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六要素|专号推送
中国外语2021年第2期(总第100期)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专号】
(点开可看本期目录)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六要素
摘 要:本文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勾画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所涉及的六个问题,即整个建设过程的六个要素:(1)为什么,(2)是什么,(3)谁来做,(4)何时做,(5)何处做,(6)怎样做。文章认为,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关于“为什么”“谁来做”“何时做”和“何处做”,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或不需要更多的讨论,而“是什么”和“怎样做”这两个问题,还处在探索的阶段,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本期“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专号的设计和内容提供了一些初步的解释。
主题词: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要素;问题导向;专号
1
引言
新时代教育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2016:1)教育部于2020年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是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①。按照这个精神,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这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这是国之大计,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崛起,以及国家长治久安等重大问题。关于课程思政建设以及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度思考,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例如:赵鸣歧,2018;崔戈,2019;韩宪洲,2020a,2020b;刘正光等,2020;唐德海等,2020;王卓,2020;肖琼、黄国文,2020;杨金才,2020;张敬源、王娜,2020)。韩宪洲(2020a,2020b)对课程思政先后提出了“三问”和“四问”:“课程思政是什么?”“课程思政为什么?”“课程思政怎么干?”“课程思政怎么看?”而唐德海等(2020)也有“三问”:“本质之问:‘课程思政’究竟是何物?”“界域之问:哪些课程需要‘课程思政’?”“实践之问: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协同共生?”这些都是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以问题导向(problemorientation)作为研究途径,从六个方面探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所涉及的问题:(1)为什么(why),(2)是什么(what),(3)谁来做(who),(4)何时做(when),(5)何处做(where),(6)怎样做(how),并把这些问题看作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六个要素。通过对这些要素的讨论,本文还将对本期“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专号(specialissue)的设计做出分析和解释,以便读者了解我们的工作初心。
2
六个要素简述
下面讲的六个要素,就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所涉及的六个问题,它们之间有一些先后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1为什么
“为什么”是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原因。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牢记教育的育人功能,明确新时代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明白怎样保证在各个层次的教育机构落实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把价值塑造和立德树人落实到不同层次的教育以及不同学科和领域的教育中。《纲要》和《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所提出的具体要求都回答了这里所说的“为什么”问题②,这点我们(肖琼、黄国文,2020)已讨论过,其他学者(例如:赵鸣歧,2018;崔戈,2019;韩宪洲,2020a,2020b;唐德海等,2020)也做了探讨,不赘述。关于“为什么”要做课程思政,赵继伟(2019:115)提供了一种比较实际的解释: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占主干地位,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问题是,“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单打独斗、孤军奋战,其他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功能没能得到有效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育人合力没能形成,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与探索正是为化解这一问题”。关于“为什么”要做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目前学界所给予的答案应该已经非常清楚,因此这里没有必要进一步讨论。
2.2 是什么
这里的“是什么”是对课程思政进行定义和解读。按照韩宪洲(2020a)的“课程思政是什么”的解读,“课程思政是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一是所有教师都要做好“大先生”,不仅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而且要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品味;这就要求“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二是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并充分发挥各类课程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的一种教育理念;三是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增加思政课程或对非思政专业课程进行“去知识化”,而是“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等手段,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韩宪洲,2020a)。唐德海等(2020)观察到,到目前为止,学界对“课程思政”的本质(代表性界说)有六种不同的看法;肖琼、黄国文(2020:10)也曾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看法:“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即在(非思政)专业课程(如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文学导论)中贯穿思想价值引领的主线,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肖琼、黄国文(2020:10)还用一个连续统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进行描述和比较,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其他学者的说法有相似之处:“‘课程思政’旨在挖掘和发挥专业课、通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功能,其侧重点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是观之,‘课程思政’的涵义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赵继伟,2019:115)。唐德海等(2020:53)把这种观点描述为“实践活动说”。关于“是什么”,目前的讨论也有很多,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跟“是什么”关系密切的是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课程思政要“做什么”,或者说,“做什么”才是属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这个问题与“怎样做”关系紧密。
