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预告 || “英华学者云上大讲堂”第一讲

高教社外语 高教社外语 2022-04-24


                 


第一讲



超越亚里士多德叙事研究传统的理论创新:

“隐性进程”与双重叙事进程


         






直播时间:2021年11月6日周六15:00—17:00 主讲人:申丹,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叙事学和文体学领域国际知名学者 主持人:罗选民,广西大学君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主办单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协办单位中南大学、广西大学、《中国外语》《21世纪英语教育》承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结业证书: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和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联合颁发
直播入口:


为推动新文科建设和中国外语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传播先进学术思想,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决定举办“英华学者云上大讲堂”。大讲堂为线上系列讲座,主讲人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出版的系列学术著作《英华学者文库》作者为主体,汇聚了我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研究、文学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内容涵盖语言学理论、国家语言能力研究、中国译论、典籍翻译、文学理论与批评、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传播、中国形象建构、跨学科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外语和国际中文教学理论、教育技术创新与应用等主题。“英华学者云上大讲堂”共30讲,每两周一场,第一讲邀请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申丹教授主讲。











第一讲内容提要


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来,文学研究界在研究叙事动力时,一直聚焦于情节发展。然而,申丹发现在不少作品情节发展的背后,还存在一股叙事暗流,申丹将之命名为“隐性进程”。隐性进程与情节发展呈现出不同甚或相反的走向,在主题意义、人物塑造和审美价值上均形成对照补充或对立颠覆的关系。若忽略隐性进程与情节发展构成的双重叙事动力,就会对作品造成片面理解,甚至严重误解。


无论是叙事研究、文体研究还是翻译研究,现有的相关理论概念和分析模式都仅仅考虑了情节发展,因此无法用于揭示隐性进程,无法解释隐性进程和情节发展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隐性进程和情节发展构成的双重叙事动力对以往的各种相关理论和方法都构成重大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申丹开拓了新的空间,将一系列理论概念加以双重化,建构了多种具有双重性质的分析模式。


欧洲叙事学协会(ENN)2017年在布拉格召开的第五届双年会特邀申丹以“双重叙事运动能如何重构和拓展叙事学”为题,做了一小时大会主旨报告,引起热烈反响。法国的叙事学常用术语网站2019年将申丹提出的“隐性进程”作为国际叙事学界的常用术语推出。文学研究界国际顶级期刊之一、美国的《文体》(Style)杂志将2021春季刊的全部篇幅用于探讨申丹首创的隐性进程和双重叙事动力理论。来自西方八个国家的14位学者和两位中国学者接受了《文体》编辑部的邀请,分别撰写专文,探讨申丹的理论。申丹在供其他学者讨论的目标论文中,对“隐性进程”和双重叙事动力进行了简要系统的理论建构,提出了15个命题。在“英华学者大讲堂”的第一讲中,申丹将集中介绍这篇目标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内容。


在切入正题之前,申丹教授将首先介绍自己在叙事学、文体学和翻译学领域科研创新的经验,谈外语科研创新的几种途径。



第一讲主讲人简介



申丹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雅讲席教授、人文学部主任;被聘为国际权威期刊Narrative(美国)的顾问和Style(美国)的顾问、Language and Literature(英国)的编委、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欧洲)的编委、The Translator(英国)的顾问、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英美)的顾问编委,以及十余家中国CSSCI来源期刊或辑刊的编委或顾问;有五部专著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其中四部获一等奖),一部新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国际一流期刊和重要参考书以及中国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超过一百五十篇,其中一篇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篇获北京市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2014年以来连续上榜Elsevier在国际上高被引的中国学者榜单。




第一讲参考文献



1. 美国Style期刊探讨申丹首创理论主题特刊上的目标论文和回应论文:

Shen, Dan. “‘Covert Progression’ and Dual Narrative Dynamics.” Style, vol. 55, no. 1, 2021, pp. 1–28. (提出自己的理论,供其他学者探讨的目标论文)

Shen, Dan.  “Debating and Extending ‘Covert Progression’ and Dual Dynamics:Rejoinders to Scholars.” Style, vol. 55, no. 1, 2021, pp.  117–56. (回应其他学者探讨的回应论文)

(这两篇论文中间是来自美英法德等八个西方国家的14位学者和2位中国学者专门探讨和应用申丹的理论的16篇论文)


2. 国际顶级期刊登载的西方和中国学者探讨和应用申丹理论的部分论文

Pier, John. “Dan Shen’s Rhetorical Narratology and Umberto Eco’s Semiotic Theory of Interpretation.” Style, vol. 55, no. 1, 2021, pp. 28–36.

Phelan, James. “Theorizing Dual Progression: Some Questions for Dan Shen.” Style, vol. 55, no. 1, 2021, pp. 36–42.

