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安全感来自于认知
关于恶性事件,全网都注意到主流媒体的报道,极其短小精悍,短到都不符合最基本的新闻写作要求。全文59个字,去掉来源,正文部分算上标点符号,只有51个字。但你要知道,央媒一般人进不去,进去的都是训练有素、专业性超强的行业顶尖人才,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所以短,肯定有短的道理,牺牲文本质量和内容完整性,肯定是为了服务于更高的要求。这类似于刑法上的紧急避险,为了一个更大的法益,可以牺牲一个小的法益。完全可以想象,哪怕就是这平平无奇的51个字,也极有可能是字字珠玑,背后有许多个聪明的大脑在高速运转,具体到每一个词怎么表述、应该选择披露哪些信息,都可能经过细细斟酌,然后经过层层审核才最终出台。这甚至不是一篇新闻稿,而是一种态度。它试图通过最小化信息量,来达到履行新闻职责,但又不至于冲击社会情绪的平衡。冷静是足够冷静,但客观吗?用心是良苦的,但效果几何?一个细节是,几乎每一家官方媒体转发的这篇央视新闻通稿,都在极短时间内获得了10万+的阅读量。从新闻稿的内容来看,看不出事件的重要性,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关注度,显然只能说明,公众已经知道了事件的更多信息,他们从非正规、非官方渠道获得关于事件的一手资料,官方的报道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事后印证。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悲哀。因为新闻已经不“新”,读者无法从新闻报道中增加对社会的更多认知。这也是社会管理的悖论。由于网络的开放性,通过信息管控已经达不到有效管理社会的效果。纸媒和电视时代,对于极端恶性事件进行选择性报道,在时间、尺度和信息量上进行把控,以防止出现复制效应,避免更多的恶意事件发生,是行之有效的,我也是非常赞同的。但今天,这一套不好使了。如果还停留在这种管理思维,只会放大社会风险。近期发生的几件事,要素基本一致。几乎可以肯定,后者是受到了前者的启发,甚至是对前者的直接复制。问题是,我们的信息管控已经做到了惜字如金。这说明,防是根本防不住的,一味的防,只能起到一种反效果,真正被防住的不是行凶者,而是大众对风险的感知,和公共场所弱不经风的管理体系。针对不特定人群的暴力事件,当然很可怕,但更加可怕的是,不敢、不愿正视这类暴力事件。每次发生这类事件,都有人说,“死刑立刻执行,我不想听他的故事”,无数人附和,表达对邪恶的誓不两立。但其实,听听这些人的故事,是必要的,甚至是必须的。当一个放弃生命和自由,驾车冲向体育场和学校的时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了解并分析这些原因,不是为了开脱罪恶、同情弱者,而是为了我们自己。你怎么知道你是车里还是车底?有人总结了一个新词,叫“无敌之人”,这类人的共同特征是,年纪在40、50左右,无家庭无子女,无存款,可能也无工作或者刚刚失业。他们一无所有,当然就无所顾忌,因为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这种人是无敌的,也是无畏的,更是没有底线的,一点小事,都有可能引爆他们心中的怒气。社会无论屏蔽他们,他们都不会消失,危险依然存在。要想不让他们自爆,只能提前拆除,至少得先定位。他们在哪,大致有多少人,合理或不合理的诉求有哪些,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尤其每一起恶意犯罪,都是值得分析的标本。这些工作都是需要去做的,尽管很难,但总比空喊“零容忍”“全力维护”这些大词,有用得多。我依然相信,我们是安全感最高的国家之一,恶性事件只是偶发的个案。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对个体来说,我们的安全感不是来自于媒体营造的乐观氛围,而是来自于我们对社会的认知。失控的越野车,可没有什么规律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