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心理学实验,影响了儿童教育一百年(父母必读)

2017-02-18 第二书房阅读空间

来源 | 微信公众号:一慢二看、小花生网

图 | Google搜索

转载请注明相关信息

“大家好,我叫‘郝完美’。

这个名字是爸妈为我取的。他们说,我小时候,不管正面看背面看,醒着睡着,或笑或哭,看起来都好完美。

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事情就变了……爸妈的要求愈来愈多,学校的要求愈来愈严。

我觉得好累,真想大叫:我不是完美小孩啦!”

——摘自《我不是完美小孩》(几米)

对于儿童,成年人有一种天然的珍视。我们曾遭遇过的错误、困难,危险,会希望他们不要重蹈覆辙;我们所以为的一切的美好,会希望他们全部得到,甚至更好。总之,我们希望他们能拥有完美的人生。至少,可以拥有完美的童年。


孩子各自的童年或许不同,但我们对完美的定义相差无几:有礼貌、有自控力、有专注力、能自觉向好榜样学习、善于找到好方法解决问题……可这么多要求,成年人或许都无法做到,更何况孩子。于是,在他们本身的“不完美”面前,我们所期望的“完美”逐渐由要求变成强求,甚至苛求。


难道“完美”和“不完美”之间的对峙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吗?当然不是。早在上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就开始尝试通过实验帮助、发展儿童,为教育做指导。这些实验通过特定的情境设置来获取儿童的真实反应,并对其反应、行为背后的动机、原因作出分析。因此,对于家长、老师,了解这些实验,才能找到更适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起来看看吧:


一、棉花糖实验

关键词:自控力、环境影响



初始实验


最早的“棉花糖”实验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上世纪60、7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 Walter Mischel 招募了600多名四岁的孩子参与实验。研究人员把他们带进房间,房间里放着一颗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孩子,自己有事情要离开一会儿,如果他回来的时候,孩子没有吃掉棉花糖,那么就可以得到一颗额外的棉花糖作为奖励,如果吃掉了,则没有奖励。结果,2/3的孩子吃了棉花糖。14年后,工作人员找到当年实验中没吃掉棉花糖的1/3的孩子作后续调查,他们发现,那些能够抵抗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上面的表现都比别的孩子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19657ass2&width=500&height=375&auto=0TED演讲:棉花糖实验

进阶版实验


其实,“棉花糖”实验还有一个进阶版。后来,罗彻斯特大学教授 Celeste Kidd,重做了这个实验。不过,在“棉花糖”实验之前,她将孩子分成A、B两组,同时让孩子们和她的同事一起画画,旁边放了一盒用过的蜡笔。一位同事会告诉孩子们,“可以现在使用旧蜡笔,或者等她去拿一些新的更漂亮的蜡笔”。几分钟后,A组的同事拿着新蜡笔回来了;而B组的同事空手回来,和孩子们道歉地说,“对不起,我记错了,其实没有新蜡笔了。”


之后,同样的情况又重复一遍,这次是许诺有新的贴纸,同样,A组孩子得到了新贴纸,而B组孩子再次得到一次道歉。经过这两次前期的“热身”后, Kidd才引入了“棉花糖”实验。结果非常令人震惊,A组(也就是成人两次都兑现承诺的那组)的孩子通过测试的比例要比B组的孩子高出四倍。


实验说明什么?


不可否认,孩子的自控力非常重要,但在进阶版的实验里,大人的不同行为也成了两组孩子自控力表现的重要参考。当孩子身处一个信守诺言的环境,即使再小的事答应了孩子就会做到,那孩子也更愿意自控;可如果他们身处“出尔反尔,连哄带骗”的环境,那孩子就会失去对环境的信任,自然不会考虑自控的问题。


作为孩子周围环境最关键的主导因素,相信家长、老师们会更明白这个进阶版“棉花糖”实验的意义。


二、小阿尔伯特实验

关键词:引导、影响


心理学关于恐惧的成因和克服有不少实验,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小阿尔伯特实验”。


实验过程


1920年,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及其助手进行了心理学史上著名的一次实验。该实验揭示了在一个名叫阿尔伯特的小男孩身上是如何形成对恐惧的条件反应的。


阿尔伯特只有9个月大的时候,工作人员把一只小白鼠放在他身边,起初他完全不害怕。可是,当有人用锤子在他脑后敲响一根钢轨发出巨响时,他猛地一颤,躲闪着露出了害怕的神态。两个月后,工作人员又开始实验。当小白鼠放在阿尔伯特的面前,他依然不怕,并伸出手去抓它。就在他的手在碰到小白鼠时,脑后又响起了敲击钢轨的巨响,他猛地一跃,向前扑倒,把脸埋了起来。


又进行了几次实验后,阿尔伯特对小白鼠真的形成了恐惧条件反应。而更进一步的实验显示,他对其它毛乎乎的东西也产生了恐惧:兔子、狗、皮大衣、绒毛玩具娃娃。最终,即使没有任何钢轨敲击的声音,他对小白鼠和其他毛乎乎的东西都会感到害怕。


华生认为,我们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再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加以强化,使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那么就可以预测、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


实验说明什么?