Lothe, Jakob. “Dan Shen’s Theory of Dual Narrative Dynamics Linked to Ian McEwan’s Atonement.” Style, vol. 55, no. 1, 2021, pp. 100–105.

Marsh, Kelly A. “Dual Narrative Dynamics and the Critique of Privilege.” Style, vol. 55, no. 1, 2021, pp. 42–47.

Duan, Feng. “Dan Shen’s ‘Dual Dynamics’ and Dual Audience of Literary Fairy Tales.” Style, vol. 55, no. 1, 2021, pp. 105–111.

Zhang, Xin. “Extending Shen’s ‘Covert Progression and Dual Dynamics’ to Drama Analysis.” Style, vol. 55, no. 1, 2021, pp. 89–94.

Abbott, H. Porter. “Thoughts on ‘Dual Narrative Dynamics.’” Style, vol. 55, no. 1, 2021, pp. 63–68.

Candel Bormann, Daniel. “Covert Progression in Comics: A Reading of Frank Miller’s 300.” Poetics Today, vol. 41, no. 4, 2020, pp. 705–29.

Hogan, Patrick Colm. “Covert Progression as Causal Complexity.” Style, vol. 55, no. 1, 2021, pp. 47–53.

Lanser, Susan S. “Reading Dual Progression: A View from The Hilltop.” Style, vol. 55, no. 1, 2021, pp. 94–100.

Schmid, Wolf. “Happenings and Story: A Response to Dan Shen’s ‘Covert Progression’.” Style, vol. 55, no. 1, 2021, pp. 83–89.


3. 申丹在国际上发表的部分相关论文

Shen, Dan. “Covert Progression behind Plot Development: Katherine Mansfield’s ‘The Fly.’” Poetics Today, vol. 34, no. 1–2, 2013a, pp. 147–75. (首次在国际上提出“隐性进程”)

Shen, Dan. “Dual Textual Dynamics and Dual Readerly Dynamics: Double Narrative Movements in Mansfield’s ‘Psychology.’” Style, vol. 49, no. 4, 2015, pp. 411–38. (该期首篇论文,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双重文本动力”和“双重读者动力”,两者共同构成“双重叙事动力”)

Shen, Dan. “Joint Functioning of Two parallel Trajectories of Signification: Ambrose Bierce’s ‘A Horseman in the Sky.’” Style, vol. 51, no. 2, 2017, pp. 125–45. (该期首篇论文,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作品从头到尾并行的“双重表意轨道”)

Shen, Dan. “Dual Narrative Progression and Dual Ethics.” Symplokē, vol. 25, no. 1–2, 2018b, pp. 511–15.(首次在国际上揭示双重叙事进程与双重伦理立场的关联)

Shen, Dan. “Dual Narrative Progression as Dual Authorial Communication: Extending the Rhetorical Model.” Style, vol. 52, no. 1–2, 2018a, pp. 61–66. (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双重作者—叙述者—读者”的修辞交流模式)

Shen, Dan. “Covert Progression, Language and Context.” Rethinking Language, Text and Context, edited by Ruth Page, Beatrix Busse, and Nina Nørgaard,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9, pp. 17–28. (因为这篇论文的创新性,英国和德国主编在收到其初稿后,重新编排目录,将该文调至引言之后的正文首篇。此文集其他作者均为西方学者)


4.  申丹的相关著作

Shen, Dan. Style and Rhetoric of Short Narrative Fiction: Covert Progressions Behind Overt Plo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2014]. (正文六章全部为作品分析,从以往被忽略的“隐性进程”的角度,揭示出历代西方批评家对相关经典作品的片面理解或严重误解。该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申丹:《双重叙事进程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探讨,系统建构了自己独创的理论体系;下篇将自己的理论应用于对西方经典作品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隐性进程与情节发展的复杂互动关系,以及读者阐释的双重化和复杂化。)







英华学者云上大讲堂

直播及回放观看


◆ 请复制直播链接并在网页中打开:     https://huiyi.enetedu.com/yhdjt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 
  1. 首次登录学习请点击“注册/报名”完善信息,之后可输入用户名密码进行登录。注册并累计观看“英华学者云上大讲堂”8期及以上,可打印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与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联合颁发的学习证书计入学校教师培训学时

  2. “大讲堂”直播时间为周六下午15:00—17:00每两周一次,节假日顺延,具体时间以每场讲座的直播预告通知为准(见“高教社外语”微信公众号)。直播、一周内回放免费开放。本次讲座直播时间为11月6日15:00—17:00,回放时间为11月8日9:00至11月14日24:00。


 ◆ 点击下方蓝色链接了解图书详情


      “英华学者文库” 重磅推出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 >>






扫描二维码获取“英华学者文库”购买链接


            




    责任编辑 |  秦彬彬
    海报设计 |  姜   磊
    版式设计 |  王御力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