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动交通 | “定海神针”戴长根:渔民子弟,救捞功臣!

2017-03-29 周献恩 陶静 中国交通报


▲戴长根。


“只要他在场,我们心里就有底!”

“越是在危急时刻,他越镇定。”

“有什么大项目,首先想着他能去。他去了就很放心。”

……

在同事眼里,他就是这样的人。

从业40年来,他守护着海上交通安全及水上交通建设,作出卓著贡献:驰名中外的“南海Ⅰ号”古沉船发掘打捞、世界最大吨位散货船“夏长”轮整体打捞、超强台风“彩虹”横扫广东的抢险救灾,以及万吨级巨轮“圣永”轮打捞和福建莆田过海水管铺设等,他所主导的高难度、超强度的应急抢险及工程施工任务已超过200项,累计救助海上遇险(难)人员100余人,获救财产及创造价值超过100亿元……

他是谁?他就是戴长根,广州打捞局救捞工程处起重总监、高级捞工,十分精瘦,一口粤式普通话。在众多弟子眼里,他是总会冲在最前的领头羊,他是危急时刻的“定海神针”,更是手到“病”除的“老中医”。



01


出动快,处置快,冲在最前

作为我国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广州打捞局被赋予南中国海上应急抢险、环境及财产救助的重要职责。

1976年,戴长根以渔民子弟身份被招入广州海难救助打捞局(广州打捞局前身),40多年来,历经潜水员、救捞工、应急抢险打捞工程队长,到如今成为资深海上应急抢险打捞、起重专家,“每到难度大、责任重、风险高的工程,他都在前面指挥”。

“抢险打捞,必须出动快、处置快!这不仅代表交通运输行业形象,很多时候更代表国家形象。”戴长根说,救助打捞要和世界接轨,要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快速反应”是必选项。

多年来,为了心中的“快速反应”,每到广州打捞局所负责的南中国海区域内有急难险重任务时,他总会冲在最前,经常通宵达旦。

2015年10月,超强台风“彩虹”正面袭击广东湛江,狂风所到之处一片狼藉,码头、港口设施损毁严重,多艘船舶沉没、搁浅,湛江地区居民财产和人身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整个湛江市好像都被大风刮倒了,瘫痪了好一阵,连打电话都困难。”至今回想起来,戴长根仍然唏嘘不已。

台风肆虐之后,戴长根带领应急抢险队伍火速奔赴现场救援。他带领队伍连续奋战22个昼夜,相继救助、打捞11艘船舶,并清理了灾区航道和水面油污。平均2天一艘船舶的打捞速度,创造了中国救捞史上的新纪录,确保了湛江港集团、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码头等港区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

去年10月,受台风“莎莉嘉”的侵袭,满载石料的“顺宏海838”轮倒扣在香港火石洲海域礁盘上,且随时有撕裂及燃油泄漏危险。

接到救助指令后,戴长根当即率队赶赴失事海域,迅速在难船周围布设围油栏,对船体实施开孔卸油,并做好救助出浅的准备工作。历经8个昼夜,难船最终拉移出浅,保证了施工水域航道通畅,也让香港西贡天然渔场海洋环境免受污染。

“戴总练就了一门功夫,晚上睡觉时对讲机就在耳边,半梦半醒之间也能‘照顾’现场,一旦有啥不对劲,他能一跃而起。” 广州打捞局救捞工程处第三分队队长陈巨康爆料说。

“渔民要赶潮水,打捞工程更需要看老天的脸色。”戴长根说,打捞作业中最怕台风,还要巧妙利用潮水,特别是潜水作业,因此连续作战自然成为常态。

就这样,他有时连续30多个小时不休息,坚守现场,靠前指挥,守护着南中国海域海上通航的安全。



02


遇到难题反而越发镇定

海上打捞作业,面临着很多不可控、不可预知因素。加上承担的大都是难度大、风险大、海况差的工作,作业随时可能遭遇难题而无法进行。

“看到戴总在现场指挥,心里就踏实多了。他真称得上是‘定海神针’呀!”广州打捞局副局长李泽为感慨地说。

据介绍,每次遇到难题、突发事件时,戴长根反而越发镇定。

2013年11月,满载5.7万吨镍矿石的超级散货船“夏长”轮搁沉于珠江口主航道,现场风浪大、沉船埋泥深、卸载货物难,作为副总指挥的戴长根组织现场人员日夜奋战,相继攻克了海洋环境救助、沉船货物减载、船舱破损封堵、海底“吸力锚”安装等重重难关,一举将“夏长”轮整体打捞出水。

“夏长”轮的成功打捞,创造了世界最大吨位散货沉船的整体打捞纪录,戴长根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海底“吸力锚”与浮筒抽灌水相结合等技术,书写了沉船沉物打捞技术新篇章。

在2007年“南海Ⅰ号”古沉船打捞作业中,戴长根又被委以重任——沉箱拉移入宫施工总指挥。由于“南海Ⅰ号”历史意义重大,沉箱起浮拉移期间,现场有100多家中外媒体会聚。

