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这所百年乡村名校,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如今她怎么样了?

教育名片发展论坛 河南教师 2023-06-28


这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
位于漯河市最东端
距离市区20多公里
所有乡村学校
遇到的困境和挑战
他们同样面临着
 
这是一所有百年积淀的名校——
101年前
由著名教育家王拱璧先生创办
百年来
“拱璧精神”一直传承发扬
学校目前在校生2200多人
教学成绩连年全市领先
连续三年获得教学质量一等奖
探索出了一条
“传承学校文化,涵养师生精神”的
内涵发展之路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12月17日至18日
第17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论坛
暨“乡村教育与学校文化”观摩研讨会
诚邀您走进这所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
留下浓重一笔的乡村名校
届时,您将近距离感受
乡村学校在新时代发展的脉搏
↓↓↓
诚邀!与王拱璧先生“对话”中国乡村教育


“双减”之下,乡村学校有哪些机遇和挑战?来这里寻找答案!


公益论坛,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具体报名方式见文末)


“拱璧精神”映照下的文化建设


10月18日的一大早,记者便从郑州出发了,这一次的目的地: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初级中学。这是继2018年以来,记者连续到访的第4次。


青年中学——这所居身于小乡镇的学校,魅力在哪里?为何这样吸引记者?如果你知道、了解王拱璧先生的生平,那你必然懂得这所百年老校对现当代教育的影响。他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教育人挖掘、深思的东西。


2020年12月,青年中学百年校庆之际,中央教科院研究员储朝晖教授临时调整了自己的工作,专门前来。他说:“来王拱璧先生创办的百年老校,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究竟多有意义?这一次,记者就从这所学校的百年传承中了解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最需要的内涵……


百年积淀,拱璧先生关于教育思考的核心精神浸润着这所校园


走进青年中学的校门,沿着主路前行几十步再往右拐,便是王拱璧纪念馆的入口。入口处,拱璧先生的汉白玉雕像矗立,他扬起的右臂,似乎在向每一位到访的教育人发出邀约,共话青年中学……这里,是记者四年来,每次进入学校拜访的第一站。这里是离拱璧先生最近的地方。



辞别拱璧先生的雕像,直行数十步就到达了王拱璧纪念馆。馆外墙上的浮雕、文字浓缩着拱璧先生波澜壮阔的生平事迹。


纪念馆内,拱璧先生的思想发展、办学过程、救国行动等,以文字、图片的形式翔实呈现:拱璧先生一生创办了6所学校,他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先驱者。1920年,拱璧先生回到家乡青年村,他结合当时农村实际情况和国家未来,创办了青年公学(现在的青年中学),志在通过教育改变国家。他的开拓性实验给中国教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不止一位青年中学老师告所记者:“每一次走进纪念馆,都是一次心灵洗礼,先生的教育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们、引领着我们,我们把它称之为‘拱璧精神’。”


从青年中学主干道拐入教学区前,会路过一座亭,亭内有一方石碑屹立。亭子四周分别挂有“乡村教育家”“中州名师”“桃李满天下”“学习王拱璧振兴河南教育”“乡村教育的先导流芳百代”“当代师表后世楷模”等匾额、楹联。这座亭,便是青年中学的尊师亭,里面的石碑,是多代青年中学师生共同竖起的“王拱璧纪念碑”。



“到访过学校的人,都会到这里纪念老校长。”青年中学校长冀红涛所说的“老校长”,正是王拱璧,这是每一代、每一位青年中学师生对他的敬称。冀红涛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是青年中学每一件大事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王拱璧纪念馆,还是尊师亭,青年中学都没有去刻意地将它们与师生的距离拉开,没有加装过多的高级安全防护设备。


“没有过度的保护,是因为师生打心底里对它们的爱护。比如落叶纷飞的秋天,你发现有学生或者老师在尊师亭内弯着腰悄悄做着什么,他们可能在捡拾落叶。”冀红涛说,对青年中学的守护,每位师生都早已融入到了自己的日常校园生活中,一代人传一代人。这种影响,在潜移默化间形成。



