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校强制大学生买保险,不买就百般威胁,合理合法吗?

2016-11-30 路见不平的 大学声



最近一段时间,陈大夫在大学声公众号的后台里,收到了多名大学生的留言,都是反映他们学校最近要求学生统一买保险。

 

部分不愿买的同学,则遭到了来自学校,导员,班长,甚至身边同学的种种压力,甚至是赤裸裸的威胁。


而从陈大夫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并非是一校一地的现象,在包括山东,北京,广东,湖南等地的多所高校,都有不少大学生在反映类似同样的问题。


而且这种现象也收到了不少主流媒体的注意,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



 

那么,学校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段来逼学生去买保险?这种现象是否合法合理?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解决同学们的疑惑和不满呢?

 

学校强制大学生买的,到底是什么保险?

 

目前,针对大学生集体参保的保险险种,一般来说分两类,一类是作为大学所在地政府社保一部分的城乡居民基本保险,另一种则是各商业保险机构推出的学生平安保险(也即“学平险”)。

 

按照官方的定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社会医疗保险的组成部分,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居民自愿参加,国家为那些不能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的城镇居民与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且其重点用于参保居民的住院和门诊的大病医疗支出。



参加了城镇居民医保的同学,每人应该都有这样一张社保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全国大学生在当年内将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

 

作为我国多层社会保险体系中最基础的一层,城镇居民医保的特点是:缴费水平低,医疗待遇较低,国家给予适当补贴,不设最低缴费年限,必须每年缴费,不交费不享受保险待遇。

 

而其缴费水平也一般是和学校所在城市的物价及收入水平是挂钩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同学对于去年保费才几十今年怎么就涨到一百多了感到不解的原因,当然,不同的保费水平背后也有不同的保障范围,报销比例以及赔付额度。



 

但大学生投保城镇居民医保有一点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由于城镇居民医保是属于政府社保的一部分,你在学校投保了之后,家里以前给你交的医保就失效了。

 

而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保水平差距很大,有时学校提供的保险实际上不如家里买的,这时就经常出现学生宁愿沿用以前家里给买的保险,而不愿买学校的保险的情况。



 

而另一种学校经常会要求大学生购买的保险险种,则是所谓的“学平险”,是专为在校学生设计的带有公益性质的险种,具有保费低、保障高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在发生意外事故后得到更充足、更全面的赔偿。

 

这种保险虽然属于保险公司卖的商业保险,但实际上国家也补贴了其中的一大部分保费,基本不接受个人分散投保,而是统一由各大中小学以学校为单位,向相应的保险公司集体办理投保手续。

 

因为是以学校为单位的集体投保,在出现事故理赔时,也会是学生把单据提交给学校的辅导老师,然后由老师跟保险公司交涉。

 

目前国内几大保险公司,如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基本都有自己的学平险产品。



 

学平险是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和你是否已经参保了城镇居民医保或者新农合保险并不冲突,而且可以互为补充结合起来完善保障。

 

居民医保在医疗方面的赔付比例较低,学平险可以对你需要自费的那部分进一步给予以部分补偿,同时学平险还包含身故和伤残责任,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者新农合保险却没有。

 

虽然学校给大学生投保的两种保险在性质,保障范围,保费水平,赔付方法上都完全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两种保险都强调,投保人必须是自愿投保。

 

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关于大学生被强制买保险,主要出现在购买学校所在地的居民医保的过程中,很少有涉及到学平险的。




中国的法律从来没有规定过大学生必须要买保险,在全国正式的政府文件上,也找不到任何强制学生参加保险的依据。

 

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广泛的大学生被强制交保险的现象呢?这就要从大学生医疗保障的历史说起。

 

国家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本来是种善政

 

中国曾经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属于国家干部享受公费医疗的一段特殊历史。但随着大学扩招以及民办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这种作法变得越来越不现实。

 

按照原来的大学生公费医疗的规定,只有公立院校的统招生才能享受公费医疗,而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的学生则没有任何保障。

 

而且,当时的规定是:学生在校期间,生病都需要去校医院就诊,即使是重病校医院处置不了,也必须由校医院出面联系转诊,否则所有费用不予报销。



早些年,许多大学生都有这样一张“公费医疗证”

 

但因为缺乏财政来源,全国八九成以上没有自带医学院的大学,校医院基本就是个空架子。

 

陈大夫的对床室友,大二时跟人踢球,在急速冲刺时被对方铲倒,手扶地时腕骨骨折,当时我正好也在场上守门,赶紧和几个同班同学一起把他送到校医院。

 

结果整个校医院空空荡荡,就几个人值班,外科里一个大夫都没有,得现打电话去把医生叫来。

 

打过电话去,医生还在几十公里外的市里办事,回来需要一个多钟头,而且那个大夫也不懂骨科,整个校医院就没有一个能治骨折的大夫。

 

我们几个哥们一合计,觉得这事不靠谱,就直接打了120 送到附近的一家正规医院急诊,但因为没通过校医院转诊,最后所有医疗费就全是他自己掏的。

 

这还算是有惊无险,在陈大夫查到的北京理工大学2005年发布的《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公费医疗实施细则》中,还有这样的规定:




“凡突发急症、危害生命的疾病,如体温超过39℃、脱水、虚脱、惊厥、呼吸困难、脑外伤、骨折、大出血、中毒等,需要及时抢救者,住校内学生必须首选校医院就诊,急诊电话:XXXXXXXX。”

 

病人都已经脑外伤大出血呼吸困难了,你还不准人家打120急救,非得先送到校医院,校医院还不一定有医生值班,得再打电话吧校医叫来,等个二十分钟半个小时,好不容易把医生等来,这时病人还有没有呼吸这就不好说了。

 

正是因为当时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里这些明显的不合理之处,从2008年开始,伴随着国家整体的社保改革,开始用几年的时间推动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到2011-2012年基本普及到了全国大部分高校。

 

至少现在的大学生,不用面对像陈大夫的室友当年一样,胳膊都断了还得在空荡荡的校医院,像等待戈多一样等那个永远不在工作岗位的校医。



 

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学校逼学生买保险的情况?

