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送一个人去月球,而且还是单程

2018-01-18 乔琦 利维坦

利维坦按:说实话,现在回头再来看看,当年苏联率先登月成功的假设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不切实际。美国人第一次登月是在1969年7月,而在1966年2月,苏联的太空探测器“月球9号”(Luna 9)便首次在月球上成功实现了软着陆。虽然并非人类登月,但这次任务是工程学上的奇迹,它帮助解答了关于月球表面的基本问题(比如当时有人担心月球表面覆盖了一种类似“流沙”的灰土层,那样的话任何登月车都会沉没。月球9号证明了月球表面是坚实的,这一点帮助了苏联和美国继续开展人类登月计划)。


“月球9号”登月舱的打开状态。


在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白热化的太空竞赛中,苏联人一度占尽了优势:第一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拍摄到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3号”在1959年拍了29张底片,传回地球17张,能看看的6张被出版,再难看……那也是人类第一次看到的月球背面),第一次太空行走等等。但不论哪个国家的“第一”,势必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都有些荒诞的意味:为了证明自己国家意识形态的优越性乃至军事科技的领先地位,难免就有人琢磨出来一些激进而奇葩的想法和计划了……比如本文所要讲述的往事。


《月球》剧照


也不知道邓肯·琼斯(对,大卫·鲍伊的儿子)的电影《月球》的灵感是不是来自于此,反正,作为合同工的山姆(山姆·洛克威尔 饰),为了采矿已经孤零零地在月球上生活了三年……



文/David S. F. Portree

译/乔琦

校对/斩光

原文/spaceflighthistory.blogspot.com/2015/07/the-notorious-1962-proposal-to-launch.html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乔琦在利维坦发布


普遍认为,在美国早期的载人航天计划中,水星计划中的亚轨道飞行任务是谨慎而稳健的第一步。然而,苏联东方号飞船的成功让亚轨道飞行任务相形见绌。这让NASA不得不承担更多风险,尽早开展地球轨道飞行。图源:NASA


1959年4月1日,美国正式公布了“水星”计划的7名宇航员。该计划原本要求,在正式开展地球轨道飞行之前,每位宇航员都先进行一次亚轨道飞行(指进入了太空,但因其飞行轨迹与大气层或地球表面相交而无法完成一周轨道飞行的太空飞行)作为训练。这几次“短途旅行”由改进型红石运载火箭承担发射任务,旨在让宇航员适应和熟悉飞行前的准备工作、升空时的加速、失重、返回地球大气时的剧烈震荡、迅疾的减速、坠海降落以及飞船回收——总之,就是正式轨道任务中需要面对的一切困难。普遍认为,这是个谨慎而稳健的计划,能够让宇航员们准备好应对宇航过程中的诸多难题。


然而,两年后(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乘坐约4.73吨的“东方1号”飞船,率先完成了地球轨道飞行,这让美国人的稳健计划相形见绌。同年5月5日,美国宇航员阿兰·谢泼德(Alan Shepard)在“水星-红石3号”任务中,乘坐约1.83吨重的“自由7号”飞船完成了一次时长15分22秒的亚轨道航行,在轨高度187公里,总飞行距离488公里。人们将这次任务与加加林执行的、长达108分钟的地球轨道飞行进行了全面比较,讥笑其充分证明了苏联在宇航技术上已经甩开了美国一大截——也许,在其他各方面也同样如此。


1961年5月25日,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总统在国会联合会议之前,要求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1970年之前送一名美国人到月球上,并让他安全返回地球。于是,NASA方面将原为地球轨道飞行计划但也有绕月飞行潜力的“阿波罗计划”改为了新的月球登陆计划。至于那个水星计划中的亚轨道训练飞行——稳健一词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之后,NASA执行了最后一次亚轨道飞行任务。这次“水星-红石4号”任务由宇航员格斯·格里索姆(Gus Grissom)执行,结果却在回收过程中损失了执行任务的“自由钟7号”飞船。自此之后,“水星-红石”项目就此终结,水星计划转向“水星-宇宙神”项目。就在格里索姆这次时长15分37秒的飞行两周之后,盖尔曼·蒂托夫(Gherman Titov)乘坐“东方2号”飞船,在25小时之内绕地飞行17圈半(1961年8月6日至7日),这更令美国人感到屈辱及绝望。


