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吃又有营养!说的是数学吗?

成长学院 河南教师 2022-12-05

“数学就是没完没了地做题!”

“数学太难了,学起来又累又烦!”

这是不少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印象

小师觉得

这些学生是因为没遇见吴正宪老师!


学生究竟喜欢

什么样的数学课?

教师如何才能上出受学生欢迎的

充满“爱与美的旋律”的数学课?


河南教师成长学院

小学数学班导师吴正宪的智慧

会带给您启发与帮助——


吴正宪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小学数学班导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多年来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部曲”,创造了孩子们喜爱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


创设“好吃又有营养”的

儿童数学教育


“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具有双重价值取向。“有营养”是从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方面来讲的,要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科学的探究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好吃”是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方面来讲的,要把有营养的数学烹调成适合儿童口味的数学也就是他们想学的数学、爱学的数学、乐学的数学、能学的数学,从而提升儿童的学习力。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呢?


在2018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吴正宪导师为学员上观摩课


我的“儿童观”想来想去就是两句话:一是“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具有个性、具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生命体。因此,教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对每一个儿童保持期待,让他们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


二是“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既是“有潜力”的,又是具备“不成熟”鲜明特点的。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儿童、开发儿童的潜能。同时,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所以教师要包容、悦纳儿童的错误,善于利用错误,使之成为促进儿童进步的新能源。


儿童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尊重、理解与善待。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儿童的人格,有教无类是大爱;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儿童的个性,因材施教是智慧。总之,好教师一定要懂得尊重每一位儿童的成长权利,这才是儿童教育的真谛。


在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吴正宪导师为学员上观摩课


儿童是有潜力的人,他们带着各自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带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来到学校,都有机会将自己发展的“可能”变成现实。儿童是一个个等待被点燃且充满能量的火把,一旦燃烧起来,将发出耀眼的光彩、闪出夺目的光辉。所以,我们要做给儿童机会、等待他们成长的教师。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对此我没有异议,但总想补充一句:“成功亦是成功之母”。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自信更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智慧、才干发挥出来,将“可能”变成现实。


自信心是人前进的动力。教师要满怀热情地爱护学生的自信心,竭尽全力保护他们想学习、爱学习的愿望。教师要精心策划,帮助学生设计成功路径,使他们勇敢地走向成功、不断追求成功。只要敢于碰撞每一个可能成功的关键点,就能擦出自信的火花。


在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吴正宪导师为学员做指导


成功的体验会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成为他们不断进取的“加油站”。当儿童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养成的自信,会对其新成绩的取得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不断取得成功。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儿童幸福,让儿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教育之本,是教育之魂,必须成为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


我曾鲜明地提出“从数学教学走向数学教育”的主张,将数学教学由单纯的数学学科走向丰富的数学教育,聚焦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这一主张提出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继而,我又再次追问:“如何在具体的数学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


在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正宪班学员深度研修学习


慢慢地,一个清晰的路径呈现在了我的面前:用心挖掘数学学科教学中的育人潜能,使育人渗透在儿童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我认为,数学教育是一种启迪智慧、丰富知识的过程,是一种传承数学文化的过程,是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过程。


因此,我又明确地提出“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烙下五颗数学的印”,即诚实守信学做真人、遵守规则按规律办事、坚守责任用心做事、拥有毅力不怕困难、善于反思用于自省,从而让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培育核心素养的过程,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有了儿童观、教育观

那如何使其在课堂上彰显

更好地引领学生快乐成长呢?

吴正宪老师说,

教师要读懂数学

读懂课堂、读懂儿童






1.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看问题


教师应该怎样看待儿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应并满足儿童的需求呢?


在我看来,首先,教师一定要换位思考,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看待儿童,要把孩子当作孩子来看,要让儿童学儿童的数学。


在2018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吴正宪、张齐华两位导师课后与学生合影


其次,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有着独立人格的人,我们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要尊重学生的需求,要平等地与学生交流。


再次,儿童是发展中的人,要注意开发、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学生能做到的我们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培养自信和创新意识。


最后,学生又是未成熟的个体,所以我们要包容他们的错误,并善于利用“错误”这种教育资源促进儿童的发展。


总之,教师应该是儿童最重要的朋友,是儿童学习的引导人,应该尊重、理解、善待、帮助儿童,以广博的知识、强烈的责任感、高尚的人格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快乐成长。


吴正宪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2.让数学走向生活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数学中的比较、分类、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符号化……培养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事物主要的、基本属性的准确把握能力。


由此可以看到,数学为人们提供了特有的、具有典范意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于从事各种职业的公民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成功与发展都是重要的智力保障。人们日常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有它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在教学时,一是注重学习内容要贴近儿童实际,教学方法要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二是把数学变得简单些,容易些,朴实些,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用“具体”的理解“抽象”的,把人为制造的难点降下来,减少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统一要求,从抽象、严谨、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下金字塔,走向生活。


学生在吴正宪老师的鼓励下踊跃发言


数学学习正是有关数学现象的重新认识,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总结与升华。因此,教师要善于设计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数学情境。比如学生在学习“年、月、日”之前已经知道“我今年过生日,到明年过生日正好是一年”“爸爸这个月领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正好是一个月”,把这样的生活常识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孩子自然会喜欢。






3.课堂需要愉悦和谐的气氛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从而得到全面地发展呢?教师应通过创造性的教学劳动,以数学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促进“愉悦和谐”课堂气氛的形成,创设“积极主动”探求新知的条件,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气氛的好坏对“认知”与“情感”能否达到和谐统一,影响甚大。


善于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师应用良好的教学环境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为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创设条件。


在河南教师成长学院“成长之夜”上,正宪班学员展示风采


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念。我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积极创造“多次追求成功”的条件。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想方设法给他们表现才华,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满足、兴奋,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念和勇气。师生的情感更加亲近融洽,使之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之果。


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必须创设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中。教师只有爱得真切、爱得直觉、爱得投入、爱得心甘情愿,才能真正使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投入学习的怀抱,从而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4.没有什么比尊重更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很尊重学生,努力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走路,都能“体体面面”地坐下。


课堂教学中没有什么比尊重更重要了。老师要用适时地“退”、适度地“装傻”、适当地融入,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师生之间平等交流。


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胆怯的、不爱发言的学生,一个微笑、一个抚摸、一句鼓励的评价和由衷的赞美,都能使这些平时受不到关注的学生在课堂中挺直腰板,自信地与其他同学交流。


而对于学习有了错误的学生,我们要及时送上鼓励,帮助他找到错误的真正原因,并进行真诚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面地坐下。对教师来说,这是特别有价值的事情。


2018河南教师成长学院正宪班合影


根据《教育时报》、“人教教材培训”微信公众号等综合整理



推荐阅读:
“要不是评职称,我才不操心课题!”

班主任违规补课被举报,其丈夫殴打家长,网友这回真怒了!

上课把学生弄哭了咋办?来看看管建刚如何解决!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让儿童学儿童的数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