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湖北高考招生风波——用计划经济思维指导高考招生改革是死路一条 | 深度
事实上,国家目前实施的跨省份高校招生名额转移,主要分为一个计划和一个方案。
其中“计划”指的是是从2008年就开始实施的《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后面简称《计划》);而“方案”是2016年开始实施的“部分地区跨省生源计划调控方案”(后面简称《方案》),这两者是基本彼此独立的两个调控项目。
虽然目的都是克服全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保证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机会公平,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下面这两张表格中的细节,就会发现,这一个计划和一个方案之间的画风有非常明显的差别。
1 《计划》涉及的14万个名额中,招生名额调出和调入分配都比较平均,多的省份出一万多人,少的省份几千人,大家对此即使有不满也不会过分激烈。
而《方案》中则规定,湖北调出4万个名额,江苏调出38000个,两个省就贡献了总共16万个名额的接近一半,而这两个省本来就属于全国总录取率和一本录取率的中等偏下位置。
虽然促进教育公平是为了大家好,需要有省份做出贡献,但薅羊毛逮着一两只死劲的薅,不把人家薅成葛优誓不罢休,这怎么也道理上说不通。
而到目前为止,教育部仍然没有对于这份《方案》中各省划出名额是依据什么分配的做出任何解释,但站在江苏和湖北的考生及家长的角度上来考虑,本省这样慷慨地往外省“贡献”招生名额,确实难以接受。
2 《计划》中,包括北京和上海的大多数东部省份都贡献了一部分招生名额支援西部,其中北京占5000人,上海11000人,天津14500人。
而《方案》中,北京和天津一个名额也没有出,上海也只贡献了5000个招生名额。
众所周知,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丰富的无过于京沪两地,从数据来看,北京、天津和上海这三个直辖市也一直稳稳地处于全国一本录取率的前三名。
在北京考大学真容易,在别的地方考二本的水平到了北京就能上一本甚至985高校,这件事早就被全国人民吐槽了好多年。
如果这份方案制定的目的,真的是为了集教育资源丰富省份之力帮助不足的省份的话,那么北京和天津无论如何也不应该缺席。
说好了大家一起出力,到分锅的时候找不到领导去哪了。这样的制度安排,无疑加剧了民众对《方案》制定是否经过了全面考虑和充分平衡的疑虑。
3 《计划》中,招生调入的省份,基本都是像贵州、云南、四川、甘肃、河南这样大家公认的经济发展确实落后、高等教育资源确实缺乏的地方,而《方案》中的受助省份中则加上了广东和湖南。
广东近三十年来一直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其大学录取率却连年处于全国倒数。这种现象的背后,固然有人口迁入,参考考生人数增加的因素,但珠三角地区传统文化里,普遍对于上不上大学并不怎么看重,导致不论政府还是民众对于投资高等教育都不够重视,以致于论大学实力,广东现在还比不上大西北的陕西。
广东这样手里有钱但不愿投入教育的省份被加进了《方案》的受助名单,只会激励更多的地方忽视本地高等教育建设,而等着国家从其他省份调拨名额。这对于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树立了一个很坏的典型。
而且从直觉的逻辑来看,江苏和广东本来就都是在各方面一直在明争暗斗的对头,不论是GDP、重大项目投资、城市排名等上面都要你争我抢,这时突然把从江苏考生嘴里挤出来的名额支援给广东,这让江苏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从笔者看来,正是他们之间的这三点差别,导致了其最终效果的天壤之别——《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已经平稳运行了8年,名额从开始的3万人发展到今年的14万,效果基本得到了相关各方的认可;而《部分地区跨省生源计划调控方案》则才刚刚推出还未开始实施,就引起了如此严重的社会争议。
在浏览关于这个问题的微博,留言,以及知乎,论坛等上面发出的各种声音时,我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江苏学生说:“我们江苏学生苦啊,北京的高中生玩模拟联合国,打高尔夫球,跟外教谈笑风生的时间,我们就都得无休止的刷题刷题再刷题。每天从天还没亮学到半夜凌晨。江苏的高考简直是地狱模式,都这样了还要减招,这还让不让人过了啊!“
河南河北山西的学生说:“你们不高兴?我们还不高兴呢。教育部有本事别拿这仨啊俩的名额来糊弄我们,我们河南/河北人民要的不多,给我们批个211就行。好学校全让你们占去了,这时候来卖乖了。”
西北西南的学生说:“你们争你们的权利,别拿我们说事。是啊你们江苏湖北随便找个县级学霸来就能碾压我们一个省,但你不想想,你们从小学到高中是什么样的师资水平,我们大西北高中数学老师还兼职物理,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有不服气的来我们西北学两年,看看回去你们还能继续当学霸吗?
