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教师待遇、编制、职称,他们的话说到老师心坎里!

教育时报 河南教师 2019-06-23

3月15日

全国两会胜利闭幕

代表委员们关于

“教师待遇落实”

“教师职称评定”

“教师编制”的提案议案和建议

依然保持热度

成为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3月5日

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谈到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时指出

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权益得到保障

有获得感、幸福感

工作热情饱满

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才有保障。


近日

教育时报记者采访了一些教师、校长

听听他们在

“教师待遇落实”

教师编制”

“教师职称评定”

这三个方面的真实处境

并询问了他们对两会上“教育好声音”的感受

01关键词:教师待遇落实


一位1994年正式参加工作的乡村教师告诉记者,他参加工作的那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实施,其中提出:“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教师法》中关于教师待遇规定的落实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虽然近几年来,教师的工资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提高的幅度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距离“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还有差距,这对广大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有着一定的影响。


代表委员声音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庞丽娟看来,优化教育财政经费支出结构,是一个应对之策。当物质办学条件达到一定水平后,有必要调整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增加人员经费在教育经费支出中的比重,以提高教师工资水平和教师的职业声望。要优先保障乡村教师工资性投入,“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把改善与提高教师待遇作为教育财政投入的重点战略性支持领域,优先保障对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的工资性投入,以优先保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地方政府要把教师待遇落实作为定期督查和问责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闵景说:“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地方政府要提高认识,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位置,建立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定期调标、绩效工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等政策,不断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并把待遇的落实作为定期督查和问责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大省级财政保障力度,对财政困难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解决,优先保障教师工资发放。”


进一步完善教师工资结构,也成为呼声较高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则建议,各级政府部门修改教师绩效方案,在逐年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绩效工资总量,按教师人均增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方式拨付到校,提升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确保最优秀的、贡献最大的教师拿到最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改进绩效考核评价方式,加大学校层面绩效分配的自主权。



一线声音


安阳市殷都区水冶镇第一初中教师闫付庆:看到代表委员的建议,我很高兴。建议很接地气,对于国家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全县统筹,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级财政的保障能力各地有差异,如果没有强大的财政收入做后盾,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资的提案都很难落到实处。


随着国家财税制度的改革,如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能够实现“全省统筹”或者“国家统筹”,对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不能确保教师工资待遇落实的党政领导实行“一票否决制”,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国家政策要求的教师待遇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02关键词:教师编制


“目前我们学校教师编制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编制紧张,二是结构性不匹配问题,语文、数学学科教师过剩,但其他学科教师紧缺。”一位校长告诉记者,这种教师编制状况不利于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


由于学校没有用人自主权,学校教师紧缺,需要面向社会聘请代课教师;另一方面,存在编制内教师能力不足、无法胜任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州市委书记韩立明建议,修订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建立中小学教师编制单列管理机制。在各地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编制动态统筹调剂机制,探索以市域或县域为单位,统筹调剂教师编制,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解决学科结构性缺员或教师因重病、生育、脱产培训等短期缺员严重,以及适龄儿童少年增加等因素造成的编制紧缺问题。同时,扩大教育部门用人自主权,允许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制订教师补充和调配方案,统筹配置县域内教师资源,促进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则创新思维为破解教师编制紧缺困局,提供了两种解决思路:第一,用同工同酬的办法解决教师编制问题。编制的主要问题源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障体系,这个问题如果能解决,再加上落实退休以后的待遇,解决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这样一来,聘用教师与在编教师没有任何差别,编制问题就不是很突出了。


第二,现在已经到了一个购买公共服务的时代。也就是说,未来的教师一部分是编制内的,一部分则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来解决。现在已经有一些公司在为学校提供课程,未来还会有更多课程公司,比如数学公司、语文公司等,教学质量不比学校的老师差。


刘希娅认为,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教师编制难题,还有一个好处:简政放权,让学校真正招到需要的人才,还可以让不优秀、不合格的老师合理化地走出教育行业,给教师队伍注入更多的活力,给学校更大的用人自主权。


同时,她也建议对教师的存量进行清理优化。一些地方总体不缺编,但许多学校都存在缺编情况,这就是一种结构性缺编,一方面是学科性缺编,一方面是一些行政机关抽调教师,导致教师“在编不在岗”。


