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是中国大学发展弯道超车的最好时机。
中国人何时才能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
这个问题几乎已经变成一个怨念,被困扰着的不只是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研究教育的专业学者,还有整个中国的知识阶层。
特别是当屠呦呦先生的获奖解决了“中国何时能有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个问题之后,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渴求则更加迫切。
QS,US NEWS和 TIMES这世界三大高校排名的每一次更新,都会在国内引起广泛的传播,而某些大学在其中名次的上下变动,还会变成不少人的谈资,甚至带起一波声势不小的讨论。
2015-2016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最高的清华大学位列第25名
在中国经济实力还和现在不能同日而语的90年代,大家普遍以为差距是因为国家对大学的投入和支持不足,只要给够了钱和政策,在国内优先发展出几所一流大学并不难。
而这种思路的集中实践,就是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211和985工程,以及后来作为其扩展和支持的985二期等配套工程。
但过去20年中国大学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件事,比我们当初想象的远远要困难和复杂得多。
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深,就越感受到我们和世界一流之间的差距之大。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有钱没钱的问题,而是人才,制度等多方面的落后。
在某些观察者和实际操作者看来,甚至有越追赶看起来离得越远的感受。
问题出在哪里?在笔者看来,并不是我们努力不够,而是从一开始我们采取的模仿+追赶的策略本身出了问题。
眼睛紧盯着哈佛耶鲁斯坦福这几所世界名校,然后把自己从头剖析到脚,一毫米一毫米地和自己的学习对象进行比对,来寻找差距在哪,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写成一篇论文,同时附上政策建议,说明我们应该在哪点哪点薄弱环节上补足短板.........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沿着别人走出的道路,追在美国高校屁股后面追赶的思路本身就有很严重的问题。
从商业领域的例子来看,谷歌超越微软,靠的并不是设计出了比windows更好用的电脑桌面操作系统;华为追赶三星,也并不是去复制对方的产品策略;阿里巴巴成为世界电商领域无可置疑的霸主,更不是靠着复制任何一家美国公司而实现的。
在任何一个行业,后进者想全面大举超越行业领头羊,靠的都是发挥自身优势,做到以前霸主做不到的事情,而不是跟着人家的脚步亦步亦趋。靠邯郸学步是没法取得任何形式竞争中的主动权的。
这个道理,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是真理。
目前全球高等教育最先进的美国
本身就是弯道超车的成功者。
事实上,我们所学习的美国式大学体系乃至教育体系,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靠锐意创新实现弯道超车的结果。
在整个19世纪,世界公认最好的大学还是以牛津和剑桥为代表的英国式教育,甚至直到19世纪末,新大陆的上流社会家庭还以能把自家子弟送到这两所大学学习作为荣耀。
但19世纪英国式大学的问题在于:其教育的中心目标是为上流社会家族培养下一代接班人以及高级代理人,其绅士化和贵族化倾向非常明显。
强调古典教育的不朽价值,把学生在大学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花在拉丁语,希腊语,修辞学,逻辑学,哲学这样的高大上课程上,而对于教授科学技术知识则非常忽视。
物理和化学这样的科目在牛津剑桥已经被看成是低人一等的“俗务”,更不要提像土木,冶金,机械这样真正绅士绝对不屑于去学的东西。
这种办学精神甚至发展到,英国19世纪最重要的教育学者之一约翰.亨利.纽曼在其著作《大学的理想》中,坚持认为学生在毕业后,为自己的职业所作的任何准备都不应该是大学所要承担的责任。
而在同时代的美国,从南北战争之后的大建设时期开始,对于科技工程型人才的渴求就远远超过了当时存在的任何教育形式所能提供的水平。使得他们不得不开始探寻高等教育的新路径。
从1862年的《莫雷尔法案》在国会通过,各州专门无偿拨出土地和拨款建设农工学院开始,美国的大学发展就走上了和英国大相径庭的道路。
莫雷尔法案带来了美国高等教育行业的大发展时期
以培养面向生产实际的人才为主,坚持平民化办学,男女都能接受大学教育,甚至打破肤色界限建立专门的黑人学院.......
