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褚时健走了,一代传奇落幕!他曾说:我80岁还在摸爬滚打

财经 2019-03-28


3月5日中午, 原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在玉溪市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1岁。


从“烟王”到“橙王”,一代传奇终落幕。


褚时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备受争议的“中国烟草大王”

 

褚时健是云南玉溪人,1928年出生于云南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国最具争议性财经人物之一,红塔集团原董事长,“中国烟草大王”。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第二年,51岁的褚时健任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厂长,凭借大胆进行技术改造,从国外引进一流设备,学习国外种烟技术,教授当地农民烟草种植知识,改革创新产烟体制与管理,使得云南香烟畅销中国,在全球知名度颇高。

 

褚时健在玉溪卷烟厂的实践,佐证选择改革开放是正确之路。褚橙庄园内一小块宣传牌上写有:他62岁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家,66岁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褚时健。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人们常说盛极而衰,褚时健“出事”的那年是1995年,当时云南烟草的发展延续着势不可挡的劲头,烟草经济的蓬勃发展备受瞩目,褚时健一度被视为最大“功臣”。而一封检举信将他送入监狱,他的人生也从此改变。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因贪污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被判刑入狱那年,褚时健71岁。

 

褚时健。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从烟王到橙王

70多岁再次创业

 

2001年,褚时健减刑为17年有期徒刑,次年保外就医。73岁的褚时健与老伴承包荒山开始种橙子。十余年后,褚橙年产10000吨,利润超过6000万元,这种好吃的“励志橙”伴随着老人的故事,风靡全国。

 

“那时褚时健身无分文,”褚橙庄园办公室主任林安此前接受采访时说,“是新加坡华人华侨资助了他。”

 

褚橙庄园职工食堂厨师说,褚时健爱吃麻辣鸡、麻辣鱼,嗜辣之人热情果敢,做事往往带着一股痛快劲儿。褚时健对改革开放“把脉”精准:特色农业、互联网是未来趋势,他与妻子下决心承包荒山开始种冰糖橙。

 

褚时健。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种上果树后,褚时健不停地改进种植方法,为了保证个个橙子甜,他严格规范到每棵树上挂多少果,干旱时期如何浇水等,而这些需要褚时健和技术人员挨家挨户跟果农沟通,手把手教技术,还要跟他们解释为什么不是越多越好。


收获后,有专业的评测机器来给橙子评级,来定果农的收入。而新平的农民原本都是贫困户,后来凡是跟着褚时健种果子的都脱贫了,一年收入能达到十万左右。

 

褚时健84岁时,“褚橙”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开始在中国各地销售。事实证明,“褚橙”成功得益于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创造的新型产业链。

 

如今,褚时健与“褚橙”的故事已家喻户晓,成中国“互联网+高原特色农业”代表案例。




褚时健:年轻人太急了,

我80岁还在摸爬滚打


以下内容整理自四年前《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褚时健:年轻人太急了,我80岁还在摸爬滚打》。重发此文,再次向这位传奇老人致敬。


褚时健:发快财的时代过去了,年轻人要先做好这些事


以前有不少人在社会变动的时代,抓住机会一下发了大财,比如搞房地产。还有人靠亲戚、靠父母,现在财富很大,我也认识。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是靠机遇、靠父母,我也认为他将来守不住。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人生历程还很长,要20年见成功。一步一步来。你想心急,就做不成。人在年轻时,要先学会吃苦,要实实在在挣钱,会观察,会总结,找到规律。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规律搞清楚了,办法就出来了。

——褚时健


现在社会上太多人都想找条直路走。尤其年轻人,大学读完书进入社会刚几年,就想搞出名堂,实际不是这样。人生很多事,都不是一条直线。


我也曾经是年轻人,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社会变动很大,很多希望都破灭了。尤其是我40来岁的时候,几乎所有希望都不存在了。


当你抱着很大希望的时候,失望很多;当看不到希望之后,希望又好像慢慢看得着一点。时代不同了,年轻人期望值很高。


我年轻时,一家三口人从昆明到玉溪,看到修路工人们临时住的房子,都非常羡慕。当时我们都觉得:“一辈子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这一生就得了!”


1、年轻人急不得,要20年见成功


现在年轻人的知识面、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强多了,但年轻人的特点还是一样:把事情想得很简单。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从福建来找我,说自己大学毕业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没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标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


我对他说: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种果树10多年了,你急什么?


