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整整60年,穿越时空的重逢。

中国青年报+ 广东共青团 2021-11-17


广东共青团根植中国南方的青年价值叙事


今天的故事和往常相比,或许会有点长,它跨越了半个世纪,不知你会否和我一样,看完后会有那么一刻的沉默。


在这个漏尽人息的夜晚,希望你愿意和我一起,把它读完。




登上海拔2242米的山顶,李恒站在一个山洞前,沉默许久。洞口正上方的字已经模糊,只留下两侧的对联: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一条铁路钻进洞里,藏身黑暗中。


隧道百米外,母永奇扶着85岁高龄的外婆颤巍巍地走在蜿蜒泥泞的土路,走上了阶梯,穿过了碑林…


这是位于中国西南大凉山的小相岭山脉,两个80、90后的年轻人,从大城市来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在寻找些什么?



01


李恒眼前的这个山洞,叫沙木拉达隧道,这里曾被称作“修路禁区”,暗河、断层、泥石流随处可见,是老成昆铁路的制高点,也是贯通的关键。


这条被称为“奇迹”的铁路,于1958年7月动工,距今整整60年。


直至今天,不少70、80后仍然对它有直观的记忆:小学课文里的《成昆铁路通车了》,《中国地理》教科书里的成昆铁路小站,还有小时候家里以成昆铁路为背景的年画。


▲《中国地理》下册:图为刘沟车站和为建设龚嘴水库而修建的“之”字形刘沟三层展线,目前这条展线已经拆除



▲成昆铁路年画


而90、00后的你,可能会对中学课本里“五纵三横”中国铁路干线图里的成昆线,还有点印象。

▲八年级地理课本:中国铁路干线图


还有历史课本里提到的,中国赠与联合国的第一件礼物——成昆铁路象牙雕。

▲这座象牙雕,甚至可以看到刻在火车里的细小人物


但或许现在很少有人还知道,这里曾经记刻着每个中国人的骄傲和沉重…


它是人类历史上难度最大的铁路,当苏联专家得知中国要在青藏高原边沿破碎的板块冲突带上修建铁路,说道:“中国人简直是疯了”。国外权威专家甚至断言:“即使建成,狂暴的大自然也必使它变成一堆废铁。”


沿线三分之二崇山峻岭、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势陡峭,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中国人创造了世界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


它与美国阿波罗带回的月球岩石、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被联合国并称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但也正是在这1096公里上,平均每前进一公里,就牺牲两个年轻的生命。成昆沿线的每一个火车站,几乎都矗立着一座纪念碑。

▲时至今日,我们再看这条铁路,依然十分险峻


▲峭壁陡立,铁道横穿


▲成昆铁路沿线的烈士陵园


那些长眠在大山里的年轻生命,有李恒外公的战友们。


1964年成昆铁路复建,李恒外公和战友凭借钢钎铁锤,掏出6.4公里长的沙木拉达隧道,成为打通成昆铁路的关键,为西南腹地百姓凿开了一条出山通道。


从李恒记事起,外公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除了讲起成昆铁路。


那年,外公19岁。故事中,年轻的外公和战友喊着“嘿呦嘿呦”的号子,冬天跳进水坑里挖泥沙,冻得打颤发抖,夏天热得像火焰山,他们就着冷水冲冲继续干。“险山恶水听调遣,英雄面前无难关”。


▲当年,“胸怀全球挑重担,敢叫机器背过山”响彻山谷


▲在彝语里,“沙木拉达”是索玛花开的山谷


在这场长达6年的“战役”中,沙木拉达隧道每前进一公里,就有50多个年轻人牺牲,352名建设者长眠此地,唯有葱茏的索玛花与火车汽笛声相伴。


而其中一个,就是母永奇的外公。


母永奇从未见过自己的外公,只记得在外婆的房间里,放着一口红色木箱子,上面有毛主席头像,下面写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外婆说那是外公留下的唯一的东西。