在英国绅士眼里,这些在新大陆像野草一样茁壮生长的学院根本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大学,而那些从田间地头,车间工厂,建筑工地聚集而来的劳动者浑身都是汗臭味,没有一点绅士的味道,甚至很多学生平时都还需要工作,只能用晚上和休息的时间来大学学习。他们也根本不能算作像样的大学生。
但从这样的草根办学路径里,却诞生了像康奈尔和麻省理工这样,在20世纪大放异彩的世界一流学府,并且和德国同时期在大学形式的创新一起,完全颠覆了人们印象里大学教育的含义。
在这样的趋势下,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一批历史更加悠久的文理学院才彻底破除了之前一二百年亦步亦趋学牛津剑桥,却怎么学都赶不上的老路,顺应时代潮流开始了各自的改革。
而这场大学办学方式的革命,最终的结果是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美国的整体大学教育水平把英国远远甩在身后。
目前传统大学的院系及专业设置模式,实际上是将社会上的各个主要职业抽象出来,然后将每一个职业所需要的技能进行总结,反映到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以达到经过四年的大学本科教育,毕业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了从事这个职业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直接去应聘相应的工作的目的。然后再将各个专业根据掌握技能的相似性,分类而形成了各个院系和学院。
而近些年大学教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症结,很大程度上就在专业设置的问题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行业新职业油然而生,但传统大学和业界的距离太远,同时运营管理太僵化,无法及时有效地完成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任务。
举个我切身感受的例子,我现在正在从事的职业:新媒体运营,这个领域最近几年,随着自媒体时代大潮的到来而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而在中国,这样的趋势表现的更加明显,已经很少见到有人在地铁上拿着一份报纸在阅读了,从小学生到我们父母一辈,大多数人一天至少会有个好几个小时都盯着手机,从网络上吸取新闻资讯,学习知识技能,享受各种互联网服务。
不论你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不论你卖的是马桶,空调还是卫生巾,几乎每个企业都需要有人帮其打理企业相关的各种公众号。如果你有一个水平出色的新媒体运营团队,会给你的品牌价值带来直接的加分,成为无数潜在用户心中的首选。
最明显的成功案例就是杜蕾斯,一群没节操的小编靠微信发布的各种机智幽默的文章,漫画和视频,生生地把一个避孕套品牌搞成了数以千万计年轻人眼里的文化ICON。
杜蕾斯的新媒体创意水平属于业内的翘楚
因此,近些年来合格的新媒体运营人才一直供不应求,从去年底以来更是超过了程序员,而成为整个互联网相关行业里最稀缺的岗位。
但这样一个需求持续旺盛的新兴职业,至今国内各大高校没有一个能够开设关于新媒体运营的针对专业,而国外也只是小部分高校进行了类似于“新媒体与社会”之类创新项目的试水,距离能够可持续地输出相关人才和知识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媒体早就已经日薄西山奄奄一息,而全世界的大学仍然在不停地批量制造新闻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发现,自己四年学的许多东西早就已经过时。
行业已死,学生难觅出路,以至于新闻专业被公认为所有大学专业里就业难度最大的“十大巨坑专业”之一。
对于新媒体行业来说,因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无法得到高等教育系统的帮助和背书,导致的结果就是从业者水平无法标准化地衡量,同时学习进阶的成本出奇的高。
从我接触过的同行来看,几乎全都是自学成才,以前有的是传统媒体记者、有的是专栏作家、广告策划,有的甚至是厨师,医生,商人等五花八门的背景,大家几乎全都是误打误撞,赶鸭子上架做的这一行,而几乎所有的运营经验都来自自己摸索和互相交流。
几乎所有的新媒体运营人员都会主动的从各种大咖分享,公众号文章及同行交流中,吸取各种碎片化的知识和经验,许多人都感受到自己正面临着能力技能发展的瓶颈,但凭借自己的力量却难以突破。
而这样的新兴行业和职业还有很多,比如电商网店运营,APP产品经理,电影发行经理等等,其共同特点就是:市场需求旺盛而且持续增长,但从业人员基本全是半路出家而且水平良莠不齐,行业实际运行中产生的大量知识也没有人能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检验,大家只能靠不断地试错来提高自身水平。
