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滚地龙→工人新村→老破小→再改造,他们半辈子的蕃瓜弄生活丨蕃瓜弄新生记

上海静安 上海静安 2023-10-10





从旧上海草房窝棚的“滚地龙”到上世纪60年代改建一新的工人新村,再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逐渐陈旧落伍,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的蕃瓜弄从旧到新,又逐渐变旧。



2023年6月的最后一周,天目西路街道蕃瓜弄小区旧住房改建(拆除重建)项目签约率达到100%,这个近60年历史的小区即将告别过往、迎来新的篇章,项目所涉及的14幢非成套房屋、1122证居民的生活也将随之改变。



这里,有历史,有故事,也有难以割舍的情怀。很多居民从小生活在这里,亲眼见证了蕃瓜弄的历史变迁;也有的居民迁居于此,与蕃瓜弄结下半生不解之缘。每一份与蕃瓜弄牵绊着的辛酸苦辣,都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人生。


让我们走进居民家里,聆听他们讲述蜗居蕃瓜弄的人生故事。



杨妙芳:半生期盼终成真



走进杨妙芳阿姨13.8平方米的一居室,床、沙发、书桌等几件简单的家具,已把房间塞得满满当当,屋内光线昏暗,正值梅雨季节,有些返潮的水泥地透着湿气。



屋内虽然拥挤,却打扫得一尘不染,床头墙上的全家福和杨阿姨年轻时的艺术照,为这个空间局促的家增添了一抹亮色。81岁高龄的杨阿姨精神矍铄,多年的期盼终于如愿,难掩喜悦。




蜗居日子 养成特别“作息”


1965年,23岁的杨妙芳响应政策赴新疆支教,一去就是30年。1995年,杨妙芳回到上海,和母亲居住在蕃瓜弄这间不足14个平方的屋子里。彼时的杨阿姨年过半百,在边疆吃了不少苦,回到心心念念的上海,生活却并没有想象中得到改善。


什么时候能动迁呢?杨阿姨天天期盼着。转眼又是数十载光阴,母亲离世,女儿回沪后在外租住,只有她还独自守着这间小屋。



这些年,杨阿姨已总结了一套特别的作息:“早吃饭、早出门”早上,旁边的年轻外地租户起床晚,她就早点起来上厕所、做早饭,吃完赶紧出门买菜,或者在小区逛逛;傍晚,趁楼下的邻居还没开始做晚饭,她就早早吃好晚饭,然后出门散步,因为邻居是湖南人,爱吃辣,他家一炒菜,杨阿姨这里就会被熏得直咳嗽。



新居心愿 要请老战友来看看


说到这次旧改,杨阿姨的脸上满是笑容:“能在晚年住上新房,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多年的期盼能在晚年得偿所愿,她倍感知足。于是,她带头成为楼里最早签约的住户之一,她所在的52号门栋也是最早完成100%签约的。


杨阿姨迫不及待地将好消息告知了一同从新疆回沪的战友们。她说,回到上海快30年了,一次也没有邀请战友们来家里玩过,实在是太小了,这下好了,等搬了新家,一定要请大家去新家看看。



杨妙芳新居户型


新家的房间面积虽然只比现在多1个平方,但赠送的独立的厨卫以及阳台,给了杨阿姨很多的想象空间。“阳台也要很好地利用起来,可以请战友们来喝喝茶。”对于未来的期待,让这位八旬老人的眼里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陈杏英:一屋三代人的蜗居时光



见到陈杏英阿姨的时候,她正在打包衣物,准备搬家。从青丝到白发、从媳妇到婆婆,这套25.5平方米的一室半房子,记录了陈阿姨的半生。



“终于可以离开这里了,开心呀!房子就借在附近,还可以经常回来看看。”看着这个住了34年的家,陈阿姨的内心百感交集。




三代同堂  同一屋檐下的局促与无奈


上世纪60年代,还在上小学的陈杏英,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蕃瓜弄小区参观活动,这个新建的工人新村有着整齐的楼房、精致的小花园,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缘分就是这么奇妙,20多年后的1989年,陈杏英嫁到蕃瓜弄,只是这里早已不复当年。上世纪90年代,这套一室半的房子里住着陈杏英一家6口,小叔子住外面的半间,陈杏英一家和公婆用帘子将里间隔成两间,不便程度可想而知。一大家子人住在这么狭小的空间,还和邻居合用厨卫,难免磕磕绊绊,为了避免因为抢厕所而发生冲突,从那时起,陈阿姨就养成了在房间放置痰盂的习惯。



这套一楼的房子常年晒不到太阳,衣物很难晒干,墙壁容易发霉。最难以忍受的是,“小梁薄板”的房屋结构漏水严重。陈阿姨喜欢下厨,烧得一手好菜,但是有一次,她在烧菜时,楼上厨房管道的水渗过楼板,滴到了锅里,无奈只能把整锅菜都倒了。此后,陈阿姨烧菜都会撑起一把伞,只想着尽快把菜烧好,再也没有了做美食的兴致。