母永奇的妈妈曾对他说过,“那年,村里通知报名参加铁路建设,刚开始没人愿意报名,因为大家都知道修铁路是件很危险的事,于是村干部就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


“后来,村里终于去了爸爸一个人。”


“当时也不知道大人心里怎么想,也许是因为家里生活困难,也许就是想参与国家建设,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谁也说不清楚,但不管怎么样,爸爸背起了行囊,孤身加入了筑路大军…”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然而,这一走却再也没能回来。


母永奇妈妈关于父亲的一切记忆,永远定格在了村口他离开的背影。2年后,战友带回了他的被褥和生活用品。彼时,距母永奇外公牺牲的时候已经过去大半年。


究竟牺牲在了哪里,墓地在哪里,都不知道。

▲当年,他们翻越群山峻岭


▲这是实地探勘后,被苏联专家称为地狱之门的大渡河谷,至今还有很多人迹罕至的深沟


▲这是绝壁千仞的西南山区,因为位于地质断裂带,有两百公里的线路都处在八至九烈度的地震区


▲那时,他们手上只有最简单的铁锹、锄头,却要面对涌水、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各种灾害


▲在一次隧道施工中,没想到挖出了一条地下暗河,几千吨的水一下子涌了出来。那一天,牺牲了18个人


▲这是徐文科烈士雕像。因塌方,他半截身子被压在大石之下,大家用双手拼命挖着碎石想要救他出来,然而,头顶上再次传来碎石掉落的声音。生死之际徐文科用尽全力把战友们推开,自己却长埋大相岭


▲最终,也是他们,在谁都说不可能建出桥的绝壁上,建成了中国跨度最大的石拱桥——一线天桥


▲成昆铁路通车图


02

沿着锈黄的铁轨,喧嚣而笨重的5633次列车从晨曦中驶来,穿越大凉山腹地,去往攀枝花,一直从上世纪70年代哐当哐当地开到了21世纪的今天。


修一条铁路,为何那时的年轻人如此义无反顾? 直到今年的沙木拉达之行,李恒觉得自己才真正找到答案。


▲半个世纪过去,5633次依然坚持运行,它被称为大山里的“公益绿皮慢火车”


两年前,23岁的李恒辞掉了城市里的工作,入职中铁隧道局后,被派往新成昆铁路项目的小相岭隧道工地。在这里,学传媒出身的他,默默地记录着看到的一切。


去沙木拉达这天,李恒不到5点就醒了。窗外是大雪山支脉小相岭,那条隧道就在绵延百里的群山之巅,有“成昆咽喉”之称。



盘山绕行的铁路像巨龙,由成都出发,沿大渡河横跨大小凉山,穿越四川盆地、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后抵达昆明。自打1970年老成昆线通车,绿皮火车跨越991座桥,穿过427条隧道,停靠地图上都查不到的小站。


半小时车程中,这个城市里的年轻人与鸡鸭鹅共处一节车厢,土豆、洋葱就堆在身边。他看到了带着农货去卖钱的西南汉子,也遇到了背着书包去县城读书的学生娃。


▲成昆铁路行驶在大凉山境内


▲在西南边陲的群山之中,这是仅有的交通工具。尽管没有空调和卧铺,但仍被当地居民看作上学、赶集、探亲访友的生命线


▲5633次列车上有一节专为装载牲口家禽等的行李车厢。这节被打通的车厢里,据说,最多可以同时装上100多头几百斤的大肥猪


▲56岁的吉尔五牛木是这节车厢的常客,她是村子里最早开始经商的小贩之一,价钱好时,一只鸡能挣3、4块钱。她说,以前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做生意很羞耻


▲这是山区彝族学生的“校车”,车上的学生越来越多,因为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意识到,教育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如果坐汽车,这趟旅途需要四五个小时,票价10多元,而火车票只需两元,凉山百姓“有钱就买,没钱不强求”。