这种情况和19世纪时些土木,冶金,机械等工程类行业的情况非常相似,而依靠传统组织模式运转的大学无法提供足够的人才,而拖累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这些新兴行业和职业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世界,而传统模式的大学选择对这种改变熟视无睹。在这之中蕴含着巨大的机会,摆在全世界所有想要弯道超车的大学面前。
哪所大学能最先有效的解决这类“新职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问题,同时能够对于行业内已有的知识进行高效的整合和标准化,就能奠定自己在这些领域的先行者地位,同时还能把自己的经验复制到很多相似的职业和专业上,从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关键制高点。
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
国家不能再等,也不想再等了。
日前,国家985,211工程多份相关文件失效,正式在程序上取消了这两项实行了近20年的高等教育领域基础性工程。
关于这个问题,我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我为985,211工程将被废除而举双手叫好》的文章,表达了我为什么认为211和985工程早就应该废除了。那篇文章主要说的是公平问题,在这里,我们再说说效率。
985和211工程的价值观内核,在于对于现有的高等教育行业结构的承认和固化,在这样的制度下,大学身份等级的不同直接关系到其得到国家拨款能力的天壤之别,于是好学校更加财大气粗,而一般学校则失去了竞争一流的勇气和能力。
换句话说,以两项工程的实施为核心的整个一套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限制了高等教育领域内各大学的竞争,提高了后进大学超越的难度。而它们的废止,向整个高等教育行业及全社会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深入灵魂的改革即将开始,大家请准备好。“
从最近两年国家对于教育领域的几个大动作看来,决策层对于教育的顶层设计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真的等不起了。
如果我们继续这种“排排队,吃果果”的科研经费分配形式,中国还要多少年才能建成一所一流大学?
985工程开始时是说20年内,但现在20年已经到了,目标还没见影。后面还要多少年?有的学者说是15年,有的说20年,有的甚至说要30年。
但在学界强调教育是百年工程急不得,千万不能揠苗助长的时候,中国每年数以十万计的家庭却选择了用脚投票,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去学习。
如果你在每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时,调查一下全部两会代表里有多少家里的孩子是已经,正在或者计划出国留学的,得出的数据结果很可能会令你惊讶。(当然,这也就是类似的调查从来没人敢做的原因)
2015年,中国有52.37万人出国留学,比2014年提高了13%。自费出国留学的风潮已经从社会精英阶级拓展到中高层中产。
而在对待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上,这一代80后90后父母的选择则更加清楚。在我身边,收入水平只要能够被称为中产的同事和朋友,基本全都从家庭收入里留出相当的一部分,作为孩子将来留学的资金存起来。
留学市场越来越火爆的背后,中国付出的不仅是这些学生每年数千亿美元的学费和生活费,更重要的是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中国将逐渐失去人才的自给能力,在人才培养上完全依靠美国。
教育能力的落后,正在成为中美世纪大竞争中,中国身上的最重要短板。这就是为什么决策层会下决心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重大改革的原因。
相信再过一段时间,这样的政策趋势大家就能看的更加清楚。
前段时间曾经看过一些关于南科大改革的资料,从2009年筹办到2014年卸任,朱清时院士为了南科大能够不走中国大学的老路而推动的几乎所有改革,最终几乎全部落空。他本人最终也不得不黯然下台。
朱院士曾说过:“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是这个时候谁也不敢跳车。”
不少人在谈起这段历史时,都会感叹一句:“南科大生不逢时”。在保守力量占据主流的时候,理想主义的改革者难免变成先烈的命运。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现在就站在十字路口上,原来铁板一块的政策出现了松动,谁敢第一个出来吃螃蟹?
做出这样的抉择,一定需要相当的勇气。
然而我相信,就像当年中国能够出现联想柳传志,健力宝李经纬,红塔褚时健,万科王石这样的先行者一样,中国的大学和教育家里也会有人站出来,承担这个时代赋予的责任,用排除万难,坚持不懈的改革来回答“中国人何时才能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
中国大学弯道超车的机会,就是现在。
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自己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