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这艘船,记者懂了重庆人!
新重庆—重庆日报近日播发纪录片《“扁担轮渡”的船长与老人》并入选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的代表作”。
同样是在重庆,我们关注过“背篓专线”的故事:《咋就火了,又火了?》。
山城的烟火气,越“蹲”越有味道。
纪录片主创、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刘兴萍受邀为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扁担轮渡”纪录片的创作经历。
本栏目长期征稿,征稿信息附文末。
本文作者:刘兴萍
(一)
距离重庆200公里的忠县长江段上,有一艘特别的“扁担轮渡”——渝忠客2180,每天载着老人们进城赶集,至今已有27年。
去年以来,媒体、自媒体陆续关注到这艘轮渡以及它的故事,但都只是一些简短的介绍。5月的一天,我们决定去忠县好好采访一下这个选题。
一路上,大家叽叽喳喳讨论不停,怎样才能客观完整且深入地挖掘好这艘轮渡的故事?我们决定采取纪实跟拍,用一天的时间全程跟拍船长与老人们的日常,不刻意、不预设,发生什么就记录什么。
第二天5点,又经1小时车程,我们来到“扁担轮渡”所在的洋渡码头。一阵喧嚣打破清晨的宁静,赶走了我们的睡意:
此时的码头路上,是一群年过花甲的老人们。他们背着篓、挑着担、推着车,缓步走着,一边走一边聊着天。
“鸡蛋、鸭蛋”“海椒,还有一些蔬菜……”爷爷奶奶们大方地向我们分享。
就这样慢悠悠地走到码头,忽然听见一声中气十足的吆喝:
“坐船的,快点咯,要走咯。”
说话者正是我们要找的人——“扁担轮渡”船长秦大益。他远远看见我们站在半山腰,以为是坐船的老人来晚了,冲我们的方向大声吆喝着。
拍摄组正在“渝忠客2180”上拍摄。
顺着吆喝声,我们一行人迅速上了船。
船行至中途,秦大益一家和朋友在船舱内开始给老人们分发免费早餐。白粥、包子、花卷、鸡蛋……爷爷奶奶们吃得很香。
秦大益说,有些老人凌晨3点就要起床,去地里摘菜摘果,再徒步1小时赶到渡口坐船,没时间吃早餐。“我给他们准备早饭,路上的时间就不耽搁了。”
老人们正在吃早餐。
一位卖花生的奶奶说:“坐一回就温暖一回。”开心之情溢于言表。另一位老奶奶,用伸得不太直的手比了个赞,“有免费早餐吃,有时候菜卖不脱(掉),还来帮我一起卖,他(秦大益)是个好人。”
吃完早饭,船舱里的老人们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择韭菜、剥花生、摆龙门阵……一边做着手上的事情,一边唠家常。不同于我们所习惯的大城市快节奏,在这艘船上,时间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渝忠客2180”载满蔬菜水果。
(二)
秦大益的船,一开就是27年。每天早上6点半开船,8点半到忠县,雷打不动,日复一日。而从起点洋渡码头到终点西山码头,12元的单程票,10年都不曾涨价。
除了接菜农,秦大益还会帮行动不便的菜农挑扁担,在市场上和他们一起吆喝卖菜。他告诉我们,菜农如果把菜都卖完了,对他说话都会笑呵呵的。在他看来,只要菜农高兴他也高兴。
笑容与坚持的背后,却也少不了辛酸与尴尬。
随着乡村建设发展,更多地方通了公路,坐船的人越来越少,他一度入不敷出。
他也徘徊过,是卖船另寻生路,还是继续坚持?当看到老人们挑着装满菜的箩筐来到渡口,他又动摇了。扁担下箩筐内,是老人们的生活,也是他们与外界连接的方式。渡船不开了,他们的生活可能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他们将与外界越来越隔绝,而他们本不该被时代抛弃……
这些问题,让秦大益反复纠结。对他来说,生在江边,长在船上,对长江和船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完全放弃他也舍不得。
一次偶然的机会,这艘渡船以秦大益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焕发生机。
2022年夏天,秦大益随手拍下当作告别的视频意外走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秦大益和这些老人的故事。秦大益开始尝试直播,并将直播收益用来为老人们提供免费早餐、矿泉水,甚至在市场旁租了间屋子,好让菜农们歇歇脚。
老人们没有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抛弃,守护他们的秦大益,也同样得到了时代的眷顾。
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美好故事——即便渡船追不上汽车,秦大益依然坚持为老人们摆渡,船票10年不涨价。老人们有感于秦大益的善良,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回馈他。
前段时间,秦大益大病初愈回到船上,一位婆婆把攒下来的土鸡蛋提来送给他。在婆婆眼中,土鸡蛋是最好最滋补的食物,自己舍不得吃,也要送给他。
渡口排队上船的菜农们。
(三)
下午2点半,船准备返航。我们回到船上,船舱里堆满了空的菜篮与背篓,菜农们正聊着今天的行情。
由于采用全程纪实跟拍,我们有些疲累。反观秦大益,来来回回运了好几趟菜,又在市场上吆喝了半天,依旧不见疲态,还哼起了歌。
“有想过退休吗?”我们问。
“只要还有人来坐,我就会一直开下去。”望着远方,秦大益轻轻地笑了。
约莫4点半,船回到洋渡码头。下船时,老人们纷纷回头冲秦大益挥手,约定“明天又来”。
待到最后几位老人下船,秦大益扭头问我:“搞完了撒,没我啥子事了撒,那我就去搞卫生了哦。”话音刚落,我抬头,他人已经出了驾驶舱。
我和同事迅速收好器材下楼,秦大益正在埋头拖地。他没有说太多话,只是笑嘻嘻地说:下回又来耍!原本想和他合张影,见到他忙了一天下来还在打扫卫生,我们实在不好意思再开口打扰。
回程途中,我心里头一直在想:“背篓”“扁担”“轮渡”“专线”……这些元素的融合,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鲜活场景。菜农们负重前行、爬坡过坎的拼搏,船长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善良,是重庆人骨子里乐天知命、向上生长的真实写照,更折射出重庆人勤劳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
微纪录片《“扁担轮渡”的船长与老人》播发后,我们收到了上千条正能量满满的留言。“这才是媒体该拍的,这才是媒体该关注的”“唯独这家媒体报道的视频我看得眼睛湿润了……”
很多人,从未坐过“背篓专线”,也没有乘过“扁担轮渡”,但通过我们的镜头,他们依然被这些勤劳的山城人民感动、为这份拔节生长的干劲点赞。我想,这就是新闻报道的意义。
车开动后,远远地,我回头看了一眼码头。
偌大的江面上,“渝忠客2180”依然静静停靠,落日余晖下,有个身影仍在忙忙碌碌……
征稿启事
“我在现场”是中国记协微信启动改版以来开创的首个栏目,是编辑部重点打造的精品栏目。
“我在现场”中,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一线采访故事,深挖故事细节,分享真知灼见、流露真情实感,鲜活明快、可读性强。编辑部不定期将优秀作品集纳成册出版发行。
更多稿件请参考文末 #我在现场 专栏。投稿地址zgjxwxtg@163.com请标注【我在现场】+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投稿要求:
1、字数2000—3000字最佳;
2、强调现场感,记者在现场;突出故事性,记者讲好故事;提高可读性,语言表达简洁凝练。
优质投稿将单篇展示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上,编辑部会与记者本人联系,后续沟通稿酬等相关事宜。
更多阅读
枪声响起,新华社记者连夜增援!
本期编辑:李永锡 樊杨 任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