 

应该来说,将全国大学生统一纳入城镇居民医保,是国家对于之前不合理的大学生医疗保障政策的纠正,是一种善政,对于同学们来说,整体是有利的。

 

但这个好政策在落地推动的过程中,却在很多地方变了味。

 

但在面对大学生时,不少地方和高校把“全面纳入”理解为所有学生不管需不需要全部一刀切,而根本不考虑学生是不是愿意参保,是不是本来就已经有更好的保险而根本不需要参保。

 

在不少城市关于这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执行文件,以及高校发布的通知中,都出现了“根据上级政府XXXX文件精神,在X年X月之前,所有学生必须参保”的文字。



 

而为了执行上面派下来的任务,到了团委和辅导员一级,事情就变成这样的画风:

 

学生不参保,需要个人写声明,以及家长签字,留家长电话。

 

辅导员或团委书记多次亲自找不愿参保的同学谈话催交,并直接挑明“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你好过”。

 

这些学校里不愿交社保的同学,则遇到了被取消奖学金助学金领取资格;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记过通报批评;寒暑假不准离校,体育思修等科目“被挂科”等各种遭遇;


 

大四的同学甚至因为没买保险,遇到了学校不允许其参加实习,不允许签就业三方协议,甚至威胁不允许参加毕业答辩,不给发学位证毕业证的特殊待遇。

 

部分学校还针对全校或学院内参保率低的班级,被处以取消全班所有入党积极分子资格,取消全班学生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资格等连坐式的集体惩罚。

 

在某些高校,甚至还出现了不经学生同意,就直接从学生的银行账户里扣除保险费用的灼灼怪事。

 

而从陈大夫接触到的情况来看,这些被强制办理了社保的同学,很多都根本不知道自己交的钱是干嘛的,更不了解自己到底能够享受到什么样的保障,学校也没有发给他们任何的宣传材料,他们生了病也并不知道怎么去报销。



 

一刀切强制学生参加医保,省的是谁的事?

 

在整个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设的过程中,中央一直强调“参保自愿”的原则,强调的是“无缝全面覆盖”,通过切实的好处,广泛的舆论宣传和优质的服务,来让尽可能广范围的城市居民自愿参保。

 

在目前已经公布的比例来看,不少地区的居民参保率都已经达到了90%甚至95%以上,基本普及了全民医保,做到了“社会人人有保障”

 

但这么高的参保率,是怎么来的呢?几年前陈大夫回家探亲时,就遇到了当地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来我们家宣传参加社保的意义和国家的相关政策。



 

当时我跟他们聊了几句,那位街道干部年龄比陈大夫大不了几岁,说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休过一天假了,天天都在社区里的各个小区里张贴宣传品,挨家挨户敲门去宣传了解情况,跟居民讲解政策,甚至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的工作人员还会到家里帮助他们当场办理手续。

 

如果我们全社会都是用这些特别“聪明省事”的高校领导的管理方法,推进全民医保哪需要费这么大劲?

 

大街上张贴几张告示,让大家限时把钱交来,不交钱就去你家扒房拆屋,电视机冰箱都给你搬走,再不交就直接从你的账户里扣,这样来推进全民医保,岂不比现在的做法省时省力多了?



 

国家推进将全体大学生纳入居民医保,是为了给同学们一个基本的医疗保障,使得不幸生病的同学能够享受一定的社会保障,不致于因病导致失学,或者整个家庭因病返贫。

 

然而这样的好政策,经过一级一级传达,到了基层面对本应从中受益的大学生时,却变味成了“每人一百三天之内收齐,不交者取消评奖评优资格”,在其中是经过了几道歪嘴和尚的接力,我们并不得而知。

 

虽然学校的这些老师是省了力气,但却导致了本来是对于大学生有利的好事,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却成了乱收费乱摊派,即使心里觉得不合理也在学校和老师的高压之下不敢表达和维权。

 

在陈大夫看来,这就属于中央近年来三令五申批评的懒政怠政行为。明着看是不费工夫就让全校学生都乖乖交钱参加了社保,但却让惠民政策变成了扰民。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被强制购买保险的现象?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如果你身边有大学生权益被侵犯的现象,也欢迎你告诉我们,留下你的联系方式,陈大夫会跟你联系了解情况,调查核实后就会帮你发声。


在为大学生发声的路上,大学声一直坚持前行。



想了解更多有意思大学故事请点击


直男和直女之间,可能出现纯洁的友谊吗?


假如你也是喜欢读书的人,欢迎进来看看


大学生们,你每月的生活费够用吗?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大学学业生活秘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