2.3 谁来做
“谁来做”要回答的是什么人来参与课程思政建设。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崛起等大问题。从这一点看,这是几乎所有人都要参与的工程。但就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而言,主要的参加者可以分为三类:(1)外语教育家和应用语言学研究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把国家层面的课程思政方略进行分解,落实到外语教育的实践中;这一类人既包括国家外语教学大纲的制订者、编写者和教材(包括规划教材、推荐教材、统编教材)的审定者、教育评估者,也包括中国外语教育(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者,还包括教材的编写者;这一类人来自国家机关、高校、出版社、杂志社等机构。(2)外语教学管理者和外语教师。他们通过制订和修订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选择和选用专业教材,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完善课堂教学设计,变换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修订课堂教学评估标准等手段,把思政元素的挖掘和价值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一类人主要是教育机构的人员。(3)学生(来自各类学校)。他们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直接受益者;课程思政建设是否成功、教学效果如何,关键是看这些学生是否会成为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所期待培养的人,今后是否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第一类人员主要的工作在于制订课程方案和对方案的实施进行可行性研究,活动是跨地区、跨学校的,做出的事情会影响多个机构和群体;第二类和第三类人员主要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主战场的直接参与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取决于第二和第三类人员。
2.4 何时做
据陈华栋等(2020:19)的研究,就中国教育的“育人”思想而言,传统的育人思想一直存在着,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汉代、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清代和民国时期,所重视的是“德”和“才”,因为“注重对人的‘德’方面的培育一直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优良传统”。其他国家的教育同样是注重道德和文化精神的教育,因为教育从来就没有脱离对人的文化输入和精神培养。教育的育人功能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因此就有了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说法(翁铁慧,2020)。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工作。根据陈华栋等(2020:20-27)的梳理,我国的政治与思想教育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政治与思想教育到思想政治工作;(2)从思想政治工作到德育、学科德育;(3)从学科德育到课程思政。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2017:377),“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上:376),“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上:378)。这是把教育的育人作用提高到最高层次的表现。教育的目的是价值塑造,因此教育的功能是育人,教育就是价值教育。如果简单地回答“何时做”,那就是永远都要做。虽然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一直重视“德”的教育,但把“立德树人”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是从党的十八大后开始的。因此,严格意义上讲,课程思政建设是在新时代提出来的,是教育机构目前和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2.5 何处做
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以及不同学科和领域的教育(如政治、历史、经济、物理、化学、外语等)都要做的主要任务。简单地回答“何处做”,就是所有的教育机构和所有课程都要做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年8月14日),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从启蒙道德情感教育,到打牢思想基础,到提升政治素养,最后到增强使命担当,思政教育不断线,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把党、国家和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③。对于“何处做”这个问题,简单的回答是处处都要做,但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重点,为不同的教育要求和共同的教育目标服务。
2.6 怎样做
“怎样做”是最复杂的问题,基于对“课程思政”的不同认识(唐德海等,2020),就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做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课程思政就是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就外国语言文学所涉及的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而言,每个学科领域都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但由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有其独特的专业性质,所做的课程思政就有所不同。从目前情况看,有些学者已经在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对课程思政问题做了非常有益的探讨。下面试举几个例子。就外国文学教学而言,杨金才(2020:50)谈到,在讲解西方理论概念时,融入中华元素,可以使学生通过中外比较的视野认识西方文化,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西方理论概念的印象,另一方面又提升了其对自我文化的认知能力。