日子在忍耐中一天天过去。如今这里又变成了陈阿姨和儿子一家“三代人”的蜗居。看着小孙女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特别心疼。”陈阿姨从没让孙女用过合用的马桶,“不卫生,还是用自家的痰盂吧。”闲暇时,陈阿姨总会带小孙女到户外玩,还会给孩子做漂亮的手工人偶玩具,她尽己所能,让孙女的童年尽可能地少受居住环境的影响,多一点欢乐和亮色。




支持旧改 期待再次回归


去年11月,小区进行了第一轮旧改意见征询,陈阿姨一家特别高兴,全力支持,作为楼组长的陈阿姨,还在楼栋里做起了宣传员,对于心有顾虑的邻居,陈阿姨在与其“嘎三胡”的时候,积极宣传、讲解政策,劝说邻居早日签约,“原拆原建多好啊,三年半后我们还能一起嘎三胡。”



陈杏英新居户型


虽然附近的房子价格不便宜,但陈阿姨执意要租借在附近,就是想着能经常回来看看新家的工程进度。陈阿姨说,过渡期间,她租的房子就是“驿站”,欢迎老邻居时常过来聚聚,一起看看新家的建设。关于新家,最让陈阿姨满意的,除了有独立的厨卫、阳台,还有两间都朝南的房间,采光和日照条件将大大改善。


“三年半后,孙女快10岁了,希望蕃瓜弄留给她的记忆更多的是美好。”对于未来,陈阿姨充满期待。从她10岁第一次来到蕃瓜弄,到孙女10岁住进蕃瓜弄的新房,60年沧桑变化,迎来新生的蕃瓜弄,也将给这对祖孙的人生落下新的美好印记。




周建华:最久住户的甲子人生



从1966年跟随父母搬进蕃瓜弄,70岁的周建华在蕃瓜弄住了近60年,是这里最早的一批住户,也是在这里住得最久的居民之一,他的人生轨迹与蕃瓜弄的兴衰变迁紧密相连。60年间,周建华亲眼见证了蕃瓜弄所在区域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目睹了蕃瓜弄从时髦到落伍的过程。




巨大落差 期盼与失望的轮回


蕃瓜弄这间22平方米的一室半房子,是1966年周建华父亲所在单位的福利分房。这个当时的市内第一个5层楼房群工人新村,不仅水、电、煤俱全,而且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虽然和父母、弟妹一家五口挤在一室半,但还是受到不少同学朋友的羡慕。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给他结婚腾房,父母和弟妹都搬出,周建华夫妇住在这里也还算舒适。


然而,从80年代末起,情况开始发生变化。1987年,新客站正式启用,也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发展;1992年,不夜城建设启动,至90年代末,这里已是高楼林立。一个个有着完善规划的商品房小区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蕃瓜弄还是老样子,逐渐与周边的环境脱节,甚至格格不入。虽然外墙经过几次翻修,也进行了平改坡改造,但无法改变“小梁薄板”结构内部功能缺陷,漏水等问题层出不穷。对于人到中年的周建华来说,蕃瓜弄带给他的荣耀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日渐累积的失落与失望。


2016年,为了支持北横通道建设,蕃瓜弄小区沿天目中路的8栋楼房被征收。“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们呢?”周建华天天盼着。更让周建华烦心的是,女儿一天天长大,还住在充当过道的半室里,一点私密性都没有。“遗憾没能给她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说起女儿,周建华满是愧疚。




原拆原建  逃离与不舍间的牵绊


终于,幸运之神眷顾到了这里。得知蕃瓜弄旧改的消息,周建华激动得睡不着觉。“原拆原建”的旧改方案,更是深得人心。


这些年,周建华养成了闲时在周边遛弯的习惯,住了大半辈子,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路口他都再熟悉不过了,这让他深感不舍,但是那个狭小局促的家,又让他想要尽快逃离。对于他来说,“原拆原建”无疑是最好的安排。“我不羡慕之前那些市政动迁户,我们还可以回搬,真是太好了!”



周建华新居户型


周建华说,最让他满意的是,新房会有两个朝南的房间,女儿终于有独立的房间了,搬了新家要好好把女儿的房间布置一番,即便女儿出嫁了,也要让她带老公孩子常回来住住,给他们做一桌好菜,这些年亏欠女儿的,终将统统补上。







蕃瓜弄60年的变迁,对于这座城市来说,只是茫茫历史中的一段,但对于不少居民来说,却是大半辈子的人生。他们大半人生的喜与忧,与一套小小的房子牵绊纠缠,更与时代变革的洪流紧紧相连。


在他们的故事中,有艰辛岁月里的隐忍与憋屈,更有艰难困顿中,人们对美好生活不灭的期盼与向往。随着蕃瓜弄旧改号角的吹响,阳光终将照亮这个“被遗忘的角落”,为城市建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这些普通居民的平凡人生增添一抹亮色。


记者:王彦琰
图片:肖鸣亮、魏宇涵、澎湃新闻记者张呈君
视频:澎湃新闻、静安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
编辑:徐悦琳、叶苹、陈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可能你还想看

伟大的投资就是选择未来,苏河湾的邀请,请查收→

“静”享健康丨泼猴!别痘了!!关于猴痘,这些知识要知道,科学应对不惊慌→

即日起至8月8日!中信泰富广场,“娑婆之梦”等你来探!

粉红雪白!趁着天气晴好,共赴一场紫薇花之约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