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陈列部主任每天在干什么?
也许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在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尤其在博物馆多的城市,人们有很多机会去看展览,对博物馆的展览不会陌生。但是对于我生活的这座三线小城,文化资源的匮乏还没有让人养成去博物馆看展览的习惯,而在博物馆做展览也被看成是一种少见的职业。的确,在我这座城市里,专门在博物馆做展览的,可能不会超过10 个人。
那么,做展览具体做什么呢?不妨回忆一下你看过的展览。你是否记得博物馆展厅里那巨大的玻璃展柜,里面摆放着几千年前的文物,还有墙上众多的展板,描述着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或是重要文物。你是否还记得那迷宫般的参观路线,那些逼真的历史场景复原,那些模型、假人、众多说明标签。也许你看的展览很简单,只是图版和文字,简单的介绍而已,不管怎么样,当你回想起这些就够了。那么,你认为,这些展览的内容是如何出现在你面前的呢?
在策划一个展览之前,我们和观众一样,有可能对展览的内容一无所知。展览的选题有可能是上级分配的任务,也有可能是我们看到馆里保存某类藏品较多而选定的,还有更轻松的是引进其他博物馆的展览。这里单说博物馆原创的展览。
所谓原创的展览,就是博物馆自己完成策划,编写展览方案,组织设计施工布展的。这里强调的是自身的创意,并将创意付诸实践,但是其中一些步骤,如展览细节的设计、陈列装修,可以引进外部专业力量(如设计公司、装修公司)协助。
说了原创性展览,那么就有非原创性展览,比如引进其他博物馆的展览。这是展览的一种分类方式,还有另一种分类方式很常见。展览可以分为基本陈列、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基本陈列一般是博物馆精心打造的最重要的展览,体现着博物馆的收藏系列和办馆水平,投入资金多,展览时间长,一般都要十年左右,甚至更长;专题展览的展期比基本陈列短,一般1 年至5 年不等,它是基本陈列的重要补充,体现着馆藏特色;以上两种展览也称为博物馆的常设展览。最后一类是临时展览,这类展览展期从几天到半年不等,灵活多样,展示内容丰富,是博物馆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博物馆举办最多的就是临时展览,每年最多的工作也是举办临时展览。一般情况下,我馆每年举办两次原创精品展览,举办一次引进精品展览,剩下的多是书画展和图片展。
展览的第一步是选题,不管是主动选的还是被动接受的,选题确定以后就要开始编写陈列大纲。大纲是一个展览的框架,也是灵魂,最基本的创意都要在大纲里体现出来。
编写陈列大纲也是要分步骤的,第一步是盘点手中掌握的与展览有关的资源。比如要做一个本土的历史文化展览,那么就要盘点馆内保存有多少与本土历史相关的文物,这些文物是否都能展出。如果数量太多就要挑选出其中的精品,如果数量不够就要想办法征集。不管怎么样,这个时候应该列出一本可以上展的文物清单了。文物只是一方面,还要有本土历史的研究资料,要先收集足够的资料,搞清楚这段历史,这就需要一定量的阅读,而且这个阅读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段历史的精髓,这就要求必须选取经典的研究资料,而不是在低水平的资料上浪费时间。当然还有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直接联系研究这方面的专家,请他们给予帮助,或请他们帮忙列出必读的书单。
如果你耐着性子把这些资料看完,那么你已经迈开编写陈列大纲的第一步了。第二步就是把你掌握的知识和目前有的藏品结合起来。说起来只是一句话,做起来很难。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起草陈列大纲了,可以先把历史内容分成几个章节,列出大概的分类,然后根据这个分类把展览文物进行划分。我们期望分类后的结果是每部分都有展品,相对比较平均,这样展示的效果最好。但是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种完美的情况极少出现。当然如果馆藏丰富,又恰好分类合理,遇到这种情况,我只能说,恭喜你,能少死好多脑细胞。