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
我要进群 | 商务合作微信 | 我要资料 |
我要微课 | 18205613175 | 我要投稿 |
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学习目标:
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及主要活动。
2、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3、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实质及进步意义。
重点:
1、公车上书意义
2、百日维新内容及进步意义
难点:百日维新内容及进步意义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
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
核心内容: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在位皇帝:光绪帝(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帝,却轰动京、沪)
意义: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1)表现: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A、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法通议》·梁启超
B、严复等支持《国闻报》,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国闻报》
严复
知识点二:百日维新
背景:
(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2)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时间: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
目的:变法救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内容及影响:
结束:1898年9月,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
别名:百日维新(变法历时103天)也称戊戌变法(1898年是旧历的戊戌年)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谭嗣同名言: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袁世凯的出卖;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根本原因)
拓展延伸:
1、戊戌变法失败根本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戊戌变法的启示: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3、依据下列材料分析戊戌变法的意义。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比较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异同。
知识小结:
课本习题解答:
1、29页问题思考:
主要宣传变法图强的观点。(实行资产阶级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推动了戊戌变法思想的广发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增强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觉悟)。
2、课后活动1
3、课后活动2
同意观点A。因为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这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同意观点B。因为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戊戌变法则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所以说,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学习西方。
不同意观点C。因为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课后练习
1.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整体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3.“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
A 开放言论
B 创办京师大学堂
C 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D 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强学会[来源
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5.“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来自( )
A.康有为的上书
B.曾国藩的奏折
C.林则徐的文稿
D.陈独秀的文章
6.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
A.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巩固
D.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
7. 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维新变法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8.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9.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所说“大梦唤醒”的具体表现是
A. 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B. 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 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 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0.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公车上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有关上书的( )
A、时间、地点
B、领导者、意义
C、对象、内容
D、背景、参加者
参考答案
1.B 2.A 3.A 4.B 5.A
6.A 7.C 8.C 9.D 10.D
往期资料分享
初中各科微课合辑
2020年中考历史书奇制胜速查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