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解读提要

中考历史 2023-02-12

我要进群      商务合作微信 我要资料
我要微课     18205613175我要投稿

热点推荐 

 

九上历史资料汇总

八上历史资料汇总

七上历史资料汇总

2021年中考历史知识提纲合辑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计划部编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5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10课)
7-9年级上册历史、数学、生物课本习题答案、微课

干货:中考历史易错点背诵模板(1-5)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解读提要

 
九年级上册教材涵盖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学习主题。
一、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涵盖了人类整个的早年历史时期,从大约三四百万年前人类诞生时起,一直延续到公元15世纪。这段漫长的历史又分上古、中古两个阶段,也就是经历了通常所说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古代世界社会生产力水平普遍不高,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人们的活动能力还很有限,不同地区的文明大致处于分散、隔绝的状态,这些文明差不多都是自行独立发展的,人们彼此之间的交往和联系还不多。从总体上说,那时人类的全部历史只不过是若干个地域性历史板块的简单拼合,还谈不上整体性的世界历史。然而,在古代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还常常出现不同文明之间以战争或和平往来形式发生一定交往的事例,对这种长期凝固、相对稳定的状态产生冲击。这就是说,古代历史中既有长远的、总体性的“静态”,也有短暂的、局部性的“动态”;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具有流动性的促进交往的“动态”,后来渐渐占了上风;到了新航路开辟以后,不同地区间的交往变得愈来愈多,整个世界便逐渐联成一气,形成了真正全球范围的整体化格局。这样,世界历史便翻开了新的一页。
我们教材里的世界古代史课程内容共分五个专题,现分别分析如下:
(一)史前时期的人类
这一主题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二、关于早期人类的社会组织。
人类的起源问题,千百年来一直是个引人瞩目的难题,近代科学家对此曾作过不懈的探索。现已确认,人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但是很多相关的问题至今仍未完全解决,还有待于各国学者继续深入研究。应该说,最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很有成绩,大大推展了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我们在编写教材和有关参考用书时,也尽量考虑到这一状况,适当地吸纳了部分最新成果和研究动态,力图使学生通过这方面内容的学习,初步掌握人类起源的基本知识,增进对人类本身的了解。在教材编写中,特意增设了有关三大人种形成的内容,这在过去的教材中也是没有的。相信学生通过获得这一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于对现实世界中经常存在的种族、民族差异问题的认识。
早期人类的社会组织的情况,目前一般仍采用19世纪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的学说,这是他本人深入美洲印第安部落经过长期调查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尽管近年来有人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但迄今为止,摩尔根学说的地位依然还是稳固的,某些古代神话传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着他的观点。课程标准提示,借助上古希腊神话中该亚和厄瑞斯忒的传说来解读早期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的概貌,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无异于提供了一份形象化的辅导材料。
(二)上古人类文明
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二、古代希腊文明与雅典民主政治,三、布匿战争与罗马共和国的衰亡。
古代东方文明,泛指地处亚洲、北非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如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文明。古代东方文明的初创,大都与其所处相对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量丰沛,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当地人从很早时候起便率先走出原始状态,发展起灌溉农业。大概是出于修筑、管理大型水利设施、统治广大疆域和众多人口的需要,古代东方文明各国相继创立了中央集权式的专制君主政权。课程标准列入的埃及金字塔、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内容,正是体现了这种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下社会生活的特征。概括地说,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上的大河农业,政治上的中央集权专制体制。
关于古代希腊文明与雅典民主政治,按照课程标准的设定,我们在组织教材编写时,没有从头至尾、面面俱到地去罗列古代希腊历史演进的具体线索,而是把留给世人的希腊文明遗产中最意味深长的一部分——雅典民主政治加以突出,着重展示其富于风采的社会历史价值。过去的教材对雅典民主政治,往往缺乏充分的介绍和恰当的评价,而是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过分夸大了它的负面作用,从而导致了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这是需要予以修正的。应当看到,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同的政治体制,虽然各具特色,褒贬不一,但相比之下,民主政治的弊端最少,优越性最为明显,也更接近于公正。广大民众的直接参政,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政治热情,也最符合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给后人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要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以及民主制度的可贵,懂得从专制走向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古代罗马的历史进程也比较曲折,包含了许多知识点,课程标准同样没有去作平铺直叙式的处理,而是抓住罗马共和国这个重要环节,以此带动全局。罗马共和国前承罗马城的创立和“王政时代”,后启罗马帝国,处于古代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强调布匿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是因为罗马依靠军事扩张而立国,布匿战争是其征服意大利半岛以后开始发起海外扩张的重要一步。同时,这场战争也是引起罗马共和国兴衰更替的关键性事件,它向地中海世界的扩张,既带来了奴隶制经济的高度繁荣,使罗马的综合国力达到极盛,同时也逐渐加剧了内部小农的破产、传统军事制度的瓦解和社会道德的沦丧,这就为后来共和国的没落、强权帝国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三)中古亚欧文明
它涉及中古时代的亚洲文明和欧洲文明,又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日本与阿拉伯文明,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罗马天主教廷,三、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四、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1.日本与阿拉伯文明。日本文明从渊源上来说,似乎可归入东亚古代中国文明的附生文明范畴内(也就是一般所称的汉字文化圈)。发生在公元7世纪的日本大化改新,就其性质而言,是一场以学习和仿效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运动。正是经过这场改革,日本才渐渐摆脱落后状态而步入文明行列,成为亚洲一个有影响的重要国家。西亚阿拉伯文明的崛起,同伊斯兰教的形成和扩展紧密相关。穆罕默德通过创立伊斯兰教,在促进中古阿拉伯社会进步、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中,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后来,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人的对外战争,又传往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及非洲各地,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至今仍对不少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罗马天主教廷。中古西欧的历史头绪纷繁,课程标准强调了封建等级制度和教廷地位的确立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古早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推行采邑改革,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封建等级制度,其特点是以土地为中心层层分封,封主封臣之间形成严格的契约关系。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中古天主教会的最高首脑机关为罗马教廷,对于当时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具有广泛的影响。课程标准抓住丕平献土、形成教皇国的事例,集中表现天主教会的这一独特地位,可使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宗教曾经对人类历史产生过何等重要的作用。