1961年8月6日,盖尔曼·蒂托夫乘坐东方二号宇宙飞船升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环绕地球的宇航员。蒂托夫升空时年仅26岁,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宇航员。图源:Pinterest


及至约翰·格伦(John Glenn)成为首位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人之时(1962年2月20日),NASA与数个顾问委员会就奔月的具体方式展开了大辩论。与此同时,美国民用航天局开始筹划一个新项目以衔接水星计划与阿波罗计划。1961年12月7日,NASA对外公布了双人航天器“水星-马克Ⅱ”飞船的制造计划。该计划预计于1963年或1964年开始,成就将超过苏联的东方号飞船。1962年1月,“水星-马克Ⅱ”被重新命名为“双子号”。“双子计划”旨在让两名宇航员在空间环境中停留两周时间(基本上也是一次登月任务的时长)。这期间,宇航员需要练习太空行走及在轨操控。


艺术家笔下的“双子”飞船。图源:NASA


虽然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但当时仍有许多人担心,双子计划会像水星计划一样,成为苏联人的背景板。尽管苏联方面仍旧对他们的太空计划守口如瓶,但外界普遍猜测,凭借其显著领先于美国的强大发射火箭,他们在1965年左右便能实现送宇航员去月球并使其安全返回地球的伟大愿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贝尔宇航公司高级设计部门的项目工程师约翰·M·科德(John M. Cord)及主管贝尔人性因素部门的心理学家莱昂纳德·M·希尔(Leonard M. Seale)想出了一个在苏联人之前将宇航员送往月球的疯狂计划。1962年7月,他们在洛杉矶举行的航空科学研究所会议上,公布了这个“单程载人航天计划”。


科德和希尔解释说,如果真是“有去无回”的话,离开月球需要的推进燃料、返回地球时的飞船降落伞以及再度进入地球大气时的隔热层都不需要了,于是,登月飞船的总质量得以大幅下降。这样一来,运载火箭只要有约204吨至499吨的推力就足以将一个单人登陆舱送上直接登陆月球的轨道——改进一下“土星1号”火箭的上面级(译者注,上面级是多级火箭的第一级以上的部分,通常为第二级或第三级),兴许就能做到这点,亦或改进一下“大力神1号”火箭。这哥俩估计,以美国的国力,在1964年或者1965年初就能研制出这样的火箭。


“土星1号”火箭的主要任务是测试“土星1B”和“土星5号”系统。只要有比“土星1号”火箭稍微强大些的运载火箭,便能在1964年发射单程载人航天计划的货物舱和机组成员舱(登陆舱)。图源:NASA


虽然科德和希尔称之为“单程”,但这一计划倒也不是一次彻头彻尾的送死行动。他俩预测,根据美国当时的情况,在1965-1967年间便能研制出足以承担三人登月任务的运载火箭——这要求火箭具备约499吨至1588吨的起飞推力。届时,他们便能够在时隔18到24个月之后,接回那位独自前往月球的宇航员了。尽管如此,这一计划仍旧“极度危险”。这是因为,在发射阶段(从火箭升空到飞船进入地月轨道)之后,如果有什么技术故障或是未知的环境危险发生并威胁到了宇航员的性命,地面人员无法人工中止行动。从另一方面来说,倘若这个计划成功了,它将在“科学和政治上具有双重重大意义”。