而成昆铁路通车的那天,也是攀钢钢铁出“炉”之日。资料显示,成昆铁路和攀钢建设影响和改变了西南地区至少2000万人的命运,进步了整整50年。


外公曾告诉李恒,当这条铁路通车时,从没见过火车的老乡带了草往车头塞,以为这个庞然大物靠草做动力。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当地百姓省下口粮送往建设一线,怕他们不收,一位彝族大娘还把鸡蛋藏进南瓜里。如今,曾见证成昆铁路修建的老人在镇上卖菜时,见着“穿工作服的”,总多抓几把。


▲卖菜的彝族大娘


“别看这趟绿皮车慢,它是当地人的出山通道!”在这趟列车上,李恒感受到了外公这代人的使命。坐着火车过隧道不过几十秒,但对建设者来说,是长时间的坚守。

▲成昆铁路的一个隧道口,每天火车都从这里通过


下了绿皮火车,离沙木拉达隧道还有两小时车程。混凝土路面渐渐消失,泥巴路像绳子被打了许多结,布满深浅不一的泥潭,需要徒步前进。50多年前,外公就是沿着这样的路,背着机器,一步步走向沙木拉达。


一路上,李恒,这个新成昆线的参与者,感觉“从没像这样离贫困如此近”。


为了御寒,当地百姓家的墙面裹着塑料布,很多家庭最近才用上“政府发的”电视机。李恒喜欢追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这里的孩子却从没用过电脑。


碰见小朋友,这个身材瘦高的年轻人总会蹲下来,问问他们的年纪。因为营养不良,这些孩子的身形比实际年龄小两三岁。小朋友用“爸爸老是出去打工”“过年才能吃肉”的描述,让这个城里来的年轻人拼凑起贫困的概念。


▲大凉山的一座村庄


▲大凉山的一户农家


半个世纪前,老成昆改变了中国西南腹地,而半个世纪后,代表“中国速度”的T、D、G字头列车依次登场,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领跑全球,此时,时速30公里的成昆铁路已远不能满足运力需要,大凉山被甩在慢车道上。


车的一端,是贫困的山区,而另一端,则是崛起的城市。这条慢得快要跟不上时代的铁路,在整个山区扶贫攻坚面前,显得老迈吃力。


“或许,这就是我们留在这里的理由。”


03


李恒他们参与修建的新成昆铁路按时速160公里设计,从成都到昆明将由19小时缩短到6个多小时。那时,凉山百姓才能真正走上致富的快车道。


在这个每年有4个多月冰雪天气,150天以上狂风怒吼的地方,李恒和平均30岁出头的伙伴们准备征服的是,新成昆铁路“最后21公里”的小相岭隧道。这是全线最长、地质难度最大的工程。


▲隧道里正在掌子面施工的工人


进入正在修建的小相岭隧道,充斥着粉尘和机器轰鸣声。在里面待一会,就会眼睛酸涩,持续耳鸣。洞里味道刺鼻,口罩不出三小时就变黑。水柱从洞顶落下,作业超过10分钟就会全身湿透。湿疹在施工人员中最常见,随意拉住一位工人,撸起袖子,细细的红色疹子顺着手臂蔓延。


“泡”在水里工作的项目总调度郑冬冬,也是个90后。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郑冬冬和工友一干就是10个多小时,连午饭也在隧道里解决。


“你怎么保护自己?”刚来时李恒忍不住发问。


这位河南小伙从口袋摸出三个口罩,说:“这有啥,修老成昆比这艰苦多了!”