强化很重要。想象一下日常生活的情境,如果家长对一件正常的事反应过激,久而久之,孩子对日常琐事、小困难等的处理方式也会受到影响。


三、波波玩偶实验(不倒翁实验)

关键词:榜样示范


波波玩偶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于1961年进行的关于攻击性暴力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实验。



实验过程


班杜拉让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年龄介于3~6岁之间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观看一位成人(榜样)殴打一个波波玩偶。控制组、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各包括24名儿童,分别观看攻击性行为,以及观看非攻击性行为。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再按性别再次分组。然后再分别观看同性榜样和异性榜样。


每个儿童都被分别带到一间房间里,其中一个角落包含小玩具和图片,另一个角落包含波波玩偶和一些工具。儿童首先待在一个角落独自玩小玩具或图片。10分钟后,他们将进入三种不同的实验情境:


实验组一:24名儿童观看一位成人男性或女性(6男6女随机分配给12名儿童)对“波波玩偶”实行暴力行为——用锤子敲,以及把玩偶抛到空中,嘴里发出“砰、嘣”的声音。


实验组二24名儿童观看一位成人男性或女性(6男6女随机分配给12名儿童)安静地摆弄玩具,完全忽视波波玩偶。


对照组24名儿童在房间中时,成人完全不出现。


实验结果:


1. 观看暴力行为的实验组一中的儿童,模仿性暴力行为的水平远远高于观看非暴力行为的实验组二以及对照组。

2. 男孩比女孩更愿意模仿同性榜样,女孩模仿女性榜样的证据不明显。

3. 男孩模仿肢体暴力的行为多于女孩,而男孩和女孩模仿语言暴力的程度差别不明显。

4. 榜样为男性时,女孩在模仿阶段会表现出更多肢体暴力;榜样为女性时,女孩在模仿阶段则表现出较多语言暴力。


实验说明什么?


榜样的示范力量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四、罗森塔尔效应(“丑小鸭”实验)

关键词:激励、赞许


罗森塔尔实验是心理学历史上有关期望和信心对人的影响最著名的实验。


实验过程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实验说明什么?


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尔评论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对于孩子,家长、老师的赞许和对他们真切的期望,或许能成为令他们努力向上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定位速效实验

关键词:明确目标、反馈、效率


“定位速效实验”解释了按计划工作、目的明确、效率增高的现象。


实验过程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前去 10公里外的村庄。


甲组学生不知道村庄有多远,只跟着导游走,刚走二三公里,就有学生叫苦,走到一半学生开始抱怨,情绪低落而且开始散乱,最后溃不成军。


乙组学生仅知道距离目的地10公里,中途没有路牌,只跟着向导走,走了多远还剩多远一概不知。于是,不到一半路程,就有人叫苦不迭,速度也越来越慢。


丙组学生不仅知道距离,还能不时看到路牌,上面写有里程,走了多远还剩多远都非常清楚。结果,这组学生全程精神饱满,没人叫苦。


实验结果可想而知,丙组最快,乙组次之,甲组最慢。


实验说明什么?


实验说明,学习结果的及时了解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强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学生及时掌握学习成绩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反馈越及时效果越好。


六、紫格尼克效应

关键词:心理张力


人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某个行为单位,如:把游戏打通关,读完一本书,学好一门语言等,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张力”。而一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是产生“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


实验过程


俄国心理学家布鲁玛·紫格尼克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她给128名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如读小说、制作泥人、做算术题、看图作文等,让孩子们完成其中部分作业,而另一些作业则在进行到一半时令其停止,不再完成。几小时后,紫格尼克要求孩子们回忆所做作业的细节,结果发现,有110名孩子能清楚地记住尚未完成的作业,而对已经完成的作业则印象模糊,甚至不记得了。


实验说明什么?


如果用一网络流行语来形容,就是:高考前,咱也是文言文、英语、政史地、数理化都门清的“学霸”,高考后没几天,就变成了“文盲”。


“心理张力”可以使人经常处于“适度紧张”状态,从而保持积极的心态。在了解紫格尼克效应之后,家长、孩子可以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培养孩子灵活的 “心理张力”。但也不要追求完美,以免张力过强,产生负面效应。对于“心理张力”过强的孩子,家长、老师可以适当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放松下来,不必追求完美。


孩子们成长的秘密还有很多,上述几个心理学实验所描述的问题、揭示的现象也只是冰山一角。不过,相信家长、老师们在了解过后,再看待孩子的任何行为,会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在此,也想回到这篇文章开头的地方说一句心里话:祝福孩子们完美,比要求他们完美更合适。

更多阅读

必读 | TOP200篇阅读、教育精选好文,影响千万父母(太值得分享和收藏了!)

童诗唤醒童心 | 阅读童诗有什么好?(附77首精选美好童诗)

聂震宁:世间最神奇的事莫过于阅读(深度好文)

【开学第一天】爱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总局下发通知,明确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八大着力点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为作者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平台开篇注明的文章来源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 更多阅读,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