科德和希尔将这一计划视作一系列月球计划中的一部分。第一步,要发射无人探测器飞掠月球并开展轨道器任务,以评估月球表面的辐射危险程度并拍摄照片以评测地形环境。接着,探测器在急速坠向月球表面时,会近距离拍摄预先选定的小块区域的照片并发回。最后在着陆时,探测器会承受巨大冲击力并彻底损坏(译者注,这种类型的着陆方式称为硬着陆,与之相对的,较为缓和的、能让探测器着陆后继续工作的着陆方式称为软着陆)。稍有不同的探测器任务会在硬着陆时将一些功能健全的仪器送上月球,比如地震仪。


第二步,就是发射软着陆探测器,勘探选定的单程载人航天计划着陆候选点,发回图像并就地开展土壤实验,以便科学家确定该候选点是否能让单程航天宇航员安全着陆。随后,探测器携带的月球车还会继续收集候选点的详细数据。此外,月球车还会在选址上安放一个着陆指引器,以便后续引导单程航天计划的登陆舱及货物舱安全着陆。


随后就是正式的单程载人航天任务了。再之后,完整的、往返双向的阿波罗任务就可以开始了。第一艘登月的阿波罗飞船,理所应当地会在单程计划中航天员建立的月球基地处着陆;后者在月球上的任务之一便是为可以容纳三位宇航员的阿波罗号登陆舱寻找安全的着陆地点,好让自己搭乘阿波罗号飞船返回地球。随后的阿波罗项目也许有可能成功建立一个永久的月球基地——科德和希尔认为,有了之前单程航天计划的铺垫,这一目标将更容易达成。


在飞掠器、轨道器、硬着陆器、软着陆器及月球车探测月面的同时,工程师们也会开发单程航天计划所需的硬件设备。除了合适的载人航天运载火箭之外,他们还会研制一个“最小化”的机组登陆舱、货物舱、足以应对这两种太空舱软着陆要求的可伸缩减速带,以及单程航天计划中的月球基地的整体规划。


此后,测试工作就可以开始了,其中包括携带灵长目动物的地球轨道器在轨实验,这和在“水星-红石”及“水星-大力神”载人航天任务之前进行的无人航天任务非常相像。一个配备有各式工程学感应器及遥感传送器的货物样舱将会登陆月球。随后,四个货物舱会在月球车事先放置在登陆点的着陆指引器的引导下登陆。这个任务会测试登陆舱的飞行系统,并会将单程计划宇航员建立月球基地所需的补给和设备预先发送至月球。最后,这名单程计划的宇航员便会启程离开地球,奔赴月球。


单程载人航天计划的机组成员舱(登陆舱)。图源:贝尔宇航公司


科德和希尔预想的这个登陆舱底部会有3米宽,整体有2.1米高,能为这位宇航员提供9.8立方米的生活空间。登陆舱的自重仅有0.79吨——连水星计划飞船自重的一半都不到——满载重量也不过1吨。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没有重返地球大气时需要的完整的隔热层——其隔热层会在发射阶段末,随同其他一些中止发射系统一起被丢弃。除了重约82公斤的宇航员之外,登陆舱还会携带供12天使用的食物和水(41公斤)、供12天使用的氧气外加18天的紧急备份(27公斤)、带有可重复充电的生命支持背包的宇航服(41公斤)、各类工具和补给(11公斤)以及各类健康用品、紧急用品、安全用品(4.5公斤)。


在从地球飞往月球的两天半及在建造月球基地时充当临时居所的时间里,这个“皮薄肉嫩”的登陆舱不会为这名孤身一人的宇航员提供充足的防辐射保护。若要提供完整的防辐射保护,势必要让登陆舱增重不少,这就会让整个单程航天计划付诸东流。科德和希尔还备注道,下一次太阳耀斑的活跃周期要在1967年之后才开始(译者注,太阳耀斑是太阳表面的一种剧烈活动,耀斑活跃时将有大量辐射发出,因而会威胁到宇航行动),而在那时,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位只身前往月球的宇航员已经返回地球了。不过,他们同时也承认,在洛杉矶发布单程计划之前的三年里,至少已经出现过25次太阳耀斑现象。