3.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中古初期,西欧城市在蛮族入侵的冲击下一度衰败,11世纪前后开始复兴。城市居民的主体是工商业者,他们为反抗城市所在领地封建领主的压迫和剥削、争取城市自治权而不断展开斗争。教师可按课程标准提到的法国琅城起义这一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城市商品经济的急速发展,对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起着瓦解的作用,后来的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在这些西欧中古城市中萌发、成型、壮大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正是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孕育了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
4.拜占廷帝国的衰落。拜占廷文明是活跃在东地中海地区的一种东正教中古文明,与上古希腊罗马文明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拜占廷帝国虽曾盛极一时,但在面临中古后期西欧文明新因素和西亚伊斯兰文明的挑战时,却未能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积极应战,而是依旧孤傲自恃,固步自封,以致最终败亡于奥斯曼帝国之手。课程标准要求以君士坦丁堡陷落的事例为切入点,来展示这一历史结局,说明一个社会、一种制度只有豁达开放,才能带来繁荣、发展,而保守偏狭则最终只会导致落伍和衰败。
(四)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本专题意在探讨古代文明交往的两种基本方式,即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当时常有所谓“不打不相识”的情况。通过这样的交往形式,不同文明之间便获得了直接接触、相互交流的机会,文明得以传播,社会取得进步。
同以往的教材相比,课程标准首次确定了这一主题,这是力图把宏观的历史俯瞰和具体的史例剖析结合起来的一次尝试,教材共设置了两课:
1.介绍了暴力冲突为主、但客观上促进了文明交流的一类例证,像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
2.通过和平交往方式,选择的主要是13世纪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两大事件。
(五)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这里分五个方面介绍:最早的文字,对宗教的理解,古代文学戏剧、科学和建筑艺术成就。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课程标准要求着重介绍古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它们是世界上大部分现行文字的始祖。
宗教不能像以往那样被简单地说成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而应看作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文化现象,人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当对此了解研究。当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宗教是一难以理解的内容,不宜具体展开、详加论述,只要一般知道即可。课程标准提到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世界宗教,仅要求学生了解其产生与传播的大致情况。
关于古代文学戏剧、科学和建筑艺术成就,课程标准里选择了一些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和人物,如上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和中古阿拉伯的《天方夜谭》,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数学家兼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等从事的科学发明创造,另外,还有富于艺术特色的中古时期宗教建筑——伊斯兰教麦加清真寺、天主教巴黎圣母院,等等。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和人物的介绍,使学生领略到古代人类文化的无尽魅力,从小热爱美好事物,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世界近代史部分
本教材采用把15、16世纪发生在西欧的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对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但是,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统治权,并建立起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经历了—个漫长的过程。
从14世纪到17世纪初,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运动、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以及宗教改革,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即通常所说的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和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代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这些国家先后开始和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过渡,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从以人力和畜力等生物能源为动力的时代进入了以蒸汽力等非生物能源为动力的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并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几乎同时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由蒸汽时代步入电气时代,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学艺术空前繁荣。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趋于白热化,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这段长达四个多世纪的历史中,我们精心挑选了那些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工作、生活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组成八个学习主题,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体系。这八个学习主题是:(1)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2)第一次工业革命;(3)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4)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5)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材中将该学习主题并入第二学习主题);(6)第二次工业革命;(7)第一次世界大战;(8)科学与思想文化(后三个主题编入下册教材)。这八个学习主题虽不能涵盖世界近代史的全部内容,却清晰地勾勒出了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主要内容、时代特征和发展过程;扼要地展示了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过程;辩证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与贪婪性并存的本质;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对本国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对殖民地人民的野蛮掠夺;热情地讴歌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通过对八个主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初步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而在整体上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线索有一个初步了解。
这八个学习主题都是围绕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萌生、确立、发展而展开的,相互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但又有各自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主要内容包括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到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大历史过程。学习时有几点值得注意:
1.它以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与过去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是不同的。旨在说明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需要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漫长的理论准备过程,还要开辟新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制定新社会的法律框架和基本理念,也要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最后通过其领导的政治革命完成这一长达三四百年的历史转变过程。
