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4)

中考历史 2023-02-12

我要进群      商务合作微信 我要资料
我要微课     18205613175我要投稿

热点推荐 

2020-2021年初中历史资料汇总

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料汇总 

部编初中历史7-9上册重点知识框架

2020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七八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大全

七八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提纲汇总

九年级上册七科微课大全

八上历史微课(1-26)

九上历史微课(1-21)

九上历史《全册背诵手册》

七上历史微课(1-20)

七上历史《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由如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  )

A.学会磨制石器

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

C.懂得采集果实

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2.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陕西蓝田

B.北京周口店

C.云南元谋

D.浙江河姆渡


3.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5.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6.如图是某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的课堂笔记,图中①说明(  )

A.分封制的作用

B.诸侯的义务

C.诸侯的权利

D.周天子的责任


7.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初中学习群


8.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

C.         铁农具

D.            曲辕犁


9.如图是近年来我省考古的重大发现﹣﹣三亚海棠湾的英墩遗址贝壳堆积。据考证,此遗址距今约有6000年。同一时期,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10.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②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④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

A.盘古开天

B.炎黄传说

C.禅让传说

D.大禹治水


12.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黄帝

B.舜

C.禹

D.启


13.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


14.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15.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

A.黄帝

B.禹

C.汤

D.纣


16.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7.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如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18.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A.国人暴动

B.周平王东迁洛邑

C.齐桓公成为霸王

D.韩赵魏三家分晋


19.如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  )

A.陶器

B.瓷器

C.青铜器

D.铁器


20.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可考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  )

A.

B.

C.

D.


21.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周王室衰微

C.天子依附于诸侯

D.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22.《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


23.《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

A.耜耕

B.牛耕

C.耧车

D.机耕


24.“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25.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  )

A.废除了贵族特权    

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分封制遭到破坏    

D.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2分,27小题13分,共25分.)


26.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工具说进步】

(1)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2)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食物话变迁】

(3)请写出种植图三、图四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4)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


(5)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27.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2)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的标志着是什么?

材料三: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3)材料三体现了哪一制度?从材料看,被分封做诸侯的主要是什么人?这一制度施行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4)材料四中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5)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远古、夏商周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

【分析】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解答】由如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保留猿的某些特征。ABC三项表述无法直接从图片材料中获取。北京人上肢与现代人相似,直立行走,但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与图片。


2.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最早人类的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出土地点是云南省的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解答】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就是元谋人遗址,应该去他的出土地点云南元谋。

【点评】本题的关键词是“最早”,把握好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题目就迎刃而解。


3.C

【分析】本题以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姆渡聚落开始种植水稻;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4.A

【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知道北京人会制造石器、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解答】据题干“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可知,北京人遗址出土10万多件石器,说明北京人会制造石器,北京人遗址发现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说明北京人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点评】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5.C

【分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解答】由材料“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可看出,半坡原始居民过农耕定居生活。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的熟悉程度。考查基础知识。


6.C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与影响。

【解答】根据题干图片中周武五创立和周天子与诸侯等内容可知是它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①处有权利和土地、人民等字样,这反映的是诸侯的权利。

【点评】图片材料型选择题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判断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7.D

【分析】本题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依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知识。

【解答】半坡原始过定居生活,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是农作物是水稻,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陶器。

【点评】本题以原始农耕生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历经能力。


8.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所以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9.C

【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遗址为切入点,考查半坡原始居民。

【解答】由题干“距今约有6000年”结合所学,距今约有6000年的半坡人是我国最早粟的居民。是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的代表。

【点评】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0.C

【分析】本题考查“人文初祖”的相关知识。

【解答】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他的妻子养蚕缫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人文初祖”。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①②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人文初祖”黄帝。


11.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炎黄传说。应熟记炎帝和黄帝的相关知识。

【解答】炎黄二帝是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远古两大部落集团的领袖、其活动区域主要是黄河中游,即中原地区。黄帝时期发明了衣服、舟车、文字、指南针、音律等。炎帝时期发明了农业、养殖、农历、医药等。“炎黄二帝”是中华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力量的象征,开拓和创新的化身,是中华文明渊源流长的标志,它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情思。因此,可以说,龙的精神,也就是炎黄的精神;炎黄的精神,也就是龙的精神。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和辨析能力。


12.C

【分析】本题考查大禹建立夏朝的史实。知道大禹治水非常专心,据说他在外治水13年,三次经过自己家的大门,也顾不上回家看看。这反映了大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点评】本题考查禹建立夏朝,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3.C

【分析】本题考查王位世袭制与禅让制,主要掌握他们的不同点。

【解答】据题干“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同学探究的历史主题是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王位世袭制是凭血缘关系来继承王位,一般是父子相传,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王位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异同点。


14.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建立的知识点,应把握西周建立的时间.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约公元前1046年”,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大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历史年代标尺图的能力和对西周建立时间的把握.


