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经契约No.13019|看100部科幻电影可以领悟一篇《阿莱夫》级博尔赫斯短篇

阅录评 2020-09-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Canborg灿宝 Author Canborg


前情

空白合同1号 《神经契约》 17人签署神经契约

神经契约No.13016

神经契约No.13017

神经契约No.13018


神经契约

序号

13019


今日发布神经契约

No.13019:姚小贤&阅录屏


在10月19日沙龙上,段永朝老师说“神经契约”是一种阿莱夫级的“高阶迷茫”体验,我们今天就来浅浅地赏一赏阿莱夫级“高阶迷茫”是什么样子的。








阿莱夫级高阶迷茫

点击回顾10月19日沙龙







在一座城市中不辨方向,这说明不了什么。但在一座城市中使自己迷失,就像迷失在森林中,却需要训练。

——本雅明






阿莱夫是什么?







REC


首先我们请出梁文道,一分半钟科普一下“阿莱夫”是什么……



El Aleph《阿莱夫》第2版
Buenos Aires:Editorial Losada, 1952



《阿莱夫》是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创作于1949年的短篇小说。


要想了解阿莱夫是什么?高阶迷茫有多高阶?最好的答案当然要在原著里找。当然如果你很懒,很难静下来看书,先透过向博尔赫斯致敬的那些科幻电影来浅浅地尝一尝阿莱夫的味道也可以。掐指算了一下,大约看100部相关的科幻电影就可以大概领悟阿莱夫的轮廓,下面就让鹿小姐先给你介绍几部解解渴吧……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来源比较多,我们的分享也不是学术著作,在此致谢,就不一一标明来源们了







星际穿越






我们先来看看阿莱夫长什么样?



《星际穿越》中处处都是博尔赫斯的意象:


奇点、球型,进入后可看到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一切……来自《阿莱夫》

五维空间、六角形无限延伸,书架的意象……来自博尔赫斯另外一部著作《巴别图书馆》

进入五维空间后拥有了无限的时间与空间,最终却被收回……来自《秘密的奇迹》






盗梦空间








而《盗梦空间》则像是诺兰对逝去32年的博尔赫斯的致敬之作,那些精心设计的迷幻桥段、梦与梦之间的关联、梦与现实的对接都像极了博尔赫斯小说,迷宫、镜子更是博尔赫斯的著名标签。








银翼杀手






《银翼杀手》原著作者菲利普·K·迪克将科幻与“技术至上”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结合在一起,被看成“美国的博尔赫斯”。


这位永远处在疯狂边缘的科幻大师,这位焦虑地质疑着梦境与现实之间脆弱关系的科幻界博尔赫斯。他是个缺乏安全感的药物依赖者和精神病人,广场恐惧症、被迫害妄想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所有你能想到的精神疾病,他在自己短短的53年生命里大概都得过。然而正是这条脆弱而又时刻紧绷的神经,为他赋予了如同通灵者与先知一般的超凡才华,他用一部部徘徊在美梦与噩梦边缘的致幻小说,揭穿着当代世界对人类身份的虚假建构,并借此向人们警醒着科技与大众传媒的邪恶一面,这份声嘶力竭的呐喊在今天依然能激起回音。

 

《银翼杀手》系列之所以历久弥新,是因为这部电影充满了隐喻色彩,具有充分的文本解读空间,无论你是存在主义者,还是博尔赫斯的拥趸,亦或是基督教文学的研究者,都能从这个系列中找到解读路径。这就像一座森林,不乏枝叶繁茂的树。


可以说整个“赛伯朋克运动”及其诸多衍生的分支均受到迪克的影响。迪克式的主题如政治狂想、星际阴谋以及因为吸食毒品和意志被控所产生的虚拟现实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主题之一。1982年的经典科幻片《银翼杀手》就改编自他的短篇小说《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另外还有《全面回忆》、《少数派报告》、《记忆裂痕》。






降临








看电影《降临》,让我们想起了博尔赫斯的故事,他是少有的不写人类感情的作家,《阿莱夫》、《博闻强记的富内斯》、《沙之书》,不一而足。








奇异博士






时间倒流、镜像世界、扭曲空间……这不仅是科幻电影,这还是一部宗教电影啊,密宗法门、佛眼看到的世界。通过埃舍尔空间悖论来展现一切众生世界。对时间和空间的改造,把《盗梦空间》中的视觉奇观成倍放大。把纪念碑谷里的建筑扔进万花筒里也就这种感觉了。


以比盗梦空间更浅显更娱乐的形式演绎博尔赫斯之“时间是永远交叉着的,直到无可数计的将来。在其中的一个交叉里,我是您的敌人”。不无猎奇的东方神玄学,精彩纷呈的空间折叠,令人不由想到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下面这段话:


“在交叉小径的花园里,总会有一条道路让人们在每一个生命节点得到幸福,在那条完全幸福的道路上,有且仅有你一个人在行走。在每一次刻骨铭心的选择里,总有一个你选对了路,在茫茫的恒河沙数的宇宙里,总有一个你,终生幸福。”






异次元骇客








《异次元骇客》所表现的主题与博尔赫斯的小说《环形废墟》非常相似,基本情节也如出一辙,可以说是这篇小说的网络时代电影版。当然影片还是强调惊险和动作的元素,没有《环形废墟》那么空灵与意蕴深厚。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这个故事与《阿莱夫》那个集子里的《永生》有某种关联。那是一个非常迷人的故事,讲一个流浪者寻找永生之城,最后找到了,却发现是一个空城,而附近看起来毫无文明可言的穴居人竟然是永生城的主人。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很可能借用了这个创意,从而创造出一个永生人的形象,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游荡。





迷幻演出








1970年上映的《迷幻演出》由画家唐纳德·卡梅尔与摄影师尼古拉斯·罗伊格联合导演,本片是一场向博尔赫斯的致敬:交错的平行世界、多重身份的迷惑……


1996年卡梅尔饮弹自尽,没有立即死去,他告诉妻子:“我还没看到博尔赫斯。”——因为《迷幻演出》中有以第一人称视角拍子弹穿过米克·贾格尔大脑的镜头,最后打碎了博尔赫斯的照片。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觉得博尔赫斯的作品,特别是《阿莱夫》是“不可拍”的,但是不断有导演非得要拍。效果怎么样呢?只能说差强人意。


对于那些懒得看博尔赫斯原著的小伙伴,你可以从这些向博尔赫斯致敬的科幻电影中“不断逼近”阿莱夫的样子,但是很遗憾,只能是“逼近”。


想要在生活中“高阶迷茫”,我们需要努力训练!


如果你也想签订一份“神经契约”,请给我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