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仇富不流行了,我们仇穷吧

此间飞 此地无言 2020-09-13


近日,一篇自媒体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刷爆了舆论。文中称,2岁半女童王凤雅被诊断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其母杨美芹在获得15万元捐款后却未救治眼球已脱出眼眶的女儿,反而去北京高端民营医院为儿子治疗兔唇。5月4日,不到3岁的王凤雅离开人世。文章将女童王凤雅之死归结于“罪恶的父母”,认为女童的父母消极治疗导致了本来有极高存活率的女儿死亡。


1.


这篇文章我看了,写得真是好,好就好在朴实无华而又直抵人心。全文摆事实讲道理,有数据有科谱,在平静内敛的叙述中,蕴含着一股悲愤的力量,读来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


比如文章开头第一句:


2018年5月4日上午,王凤雅小朋友永远摆脱了罪恶的父母,离开了人世。


简单一句话,既交代了事件了背景,又设置了悬念,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到悲凉的情境当中,显示了高超的写作技巧。


比如,文章结尾:


如果小凤雅是个男孩?


如果小凤雅没有那个哥哥?


如果一家人再有一点点良心?


如果当地部门介入得再坚决一些?


一连串的发问,层层递进,撞击着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悲伤?悲伤过后,又是不是很愤怒,恨不得一下子冲到这对“罪恶的父母”面前,厉声质问:你们为什么如此残忍?



2.


事实上,的确有不少人这样做了。一时之间,正义的网友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谴责这对“罪恶的父母”,还有某知名作家义愤填膺地在微薄上向警方报案,要将这对“罪恶的父母”绳之以法。


真的,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能感觉这个国家是有希望的,是光明的。


然后呢?然后事情整个就反转了。


文章中言之凿凿,杨美芹一家获得捐款15万元。而实际上,经警方调查,女童家属总共才获得善款3.8万元。就这点钱,还是通过数次网络筹款,以及网友微信红包、火山小视频直播打赏等多个平台获得。


文章中称,“杨美芹一家获得15万捐款后,未救治眼球已脱出眼眶的女儿,反而去北京高端民营医院为儿子治疗兔唇”,指责这家人有重男轻女之嫌。


这当然也是扯蛋。嫣然天使基金会发表声明,凤雅哥哥的免唇手术早在去年4月就已完成,所有费用全免,根本用不到网友捐给小雅的钱。


3.


两个最关键的情节失实,整篇文章就像豆腐渣工程一样轰然倒塌,全部砸在作者的脸上,砸得亲妈都不认识了。也就是说,这篇公号文的作者用饱含深情、极富正义感的文字,写了一篇全靠主观臆想胡编乱造的稿子,将一对痛失爱女的普通农民夫妇陷入千夫所指之境。


通常我们会将那些表面看起来正义感爆棚,背地里夹带个人利益私货的人称为“正义婊”,但这个事用“正义婊”来形容,我觉得都污辱了婊子,最绝情的婊子都干不出这么不要脸的事来。


为了10万+,可以不要尊严,褒个鸡汤,贩卖一下焦虑感,都不是个事,反正脑残多,智商税不收白不收。但是,做人写文要有起码的底线,不能把良知和人性都出卖了,人血馒头真的好吃吗?


有正义感是好事,但别忘了带上脑子。等一等真相,核对一下关键事实,不是多难的事。只是,很多人根本等不及,正义感袭来,就如同喝了两斤82年的鸿茅药酒,血脉贲张,不搞个精尽人亡,是死也不肯罢休的。


凤雅的家人发起网络求助后,有些网友捐了款,于是要求“用了我们的钱,就必须去北京的大医院治病”,甚至,“死也要死在医院”。这个要求当然不算过份,但是得考虑实际情况。网友的捐款,拢共才3.8万元,这点钱,到北京去看这么重的病,他们治得起吗?


要知道,不是每一个求助者都毕业于中央戏精学院,会讲故事会煽情,又写得一手好文章,他们哪怕濒临绝境,获得的捐助也十分有限。毕竟,民间捐助很大程度上都是按表演水平来付费的。


但是一些网友的逻辑是,我不管,我捐了钱,就得按我说的做——可能是被郭美美们骗怕了,以前是不管不顾,现在呢,我们的慈善观念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随便捐个三五十块钱,就成了上帝,试图代替受捐者做选择,最后演变成了道德绑架。


4.