更多的情况是某个章节文物多,某个章节文物少,有的章节甚至没有文物。这个时候有几种处理的方式,首先说最简单的,就是减少文物少的章节的内容,弱化这部分,甚至去掉这部分对整个展览影响不大也可以考虑,当然这是下策。那中策是什么呢?中策就是用辅助展品代替,比如说其他博物馆同时期文物的复制品,或者做模型、场景复原、油画、雕塑、沙盘,或是多媒体表现等等,这要根据手头掌握的资料而定。上策也是最难的,征集到这个时期的文物,这个就要看运气了。除了分配展品以外,大纲里还要体现出创意,比如表现一个历史事件,是简单的图版加文物,还是增加更多的表现手法,大纲里不要求直接给出完整的解决办法,但是一定要有初步的设想,这个设想会直接影响后面的方案设计和形式设计。
经历了绞尽脑汁的构想,大纲基本成形了,就交给领导审批。如果涉及到重大问题,可能还要交给更上一级领导,或者组织专家论证会讨论。如果是较复杂的展览,大纲是要经过数次改动的。
这只是万里长征刚走完第一步,大纲之后还有陈列方案要写。陈列方案比大纲可要复杂多了,如果说陈列大纲只是建了一个房子的框架,那么陈列方案就相当于把这个房子装修了。一般情况下,陈列方案上要表现出展览的绝大多数内容,比如展览上所用的文字,包括前言、每部分引导语、展品说明牌文字、图版的说明文字、多媒体中的文字,如果展览有外语,还要把外语加进去。所有要展示的图版,所有展品和图版的展示顺序,要具体到在哪章哪节哪组。展览中出现的辅助展品,如场景复原、模型、复制品、沙盘、油画等的构思和说明文字,要给制作人提供指导性的文字。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每个章节的设计思路,希望达到的效果等等。对于基本陈列而言,这是个非常庞大的工作,我馆基本陈列面积3760平方米,展品700余件,图版500 余张,陈列方案将近十万字,是我们团队花费巨大精力制作的。几百平方米的临时展览,相对简单,一般方案不会超过一万字,展品不会超过200件,图版不会超过50个。如果是更小更简单的展览,比如简单些的书画展,甚至可以省去陈列大纲,直接写陈列方案。
在陈列方案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形式设计了。形式设计就是要把纸面上的东西放到三维的空间里,安排每件展品,每个图版具体的位置。对于临时展览而言,如果方案编写得好的话,形式设计并不是很难的工作。因为临时展厅一般是固定的,每次展览改动幅度不大,基本有固定的套路,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参观顺序设计,将展品和图版的对应关系处理好,把展品的展示顺序处理好就可以了。这个工作一般由博物馆内部的员工就可以完成。如果是基本陈列或专题展览的形式设计,博物馆的力量不足的话,也可以请有资质的专门的设计公司做。这类展览内容复杂,展示手法多变,又涉及到空间重新划分。
在形式设计完成之后,就是装修施工布展。一般而言,临时展览不需要装修,只是调整展厅的展柜和灯光等,然后布置喷绘图版。一切就位后,开始布置文物,放说明牌,最后再调整下,基本就可以了。如果是常设展览,就复杂了,我馆的基本陈列布展施工一年之久,专题展览一般也有几个月,博物馆的施工布展与其他的不同,在这个布展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不合适的地方,就需要及时改动,所以博物馆工程一般都要延期。有一点要说明,布展期间是陈列部最忙的时候,因为布展这个活绝对是对体力和智力的双重考验。
布展完成以后,前期的工作基本就完成了,没有大部头的工作。不过对于展览来说,仅仅是开始,因为还要编写讲解词,还要维护展览设备,还要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展览内容,还要根据展览内容编写宣传册或出版书籍等等。而一个展览结束之后呢,等待你的是下一个展览。
作者单位:威海市博物馆 《中国文物报》2016年7月19日第5版
原标题:我在陈列部
(声明:本文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往期精选阅读(直接点击进入)
文博行业需要关注哪些新科技?
孩子们为啥爱听他们的讲解?
“博物馆+”时代来临了!
>>><<<
文博圈,投稿邮箱3319995230@qq.com
文博圈,qq群 149299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