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夜话”线上举行 数十位行业大咖共话新汽车下半场|汽车预言家
汽车预言家(ID:qcyyj123)出品
“互联网汽车乌镇夜话”(以下简称“乌镇夜话”)从2020年开始举办,将乌镇水乡风情与汽车创新动力结合,邀请包括来自主机厂、互联网巨头、零部件企业等方面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等业界“最强大脑”齐聚一堂,探讨汽车创新,对汽车行业在智能化背景下的变革方向,起到了引导作用,成为了中国汽车的重要思想源泉,也是浙江乌镇的重要IP。“乌镇夜话”主办方,中共桐乡市委书记于会游在致辞中评价道,三年以来,“乌镇夜话”已经成为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本次“乌镇夜话”的主题为“迎接新汽车下半场”。“新汽车”的提法,源于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对于汽车行业发展现状的观察和总结。2021年7月,吴迎秋提出,新汽车的标准就是“新四化+可持续”;近年来,无论是通过媒体平台发表观点,还是亲身实践,寰球汽车持续完善和丰富对“新汽车”概念的理解。
|“新汽车”与“下半场”的由来
随着“造车新势力”、“互联网造车”等概念的兴起,中国汽车迎来了难得的换道超车机遇期。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面对疫情、供应链安全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的背后,源于智能化给汽车产品本身带来的根本性变化。在前一阶段,以“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凭借快人一步的认识,以效率实现领先,打破了很多汽车领域的固有认知。吴迎秋将其定义为“新汽车上半场”;但是如今,所谓的“传统车企”已经迎头赶上,比亚迪2022年销量突破186.85万辆,成为新能源汽车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大众、丰田、奔驰、宝马等企业,纷纷在华加大投入,使得“新汽车”的竞争更加多元,伴随着技术的革新与用户需求的变化,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将进入新的变化。可以说,“新汽车”即将迎来“下半场”。
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在致辞中表示,新汽车的下半场,一定会包括产品、概念、逻辑、模式的再升级,对技术趋势、估值体系的再认识。传统汽车企业也可以造新汽车,成为新造车势力,只有持续创新,才是“新汽车”的核心特征。
“乌镇夜话”前夕,寰球汽车也针对中外汽车品牌的前景进行了线上调研。近1200位参与者中,约有75%来自汽车行业,67.7%的身份是企业中高级管理者,可以说代表了相对主流的意见。他们对比亚迪、埃安、蔚来、极氪等企业相对看好,分别代表了自主品牌头部企业、国企孵化的新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等几方力量,体现出了复杂的竞争态势。吴迎秋认为,新汽车的下半场,不是谁的调子高、目标高就能领跑,新汽车下半场已经进入到理性目标实现的新过程。所有人都要拿出“基本功”、“真本事”。
也就是说,在“下半场”,只靠概念炒作,已经无法说服消费者、投资人、合作伙伴。例如,针对智能汽车的终极目标--自动驾驶,在寰球汽车调研中,62.1%的受访者认为,乘用车“城市道路自动驾驶”功能在2030年以后才会普及;更有79.9%的受访者认为,L4及以上阶段的无人驾驶将在2030年以后才会实现。这个数据反映出,从业者虽然高呼自动驾驶就在前方,但内心的预估是不乐观的。
因此,本届乌镇夜话的目标,就是邀请汽车行业代表人物,发表真知灼见,阐述对新汽车下半场的认识,以及本企业的应对之道。参会的近40位嘉宾中,有汽车行业协会领导,有大集团的决策者和创始人,有营销领域的负责人,更有来自智能汽车软硬件企业的创业者。他们分别围绕躬身入局者对下半场的思考,核心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新汽车下半场的产品形态和技术特点,用户运营和数字化营销领域的创新,以及实现智能驾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成果。
|行业协会领导关注核心技术突破
针对新汽车的发展方向,多位汽车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分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们大多表达了对智能汽车核心技术的关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将为汽车产业提供广阔空间。中国汽车既然选择了智能化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优势,就需要慎重、严肃的对待核心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安全等现实问题。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会长周卫东提出,如何更好的推动智能汽车供应链的安全保障和优化升级,助力中国汽车在下半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并促进技术创新,成为越来越多汽车行业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关注重点。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张进华表示,很多企业遭遇了市场卡脖子的问题,这些问题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既有国际关系的问题,也有当前产业自身结构的问题。但是,中国汽车要想在当前的世界格局站位中更进一步,必须要在核心技术的攻关上持续突破。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席理事长董扬主张,主机厂不要放弃自己的责任。建设生态,必须有全产业链,全行业的合作。