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 《阅江学刊》2021年第4期新鲜出炉
目 录
本刊特稿
崔平
七蠹:对老子“自然”概念解释史的批判——以认识理论的原创补写为基石
人工智能:理论阐释与实践观照(笔谈)
段伟文
人机伴生:从机器人伦理到道德机器
吴冠军
人工智能、智人与神圣人
张爱军
社交机器人与美国伪选举
高山冰
社交机器人领域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
韩东屏
永远不会有主宰人类的智能机器人
孙伟平
智能伦理亟待重构
程广云
人工智能与意义世界的重构
杨通进
寻求人工智能伦理的国际共识——以欧盟人工智能伦理建设为例
何云峰
我们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挑战?
刘方喜
生产工艺学批判:人工智能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观照
蓝江
如何从历史唯物主义来思考数字劳动——数字资本主义下的数字劳动批判研究
吴静
算法的边界
郑曦
反思司法人工智能
秦子忠
数字剥削与社会正义
崔中良
人机交互实现的共情感知基础
赵涛
对“人工智能的理论阐释”部分专家发言的评议与澄思
气象与人类社会
杨富强 陈怡心
“十四五”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碳排放达峰
王帅
绿色助推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经济观察
顾江 张苏缘
财政支出对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基于城乡二元结构视角
周锦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评价和耦合协调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本 期 摘 要 一 览
七蠹:对老子“自然”概念解释史的批判——以认识理论的原创补写为基石
摘要:“自然”概念解释史的不争面貌是,在特殊存在领域内寻求概念定义成为普遍操作模式,并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论断。究其原因,在于它全面违背了概念解释的规范系统,即概念解释只能以普遍意义为目标,区分概念的特定逻辑地位并选择恰当的解释策略,确认待解释概念的存在及其存在方式,自觉遵守“真”的认识约束,概念的定义性判断的主词设置应具有逻辑恰当性,概念的定义性判断的谓词相对形式主词应具有高级逻辑地位,概念的定义性判断的谓词必须是普遍内容并保持在问题概念和形式主词所联合确定的存在相关概念范围内。“自然”概念解释中对这七种规范的背离犹如体附七蠹而败坏思维,内在地使概念解释偏离定义目标,破灭概念定义的成功希望,使“自然”概念逻辑地躲避它的追寻者而长久隐匿。
关键词:自然;形式主词;实质主词;合法谓词;概念定义规范
作者简介:崔平,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人工智能:理论阐释与实践观照(笔谈)
编者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生物技术等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联合积聚力量,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也使之成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学术领域的热点,研究成果丰硕。新一代人工智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人类创造了更加智能的生产活动、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在政府治理、法律、安全、道德伦理等方面,人工智能也提出新问题甚至挑战,也是新的学术议题和学术增长点。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长于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学、控制论、信息论等方面的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相对缺少。
2021年7月,本刊编辑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围绕“人工智能:理论阐释与实践观照”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编辑部根据专家发言整理并形成笔谈,从不同角度展现人工智能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生活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为推动学术界对人工智能课题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作出应有的努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人;社交机器人;机器伦理;数字劳动;算法;社会正义
作者简介: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
张爱军,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高山冰,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韩东屏,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孙伟平,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
程广云,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杨通进,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何云峰,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刘方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吴静,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郑曦,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秦子忠,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崔中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赵涛,《江海学刊》杂志社研究员。
(备注:本期笔谈随后按作者逐篇推送)
“十四五”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碳排放达峰
摘要: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期和窗口期。“十四五”能源规划要突出“新”字,体现为新征程、新挑战、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格局。“十四五”时期,能源规划要与气候规划、环境规划紧密衔接,相互平衡、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
改善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是能源转型的双动力。中国能源转型之路可以概括为:摆脱煤炭依赖,跨越油气时代,融入新能源电气化的未来。“十四五”时期,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碳排放达峰,应继续强化实施能源强度控制与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双控”目标,重点路径体现在煤炭消费下降、石油消费达峰、清洁能源替代和推进电气化发展四个方面。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必须加强保障措施:开展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行业分解;以“禁燃”“净塑”“定标”作为控制石油消费的三大抓手;积极开展地方示范,有效压实地方责任;健全市场机制,促进清洁能源的加速发展;以碳中和为抓手,促进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突出强调公正转型。
关键词:“十四五”;能源转型;碳达峰;碳中和;电气化;清洁能源;能源安全
作者简介:
杨富强,博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高级顾问;陈怡心,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官员。
绿色助推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摘要:推动消费者绿色低碳行为对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绿色低碳行为的传统干预方式具有局限性,在环境相关领域,消费者的行为决策表现为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和有限利己。消费者在环境相关领域的非理性行为为绿色助推提供了可能性。绿色助推旨在借助这些行为偏差设计选择架构,以可预见的方式引导人们作出对环境更有益的选择。
根据影响方式的不同,绿色助推可以分为认知型绿色助推和道德型绿色助推。认知型绿色助推工具主要包括绿色默认、生态反馈、提高显著性、消除障碍、改变习惯、设计激励等,道德型绿色助推工具主要包括社会规范、做出承诺、提高可见性等。吸收国外对绿色助推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中国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时,应发挥社会规范的积极作用,重视绿色默认的助推效果,注重绿色低碳行为习惯的培养,积极考虑行为因素,抓住数字化带来的新契机,积极开展绿色助推的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绿色助推;非理性行为;绿色消费;社会规范;低碳行为;环保意识;行为干预
作者简介:王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二级翻译。
财政支出对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基于城乡二元结构视角
摘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将文化消费推向前所未有的关键提升期。然而,城乡文化消费水平差距过大抑制了文化市场活力的释放。在此背景下,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从城乡二元结构视角探讨了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文化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存在挤出作用;(2)用于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和就业等领域的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增加对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有显著积极作用,但是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存在负向影响;(3)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门槛变量时,民生性财政支出对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效应呈现层次差异。
在实现“城乡文化消费一体化,居民文化消费升级”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不能一味依靠文化财政支出,还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其他措施间接助推居民文化消费升级。
关键词:财政支出;城乡二元结构;文化消费;门槛效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作者简介:顾江,博士,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张苏缘,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评价和耦合协调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摘要:中国于2018年设立文化和旅游部,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文旅深度融合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012—2019年的省际数据,构建用于评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测算两个产业的发展水平,着重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整体来看,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上升趋势,而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微弱下降趋势,三省一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地区差异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程度不高,仍有提升空间。
关键词:长三角;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文旅融合
作者简介:周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本期执编:来向红
微信编辑:徐逸菡
校对:沈丹、来向红、李海中
复审:刘伟
审核:渠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