机械队长王定枝,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在洞里一干就是9天9夜。但他却觉得“不算什么”,“老成昆人脚底扎了钉子还接着干”。



小相岭隧道施工区,涌水、断层、瓦斯等不良地质占80%以上。“无水硬如钢,有水一滩泥”,有些地方像沙土一样绵软,盾构机、凿岩台车这样的大型现代化设备很难派上用场,工人只能像半个世纪前那样,弓着背用铲子一点点开凿。

▲一捏就碎的岩石


李恒也记录了一些外公从未见到的新玩意儿。以前隧道支护都靠人工手锹,现在只需用“游戏手柄”操作机械手喷射混凝土就能完成。凿岩台车师傅从瑞典学成归来,操作像变形金刚一样的三个手臂,仅需四人就能完成过去24人的开挖工作,小相岭隧道掘进速度刷新了我国机械化钻爆施工的历史记录。



昔日,年轻的外公和战友就在隧道旁搭席棚栖身,30多个人挤在用石头垒的通铺上。而今,这些新成昆建设者也以苦为乐。


年轻人用一间宿舍当“酒吧”,每当工程告一段落,就从地里拔些自己种的菜烧烤,喝几杯庆祝。热爱健身的李恒还捡了两块砖当哑铃,像宝贝一样带回宿舍。


他羡慕这里的一对夫妇。为了爱情,妻子周海瑞从城市一路追寻丈夫郑冬冬来到大凉山。他们10平方米的“家”里有电磁炉,俩人一起下厨。并不宽敞的床上摆着一只半米长的玩具熊,那是周海瑞刚来项目地时,从不懂浪漫的丈夫迎接妻子的礼物。


▲工地板房里“温暖”的小窝



那时年轻的外公会和工友走几十里地看《上甘岭》,如今这群90后在喝了几杯后会高唱《我的祖国》,用摇滚范儿吼得“热血沸腾”。


远处,是夜里寂静连绵的山脉。


偶尔,工作遇到攻不下的难关,有人低声说一句“还不如回大城市”。一旁的伙伴干掉杯子里的酒,缓缓地说,“有些事总得有人做,大家都不逆行,这个国家会好吗......”


“只有最贫困的地方强起来,国家才真正强起来。”


李恒在一旁没有说话,但他知道他看见,外公那一辈人身上的“成昆精神”,没有湮灭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里。半个世纪后,他们在这里重逢。



04

山里山外,这条铁路连接着赤贫和富庶。有的年轻人来了,有的年轻人走了。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也会有千千万万种选择。


初到工地,一趟绿皮火车将李恒从大都市运到了偏僻山区,有个新来的姑娘在去项目地的途中哭了,“离城市越远越绝望”,请求在附近的镇子下车,辞职回家。还有个小伙子仅入职一天,第二天一早未留下任何言语,离开了。



李恒理解同龄人的选择,他决定到隧道工作时,外公是唯一的支持者。这位老人退休后,没有选择回老家重庆,而是和当年一起修隧道的战友生活在一个大院。


即便现在,外公也总是操着浓重的重庆口音,在电话里不厌其烦地嘱咐外孙:“大山深处,需要有文化的后来者,奋斗不只为自己,还为了想走出大山的百姓。”


而李恒也知道,这不只是在帮助别人,更是往内心的深处走。因为这条铁路,自己和千千万万的人产生了连结,年轻的生命不再单薄。他该感谢大山的百姓。




在沙木拉达隧道口的这个下午,李恒走过了旁边墓园的每一块墓碑,脚步很轻。外公说过,每一块墓碑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不久前,同为隧道人的母永奇也来到沙木拉达,意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这是外婆整日念叨的人,他的外公。虽然这个年轻人从没见过外公,只知道他为了修成昆铁路牺牲,遗体就地掩埋,家人根本不知道葬在哪。


母永奇“激动”又“悲痛”地向家人求证,85岁高龄的外婆连夜赶来,捧出丈夫唯一留下的照片,双手颤抖,把脸紧紧贴在墓碑上。


站在索玛花守护的墓碑群中,李恒给3000公里外的外公打了个电话。话筒传来外公的声音,他掉了眼泪。有十几秒,祖孙俩谁都没有讲话。





本文由广东共青团、中国青年报联合发布。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第四集《西南大会战》、谷雨影像GuyuVision(摄影@赵赫廷)、人民网、二更等。


点击此处,听母永奇寻找外公的故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看李恒追寻外公的镜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李玥

广东共青团微信编辑:纯娓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