王卓(2020:71)对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外国文学课程建设充满信心,认为文学课程既可以成为新文科建设和中国高校“立体化外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能“在政治方向性、价值导向性和文化引领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这又反过来赋予了外国文学研究和教学新的视角和方法,从而使文学经典在新时代焕发新的人文之光”。就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而言,有多位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例如,刘正光等(2020)梳理了立德树人的传统与时代内涵,认为准确领会“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是寻找课程思政的契合点,认为课程思政是一个实在的教学实践过程,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懂得并追求真善美,为社会、为国家而读书,这样立德树人的目标也就可以得到实现。张敬源、王娜(2020)阐释了外语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思想,认为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强调潜隐性,课程设计要注重融合性,教学过程要崇尚自然性,教学方式要凸显暗示性,育德于无形,寓教于无声,课程思政要植根课堂教学实践。成矫林(2020)对外语教材的分析表明:语言学习的内容要与思政内容进行融合;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塑造,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黄国文(2020)通过分析英语教材的课文,提出要对课堂语篇进行研究,建议从语言角度思考(think linguistically),认为任何话语(包括课堂话语)都具有价值取向。话语分析可以从思政思维角度进行(think ideologically-politically),因为它是挖掘非思政语篇中思政成分的一种好方法,但是,不是要对整个语篇进行穷尽的分析,而是要注重那些突出的、有分析意义的语言成分,然后从思政视角思考和解释,引领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考虑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上述这些文章涉及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六个要素,但主要聚焦在“是什么”和“怎样做”,这是因为,“为什么”“谁来做”“何时做”“何处做”这些问题已经比较明确,或者说是不言而喻的。
2.7 小结
就上面所描述的六个要素而言,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学术探讨看,相对说来,“是什么”和“怎样做”比“为什么”“谁来做”“何时做”和“何处做”要重要得多,因为前面两个问题的讨论还在初级阶段,有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而且不像后四个问题那样答案明确。对课堂上的外语教师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做”,正因为如此,肖琼、黄国文(2020:12)认为,“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要做好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就必须拥有“一支能够理解课程思政意义和其重要性并有能力在实践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外语教师队伍”。可以预测,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讨论的热点问题应该主要还是“是什么”和“怎样做”,但重心会逐渐向“怎样做”移动和倾斜,因为外语课程思政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肖琼、黄国文,2020:10),是一种“实践活动”(唐德海等,2020:53)。
3
关于本专号的设计和内容
这一期《中国外语》,是创刊第100期。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选择把2021年第2期作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专号,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在《中国外语》创刊15周年之际,我们(黄国文、肖琼,2019:10)提到,“《中国外语》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是一直在努力的”,《中国外语》“关心国家外语教育的战略发展,努力为外语教育改革保驾护航”“外语学术期刊出版人与外语教师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国家培养发展需要的外语人才,大家的社会责任也是从自己力所能及做起,为培养外语人才服务”。《中国外语》2020年第5期的《学论经纬》和《改革论坛》刊登的都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文章;该期发表这一专题的5篇文章,是对出版本专号的一种“热身”。本期“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专号是办刊以来第一次组织的专号,这种做法在国内其他学术期刊中还不多见。出版专号,就是要聚焦问题,在外语界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由于我们认为外语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本期各栏目的侧重点与以往有所不同。《学论经纬》的文章,主要作用是以问题为导向,理清思路,探索实践路径,聚焦问题。《改革论坛》是在实践中体现外语课程思政理念的个案分析,之所以认为属于《改革论坛》的话题,是因为个案分析中的很多观点和做法都有创新。本期的《学术探索》期待从学术的视角探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问题,或者说,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在外语教育中践行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所讨论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外语课程思政。《纵横论译》讨论的则是关于翻译(理论与实践)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关系问题。为了突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发挥《中国外语》在这方面的引领性,我们邀请了学界的几位知名学者一起参与本专号的编辑工作,作为不同栏目的主持人,一起推动此项重要工作。
3.1 《学论经纬》和《改革论坛》