在变局中,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先有合作,才能把新时代的产品做好。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华认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涉及的环境感知、线控执行等关键技术依然落后于汽车发达国家。绝大多数车规级芯片仍依赖进口。我国在以车载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软件领域与国外有明显差距,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链基础空心化,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解读了新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他认为,以往“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的均势,正逐渐呈现出分化的趋势。其中比亚迪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领军者;新势力的外延继续扩大;外资品牌纷纷表示在新能源领域持续投入的决心;包括华为、小米等高科技企业也不断进入。这些动向都表现出中国汽车产业生态持续变革的强烈信号。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介绍了协会持续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措施,包括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支持二手车全国流通;同时,也鼓励汽车经销商注重营销创新,以更好满足汽车消费需求。
|谁是下半场主角 行业领军人物各抒己见
新汽车的下半场,究竟是科技企业异军突起,还是“传统企业”捍卫核心地位?寰球汽车调研显示,在新近杀入汽车行业的科技公司之中,华为、小米、百度更为人所看好。到底谁是下半场主角,他们的战略又将如何实施?多位汽车行业领军人物发表了观点。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认为,智能网联汽车的下半场,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理念思维认知的革命,也是商业模式的革命。奇瑞将依托全球创新系统,开展联合创新和融合创新。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谈到了吉利的全面布局,他说,从车载芯片、操作系统、低轨卫星、手机业务,到智能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吉利为智能汽车终极愿景的实现,进行了大量的科技投入。
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张跃赛介绍了传祺全力向新能源科技公司转型的进程。他说,电气化和智能化,并不是上下半场的串联,而是在一个压缩的时空场域内的并联,即在两个领域都有极大的拓展空间。广汽乘用车将打造中国汽车品牌最强混动军团。
2022年,广汽埃安异军突起,累计销量27.1万,企业估值已超千亿。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介绍了埃安的技术路线,他表示,埃安在智能领域的技术路线
具备EV+ICV全栈自研的能力,未来搭载全新纯电平台和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的Hyper系列王牌车型值得期待。
高合汽车首款产品HIPhi X曾经获得2021年寰球汽车年度车大奖,被誉为“新汽车”的代表性产品。高合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丁磊认为,高合汽车已经具备非常好的身位优势和独特性。高合将带着高端产品积累的技术经验和丰富的智能场景能力,给更多的消费者带来更未来,更独特的产品体验。
哪吒汽车2022年销量近15万,成为造车新势力第一。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认为,下半场真正的市场竞争的抓手,在于企业体系能力的建设。包括技术、产品、市场和全球产业链的体系化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汽车将拥有更多的可能。
长安汽车副总裁王辉介绍了长安汽车构建全栈的技术能力,包括L1-L6层的架构;上汽乘用车总经理、飞凡汽车CEO吴冰介绍了飞凡品牌如何注重强大的软件算法和持续进化的能力;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樊京涛分析了极狐从选择、取舍、连接三个维度来展现国家队的担当和眼光,做好先行者角色;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详细讲解,如何做好可持续发展,实现“比你更懂你”的出行体验。
|营销没有颠覆性创新 消费者不会感动
多位车企营销负责人,也介绍了对营销数字化转型创新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奇瑞捷豹路虎常务副总裁,捷豹路虎中国与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常务副总裁马振山认为,没有颠覆性的创新,没有量身定做的产品服务,没有迅速反应的服务体验,消费者不会感动;而营销的好与坏,并不只是营销人的事情,体现了公司的价值观;未来营销可能会变成一种思想,融入到价值链构成之中。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经民则认为,智能汽车用户已经从初期的尝鲜者,迈向主流客户;从个性化的需求,迈向大众化的家庭化的需求。他介绍了ID.产品的优势,是大众从汽油车最成功的部分,带给用户电动车增值的选择。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星途营销中心总经理黄招根谈到了智能汽车营销过程中面临的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他表示,当下的智能汽车所谓的技术亮点,都是过渡性,没有克服原有的造车思维和技术瓶颈,很多是在车内卖家电,比屏幕多,原因在于可应用的可靠的技术有限,真正的技术突破很少。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捷途汽车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李学用表示,要把智能汽车打造成,承载消费者的思想和灵魂,体现消费者的个性和态度的载体。
