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力值Max!认识一下科学城的批量造“星”家银河航天
烈焰升腾长啸升空
2月28日一箭22星成功发射
创我国一箭多星发射最高纪录。
这样的"卫星拼车服务"
你是不是也给了一个大大的赞!
👍👍👍
这也让另外一项强关联能力备受关注:
卫星低成本批量化制造!
3月5日14时一箭7星,
银河航天02批卫星成功升空
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批量生产
打造了全新航天模式!
今天,中关村科学城官微邀请银河航天
解决方案高级工程师姜禄华
为我们讲述批量生产的创新故事!
一成立就很勇猛
图1 银河航天首发星成功发射
银河航天于 2018 年 4 月正式投入运营
经过18个月的自主研发
2020年1月16日成功发射
中国通信能力最强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
——银河航天首发星。
🌟🌟🌟
图2 银河航天首发星
银河航天解决方案高级工程师姜禄华说:团队克服一系列技术挑战,促成了首发星的成功发射。之后陆续完成了Q/V 频段馈电链路的建链等诸多关键技术验证,开展了一系列星地融合 5G 试验。2021年9月银河航天北京方舟实验室投入使用,实现了卫星能源系统批量生产、关键单机研制及各类测试工作,这些工作都对卫星低成本量产做了必要准备。
这样创造中国新记录
今年3月成功发射的六颗批产卫星与银河航天首发星组成了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并构建星地融合5G试验网络“小蜘蛛网”。“我们首次采用批量化模式制造,研发团队在11个月内就完成了该批6颗卫星的制造”姜禄华说。
图3 银河航天六颗量产星出厂
一颗近地轨道通信卫星至少价值5000万人民币,同时需要耗时至少18-24个月研制。作为新兴工业产品,卫星在公众印象中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现在,这一切随着商业航天企业的进入而慢慢改变。作为商业航天领军企业,银河航天将通信卫星与工业化融合到一起,在设计上做了大幅优化,从而减少整个卫星的研制周期。产线使用了柔性可装备的机器人以及自动化测试设备,提高了我们整个卫星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批量化卫星的单星成本相比于银河航天首发星下降了近一半,研制周期更是大幅缩短。”姜禄华告诉小编。
图4银河航天六颗量产星出厂
图5 银河航天批产星启程运送至发射中心
卫星用于星座组网,要建成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星座,不仅仅靠几颗卫星,还要成百上千颗卫星接续在轨,银河航天“量产”卫星正是顺应了这个趋势。
图6 银河航天批产星进行火箭装载
目前,银河航天在通信载荷、卫星平台及其核心单机的自主研发与低成本量产方面已构建核心能力,并通过打造基于民用工业体系的商业化供应链,构建卫星生产线和精益生产管控系统,创新探索“卫星设计—生产线—供应链”的量产铁三角模式,可大幅降低卫星研制成本、缩短卫星制造周期,是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的重要实践。
卫星互联网时代到来了
“当前,全球网络覆盖仍面临很多难题,有近30亿人尚未接入互联网。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全球很多复杂地势地貌下难以铺设地面通信网络,在5G乃至6G时代,通过递归宽带通信卫星组成卫星互联网,可以与地面网络相融合,正在成为解决全球网络的新方案。”姜禄华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卫星量产能力是当前低轨卫星星座组网所需要的核心能力,银河航天后续将持续加大投入研发力度,进一步优化卫星能源系统批产能力,聚焦新一代通信卫星研制工作,积极发挥产业链上下游带动作用,引领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现在说他们是一群用“坐火箭”的速度成批造“星”的人,你不会觉得很夸张了吧?也许此后,银河航天可以很凡尔赛的说“火箭发射的速度已经赶不上卫星下线的速度了”!
❖
秉承“南箭北星”产业布局,中关村科学城聚集了一批像银河航天这样的新锐企业。海淀区大力推动空天产业发展,推动区内企业和各方资源在技术服务、产业对接、融资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构建央企、科研机构和民营企业协同发展的卫星全产业链,形成大中小企业和协发展的产业生态。
海淀区拥有规模以上空天企业近百家,其中上市公司占北京市该领域企业占比65%。重点围绕卫星研制与发射、航天电子及核心零部件、北斗应用核心算法和芯片、空间信息服务、航空发动机、航空材料等领域进行核心技术突破,不断拓展在通导遥等方面的空天产业应用。
风雨兼程、逐梦星河
期待,更多创新、突破从这里诞生!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关村科学城”公众号编辑,
欲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回复
“转载”取得授权,谢谢配合。
出品 | 中关村科学城
编辑 | 柒月
信息来源 | 产业促进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