单程载人航天计划中的月球基地。为基地提供电力的核反应堆远远地“躲”在图片左上角。悬空的电缆将核反应堆和庇护所连接了起来。庇护所上的一架巨大的碟形天线则维系着宇航员和地球间的联系。图源:贝尔宇航公司


甫一着陆,这位宇航员就得立刻着手搭建他的月球基地。他必须和时间赛跑,因为除了必须时刻面对的太阳耀斑威胁之外,登陆以后,登陆舱的燃料室能为他提供电力的时间最多不超过9天半。


登陆舱有两个闸门,宇航员从其中的一个出舱。登陆舱没有气闸,这意味着,每次从闸门进出时,宇航员都必须给整个登陆舱减压或重新加压。登陆舱内会是纯氧环境,气压大概是0.48个标准大气压。


科德和希尔还警告说,宇航员步出舱门后面对的环境将是极度危险的。实际上,他俩预期的月球表面状况要比实际情况糟糕得多。他们预测,等待执行任务的宇航员的,很可能不是平整的土地,而是诸多棱角锋利的岩石。这位宇航员登陆月球的第一天必然是笨拙而窘迫的,他要面对的是尚不熟悉的低重力环境(月球重力是地球的17%)、严酷的日照(强度是地球上的两倍)以及月球表面的巨大阴影。在这种情况下,不平整的月面和如刀锋般锋利的岩石碎块会让环境变得愈发危险。


科德和希尔告诉听众们,部分月球表面覆盖着大量微小陨石组成的尘埃,大约有一米深。宇航员在移动时,他的脚将不可避免地踢飞这些灰尘,而每一个灰尘颗粒被踢起后又会搅动其他颗粒。再加上小陨石撞击月面扬起的尘粒,宇航员将会在一场名副其实的尘暴中行走。彼时,他的视线将非常模糊。此外,他还难免会把尘土带入庇护所内,这会对空气过滤系统提出很高的要求,并可能损坏舱内的其他系统。


单程载人航天计划的宇航服。科德和希尔预测月球表面到处都是岩石、尘土,地形条件恶劣,但这幅图片上的地面却相当平坦。图源:贝尔宇航公司


科德和希尔试着估计了宇航服被小石子击穿的频率——根据他们的说法,这些石子会以每秒40公里的平均速度穿行于月球表面。他们发现,由三层尼龙缝制成的压力服平均每4小时便会被击穿1.3次。增添一层密封层可以减少宇航服降压的风险,但在子弹般的小石子面前,这完全无法保护宇航员的身体。


增添一层1毫米厚的编织铝层可以将每4小时月面行走遭受的击穿次数降低为0.007次,并且可以有效减弱石子的冲击力。然而,这么做会束缚宇航员的手脚,其行动会变得困难。科德和希尔建议宇航员改穿一种由坚实的铝层和关节灵活的尼龙层制成的宇航服,这会让每4小时月面行走宇航服被击穿的次数降低为0.002次。


宇航员在登陆月球的头9天半里,需要先将之前发射上去的4个货物舱打开。它们每个都有3米宽,4米长,重1吨,携带有413公斤的补给和设备。其中的两个货物舱装有地板,同时还预装了生命支持系统和启动阶段所需的补给,它们会成为宇航员的庇护所。宇航员需要先将这两个货物舱翻过来,使得地板与月面平行,然后再卸掉两个舱体的锥状顶端,将它们拼合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7.6米长的生活空间。


单程载人航天计划的货物舱。图源:贝尔宇航公司


如果不加保护地将这个庇护所置于月球表面,那么它平均每年将遭受1.4次小陨石的撞击。科德和希尔认为,将庇护所置于“月球碎石堆”之下,可以保护它免受小陨石侵扰且可有效降低内部的辐射水平。然而,要想搬动足够多的月球表面物质,再将其覆盖在这7.6米长、3米高的庇护所之上,绝不是一名宇航员能做到的。于是,他们建议宇航员在庇护所墙体之上加装一层金属薄层以抵御陨石的撞击,要用的原材料就在其中一个货物舱里。这层距外壳十几公分的防护层可以击碎并汽化撞上来的小陨石,大幅削弱其对庇护所自身墙体造成的冲击。


