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蒋晓闻:镜头背后的法治工作者 | 法匠
行走在上海闵行区的街头巷尾,在公园宣传栏、公交站等,一个忽闪着大眼睛的蓝色动物形象——獬豸随处可见,这种中国古代传说中代表“法”的神兽,是闵行区司法局官方账号“闵晓法”的形象代表,“有法律问题,用微信问吧”,作为颇有影响力的政务媒体,“闵晓法”背后,是一位年轻的八零后——闵行区司法局法治科科长蒋晓闻。
近日,记者见到了这位镜头背后的法治工作者。高个子、戴一副黑框眼睛、外表年轻,初见蒋晓闻就给人一种亲切感。
从基层民警到司法行政,从普法启蒙到打磨制度,蒋晓闻在法治建设领域已耕耘十几年。他是活跃在一线的基层普法者,也是有序推进法治建设的耕耘者。作为“首吃螃蟹的人”,他带领团队经历了法治宣传早期红利期的“繁盛”,转型时期的“阵痛”,如今转岗后承担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持续深耕法治闵行建设。“普及法律知识也好、传播法治理念也罢,法治宣传不是形式主义,贴近需求才是法治应有的温度。”
记者 | 谢钱钱视频拍摄&剪辑 | 谢钱钱 高铭琪图片 | 谢钱钱 部分源于闵行司法局编辑 | 张旭凡出品 | 上海法治报融媒体编辑部
大学毕业后,工科出身的蒋晓闻先做了四年基层民警,2010年4月,他被调任至闵行司法局,此后便开启了与法治宣传、依法治理的“缘分”。
最接地气最有实效的普法,就是和群众面对面!“每周六都会去‘摆摊’!”蒋晓闻调侃。那时,在莘庄地铁站二楼,区司法局会邀请律师、专家等,每周六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为人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而在当时,这位非专业出身的“小萌新”感受到了局限性,“那时只能做些搬桌子、挂横幅类的打杂工作”。于是,秉着一股冲劲,他闷头苦学三个多月,一举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对于老百姓一些简单的法律问题,他也能解答一二。虽被调侃为“摆摊”,但这项服务雷打不动十几年仍葆有活力,而现如今已发展成为“1+33和谐家园”法宣站的金牌服务项目。
然而,做好普法并不只需法律专业知识。蒋晓闻深刻认识到这个道理,是在一次活动报道中。“当时,我负责拍活动现场照片,全景、特写、各个角度360度拍了个遍”,却依旧被报社记者点评为“缺乏张力”。蒋晓闻模糊地意识到,宣传本身与法律知识之间有着微妙的距离。为了学习摄影,他自费购买了单反相机和相关书籍,连续几个周末泡在图书馆里学习。在后来的拍摄工作中,他也会从细微之处、别样视角切入。甚至在后来,他还和团队一起自编自导自演了4部法治微电影,其中《棋局》荣获全国法治微电影大赛二等奖。
这股兴奋劲还没过去,转型的钟声已然敲响。2009年11月,新浪微博上线,次年腾讯微博相继运营,中国社交媒体时代来临,人们传播、获取信息的渠道、甚至是交往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当年,新媒体对于政务部门而言是洪水猛兽般的存在,工作如何统筹?风险如何把控?政务宣传体系没有向这一新事物倾斜。凭借敏锐的直觉、敢于挑战的冲劲儿,蒋晓闻所在的法制宣传教育科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上海政法系统中率先创办@闵行法宣零距离 账号。在当年年底,就被人民网、新浪网、正义网评为全国十大司法行政官博第二名、微博法制宣传奖、上海地区最受欢迎政府机构奖等。蒋晓闻本人也曾获评“腾讯微博上海市十大最具影响力公务人员奖”。2014年2月,蒋晓闻与其同事又在微信公众平台创立了“闵晓法”账号,作为闵行司法局的官方公众号如今已然颇具人气。
除了尝试传播新渠道,蒋晓闻在内容上倾注了更多思考:该以怎样的思路运营?他们最终从受众角度出发,思考读者的需求。当时,甚至没有一个名义上的团队,办公室里的同事们,为了呵护这个“婴儿”的成长各显神通,撰写文字、排版编辑、审核稿件、邀请律师提供专业知识.....对新法新规的通俗解读,对法治热点的传播引领。现如今,他们仍在尝试各种新领域。虽然工作任务重了,但看着后台留言、阅读量增长,蒋晓闻心中充满欣慰。
然而,在运营过程中,平台早期红利期逐渐过渡,商业化的专业团队涌入。一方面,对于运营专业的能力要求逐渐提高,蒋晓闻又通过考试进入了交通大学媒体设计学院,接受专业学习;另一方面,“闵晓法”的转型期悄然而至,蒋晓闻不得不思考下一步的运营模式,其差异化竞争的亮点是什么?
回头想来,为何在线下摆摊可以坚持几年?蒋晓闻意识到,在层出不穷的法律服务市场竞争中,两条地铁线的换乘站巨大的人流量,赋予了“摆摊”旺盛的生命力。面对面的沟通,解答了法律困惑,更是作为政务部门向社会传达的一种温度,这就是有价值且服务于老百姓的!