我开始也急,也想马上成林、马上有利润,种了两年树,还是满山红土,橙子销售到了2007年还不好。但是我历经几十年,在进入七八十岁时,就有点耐心了。


现实教育我们,果树每年只能长这么高,肥料、水源等问题都是原来想不到的,所以急不得。


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人生历程还很长,要20年见成功。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大事业。


困难多,搞好一点,信心就大一点,只有这样走,一步一步来。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赚一分钱,上万吨就能赚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以前有不少人在社会变动的时代抓住机会,一下发了大财,比如搞房地产。还有人靠亲戚、靠父母,现在财富很大,我也认识。


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是靠机遇、靠父母,我也认为他将来守不住。


这几年,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跑来问我:“为啥事总做不成?”我说你们想简单了,总想找现成、找运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我90岁了,还在摸爬滚打。



2、脑子要活,基础要牢,挣钱要实在


国家要转型,始终要靠人来破解难题。年轻人两下整不成,就想散场算了?这不行。要坚持下去,莫怕苦,多动脑筋。


脑子不活也不行。我老伴就说我,如果搁一块地在我面前,它为啥比两边的地产量好?


别人不关心,我看到了就一定要研究。人不去试,方法不会出来,一点点摸索才出来。


机会始终是有的,你不注意,它就过去了。种橙子的人不少,但今天可以说,要像这样种好上千亩的还不多见。


有的人来我的果园看了一次,回去就开了八九万亩的新果园,但我看来,基础没打好,后头要吃亏。


像今年我们碰到的难关,十几年没遇过。连续高温一个多月,果子都被晒掉了。但你看我们的五条管道从对面大山来,面对高温,果园有水维持。别的果园如果基础不好,损失就大。


而我们还能保住和去年一样的产量,就是因为农业基础打实了。这个也是年轻人最难理解的。


人在年轻时,要先学会吃苦,要实实在在挣钱,才能拿得住。就像搞农业,如果你质量搞不好,经过一个周期,10元资产就变8元了。


3、规律搞清楚了,办法就出来了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做事总比别人要做得好,因为我认真,负责任,心里有谱气。同样是烤酒,我一般两斤半苞谷就能出一斤酒。


春节过后天气暖和,有时两斤苞谷就出一斤酒,别人怎么都要过三斤苞谷才行吧?烤酒过程中发酵是最重要的过程,发酵期间要有37~38摄氏度的温度。苞谷蒸熟以后,把酒曲撒进苞谷,放进发酵箱里。


箱子里面温度只要够,一次升温,出的酒就一定多。这个道理也是我慢慢琢磨出来的。刚开始烤酒时,大人也不怎么往细了说,只是让我发酵时要关门。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只回答我说“怕冷风”。


我就想:哎哟你还不告诉我,不就是温度的问题吗?关门我肯定学会了,另外每次蒸苞谷时灶里会掉一些炭下来,我不扔它们,用烂铁锅装了,塞到发酵箱下面和边上,这样一来屋子里的温度慢慢就高起来,发酵就有了保证。我记得用了这些方法后,第一、二次出酒率一下就高了15%。


从那以后我就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会观察,会总结,找到规律。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规律搞清楚了,办法就出来了。闷着头做事不动脑子,力气用尽了也不一定有好收获。


在我们现在的橙子基地,我经常和那些作业长说:你们不要傻做,要学会掌握技术,不要以为搞农业只要流点汗水就可以了,大老粗才那么想事情。


1955年部队评军衔的时候,怎么不给骡子评个军衔呢?打仗的时候骡子最辛苦了,在井冈山的时候驮枪又驮炮,但它什么也评不到,为什么?它不进步嘛!人家求进步的,评大将评上将,你不进步就是不行,对不对?


做事情找规律,就是你心里要有一本清清楚楚的账,莫糊涂。烤酒这件事好像是老百姓都烤了多少年,经验都在肚子里,动手做就可以了。


其实不是这样,我会拿个小本子,记一记,苞谷用了多少,燃料费花了多少,请小工背到镇上花了多少人工费,简简单单都要记下来。卖完酒后,算一算,盈余了多少,这一次和上一次有什么差别。


这笔账你心里不弄个一二三,我看这个酒烤得就不算成功。那个时候莫看我年纪小小的,其他人烤的酒没有我出酒率高,卖的价钱也没有我好。我那个时候烤到经验多了,敲敲酒缸就知道度数有多高,现在这个本事我还有的。