2.要把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放在社会巨变的历史大背景下来考察。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丁的《神曲》反映了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矛盾,表达了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有着结束中古时代、开启近代历史的革命性意义。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的新航路,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封闭和孤立状态,迈出了从分散走向世界一体化的关键一步,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海外扩张体制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与文艺复兴一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产生。
3.《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l7至18世纪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和理论旗帜,它们不仅对封建社会和殖民统治予以批判和否定,而且还提出了未来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蓝图,开启了现代民主与法治社会的先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革命不仅仅是以暴力破坏旧世界,还要建设更进步的新社会。华盛顿和拿破仑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政治家,通过对他们的历史活动的了解,训练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鼓励发表不同看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生产率得到迅猛提高、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文明得以急速进步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人类从传统农业文明时代跨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机械化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作坊,人类进入以蒸汽力为动力的“蒸汽时代”;充分显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优越性,为资本主义制度最后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通过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进和“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三个知识点,来认识人类历史上这场影响深远的社会巨变,理解英国工业革命起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和应用,发展于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与广泛应用,终结于大工厂生产制度的确立,扩展于铁路运输业的出现。
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该学习主题的又一个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同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本国工人阶级联系在一起的。工业革命和大工业创造了物质繁荣,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全面统治,但也产生了工业无产阶级同工业资产阶级相对立的社会矛盾,工业无产阶级展开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的斗争。这里仅选择英国宪章运动和法国巴黎公社两个典型事例。英国宪章运动不是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全部内容,但它具有典型性,是一场有组织、有要求、有实践,持续时间很长,发展阶段清楚的工人运动。法国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政权的斗争,可以通过“五月流血周”和《国际歌》的创作,去感受巴黎公社社员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国际歌》所体现的革命气概,理解工业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给无产阶级以强大的思想武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只要求学生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革命理想以及《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同殖民扩张和掠夺联系在一起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的贪婪性和扩张性本质所决定的。一方面通过“三角贸易”和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的疯狂掠夺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的野蛮性和残酷性,殖民掠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另一方面通过玻利瓦尔领导的拉丁美洲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和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事例,说明哪里有压迫和剥削,哪里就有反抗的历史规律,认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正义性。
(四)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该学习主题的主要内容是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其政治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扩大的历史过程。这种巩固与扩大是通过革命或改革方式进行的,并使资本主义制度越出少数几国范围而成为世界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l.为什么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后出现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些主要任务与目标并没有完成,如南方存在黑人奴隶制度,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资产阶级的独占统治地位的确立。由于美国特殊的国情,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政治上不占优势;南方种植园经济日益衰落,但种植园奴隶主在国会占有优势地位,不愿拱手交出政权,因此解决南北社会矛盾的方式只能采取内战这种革命方式。
2.为什么欧洲的俄国和亚洲的日本会出现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强大的外部力量的推动。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从经济上充分显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17世纪中叶以来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议会改革,在政治领域创造了一系列民主的统治形式和政治体制;在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迫于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全方位的压力和示范作用的冲击,使这两个国家缓慢地走上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社会变革之路。二是内在动力和条件的具备。导致变革最终发生并取得成功,在于这两个国家内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等。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是关系国运兴衰的重大问题。
  

往期资料分享


初中各科微课合辑

2020年中考历史小论文猜押
2020年中考历史选择题精选65题
2020年中考历史主观题(二)
部编版:八上历史《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上历史复习提纲+简答
2020中考历史必备的20张思维导图
2020年中考历史选择题精选60题
2020年中考历史主观题11道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香港国安法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中缅建交70周年
2020年中考历史预测:美国危机与种族歧视 

2020年中考历史:周年热点大事和人物 

2020中考历史小短文: 合作共赢  携手抗疫

中考历史核心考点默写清单(世界近现代史)

2020中考历史小论文:英雄之城——武汉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新题(2)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新题(1) 

如何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中考历史选择题常考知识点总结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立即获取

中考历史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