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帮年轻的教师,竟然在谈孙子!

河南教师读书会 河南教师 2019-06-24

《孙子》中的教育意义

——河南教师读书会第165期分享记录


《孙子》

孙武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你如何看《孙子》这本书?


黄磊:《孙子》是我国古代最完整、最伟大、最著名的军事理论奠基之作,也是我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


徐文祥:我读了之后,联想到很多工作上的问题。先秦诸子百家争奇斗艳、个个不凡,竞争不可谓不激烈,读过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能有兵家一席之地。


党玲芬:我从中读出的一个关键词是:敬畏心。比如"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所讲的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是不战而胜之法;不是战而后胜之法,是先胜而后战之法。


徐文祥:这正如教育一样,教育最高明的手段不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了某个具体的问题,而是以思想为先导在全局上运筹帷幄。教学生是为了不教,真正的课堂也不一定都在教室里。


颜宝玲:由兵法迁移到教育,活学活用。班主任带班也要学一点《孙子》,很多时候只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徐文祥:日本逢屋千村说,《孙子》不是打仗的,是教人和平的,是和平主义、是不战主义。孙子在讲将领的“五德”时,把“智”(智慧)放在首要地位,而把对“仁”的要求放在次要地位,是十分自然的。他并不是不要“仁”,而是主张将“仁”用于对士卒的管理和教育方面。


当期共读海报


党玲芬:也就是说,虽然这是一本兵法之书,但孙子并不主张战,而是希望不用战,就能换来胜利、和平。这是对人生命的敬畏。


徐文祥:这就是孙子的仁人之心。从战争角度来看,并非是在战场上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更重要的是不以战争为手段,战胜与庙堂之上,这才是最好的胜利。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孙子的伟大之处,战争终究是要死人的。这是作为“兵圣”的“仁者”胸怀。


颜宝玲:这让我感觉《孙子》已经上升到哲学层面了,其中蕴涵着普遍的、朴素的、辨证的真理,能够指引我思考、给予我启示。《孙子》是我们历史文明的伟大积淀!


徐文祥:《孙子》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它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


二、书中哪些观点可以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所借鉴?


黄磊:《孙子》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可以运用到各行各业中。“知己知彼”运用到教学中,就是要体察学情、了解学生。


党玲芬: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要眼中有人,孙子的慎战思想,是在启迪我们教书育人要有敬畏之心。制度不是为了惩治人,而是为了把人当作根本、放在首位。


徐文祥:大道至简,其理相通。兵法的核心在于挑战规则,其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河南教师读书会logo


董永奎:攻心为上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也是管理班级的指导原则。


党玲芬:他对于战争本质的认识是,最好的战即为不战。于是,有了虚实、奇正、专分、多寡等这样的范畴,已经包含了辩证的观点。因此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作为教育者,也要用辩证的眼光和思想对待学生和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


徐文祥:我们可以结合书中内容来谈,我对书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分类和分析,认为在以下四个方面对我们有巨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一是上兵伐谋,教育之道:教育需要智慧。二是知己知彼,教师之道:要了解学生、了解自己。三是先胜后战,教学之道:教是为了不教。四是不战而胜,管理之道:要有预见性,要做到胸有成竹。


黄磊:《孙子》的军事心理学思想,也值得我们推敲与借鉴。《九变》中指出,为将者,有五种危险的性格和气质:一戒有勇无谋,二戒临阵畏怯,三戒急躁易怒,四戒廉洁好名,五戒过分溺爱部属。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好老师也要尽量避免这五种性格,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学习的“明师”。


徐文祥: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与教育关联起来,我们会发现,用兵之道要比教育迅速得多、见效快,短期就能让国家强大起来。但是,真正让国家长久处于强盛的,不能仅仅依靠战争,而要依靠教育。教育的作用,在春秋时代《管子》中就提出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观点。


第四季度共读次序表


黄磊:《孙子》中的全面观察问题和避免片面性认识的思想,值得我们思考。如“知己知彼”,讲的是彼、已双方情况,不能只知一方,而不知另一方。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知道文本,还要了解学生,熟知理论和当前理念,最好能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再回到文本,如此方能“百战不怠”。


黄春丽:读懂学生才是上好课的保证,因为我们的课堂最终是让孩子们学会、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要尽量退,退到课堂的一角,成为配角,让孩子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三、《孙子》中的术与道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党玲芬:兵者,诡道也。诡,是多变;道,是原则。我觉得在这句话中,孙子说的并非只是作战方法,而是一种微妙、深刻的智慧。就如我们想要达到某种目的,往往需要采取一种相反的手段,一种间接、迂回的方式。


徐文祥: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应该先考虑计划是否周全,然后才能有把握做好。做教育要理性,而不能只靠热情,否则只会虎头蛇尾,很难做得扎实。


党玲芬:这本书也让我想到在我们的教学中,关于术与道的思考。术是技巧,多是外在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教师自身得到成长,也能在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如果太注重术,一直停留在对术的追求上,时间长了或许会迷失、会心浮气躁、找不到自己。因为道才是根,守不住根,便无法走得远。所以,术与道的平衡也正如“兵者,诡道也”的辩证关系一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蒋刘敏:我还有一个问题,班主任是不是都得成为那种让学生害怕的老师?大家好像都认为,只有严厉的老师才有气场,学生心生恐惧才会去学习。


 

本周五共读海报


徐文祥:为什么要让学生怕我们呢?教育需要的是安全感。但是,要让学生不怕老师,这个也是很难的。


吴桂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认为好的教育是春风化雨般润物于无声的。


党玲芬:我想到一个词:懂得。《红楼梦》里,贾政很有威严吧,贾宝玉怕他吗?表面上畏惧,其实内心里叛逆。为什么?因为贾政不懂宝玉、不懂青少年。不懂得,就难以走入到对方的心里去。而贾宝玉却持有懂得之心,他几乎懂得他周围的每一个女孩子,无论是黛玉、宝钗还是丫环,每个生命在他眼里都是平等的。我们做老师的,不也需要懂得吗?懂得学生、懂得生命。


徐文祥: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学会使用智慧。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针对新接手的班级,我们更要根据班级现有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领读:安阳市南关小学 徐文祥

整理:孟州市大定小学 党玲芬




推荐阅读:


老师,您为什么这么累?


“校闹”面前,教师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面子?


这几个问题都搞不清,能上好课吗?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教育时报系列公众号

↓↓↓↓↓↓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