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到数据的智慧博物馆
基于数字化管理系统,广东省博物馆能够清楚进行每月到访观众的各种量化分析。
智慧博物馆较之传统博物馆一大突破,就是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数据为纽带,从重视“研究物”到重视“研究人”。近日,“2016智慧博物馆建设研讨会”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来自博物馆界的专家学者共14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以数据为驱动力的智慧博物馆建设,助力文物重现活力、重拾价值,进而满足公众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要,整体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行业核心竞争力。
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的《智慧博物馆的体系建设》一文中提出,智慧博物馆是一种以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信息传递模式为核心的,通过全面的动态感知,随时随地获取和传递藏品、展览、观众、环境等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并基于智能信息的整合,促进整个博物馆系统的自适应性调整和优化。
△复旦大学教授姚一青作专题发言
文物数据的采集是智慧博物馆最先启动,也是始终关注的重点。面对博物馆庞大的藏品资源,采用人工的管理模式效率极低,不方便检索,因此,计算机科技与博物馆业务的最初结合点就是在藏品管理,即用信息管理技术提升博物馆藏品管理的效率。复旦大学讲师姚一青在研讨会上说,完善的藏品信息会促使业务应用产生新的可能。例如,各博物馆采集并共享藏品信息,可以使同一艺术家多馆多形态数据信息的统一检索成为可能,也可以以同一事件(人物)为纽带,将信息共享汇集在同一页面,引导相关的研究向更深的层次迈进。特别是中小博物馆要向智慧博物馆转型,最先要做的就是藏品信息数字化,实现文物资源的动态管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为各中小博物馆的智慧管理打下基础。只有不断地丰富藏品的相关信息,才能支撑未来智慧博物馆的建设。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以该所几大重点项目为案例,展示了在多种高新技术融合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创新成果。她认为,在大数据技术下更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特别是针对复杂的现场情况,需要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新型的、能够快速获取数据和智能管理的技术体系,例如航空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序列图像、360全景技术、微场景扫描成像等技术,建立文化遗产的全息数据库,为未来的保护和应用打下基础。
不流动的数据是没有价值的,使用者如果能够从数据化的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东西,则更显难能可贵。在数据化时代和“互联网+”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如何利用数据并让数据说话,是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核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无意义的数字变成博物馆有用的数据,真正发挥价值。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将文物称为“金色名片”,博物馆不能只是将文物“藏而不宣”,或始终停留在“完整保存”的状态,需要摸清楚观众的口味,将“金色名片”用最合适的手段分门别类,展示给相应的人。智慧博物馆正在挑起这份重担。
中山大学教授孙伟从热门事件人工智能“AlphaGo”切入,分析智慧博物馆的构成及其建设中现代技术的运用,提出建立大数据应用中心,并模拟了博物馆智慧化管理的各种应用场景。广东启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王勇认为,博物馆从“数字化”到“智慧化”转变的关键,就是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到博物馆建设中。他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藏品数字化领域的应用,用更加生动和多维的藏品展现,证明了基于公众平台的智慧服务是智慧博物馆建设中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的重点。
观众分析是智慧博物馆建设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会者一致认为,要尊重每一位观众,对观众的结构属性、参观行为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实现亲密交流、趣味学习和精准推送。博物馆需要建立起以观众体验为核心的博物馆服务评价体系,汇集多源观众属性数据和行为数据,构建观众数字化管理中心,促进线上与线下服务的深度融合,创新服务模式,并为智慧博物馆建设提供扎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当下,智慧博物馆建设已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博物馆数字化、智慧化成果不断涌现,然而,智慧博物馆建设的短板仍然存在,例如数据采集的行业标准、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化进行、发展文化产业与版权归属如何协调、博物馆公共性与著作权如何兼顾、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如何相得益彰等,都是智慧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绕不过去的难题,亟待讨论和解决。
以三维数据标准的缺失为例,三维数据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问题在于,如何根据文物类别、材质、重要程度设置相应的数据精确度?微米级的数字化建模精度能否达到专家学者的参观和使用要求?三维数据效果保留多少文物细节能吸引公众?除了三维结构属性外,如何最大限度确保文物的材质属性、颜色属性?没有标准,数据采集只能是重复的尝试、杂乱的堆砌,一方面浪费人力财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文物的损耗。数据是一切智慧化工作的源头,及早设立标准并统一规范使用,显得迫在眉睫。
此外,智慧博物馆的建设离不开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表示,当下对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环境,广东省应该积极响应,更加深入地投入到智慧博物馆的各项建设中,促进多方合作,让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成果惠及中小博物馆。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图片来自:广东省博物馆
>>><<<
文博圈,投稿邮箱3319995230@qq.com
文博圈,qq群 149299743
更多精选阅读(直接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