至于辐射防护问题,科德和希尔提议建一所与主庇护所分离的小型防辐射所。这座小庇护所可以轻易掩埋或是移动到月球陨石坑的“空洞”里。他们认为1.8米厚的月球碎石堆就足以保护宇航员免受太阳耀斑的辐射困扰。一旦主基地中的探测器显示辐射水平飙升,宇航员便立刻转移至防辐射所里暂避,直到耀斑现象结束。随着活动范围的增加,宇航员也可在主基地附近的其他战略点建立别的小型庇护所。


宇航员自己携带的物品中其实也有一个潜在的危险辐射源:用于产生电力的核反应堆。相比利用太阳能而言,使用核能可以在月球长达两周的寒夜中保证电力供应;相比使用传统燃料来说,使用核能不需要反复补充燃料。宇航员可以先将反应堆从一个货物舱内取出,搬到一个小陨石坑里,再用悬空的工作电缆将核反应堆和庇护所连接起来,接着便启动反应堆。最后,宇航员必须把反应堆掩埋起来以保护自己免受后者产生的电离辐射影响。


单程载人航天计划的宇航员庇护所(图片前端);背景中还可见到掩埋的防辐射所(左侧)以及一个丢弃的货物舱下面级和头部锥体。图源:贝尔宇航公司


根据科德和希尔的估计,每年都需要向这个月球基地发射13个货物舱,为宇航员提供生活补给。此外还需要:3个货物舱运送一辆多功能月球车及建造装备;1个货物舱运送核反应堆及无线电设备,其中包括一架巨大的碟形高增益天线;3个货物舱运送各类“实用”货物,其中包括各类科研工具。另外,建造庇护所还要2个货物舱。各项加在一起,在单程计划宇航员登陆月球的第一年里,他总共需要22个货物舱。


此外,宇航员也许偶尔还会需要一些紧急用品,比如需要即刻服用的药物。科德和希尔因此建议,让一枚携带有特殊硬着陆货物舱(可能衍化自该计划第一步所用的硬着陆探测器)的小型火箭随时待命。


1962年7月11日,科德和希尔提交计划的数周后,NASA对外宣布,选定绕月会合模式(Lunar Orbital Rendezvous, LOR)作为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工作模式。绕月会合模式要求一名宇航员独自操作阿波罗飞船母体待在绕月轨道之上,与此同时,另两名宇航员从母船上搭乘一架极小的“虫型”着陆器登陆月球表面。这个虫形着陆器的名字起先为“Lunar Excursion Module”(LEM,登月舱),后来便简写为“Lunar Module”(LM)。正如我们之前已经提到的那样,科德和希尔的单程载人航天计划是基于直接登陆模式之上的。他们也作了妥协,使得这一计划同样可以兼容绕月会合的工作模式,但是,他们坚持认为,任何形式的会合模式都会令他们的计划不必要地复杂化。


阿波罗登月舱的结构图。图源:Armagh Planetarium


尽管从未受到认真对待,科德和希尔的这一计划仍旧激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举例来说,早在1962年6月25日(译者注,此时两人还未正式公布这一计划)的《导弹和火箭》(Missiles and Rockets)杂志上,有关这个计划的消息就超越了其他洛杉矶航空科学研究所会议上的消息,成为头条新闻。头版头条标题是这么写的,“单人、单程登月计划箭在弦上”(One-way,One-man Moon Trip Urged)。


也许感受到了提出这么一个风险极大的计划带来的关注热度,科德和希尔对“箭在弦上”(urged)这个词语提出了抗议——在该杂志1962年7月30日刊登的一封题为“道德与月球”的信中,他俩称他们的计划“与全美的价值观相悖”。尽管如此,他们之后还是在1962年12月的《宇航工程》(Aerospace Engineering)上发表了计划概要。此后,关于单程载人航天计划概念的技术性讨论才告一段落。