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副本部长戚晓辉介绍说,北京现代在稳定销量的同时,要在“智电科技”方面持续发力,向年轻后浪致敬。但是她也强调,对新技术的应用,北京现代将本着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充分验证新技术的可靠性,绝不将用户当成实验员。
奇瑞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磊,smart品牌全球公司销售、市场及售后副总裁张明霞,电动屋首席营销官刘宏伟也分别介绍了本企业构建用户运营体系方面的实践措施。
|智能驾驶公开课:理性与激情都不可或缺
本次乌镇夜话的特色,就是邀请了多位智能驾驶领域创新企业的代表,讲解本企业的技术路线,可以说是一堂技术公开课。
地平线可以说是智能驾驶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去年,大众汽车集团投资24亿欧元,用于与地平线的合资合作,开创了中国智能驾驶企业的新高度。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对于智能驾驶的前景始终持理性态度。他认为,技术的理想不能走入技术的偏执,自动驾驶更要务实。地平线一步一步的行稳致远,踏踏实实的从辅助驾驶开始,在低功耗低成本给主机厂真正的创造价值。
多家智能驾驶企业从关注实用场景的角度出发,逐步落实技术愿景。驭势科技董事长、CEO吴甘沙认为,商用车场景是锻炼L4能力和经验的最好战场,是真正出错成本可控的脱手实验,有了这样一种三五年的经验,再反哺乘用车L2-L3的跨域,是一种更合理的路线。驭势科技正是践行了这条路线。
踏歌智行联合创始人兼副总经理周华生介绍说,相对于乘用车的无人驾驶,矿山领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低速的、可控的环境,而且不受交通法规的约束,所以,矿区是最适合自动驾驶落地的场景之一。
智加科技也是将有人监管的重卡,作为L4级自动驾驶的突破点。智加科技中国总经理容力认为,要让无人驾驶真正“面对生活”,真正实现规模化的商业化应用,还需要翻越法规、技术和安全三座大山。其中,技术是三座大山的核心,如果解决了技术的工程应用问题,就能做到更安全,法规也会随之予以支持。
智行者董事长兼CEO张德兆表示,在L4自动驾驶系统方面,智行者推出robotaxi和robobus两个平台。前者能够在高速道路及复杂城区道路实现汽车自动驾驶功能;后者可实现封闭园区与城市开放道路的接驳、摆渡、游览等场景的无人驾驶功能。
小马智行硬件研发负责人、北京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李林涛介绍,小马智行同时布局了包括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卡车、乘用车智能辅助驾驶三大业务板块。小马智行在L4领域的技术积累,可以快速“降维”到智能辅助驾驶领域。
实现高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是核心智能硬件之一。镭神智能董事长兼CEO胡小波认为,当前汽车离L4、L5级别的无人驾驶相差很远。主要原因包括,自动驾驶核心传感器的性能和成本因素的制约以及选择核心传感器的方向性错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算法能力,路测进程过慢等。镭神智能为此推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极大降低机械式激光雷达的成本;速腾聚创战略规划总监谢星认为,激光雷达进入下半场最具有标志性的特征是实现激光雷达的规模化量产。而补盲激光雷达将是下半场竞争的新战场。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近期多次表示,“缺芯”已被重视,但“少魂”易被忽视。操作系统是比芯片更加迫切和致命的问题,是决定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胜负的关键。东软集团是汽车软件研发的代表性企业,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顾凯认为,未来10年,软件对于汽车产业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具体体现在,汽车的价值创造从传统的纯硬件向软件高附加值转移;车载的软件代码量的规模也将增加300%;未来每三个月会产生一次软件更新;而软件开发成本在整车的开发成本中不断提高。致力于汽车操作系统研发的斑马智行COO黄佑勇也表示,斑马智行践行“汽车操作系统三部曲”,致力于即智能车载操作系统、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整车智能操作系统的自研已经超过数十多年,积累了深厚的经验。
此外,集度运营负责人罗岗,车联天下董事长杨泓泽,黑芝麻智能首席营销官杨宇欣,速腾聚创CEO助理兼战略规划总监谢星,So.Car创始人、CEO张晓亮,Strategy Analytics中国市场研究总监李建宇,通过一场在线圆桌会议,讨论了新汽车下半场的机遇和挑战。
“乌镇夜话”一直坚持邀请行业核心人物,输出高价值观点,达成广泛共识。近四十场演讲,从各方面阐述了当前汽车领域最前瞻的理念和实践,也为2023年汽车人重新奋起提供了思想基础。正如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所说,2023年,将是新汽车下半场开启的元年,也是新汽车再次“刷”新的一年。一方面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总结。总结上半场的得与失,找到下半场的努力方向。下半场一定有代表企业、人物、技术路线、产品。新汽车的下半场,谁是主角,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