记者行走于青年中学校园,发现这所学校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校园内鲜少有醒目的口号式标语或励志横幅,只有通往教学区的主干道两侧的宣传栏上标有“只争朝夕”的文字,再就是每个教室内有拱璧先生治学、求学名言。


这样的青年中学,少了一份嘈杂,多了一份宁静。学校的校风—— 勤奋、和谐、求实、创新,校训—— 重德、笃学、 崇志、健体。百年青年中学的育人之道是这样简洁、明了、务实。百年积淀中,这所中学的文化内涵,融入更多的是拱璧先生对教育的思考,他在有形、无形间浸润着这所学校的每一位师生。


从学生时代到教学生涯,追随先贤脚步的他们,在这里开启梦想,又回到这里让更多孩子享受教育


学校文化构建的意义,正是育人。至于它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育人的程度如何,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师生最有发言权。10月18日下午,小雨淅沥沥地下着,青年中学教学楼一楼的教研室内,几位老师正在分享自己从教的故事。记者通过几位教师的讲述,寻找影响这所学校文化形成的因素。



作为百年老校的接棒者,青年中学现任校长冀红涛,在1993年一毕业,就怀着一份浓浓的乡情进入青年中学教书。他说:“百年来,青年中学更换了一代又一代校长,人在变,但我们对拱璧先生的敬意不变,传承教育的心也从未改变。如何学习先生、如何传承先生精神、如何充分挖掘‘拱璧精神’的时代内涵,是我们当下不断探索的课题。” 


“到今年,我从教近30年,也在青年中学度过了30多年。学校里还有很多和我有同样经历的老师,我们从青年中学考出去,大学毕业后,又选择回到青年中学教书育人。”青年中学副校长孙效功说。“拱璧精神”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中人。孙效功学生时代正是受到“拱璧精神”的影响,才选择师范专业,回到家乡教书育人。



基于对教育的热爱,一群有理想的教师在青年中学生根发芽。“拱璧精神”强大的文化基因,让大批青中人志愿坚守乡村教育,让一届届学生树立起远大的志向。


在青年中学,参编校本课程读本《碧血丹心——乡村教育家王拱璧先生》的焦玉平老师,以班为家的王秋霞老师,用镜头记录学校变迁的谢松涛老师,多次帮助学生重返校园的殷剑光老师,将“拱璧精神”融于课堂、融于活动中的张剑光老师……都在用行动践行青年中学的“敬业、博学、善导、爱生”教风。



10月19日上午,记者走到青年中学九(1)班的时候,学校第3节课的上课铃刚刚响起,一堂关于拱璧先生的班会课正式开始。


上这堂班会课的老师是青年中学的历史教师张迪,她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在讲述王拱璧生平重大事迹的过程中,穿插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来讲;借助普及王拱璧崇拜的范仲淹、岳飞等人物的契机,激发学生的忧民之志、报国之情……这堂40分钟的班会,时间虽然短,但学生的收获早已跳出教材。


学校文化是一种精神和氛围,对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任何课程都无法比拟的。青年中学的“拱璧精神”正是这样的存在,它引领着一群乡村师生争做榜样,并追随先贤脚步,为漯河教育事业的腾飞做出自己的贡献。



“拱璧精神”的传承,对乡村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巨大,被激励的乡村教师将会越来越多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国内实地从事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最早的,正是留日学生王拱璧。在乡村教育事业上,他贡献巨大,是我国乡村教育的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



2017年11月3日,“漯河市召陵区王拱璧教育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青年中学举行。“有青年中学这块硬招牌,全区将会更好地认识教师培训工作的特殊性、重要性,更广泛地弘扬王拱璧教育思想、传承先生宝贵精神财富,从而提升全区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与师德水平。”提及漯河市召陵区青年教师培训基地的设立,漯河市召陵区教育局局长王怀殿如是说。


“作为漯河市召陵区王拱璧教育培训基地,青年中学自2017年开始,承接了全区每年新进教师的培训工作。2021年的培训工作,在9月17日启动,这天正是王拱璧老校长诞辰135周年纪念日。”孙效功告诉记者。在这天,多代青中人齐聚缅怀,共上一堂非常生动的传承课。几年下来,青年中学已是全区教师培训的“黄埔军校”。