不过,仍旧有许多人对这一概念颇感兴趣。1964年,小说家汉克·塞尔斯(Hank Searls )以科德和希尔的计划为原型创造并出版了一部惊险小说《朝圣计划》( The Pilgrim Project)。这部小说的特点就在于在尘埃尚未落定之时描述了这一段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这一版《朝圣计划》小说的封面总体上是艺术化的,但水星计划的改进型登月飞船仍旧依稀可辨(右下方)。图源:麦克格罗·希尔图书公司


在塞尔斯的小说中,美国在太空竞赛中远远落在了苏联的后头:苏联已经在地球轨道上建立了中转站并已开展载人绕月行动;而美国却还在地球轨道上挣扎,使用阿波罗飞船不断地练习、完善会合及对接操作。在塞尔斯的书中,美国开展的水星计划次数要多于我们的时间线,但对双子计划的叙述却是寥寥无几——而在我们的世界里,双子计划才是美国用于发展会合技术的项目。


书中还写道,苏联率先开展了一个三人单程登月任务。之后不久,美国的这位朝圣计划宇航员也乘坐着一艘改进型水星计划太空舱,孤身一人前往月球。他的目的地是一个预先发射上月球的、名为“流动餐车”(Chuckwagon)的庇护所。登陆时,庇护所的无线电登陆引导器坏了,这位朝圣宇航员只能凭借肉眼搜寻月球表面上的这个庇护所。与科德和希尔设想的单程载人航天计划不同的是,在塞尔斯的笔下,即使“流动餐车”或是太空舱出现故障,这名朝圣计划宇航员也能继续在月球上生存并重返地球。


朝圣计划宇航员在“流动餐车”的预期月面位置附近看到了一个物体,于是,他剥离了飞船的隔热层和重返地球时的着陆系统以减轻飞船质量,方便减速火箭制动。成功着陆后,他步出飞船,在这个荒凉的异星上小心翼翼地朝着先前看到的那个物体移动过去。原来,那是苏联人的着陆器,看样子是坠毁在了陨石坑里,机组成员全部死亡。其中一名宇航员的尸体悬在舱门外,手里紧紧攥着苏联的锤子镰刀旗;这位朝圣计划宇航员把这面旗子和宇航服口袋里的一面美国星条旗一起插在了月面上。


这架改进型水星计划太空舱并不能充当临时庇护所,宇航服的背包里能提供的氧气也十分有限,他又不知道“流动餐车”究竟在哪儿,于是,朝圣宇航员在把苏联国旗和美国国旗并排插好后,便漫无目的地出发了。在崎岖不平的月面上远征本不在他的计划之内,结果剧烈运动导致他体温迅速升高。接着,就在他准备接受死亡的命运时,他看到地平线上有一缕缓慢闪烁的星光——那是“流动餐车”顶上闪烁的定位信号灯。朝圣计划宇航员便朝着他的庇护所进发了,而小说也就此结束。


1968年罗伯特·阿尔特曼(Robert Altman)导演的电影《倒数》(Countdown,又名《太空登月记》)的原型就是塞尔斯的这部小说。在电影中,小说里的改进型水星计划太空舱替换成了阿波罗登月舱下面级上的双子号太空舱。故事也被简化了,但仍忠实于原著。根据宇航历史学家、NASA生物医学研究员约翰·B·查尔斯(John B. Charles)的说法,阿尔特曼实地拍摄了双子计划的倒数第二次任务,“双子11号”的发射过程(1966年9月12日至15日),以此来表现影片中朝圣计划发射时的场景。当然,实际上以“双子-大力神”火箭的推力,尚不足以将双子号太空舱和登月舱下面级送入直接登陆月球的轨道。不过,阿尔特曼拍摄的“双子11号”升空场景确实成了少见的、电影院级别的高质量影视资料。