想通了这点,蒋晓闻不再只将公众号作为信息传播平台,更赋予服务定位,率先开通“免费法律咨询即时答”。法学专业出身的同事,每天在在线回复后台留言。一个个新媒体法宣服务品牌也逐步涌现,如金牌调解私人订制、法律援助在线预审等。“闵晓法”还购买了专业服务,设置了人工AI,并有专业律师提供服务。如今,后台每个月约收到1000多个留言咨询,公众号则引导需要帮助的市民到线下终端,到区-街镇-村居三级线下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真正地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6年,蒋晓闻被调任闵行司法局法制科,负责全区依法治理工作,以村居依法治理为主。为了解基层依法治理的难解之题,蒋晓闻与同事们决定通过开展系统调研,排清摸透。
经过2个月的策划后,28天,他们走访了闵行区14个镇街道和工业区、30多个村居。“我们就搬一个小凳子,和数十位村居委书记面对面交流了50个小时。”在村居委负责人的知无不言中,一副广阔的村居法治图景向他打开,蒋晓闻了解到,停车问题、电瓶车飞线充电、楼道堆物等问题深切困扰着居民的生活,同时居民们也发挥自治意识,通过不少金点子解决了难题。
有了前几年普法宣传经历的沉淀,蒋晓闻逐渐明白,无论是张贴宣传幅、还是用浏览器检索,人们实际上并不缺乏接收法律的渠道,真正缺少的的是法治观念。要让法治观念入心,首先就是要启蒙法治意识。于是,他用镜头记录了下这些生动精彩的基层法治治理“金点子”。
其中就有一条点赞而来的“和谐小径”的故事。新浦江城二居的居民到地铁站,需要绕过一条绿化带走800米,但如果直接从绿化带中穿过,只要两百米。久而久之,居民们走出来一条路,虽然便利了生活,但碰到雨天路滑的时候,小路非常泥泞。这时,不少居民们想筹钱修建一下这条小路,可是业主们会心甘情愿出这笔钱吗?资金怎么管理?面对问题。有居民就想到了通过网络平台自主筹钱,这得到了街道的认可。于是,街道召开议事会,把项目的来龙去脉跟居民代表做解释和沟通,争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后来,基本上小区一半的住户都动员起来,二十天的时间里筹到了大概五万七千多块钱。一条不再泥泞又便利生活的“和谐小径”修建完成。
除了这条“和谐小径”,此外,“梅陇YI”平台完成上海市首次业主大会线上表决、华漕西郊虹韵城的六尺巷工作室诞生的“片律”等基层治理智慧都被他记录了下来。
这次走访经历深深启发了蒋晓闻。他感慨道:“回头看看之前的普法工作经历,我一开始以为自己是知识不够,后来又觉得或许是自己的方法不够,最终才明白,原来是对百姓的了解不够!”蒋晓闻认识到,没有沟通交流,没有到居民家串串门,坐下来谈个三五钟头,就不会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
于是,在普法思路上,蒋晓闻转变了法条分析为主的模式,更多是寻找案例、基层“金点子”,扩散法治智慧。例如,曾经被称为“沪上最烂小区”的银都一苑诞生了居民宣誓制,还举办了上海市首个社区法治日,如今已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可以很宏大,也可以很具体,法治的生命力就在于基层依治理实践的点滴之中。”
蒋晓闻挑起了法治科科长的担子,他所在的部门承担了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也承担起全区依法治区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重大政策措施的协调推进、调查研究和督察工作。面对这项新挑战,他秉持的理念是:“地位的转变要看作为,不是要看一纸文件。”
为了落实“十四五”规划,蒋晓闻所在的法治科编制了“一规八制”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制度体系,将十四五规划任务通过八个系列制度细化成八个领域的工作,即法治责任、报告备案、会议培训等,其中也探索创新了区内特色。例如打造法治评估品牌,建立法治评估制度并制定《基层法治建设评估体系》,为基层法治建设把脉问诊、精准施策。例如建立法治简报制度,形成了旬报告法治情况、法治简报、法治专报和法治建议五位一体的信息报告沟通平台。
同时,在法治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蒋晓闻所在部门也更关心群众想法。作为被上海市委依法治市办选定的全市唯一试点区,今年4月份,闵行区设立基层8个“法治观测点”,并设立了基层“法治观察员”,广泛听取群众和市场主体关于法治建设中的建议。设立三个多月后,就收到了老百姓发来的1000多件来信。
其中就有一起“合法养鸽”扰民事件。2017 年以来,浦锦街道某小区居民“合法养鸽”影响周边邻居正常生活,日积月累中矛盾逐渐激化,2020年9月,一邻居与养鸽居民发生肢体冲突,本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里纠纷,最终导致刑事案件。法院在判决前开展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街道也通过调解,让双方达成谅解,邻居一方赔偿,养鸽一方拆除鸽棚。此外,浦锦街道依托基层“法治观测点”针对案件背后信鸽养殖审批和管理执法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意见建议。而在目前,区委依法治区办会同浦锦街道开展进一步研究,形成立法建议报市委依法治市办。
“将每年的难点作为课题研究,研究后的成果成为明年的重点项目,项目取得的成效成为案例,一个个程序的齿轮开始转动,工作有规律地推动。”蒋晓闻说道。
此外,制度的运行离不开程序上的规范操作,蒋晓闻所在的法治科,就将制度细化为程序,将工作任务化为指标,让刚性制度有了抓手。每年开委员会会议时,安排委办局和街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作述法报告,有力推动法治建设责任制的落实,通过制度与程序履职到位;将法治督察工作细化成指引,确保每项程序规范到位.....建立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看似程序繁琐,但面对法治建设这一稳妥而谨慎的工作,就成为了必然。
从学法到普法,从普法到推进制度落实,这位八零后年轻科长,在法治岗位上辗转十几年,逐渐意识到法治建设唯有久久为功,在普法宣传中营造法治氛围,在深化实践中传播法治理念,在建章立制中夯实法治之基,他正带着敢想敢做的冲劲,让法治理念走入人心,推进法治建设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