东北三省的学生说:“我们东三省现在都惨到这程度了,教育部薅羊毛的时候还忘记不了我们,真当俺们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啊!”(《方案》中除了江苏,浙江和湖北,做贡献最多的就是黑龙江和吉林,各13000人)
就连同在一个省,苏北的同学也对苏南有怨言:“俺们苏北本来就穷,和你们苏南的那些百强县啥的没法比,也没有你们那些明星学校明星老师。你们那一个中学的学霸就能碾压我们一个市,到高考时候我们却得跟你们同台竞争。俺们苏北人真的是哗~~了狗了。”
而作为负责从中协调资源的教育主管部门心里也是一肚子苦水:“所有人都在强调困难,每个省都不愿自己的考生受委屈,都来教育部要名额。招生名额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我们说加就加的。不管怎么调都得有人得益有人吃亏,不合意就跑到政府门口摇旗呐喊,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总之,不论是现有高考招生制度的受益者,受害者,还是管理者,对这个制度不满意,认为自己吃了亏。
对于计划经济这个词汇,可能绝大多数的90后,甚至85后都并没有直观的亲身体验。因为在我们懂事之前好几年,全国生活物资的计划供给制度就已经基本被废除了。但我们的父母一辈的中国人,肯定还对那段想多买二斤猪肉都不容易的日子记忆犹新。
随着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被放开,甚至部分行业的开放和自由程度甚至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如互联网产业)。
如今中国社会里,教育和医疗就是计划经济还残存的两大壁垒。
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贡献评价和利益分配机制,包括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内,参与生产和分配的所有人都不满意,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贡献比得到的回报要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得益的永远是会哭会喊的孩子,而那种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老实人则永远是利益被忽视的一方。你的日子过的好不好,既不取决于你的努力程度,也不取决于你的天赋高低,和你对社会做了多大贡献关系也不大。而是取决于你和负责分蛋糕的领导关系硬不硬,以及你本人会不会演戏。勤快能干的人在这种体制下总是吃亏,到最后就渐渐的失去了努力的动力,渐渐的就没人再愿意卖力干活,陷入“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困局。
正因为这个原因,前苏联、东欧和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都破产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极度匮乏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难以忘怀
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至今仍然死抱着计划经济的指导思想,拿招生名额无偿划拨的方法来平衡各省的利益。
在教育部看来,既然你们省的考生总数下降了,那么这些因为参加高考人数减少而空出来的招生指标,就应该拿出去支援困难省份。
这种逻辑就好像:你家里有八口人,但以往因为人多粥少,都只做六份饭,两个人要饿肚子。今天家里有两口人出门了不回来吃饭,但还是做六份饭,于是平常上不了桌的两位就很高兴,因为今天终于能吃到饭了。
这时村支书带了一个五保户来了,说今天你们家得解决他的吃饭问题,谁让你们今天吃饭的人少了呢!
而且,因为昨天你们家是八个人里六个有饭,而今天是六个人里五个有饭,有饭率从四分之三涨到六分之五。你们压根没理由抱怨,而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这就是江苏省教育部门强调“高考减招”“现象并不存在的论调,背后的逻辑。他们的思考方式和三十年前的乡村大队书记没有什么区别。
教育公平的争议对于社会稳定的破坏力,
甚至大于经济收入不平均。
高考的每个招生指标的背后,都关系着一省一地百姓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在中国这个重视教育的国家,政府解决不了教育公平问题,对于社会稳定的破坏甚于经济收入不平均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文风素盛,从唐宋科举制度确立以来就一直是全国教育最发达地区的江浙而言,民众对于受教育的权利的重视程度,是别的地方可能难以理解的。
在历史上,江浙地区因为科举名额分配而发生的群体抗议甚至暴动事件就层出不穷,北宋时的欧阳修与司马光之争,明初时震动大明政坛的“南北榜事件”,导火索都是江南地区的科举选拔名额问题。
甚至好几次都到了地方官无法控制局面,皇帝派军队弹压的境地,而那些因为家乡子弟请命而被砍了脑袋的江苏人浙江人,按当地传统是要被奉入宗祠享受后人的香火和崇敬的。
而近些年以来,江苏本来就因为经济发展比较快特别有钱,而且政治上没多少地位,被中央各种薅羊毛早就形成条件反射了,到了北京想薅的时候连话都不用说,使个眼神,江苏就乖乖的躺在桌子上张开四肢的程度。
但教育这件事是江苏人千百年来的G点,中央想要钱无所谓,你要多少我们就掏多少;但剥夺江苏人孩子上大学的机会,这事没得商量。
讲真,玩这种野蛮薅法,你真的不怕被羊咬了手?