记者还了解到,由漯河市召陵区教育局牵头组织的王拱璧精神宣讲、漯河市召陵区青年教师“双十佳”评选活动,就是为了让全区、全市乃至全国教育同人了解先生事迹、传承拱璧精神,在全区范围内梳理、宣传具有时代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教师,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激励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加快实施名师带动战略,促进一方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2020年12月,青年中学百年校庆之际,冀红涛曾这样告诉记者:“青年镇和青年中学作为‘拱璧精神’的发源地,在学习和传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百年校庆契机下,我们深刻领会‘拱璧精神’的实质和内涵的同时,需确立新目标、寻找新动力。”


“12岁之前跟着父母一起南下,读书之后,在深圳等大城市辗转换过几所学校。到了读中学的年纪,我回到了老家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起初家人为我选了3所学校,其中两所都是城区学校,但我最后选了青年中学。”青年中学九(1)班学生何梦麟说,“对比城区学校,或许青年中学显得质朴,但这里的老师会时刻关注到我,重视我的不适感并及时为我伸手援助。能遇上这样的学校,很幸运!”



“拱璧精神”的传承,对乡村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巨大,被激励的乡村教师越来越多。


“生于青年镇、长于青年镇的我,虽然中学时代没有在青年中学读书,但拱璧先生的事迹,从小就听父辈讲。大学毕业后,我在一家大公司工作了几年,发展还可以,但我还是选择跨行从教,成为青年中学的一份子。”作为2021年的一名新进教师,张迪告诉记者,青年中学在召陵区乃至整个漯河的影响深远,所以自己再三思考后,转行投身教育事业,期待自己能带出更多的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第17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论坛

暨“乡村教育与学校文化”观摩研讨会

将于12月17日至18日

在青年中学举行


详情如下

↓↓↓


报名通告

    一边是乡村振兴,一边是新型城镇化的加速,乡村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留不住老师、招不来学生”的困境下,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初级中学这所百年名校,让“拱璧精神”焕发出了新活力,教师敬业乐业,学生生命舒展,教学成绩突出,探索出了一条“传承学校文化,涵养师生精神”的内涵发展之路。


他们如何做到?



    2021年12月17日至18日,第17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论坛暨“乡村教育与学校文化”观摩研讨会将在青年中学举行。届时,学校将通过全方位展示,呈现乡村教育的生动实践。


①会议内容


A.区域乡村教育发展经验分享和校长关于“乡村教育与学校文化”的主题报告。


B.教师组合报告:关于学校文化传承、“农教合一”的课程改革、学生社团活动,等等。


C.校园文化观摩:观摩王拱璧纪念馆和富有乡村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D.课堂观摩:观摩课堂教学和有关“拱璧精神”传承的班会课。


E.社团活动观摩:学生社团常态化开展的现场展示。


F.沙龙研讨:“双减”政策下,乡村学校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主动作为?


G.专家点评及报告:知名专家将做精彩点评或和主题报告。


②与会专家


王振存: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访问学者。教育部宏观政策咨询专家、教育部教育政策编制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检测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国家新闻出版署评审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


徐万山: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河南省陶行知研究会秘书长,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教育科学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和学校改进研究,代表性学术成果有《论课程价值的实现》《教师课程力及其影响》《优质学校:关键特征与整体建构》等。


③主办单位


河南教育新闻中心

教育时报社

漯河市召陵区人民政府


④承办单位


漯河市召陵区教育局


⑤协办单位


“教育时报”微信公众号

“河南教师”微信公众号

河南睿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⑥会议时间


2021年12月17日下午、18日上午


⑦报到时间


2021年12月17日上午


⑧报到地点


漯河市楚悦和锦酒店(漯河市召陵区黄河路与桐柏山路交叉口东北角)


本次论坛为公益性质

不向与会者收取会务费

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因疫情防控要求

会议严格限制规模

每所学校限报5位老师

有意参会的老师

请电话报名

名额有限

额满即止


报名电话

↓↓↓


0371—66370667

18790521562

(龙老师)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梁美玲



推荐阅读:
诚邀!与王拱璧先生“对话”中国乡村教育

“双减”之下,乡村学校有哪些机遇和挑战?来这里寻找答案!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传承文化,开创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