一线声音


济源市济水一中校长慎玉杰:代表委员们关于建立教师“周转池”的建议思路非常好,确实有利于学校调剂教师,但存在很大的管理难度。我觉得朱永新委员的思路非常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解决学校教师编制不足和结构性不合理问题。但实施起来会有些困难,尤其是政府购买服务的“量”,如何来认定?往往会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科学合理地认定购买服务的“量”,是这一方案实施的关键。



03关键词:教师职称评定


谈到教师职称评定,一位已是中小学高级职称的老师有很多无奈。


他先向记者讲述了一件让他倍感遗憾的事:在他读高二那一年,最敬佩的初中班主任,离开了教师岗位,另谋出路去了。后来,他从聊天中得知,他的班主任是亲眼目睹了原本和谐的同事关系,因为评职称突然闹崩,班主任接受不了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变化,故离职。


“教书20多年,评定职称每年都是喜少愁多。”他说,最近几年,更为突出的一点是,学校高级职称名额基本为零,许多老师核算一下年龄,发现等到退休也轮不上,干脆用一句“算了”聊以自慰,长此以往,怕是会引起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


不可否认,职称评定促进了整个教师队伍业务能力与素养的提高。但评定职称的高门槛、高难度、高竞争,也压得很多老师喘不过气。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小学教师沙宝琴认为,需要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审方案。因为岗位比例的限制,影响了老师在评定职称上的一些积极性,甚至影响到工作上的一些积极性。所以希望国家能够制订出一套真正对老师有激励作用、科学合理完整的评审方案,让老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城一中副校长刘秀云认为,现行中小学正高级职称评定标准不合理,使得很多教师三四十岁评上高级职称后再无他求。没有发展后劲的人生又何谈获得?必须进一步改革职称评聘制度,让“有为者有位”。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则认为,学校应该在落实上下功夫,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格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要把师德师风“第一关”贯穿到教师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以及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推进常态化建设。


乡村教师培训机会少,学习资源不足,应该让乡村教师在职称评定上享受优惠政策。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合阳县黑池镇五丰社区党总支书记雷温芳建议,对在乡村学校任教满30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符合晋升一级、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条件的,职称评聘时可不受学校岗位职数限制。


幼儿教师也应被特殊考虑。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说:“现在幼儿教师虽然可以参与正高级教师的评审,但对于全国几百万幼儿教师来说,能评上的是凤毛麟角。幼儿教师在机会和条件方面还是处于弱势,名额少、条件高。特别是要求论文论著、课题、成果等,对幼儿教师来说真的很难达到。” 


一线声音


濮阳市第十中学教师王永启:看到代表委员们为教师评职的呼吁,作为教师,倍感欣慰。很期待更加公平、合理的职称评定政策出台,让老师能把更多心思投入到教学中。不给少数人在学校织“网”的机会,更不要让“网”罩住学校这片纯净的土地,让老师每天用纯净的心灵去感染引领孩子,就像张玉滚老师,像任宗毓老师那样,纯粹高洁!



教师待遇落实、编制、职称评定等问题是当下教师普遍关注,同时也是教育发展当中比较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尽快解决,能极大提升教师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两会上,还有代表委员建议建立教师“礼遇”制度,在全社会营造出尊师重教的氛围,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社会声望。如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建议,探索公共场所对教师实行优待等方式,在医院、机场、车站等开辟“教师窗口”;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建议,尽快设立“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建立国家级特级教师表彰奖励制度、设立“国家教师奖”,加大教师表彰力度……


在提倡全社会尊重教师职业的背景下,教师不能忽略自身专业的成长。多名代表委员建议做好师范生教育,从教师培养源头“把好关”。如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国新建议,招生要更加灵活多元,对于富有爱心、热心教职的高中生通过提前测试可以在高考中降分优先录取,同时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要做好有效衔接……


代表委员们的声音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群体的热切关注,向我们描绘出了教师职业的美好图景。基层校长、老师们正期待着这些建议尽快地落地,让教师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就有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王磊 吴松超



推荐阅读:


《都挺好》里的“姚晨爸”:没有好好活过的父母,都很作!

签赠丨凡是学生能做的事情,我们都要放手?
如果没有教师名分,你会在讲台上站多久?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觉得不错,给个好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