1968年罗伯特·阿尔特曼导演的电影《倒数》海报及剧照。图源:Blabber n' Smoke


1966年11月,双子计划正式结束了。截至此时,美国在登月项目上已经大幅领先苏联,但是阿波罗1号指令舱的一场大火(1967年1月27日)似乎又让美国的宇航计划“一夜回到解放前”,并一度又点燃了登月竞赛的火花。然而,3个月后(1967年4月23日至24日)苏联人遭受了“联盟一号”飞船失事的沉重打击。在登月竞赛中,NASA最接近破釜沉舟的一次任务便是阿波罗8号——阿波罗8号在1968年的圣诞前夜绕月球飞行了整整10圈。这次任务的原计划只是在地球高轨道上测试一下登月舱,但为了捍卫美国人来之不易的登月竞赛优势,防止胜利果实被苏联的载人绕月计划窃取,阿波罗8号没有携带登月舱,便匆忙奔向了月球。


阿波罗8号的轨道任务。图源:NASA


科德和希尔在航空科学研究所论文及《宇航工程》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的结尾这样介绍,单程载人航天计划的概念可以应用于整个太阳系的探索活动。当这个概念被再次提出时,人们的目标应该就是火星了,展望未来,探索火星的计划可能将会是一场真正的单程载人航天行动。


在1996年7月召开的火星主题第六次会议上,来自制动火箭部门的乔治·威廉·赫伯特(George William Herbert)提出,应将中年科学家送上前往那个红色星球的“单行道”。这样既可以削减开销,又能增加科研产出。根据他的设想,这些科学家将在探索火星的过程中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们的整个人生都将奉献给这个红色星球。赫伯特的构想又是一个新型的破釜沉舟计划。他和其他火星狂热分子倒不是为了抢在某个国家之前登陆火星,他们只是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人类踏上火星的那一刻。


尽管单程载人航天计划并未被大众接受,这一概念还是勾起了部分人的兴趣。2009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起源计划的负责人劳伦斯·克劳斯(Lawrence Krauss)对《纽约时报》记者这么说:“要大胆地前往那些无人涉足之地,就别想着重返家园。”他解释说,单程行动可以降低早期火星探索项目的成本。克劳斯还将这场旅程比作朝圣之旅。《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杂志摘录了他的话语,并立刻在读者群中激起了巨大反响。有读者评论,朝圣者们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绝对安全,执行单程计划的火星探索者们可就没这种保证了。另有读者批评克劳斯的计划简直就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体现。


参考文献:


"The One-Way Manned Space Mission," IAS Paper No. 62-131, John M. Cord and Leonard M. Seal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stitute of Aerospace Sciences National Summer Meeting held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19-22 June 1962


"At IAS meeting. . . One-Man, One-Way Moon Trip Urged," W. Wilks, Missiles and Rockets, 25 June 1962, pp. 16-17


"Morality and the Moon," John M. Cord and Leonard M. Seale, Letters, Missiles and Rockets, 30 July 1962, p. 8


"The One-Way Manned Space Mission," John M. Cord and Leonard M. Seale, Aerospace Engineering, December 1962, pp. 60-61, 94-102


The Pilgrim Project, Hank Searle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64


Countdown, directed by Robert Altman, screenplay by Loring Mandel, Warner Bros. Pictures, 1968


"One-Way to Mars," George William Herbert, AAS-96-322, The Case for Mars VI: Making Mars an Affordable Destination, Kelly R. McMillen, editor;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Case for Mars Conference h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17-20 July 1996


"Science Observation," Lawrence M. Krauss, Science News, 20 October 2009, p. 4


"Feedback – One-way ticket to Mars," Science News, 21 November 2009, p. 29




往期文章: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清新,反心灵鸡汤,反一般二逼文艺,反基础,反本质。


投稿邮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联系:微信号 thegoatjo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