作业中他沉着应对,带领施工队伍克服了沉箱吨位重、作业海区浪涌强、潮差大、移距远等诸多压力,一举将“南海Ⅰ号”古沉船成功起浮并拉移进宫……

“他身上有一股神奇的力量,眼看大家对工程的继续没了信心,他一到现场给大家分析并给出思路后,大家的干劲一下子又重新燃起来!”广州打捞局救捞工程处“南天鹏”工程队长李天寿说。

正因为他的这股“定力”,戴长根常年身兼多个重点项目的总工程师、副经理等职,每到项目重要节点,他都要到现场。因此,他经常穿梭在南北不同项目之间,每年出差达250天以上,简直成了“空中飞人”。

这背后,是他多年的厚积薄发。

记者了解到,自参加工作以来,戴长根从潜水开始,到学习起重工、桥梁吊装、大件管道安装等,涉及20多种工种,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优质履行责任海区的清障打捞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而每次发现新的问题后,他总喜欢一探究竟:为什么会出现?怎么解决?


03


以高超技艺诊脉“疑难杂症”

“这个工程有难度,请您过来‘把把脉’。”采访中,戴长根的一位徒弟打来电话求助道。

徒弟们眼里,戴长根就是“老中医”——工程中每遇到“疑难杂症”,无论水下作业环境多么复杂、海况多么恶劣、沉船沉物的状态如何,他总能以高超的技艺完成任务。

“在现场,他坐在屋里都知道外面在干什么。”旁边的一位徒弟说。也正因为“医道”高明,多年来戴长根带领团队克服了一道道难题,成就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

2007年,以工程二分队为主体的“南海Ⅰ号”潜水分队创下了打捞史上单项工程潜水次数(3012人次)最多、潜水时间(19万分钟)最长的新纪录,并被交通部授予全国“英雄潜水班组”荣誉称号;以工程三分队为主体的广州“仑头—生物岛隧道工程施工项目部”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及广东省直“青年文明号”殊荣;工程四分队在香港湾仔过海水管、中石油西气东输及水下古沉船考古打捞中大放异彩……

据了解,按照交通运输部党组的统筹规划,打捞单位在兼顾海上应急抢险之余,还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发展壮大打捞经济。为此,戴长根成为广州打捞局闯市场时,众多业主单位信赖的专家。

“是您带队啊,那就谈细节吧。”很多次商业打捞合同谈判时,当船东和其保险公司见到戴长根时,都会很愉快地与广州打捞局展开合作。而在茂石化海上单点系泊系统抢修、福建莆田平海湾跨海管道铺设工程、香港湾仔过海管道工程及多座海上石油平台等重大拉移项目的施工中,有戴长根“坐镇”,很多疑难问题均迎刃而解。

2007年3月,戴长根主导了福建莆田平海湾跨海管道铺设工程的施工。该管线施工跨径长达10公里,且施工面临海床高低不平、管道悬空布设并常受台风影响等重重困难。经他带队反复计算,科学运用小方驳和地码对接管段方式,成功地解决了难题。该工程彻底改善了莆田南日岛5.6万军民的生活和工业用水条件,深受当地政府和部队官兵好评,获得2007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9月,超常台风“海鸥”横扫广东茂名,茂石化30万吨级单点系泊原油码头被严重损毁,炼油产业全线停产,每日损失高达数百万元。抢险的关键,是尽快搜寻到沉入海底的系泊锚链。

在这场攻坚战中,戴长根因地制宜,创新采用水下声呐、高压水枪、气升式抽泥器等有效手段,仅用短短一天半的时间就在茫茫大海中搜寻到遗失的锚链;在后续工作中,迅速完成球阀更换工作,赢得业主单位的高度评价……

“靓仔,好好干哦,有前途!”徒弟廖志前说,别看戴长根工作时非常严格,平时却总喜欢和兄弟们喝喝茶,打打趣。

他常常告诫年轻人,从事救助打捞这行,面对新业务、新挑战,要敢于“啃硬骨头”。多年来,他坚持把班组建设作为培育人才梯队、打造“三精两关键”团队的首要任务,鼓励年轻人广泛涉猎饱和潜水、海洋气象、造船工艺、水下湿法焊接、水下气割及5G管焊(陆上)等领域,并开展“1+X导师带徒”“传帮带”及技能技术比武等活动。在戴长根的悉心传教下,工程分队人员都逐步成长为水上应急抢险与潜水作业的行家里手……

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虔诚的救捞情怀,戴长根四十年如一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海员系统“金锚奖”、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救捞功臣”“救捞勇士”“救捞标兵”和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是业界和社会对他的最好肯定,也是对他这枚南中国海“定海神针”的最好褒奖。


大家都在看


是时候了,重塑“交通人”的职业荣誉感!


这些地方高铁要调价了!是涨是降?铁总回应


结束我国藏区无高速历史,这位总监功不可没!


凭啥杭州的治堵效果能得到百姓认可?



责编/吴倩           审核/田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