15.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商朝史实的识记,解题时要紧扣“多行不义必自毙”即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解答】黄帝、禹、汤都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君王,只有商纣实行暴政,最后导致商朝灭亡。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黄帝、禹、商汤、商纣历史人物的史实。


16.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的认识。

【解答】生产工具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故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的主要史实。


17.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应熟记分封制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题文中“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和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18.B

【分析】本题考查东周的建立。进一步掌握春秋战国的相关知识。

【解答】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而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已经属于封建社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9.C

【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解答】邮票中的器物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商朝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

【点评】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青铜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0.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选项C是甲骨文,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可考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选项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甲骨文的相关史实。


21.B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原因,理解基本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由材料“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势力强大,周王室衰微。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的原因,需要掌握基本知识点。


22.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知识点,应把握春秋争霸的历史。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齐桓公”“尊王攘夷”,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点评】解答本题应熟记春秋争霸的历史。


23.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古代中国牛耕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

【解答】材料中“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的意思是宗庙祭祀的祭品(当时叫做“牺牲”,主要包括猪牛羊) 现在作为田间的劳动力。题干问的是春秋时期出现的新的耕作方式,根据所学知识,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牛耕。

【点评】注意牛耕技术出现的时间.


24.A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五霸的识记。

【解答】春秋时期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后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最早成就霸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25.C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五霸,知道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

【解答】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弱,周王已无力控制诸侯,一些大的诸侯势力崛起,大国之间展开了争霸战争。故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五霸,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二、综合题


26.

(1)图一是北京人的生产工具,制作方法:打制;图二是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工具,制作方法:磨制。

(2)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图三:河姆渡居民;图四:半坡居民。

(4)说明我国在半坡和河姆渡居民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5)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饲养家畜、建造房屋等。

【分析】本题以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切入点,考查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

【解答】(1)图一是北京人的生产工具石器,是采用打制方法制作的。图二是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工具骨耜,是采用磨制方法制作的。

(2)从打制工具到磨制工具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河姆渡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半坡人是我国最早种植粟的原原始居民。

(4)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我国在半坡和河姆渡居民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5)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包括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饲养家畜、建造房屋等。

【点评】本题以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7.

(1)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2)禹传子,家天下。

(3)分封制;周天子的子弟、亲属、功臣;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或巩固政权)。

(4)处于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状态。

(5)适应社会发展;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尧舜禹的禅让、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春秋争霸,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可知,材料一反映了禅让制,这种制度的特点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2)据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可知,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的标志着是禹传子,家天下。

(3)据材料三“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可知,材料三体现了分封制,从材料看,被分封做诸侯的主要是周天子的子弟、亲属、功臣,这一制度施行的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或巩固政权)。

(4)材料四中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状态。

(5)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远古、夏商周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适应社会发展,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尧舜禹的禅让、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春秋争霸,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往期资料分享


2020年中考历史小论文猜押

2020年中考历史选择题精选65题
2020年中考历史主观题(二)
部编版:八上历史《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上历史复习提纲+简答
2020中考历史必备的20张思维导图
2020年中考历史选择题精选60题
2020年中考历史主观题11道

7-9年级上册史数生课本习题答案、微课

干货:中考历史易错点背诵模板(1-5)

初中各科微课合辑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香港国安法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中缅建交70周年
2020年中考历史预测:美国危机与种族歧视 

2020年中考历史:周年热点大事和人物 

2020中考历史小短文: 合作共赢  携手抗疫

中考历史核心考点默写清单(世界近现代史)

2020中考历史小论文:英雄之城——武汉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新题(2)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新题(1) 

如何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中考历史选择题常考知识点总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