离更近了些。


跟着尹师傅爬出机舱后,恐惧感才真正袭来。露天的机舱顶上空间不足5平方米,面对呼啸的风和更严重的缺氧,我们已经双腿发软。而师傅们还要沿着四五十厘米宽的边缘,近乎匍匐挪动着去最危险的地方检修。


我们也鼓足勇气跟了上去,在保证安全又不影响他们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用多种视角的拍摄设备记录这一切。


在海拔5145米的风机顶部采访拍摄。


(三)

作业完毕,师傅们因高寒缺氧,嘴唇变得发紫,双手都在颤抖,大口大口地吸着氧气。

“您害怕吗?”我问。

“一开始也怕,但是总得有人修吧。”尹师傅回答。

他还说,每次出舱检修时都觉得自己像“蜘蛛侠”一样,可自豪了。

这种真实又质朴的反应一下子击中了我。

席地而坐,我感慨着他的辛苦和不易,他却憨憨地说,“我还觉得你们更辛苦,能这样一直跟下来”。

那一刻,千缕思绪涌上心头。

在海拔5145米的风机顶部采访拍摄。


“我在现场”,是记者的本色和初心。


珍惜每一次出发,抵达现场,离得近一点再近一点,才能做出有“质感”的新闻,才能赢得人们的信赖。


在5000多米的高原上爬风机,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是气喘吁吁。如果我们只是把这些艰苦、惊险的工作场景拍下来,也能完成节目,却始终无法共情,更难以让观众共鸣。


作为总台记者,我们的报道,既要联系人民群众,也要连接时代主题。


透过镜头,我们要让观众感受到大国工匠的使命与担当,感受到风电给西藏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到国家新能源建设的蓬勃发展。


因此,讲好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次报道任务,更是记者的使命与责任。


在海拔5145米的风机顶部采访拍摄。


(四)

走进现场,还要走得深、走得实。


我们不仅走进了尹师傅特殊的工作环境,十多天“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我们走进了他的内心深处。


尹师傅把风机称作孩子,每年将近300天陪“风机孩子”,却没时间陪自己孩子。在宿舍里看儿子照片时,我看到他偷偷抹了眼泪,于是我们决定陪尹师傅去实现他由来已久的心愿——让儿子看看山南的夜景。


我们一起爬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山,静静地从天亮等到天黑。当看着万家灯火一盏盏亮起来,尹师傅通过视频让儿子看到他的工作,我们也通过这段画面看到了风电给西藏带来的变化。


山南市夜景。


我们还互称对方是“三高”(高原、高反、高空)工程师和“三高”记者。他开心地指给我看对面的雅拉香布雪山和哲古湖,和我分享每次出舱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心境……当我们站在风机顶上远眺时,镜头默默记录下了这一个个动人的瞬间,也记录下风电人的担当、奉献与乐观。


十多天的高原生活,我们每天早出晚归,背着氧气罐拍摄,熬夜通宵剪片,上上下下爬了多次风机,处理了500多G的素材,吸了不知多少罐氧气,掉了多少次眼泪……在互相鼓劲中,我们最终完成了片子。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们用心书写的故事也感动了更多观众。观众们真情实感的评论和留言,让我觉得我们没有辜负记者“记着”的使命和责任。

小的时候,我总在电视里看到一句话——


“讲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我想,这就是走基层的意义。


征稿启事


“我在现场”是中国记协微信启动改版以来开创的首个栏目,是编辑部重点打造的精品栏目。


“我在现场”中,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一线采访故事,深挖故事细节,分享真知灼见、流露真情实感,鲜活明快、可读性强。编辑部不定期将优秀作品集纳成册出版发行。


更多稿件请参考文末 #我在现场 专栏。投稿地址zgjxwxtg@163.com标注【我在现场】+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投稿要求:

1、字数2000—3000字最佳;

2、强调现场感,记者在现场;突出故事性,记者讲好故事;提高可读性,语言表达简洁凝练。


优质投稿将单篇展示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上,编辑部会与记者本人联系,后续沟通稿酬等相关事宜。




正当采访是记者的权利

“真经”取回来了,就仨字……

重磅征集,今天开始!

中国新闻奖获奖有秘诀?听听评委怎么说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本期编辑:李永锡  樊杨

实习:陈祖明 郭玉蓉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