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现象:前世今生以及“随随便便成功”与天赋开发的条件
本文节选自《“谷爱凌现象”五人谈》
完整版刊登在《体育与科学》2022年第2期欢迎扫码阅读
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入学顶级名校、手握巨额代言……
谷爱凌,这个18岁女孩,一夜之间成为成功学的典范。“天才滑雪少女”横空出世,她自信、阳光、大方的形象以及在冬奥会中为中国夺得两金一银的战绩,都让她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量收割机。不过,人们最爱讨论的不是她的竞技实力,而是她的家庭背景和成长道路。
随随便便成功?
谷爱凌出圈后,她的母亲谷燕也成为无数中国父母艳羡的对象,大家迫切想知道谷妈妈是如何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女儿的。
早在2019年谷妈妈就回应道:“我哪有什么教育啊,我都不管她……哎呀,我就是让她必须睡足够的觉,小时候睡15个小时,上小学后13个小时,现在每天也要睡10个小时,睡不够哪有精力玩儿。”谷爱凌也认为这睡觉多是自己成功的秘诀。
虽然谷妈妈的教育方式似乎为“双减”政策提供了成功案例,但如此“凡尔赛”的回答自然不能让深陷教育“内卷”的中国家长满意。“人家的小孩睡睡觉,滑滑雪就能高分上斯坦福,还能顺便拿几个奥运奖牌,我们的孩子起早贪黑各种补习班、体能训练,为何连考个国内二本都够呛?考个中考体育都无法及格?”
于是,人们将谷爱凌的成功归结于精英式教育。“我和谷爱凌的差距就是少了一个交通运输部的外公、运动员的外婆、顶尖投行工作的妈妈。”随着网络的发酵,大家对于教育的焦虑逐渐转至阶层跨越的焦虑。谷爱凌的刻苦训练被选择性忽略,财富、地位等家庭社会资本被放大。人们此时已经淡忘了东京奥运会跳水冠军全红婵出自农村贫困户。
无论是教育焦虑还是阶层焦虑,都与传统的望子成龙观念不无关系。养儿防老的传统社会期盼依然存在,只不过这种期盼换了一种形式,那就是把子女当作投资对象。投资当然是要求回报。中国人口则未富先老,“养老”这类原先应由国家提供或者部分提供的公共产品,完全转嫁给了社会或者家庭。为自己日后“老有所养”的焦虑,是谷爱凌现象中,人们津津乐道于她的家庭如何培养她成才的深层原因。
一位记者曾问:“上帝到底给谷爱凌关了哪扇窗?”但是,这位记者其实并未回应谷爱凌的短板,反倒将其推高到一种全能人才的高度。
我认为,谷爱凌的所谓的成功都是表象化的,从人格完整性来说,谷爱凌不仅难说成功,非完整性人格还是她最大的心病、精神短板,它构建出谷爱凌逆向人格的全部内涵。
谷爱凌并非人们所熟知的常态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她知道她父亲的身世,但没有见过她的父亲。这便是上帝为谷爱凌关上的那扇窗。
谷爱凌缺乏天然父爱,但谷燕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她对谷爱凌父爱缺失做出了最大程度的补救。她的第一个补救策略是自己扮演父亲。滑雪并非正规传统女性的眷恋项目,它带有很强烈的男性化的元素,这便是谷燕奉献给谷爱凌的父爱。谷燕所操持的第二个策略便是让谷爱凌叫她的姥姥为奶奶。这样的方式在中国属于大事件,那就意味着谷燕是招赘女婿,谷燕已经在中国的民间伦理学的高度上虚拟性地“降低”了谷爱凌父亲的地位和价值。谷燕使用的第三个策略是让谷爱凌从事强竞技运动,换句话说,谷燕在让谷爱凌自己成为男性化的象征物。谷爱凌很难背叛母亲的意志,于是才出现了人们今天所见到的一切。
当父爱的缺失境况真实地降临到每一个当事者的身上时,都是一场灾难,好在谷燕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断臂式自救行动,她将自己、自己的母亲(谷爱凌的姥姥)以及谷爱凌本人都培养成了虚拟的父亲,这便构建出一种奇观,三代妇女均成为一种高度男性化的虚拟身份演绎者。
“我一直直言不讳地感谢美国和中国,是他们让我成为现在的我。他们都非常支持并将继续支持我。因为他们明白,我的使命是将体育作为一种团结的力量。”
团结即力量,奥委会主席巴赫看准了这一点,他特意在风靡百年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 更高 更强”后面又加入 “更团结”,展现了强烈的政治抱负,“更团结”明显针对正在形成的世界新冷战对抗格局。
体育竞技中最美的体验莫过于专注力,郑也夫教授讨论专注力时说,体育的最大功能是帮助人控制自己:既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又要学习控制自己的精神,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世人对体育游戏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即游戏很难跟严肃神圣的东西产生深刻的联系,即便每回奥运会开闭式非常隆重庄严,但那些堂皇的仪式还是被当作外在附加的,体育游戏内在的神圣性一直未能被透彻地阐发。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告诉我们,游戏神圣性正是源自聚精会神的专注力。
真正严肃的体育运动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未能展开,一直被政治军事经贸等人类迫切的事务盖住,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那也只是灵光乍现。
现当代体育运动发展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它终于呈现出了尼采所说的“酒神型”艺术魅力,成千上万的体育迷们被带入激烈比赛所迸发出来的巨大能量之中去,那是一种“幸福的沉醉”,是狂喜与陶醉的集体体验。观众的身份既不是“旁观者”,也不是“评论家”,他们是比赛的一部分,观众与运动员在身体上共同参与着比赛。
今天关注谷爱凌,如果不问国籍,不管肤色,更不在乎家庭背景,甚至她代表何队参赛也忽略不计,我们不妨尝试以纯粹的游戏人态度卷入其中,那将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体验。
人们,特别是当下的人们,推崇一夜成名,敬仰神话。这本来是年轻人的特征。年轻人崇拜新星的陡然爆发,瞧不上默默耕耘逐步到达的优秀,所以他们追星。年轻人着急,都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徒具力气和欲望而没有话语权和发挥空间,这种焦灼,难以忍受。要经过岁月打磨,社会鞭笞,才能承认接受自己的平庸,人生就是学会与平庸安然相处的苦痛旅程。
文献引用格式:
范可,吴驷,路云亭,杨海晨林志义,王资博.“谷爱凌现象”五人谈[J].体育与科学,2022,43(02):33-42.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