本期《学论经纬》的目的是厘清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外语教师今后的工作重心是“怎样做”,并确定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是教师(“谁来做”)等问题。这篇文章的另一个目的是对本期专号做点“导读”工作。《改革论坛》专栏的主持人是王守仁教授;所刊登的5篇文章是理论与实践的举例,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以下简称《明德英语》)为个案进行分析。正如王守仁教授在栏目主持人话语中所说的,课堂教学活动的三种基本要素是教材、教师和学生,“作为用于教学而编选的材料,教材起到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功能,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师生相互作用的中介。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什么样的教材”。本专号把教材建设作为改革论坛的话题,就是要强调教材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为教材工作是此项宏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关系到新时代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也贯穿于此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细读此栏目的5篇文章,我们就会发现,教材的编写者都努力从不同角度来阐述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教材编写理念和实践。特别值得在这里一提的是关于《明德英语》多元大纲的描述(肖琼、黄国文,2021):教材没有简单采用结构大纲、功能大纲、意念大纲、交际大纲、基于任务大纲、基于内容大纲、基于话题大纲或其他大纲,而是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12个词组所构成的“元素大纲”作为核心,与基于技能大纲、基于任务大纲和以学生为中心大纲一起构成多元大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和体现到教材和课堂教学中,这是“牢固坚守学校阵地”的具体表现,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实际行动(翁铁慧,2020:2-3)。
3.2 《学术探索》
在策划此专号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怎样与期刊的《学术探索》栏目联系起来这一问题。肖琼、黄国文(2020:10)曾对课程思政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这里说的“教育教学”是两个层次的问题,“教育理念”涉及整个教育过程,而“教学理念”则主要是指教学的实施。因此,我们认同文秋芳教授在《学术探索》栏目的主持人话语中所表达的观点:“不错,课程思政是教学理念。这只是一种狭义解读,广义的课程思政远超出课堂教学的范畴。例如专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培养等都离不开课程思政理念。”正因为如此,我们把文秋芳、胡杰辉、罗良功、王欣等教授的4篇文章当作对外语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的学术探索。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学术探讨,肖琼、黄国文(2020:10)曾说,“怎样通过常规的专业教学把思政内容有效融入课堂,如何设计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框架,挖掘提炼各类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元素,是必须认真探讨的学术问题”。很清楚,这里所说的“学术”是在指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背景下的学术活动。因此,在探索外语课程思政建设问题时,《学术探索》栏目中的文章与期刊非专号中的学术研究文章是有差别的,但无论如何,这些文章都是对有关问题的学术思考,因此都可以放进期刊的《学术探索》栏目中。从文章的内容可以看出,该栏目的文章所讨论的内容既涉及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问题,也涉及文学和文化问题。
3.3 《教学研究》
如果说“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肖琼、黄国文,2020:10),那么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落脚点就是课堂教学。外语学科的教学涉及外国文学、外国语言、翻译、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内容。怎样把外语课程思政理念有机地融入专业训练(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深入探讨的问题。正如文旭教授在《教学研究》栏目主持人话语中所说的,“外语教育课程思政落实得好不好,主要取决于外语教师、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外语教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学的研究至关重要,因为课程思政建设主战场就在于课堂和教学实践。该栏目的四篇文章探讨的是不同外语科目的教学:语言学(文旭)、国别与区域研究(常晨光、周慧、曾记)、文学文化(尹晶)和综合英语(丁凤等)。探讨不同外语科目的教学,目的是展现在不同教学科目的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课程思政实践和课程思政建设。我们希望,通过观察和学习不同专业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实践,读者会进行深度的思考,并把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应用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参与探讨如何在外语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
3.4 《纵横论译》
本专号的《学术探索》和《教学研究》栏目已经涉及语言、文学、文化和国别与区域研究领域的内容。《纵横论译》则是关于翻译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的探讨。正如《纵横论译》栏目主持人司显柱教授所说的,翻译教学不仅仅要注重翻译知识传授和翻译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深入探索和挖掘翻译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课程思政在翻译课程中教书育人的根本作用”。翻译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一样,都要把价值教育贯穿在看起来与思政没有直接联系的课程中,在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始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为什么读书和为谁读书的道理,让自己成长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3.5 关于“课程思政”的英语翻译
从本期文章以及现有的文献看,关于“课程思政”(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不同学术专长的学者都有“大同小异”的表述。“大同”是显而易见的:都是在立德树人的框架中谈论新时代的育人问题;“小异”是个人的认识阶段、知识结构和学术专长所致。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也说明为什么我们有必要专门组织对外语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的专题讨论。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和解读有关的是有关术语的英语翻译。我们查阅了不同的学术期刊,所用的英语翻译五花八门。就本期的文章而言,对“课程思政”或“外语课程思政”,不同的作者偏好不同的表达和翻译。采用意译的有“integ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value education through courses”和“the ideological and virtue awareness of the curriculum”等;采用直译的有“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the ideological-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和“implemen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等。对于“立德树人”也有意译和直接用汉语拼音两种方式:“foster integrity and promote rounded development of people”(意译);“Lide Shuren”(汉语拼音)。这里涉及的是翻译的学术问题,从普通大众(尤其是外国人)的理解来说,采用意译“integ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和“foster integrity and promote rounded development of people”要比“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和“LideShuren”好理解,但从价值意义的表达看,意译并不一定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真正含义,而且直译可能更有助于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我们在《中国日报》(英文版)中看到,“思政课程”的英文翻译是“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按照这一思路,我们认为,对“课程思政”或“外语课程思政”采用直译可能会好些。不过,由于这是个学术问题,也为了尊重作者的选择,本期没有要求统一使用某一种翻译方式。