我们不是活在新闻联播里。在这里,有几十块钱的公租房,有全方位全覆盖的医保,可以用爱发电,用梦想驱赶病魔。我们生活在现实中,这里有富人和穷人。面对大病重病,富人可以拼尽全力不留遗憾,但穷人则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他们没有赌一把的底气和勇气,甚至,死亡都没有那么可怕。


小凤雅的父母有没有倾其所有给她治病?我相信是没有的,这也正是被道德义士们所攻击的一点。但是将心比心地想一想吧,这是一个有四个孩子的农村家庭,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母亲靠打零为生,他们拿什么,拼尽全力去给一个被医生诊断为中晚期癌症、即便救治也活不了多久的孩子?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不要低估富人的富,也不要低估穷人的穷。濒临绝境的时候,选择保守治疗,尽可能地减少孩子的痛苦,让她能够平静地走完一生,这是残忍却又唯一的选择。


没有穷尽一切资源,轻易地放弃一条生命,的确是一种罪恶,但罪恶的不是这对父母,而是贫穷本身。


5.


大概是从咪蒙的那篇著名的《致贱人,我为什么要帮你》开始,“仇穷”开始成为一种时尚。“你穷你有理啊”、“我的爱心很贵”……之类的文章大行其道,成为各大公众号的的必备文本。仇富的历史太悠久,强大的思维惯性之下,仇穷开发了新姿势,这种反向操作深孚人心,广大网友纷纷表示,说的就是我,搞得好像人人都被白眼狼咬过似的。


和以前仇视富人和官员一样,现在吊打穷人也是犯的同一个逻辑错误,就是以偏概全,抓住个案大作文章,并不断升级放大,挑起阶层间的对立。这种话题,本身就自带流量。


我一直坚信,人性的善恶是呈正态分布的,富人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坏,穷人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从仇富仇官到仇穷的转变,其实说明我们活得越来越明白,越来越实惠了。


一个人成熟了,就会发现,仇富没用,富人依然富有并且越来越富有,你的敌意可能只是一个笑话,根本够不成对富人的伤害,那么我们何必还要自寻烦恼呢?仇穷见效快,看看这家人被质疑之后战战兢兢,一幅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甚至还要借钱还捐款,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富人的世界你不了解,编起故事来素材不够、底气不足。但是穷人我们了解,都是穷人过来的,穷人为难起穷人,那才叫一个过瘾。


仇富让我们容易产生一种挫败感,因为总有人比你更富有,你永远处于鄙视链的下层。而仇穷则会让我有一种优越感,因为总有人比你更穷。


人的本性也是向往财富、厌恶贫穷。“老公操我”爽呢,还是“帮帮我吧”爽?


6.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仇富有风险,仇穷更安全。


按照相关司法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这篇公号爆文,诽谤已经坐实,几乎毁掉一个不幸家庭的声誉,点击上百万,转发远超500次,怎么样?屁事没有,顺带收割了无数弱智。


你敢造个富人的谣试试?甚至仅仅说点富人不爱听的话试试?分分钟跨省追捕,几个月直接让你开始怀疑人生。


我能想到最浪慢的事,就是有一天成为富人,和几个富豪朋友坐在一起,抽着雪茄品着红酒,指导一帮穷人给我们表演苦难:


这个地方情绪要饱满一点……


太僵硬了,你要把内心的痛苦有层次有张力地表现出来……


你女儿得了绝症,快死了,还愣着干嘛,赶紧拍搞笑视频啊,有戏剧冲突才有收视率……


往期文章


立鸿浩志,做社会人

没有什么奇迹,只因生死相依

空姐滴滴打车遇害案,请克制一下你的矫情

被抛弃的人太多,鸡血都不够用了

年少不识鸿毛酒,读懂已是错乱时




原创作品  欢迎转发

我们的口号是

坚决和主流对抗

交流请留言或添加作者微信号:qmmc326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