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真正问题,在于在利益问题上讲公平,同时又护短护独,做不到真正的公平。到最后是既没有公平,也没有效率。最好的制度设计造成了最坏的结局。
山西的煤炭资源自己用不了,为什么不义务无偿支援给江苏浙江北京山东各几百万吨?
三峡发的电四川重庆用不完,为什么不高觉悟地无偿供应全国?
为什么南水北调,西气东送工程都是国家投钱建的,建好了以后用水用气的地区还得按很高的价格交水费气费,补偿水源地和气源地?
那么问题来了,凭什么教育资源丰富的省份,就有义务无偿地给学生没学上的地区划拨高考名额?
上面的这几个问题,中国人早就从多年的实践经验里找到了答案:无偿划拨有价值的资源,结果只能是做贡献的人利益受损不满意,没有动力进一步扩大生产甚至消极怠工,而受益的人则把这种援助当成理所应当,不注意节省资源,也没动力来自力更生,再过几十年依旧会要靠别人的资源养活自己。
所以必须给每种有价值的资源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想要使用的人就要交钱,补偿给生产这些资源的人,国家只需要促进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谈判定价,保证合同的执行就可以了,其余一切的矛盾都交给市场来解决。
世界上所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破产的原因,都是他们嘴上天天讲公平,让大家提高觉悟,要舍小家顾大家,要追求共同富裕,而实际上他们根本没可能在资源分配上做到一碗水端平,而中国目前的计划教育体制也不例外。
如果真的全国高考要讲公平,那么就首先应该让北京的高考录取率和全国拉到一个水平上,否则你再怎么划拨都难以让人信服。
现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只有一个,就是在利益的问题上别扯公平,先理顺利益关系,然后再去找能实现全国高考公平的方法。
既然国家觉得河南山西湖南广东内蒙这些省份的大学录取率太低,而江苏浙江湖北这些地方也因为考生数量减少,部分二本大学和独立学院开始招不满人了,那么就应该建立一个不同省份之间,高考招生资源的有偿流动机制。
假设河南每年缺两万个大学录取名额,那么就去把需求信息散布出去,由有能力承担这个任务的一个或几个省来把自身的过剩教育资源打成包,互相竞争最终形成一个合理的交易价格。
而像西藏青海甘肃这样真的公认经济发展落后,应该得到政策倾斜的省份,用来购买名额的钱可以部分甚至全额由国家财政代缴,作为扶持贫困地区的一种重要手段。
这样既会激励名额的出售方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当地的大学,维持其良性发展,也会让需要购买名额的省份开始考虑,是花钱从别的省买指标;还是努力整合自身的教育资源,设立新的大学更合算,促进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
除了形成不同省市地方之间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有偿流动机制之外,更加彻底的促进教育公平之道,则在于尊重每个学生的选择权,建立以学生成长发展为本的自主、专业、公正、透明的高考招生制度。
让政府有形的手彻底退出大学招生,而把怎样选择学生的权力交给每一所大学;同时建立独立第三方的学生学业评价组织,用类似于GRE的科学考试体系来代替高考;最终以个人选择大学发出申请,学校审查面试决定录取的双向选择机制,代替目前的高考招生报名制度。最终政府只需要承担监督职责,保证招生过程中不发生贪污舞弊现象即可。
把教育该做的事还给教育,才是中国未来教育改革的正确路径。
继续死抱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忽视学生和家长的正当诉求,举着公平的旗号破坏公平,这样的高考招生改革的前途必定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