村子里其他大人恐怕都不理解,怎么我一个娃娃烤的酒比他们的要好,其实就是认不认真,会不会做成本核算。我后来做企业也是这样,认真很重要,成本核算很重要。


4、多学习、多做事,心里才有底气


我这个人,愿意多做事,不愿意多说话。一个人如果庸庸碌碌地活,我相信是不会有什么人生经验的。


回想这么多年来,我自己做得最问心无愧的就是:没有庸庸碌碌地生活。我十几岁在家乡时就帮着母亲谋生,从那时起,我就没有闲下来过,更没有混过日子。


几十年来,我扛过枪打过仗,也曾经在政府机关任职,后来则是长期做经营企业的事情;曾经有过人人都羡慕的辉煌,也跌落到人生最低谷过。


不管在什么阶段,在什么年龄,我都在全心全意地做事,一个人不虚度时光,要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人生才有价值。


我这个人,做事讲求踏实和认真。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但我一直是个实实在在做事的人,而且我有十分的认真态度,做哪一行就尊重哪一行的规律。


学习多、了解多、实践多,心里就有足够的谱气。无论以前在玉溪卷烟厂还是今天种橙,我取得的一些成绩,总有人说“学不会”。其实,只要你努力掌握事情的规律,并且有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我觉得完全可以学会。


我觉得我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我所做的,都是尊重规律,恪守本分。


曾经有人评价我是这个国家最有争议的人之一,我的人生的确也起起落落。


不过,活到今天,我觉得一切都是经历,都是财富。没有那些得到,没有那些打击,就没有今天的褚时健。


我人生里没有服过输的时候,但我都是和自己较劲。我希望我的人生价值都体现在当下,而不是昨天曾经如何。


岁月流逝,不知不觉我也是年近90岁的老人。命运待我很宽厚,让我在经历过这个国家和民族半个世纪的跌宕起伏之后,还能看到今天翻天覆地的盛世景象。


今天的年青一代比我们要幸运很多,我们这一代人,人生中有很多妥协的地方,但今天的年轻人可以更多地做自己。


我不期望别人在说起我的人生时有多少褒扬,我只希望人家说起我时,会说上一句:“褚时健这个人,还是做了一些事。”




褚时健生平


燃情年代


1928年1月23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49年,参加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任边纵游击队2支队14团9连指导员。


1950年-1952年,任征粮组组长、盘西区区长,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盘西区区长、区委书记。


1955年,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与马静芬结婚。


1958年-1978年,被打成右派,下放红光农场改造,后任新平县畜牧场、堵岭农场副场长,曼蚌糖厂、戛洒糖厂厂长。


烟业浮沉


1979年10月,玉溪卷烟厂厂长。


1986年,“第一车间”革命、“三合一”体制建立。


1987年,玉溪卷烟厂成为中国同行业第一。


1988年,“红塔山”成为玉溪卷烟厂第一品牌。


1990年,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


1993年11月28日,云南红塔山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1994年,褚时健被评为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1995年2月,褚时健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此时褚时健的女儿褚映群和老伴儿马静芬已经被关在洛阳监狱。


1995年9月,任云南红塔集团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1995年12月1日,他唯一的女儿褚映群在狱中自杀。


1996年12月-1998年,被隔离审查。


1999年1月9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被称为“现代法律文书的典范”的长达8000字的判决书,宣布褚时健因巨额贪污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峥嵘岁月


2001年,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


2001年5月15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居住养病,并且活动限制在老家一带。


2002年,保外就医的褚时健承包了一片2400亩的荒山,种起了橙子,而这一年他已经70多岁。


2004年,获假释。


2008年,减刑至有期徒刑12年。


2011年,刑满释放。


2012年,当选云南省民族商会名誉理事长。


2012年11月5日,褚时健种橙的第十个年头,褚橙首次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


2014年,褚橙庄园修建完成。


2014年11月,褚时健传记《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出版发行。


《财经》新媒体综合自中国新闻网(cns2012),中国青年报、腾讯财经、央广网、北京晚报、每日经济新闻等。本文不代表《财经》立场。



其他用户正在看


31省份2018年GDP出炉,揭秘数据背后隐藏的省域经济真相

深圳的明天是香港吗?

研究了中国81个城市:未来2年,请务必要盯紧这几个地方

负债110亿,亏损20亿,昔日江苏首富一人能扭转困局?

金特会谈崩,全世界都有点懵…


监制  |  蒋诗舟    责编  |  曾会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