结语
《中国外语》以“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为主题出版专号,是期刊人把“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牢记在心中的一个表现。我们(黄国文、肖琼,2019:1)在讨论外语教师与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时说,“中国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思想、新勇气、新作为。担当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作风,担当就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良知。作为外语人(教师、出版人),我们必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正因为如此,我们热情地投入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之中,与大家一道,探讨课程思政建设问题。我们清楚,本期刊登的论文只涉及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一小部分内容,主要是关于“是什么”和“怎样做”的初步讨论。我们期待更多的学者加入研究和实践行列,一起深入探索外语课程思政建设问题,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释&参考文献
①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年5月28日).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访问日期:2021年1月20日.
② 教育部发布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801/t20180130_325920.html. 访问日期:2021年1月20日.
③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25326.htm. 访问日期:2021年1月20日.
参考文献
[1] 陈华栋等. 课程思政: 从理念到实践[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0.
[2] 成矫林. 以深度教学促进外语课程思政[J]. 中国外语, 2020(5): 30-36.
[3] 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7): 138-140.
[5] 韩宪洲. 课程思政“三问”: 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N]. 中国教育报, 2020a-3-3.
[6] 韩宪洲. 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怎么看[J]. 高教研究, 2020b(5): 48-50.
[7] 黄国文. 思政视角下的英语教材分析[J]. 中国外语, 2020(5): 21-29.
[8] 黄国文, 肖琼. 外语教师与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和担当[J]. 中国外语, 2019(5): 1;10-13.
[9] 李秀英, 寇金南, 关晓薇, 刘靖. 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明德”与思辨——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为例[J]. 中国外语, 2021(2): 39-46.
[10] 刘正光, 孙玉慧, 李曦. 外语课程思政的“德”与“术”[J]. 中国外语, 2020(5): 4-9.
[11] 刘正光, 许哲, 何岚.“立德树人”与大学英语教材开发的原则与方法——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为例[J]. 中国外语, 2021(2): 25-34.
[12] 唐德海, 李枭鹰, 郭新伟.“课程思政”三问: 本质、界域和实践[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10): 52-58.
[13] 王守仁. 论“明明德”于外语课程——兼谈《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教材编写[J]. 中国外语, 2021(2): 4-16.
[14] 王卓. 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4): 66-72.
[15] 翁铁慧. 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整体构架与实践路径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16]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1).
[17]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18] 肖琼, 黄国文. 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 中国外语, 2020(5); 1,10-14.
[19] 肖琼, 黄国文.《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的多元大纲和潜在的教学法[J]. 中国外语, 2021(2): 17-24.
[20] 杨金才. 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之我见[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0(4): 48-51.
[21] 张敬源, 王娜.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原则与路径探析[J]. 中国外语, 2020(5): 15-20;29.
[22] 张敬源, 王娜. 基于价值塑造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为例[J]. 中国外语, 2021(2): 33-38.
[23] 赵继伟.“课程思政”: 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9(2):114-119.
[24] 赵鸣歧. 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8(10): 86-90.
作者简介:
黄国文,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E-mail:flshgw@scau.edu.cn。
肖琼,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出版事业部副编审,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E-mail:xiaoqiong@hep.com.cn。
责任编辑|常少华版式设计|王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