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闪婚女贫困户:我们对正能量可能有些误解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本公号
7月17日,湖北日报网上线一篇题为《湖北一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一来二去便熟悉起来》的报道,引发网络热议。报道说的是,湖北一名扶贫干部,在深入基层进行扶贫工作的同时,与女贫困户于冬之相识、相爱,最后携手步入婚姻殿堂,谱写了一段爱情佳话。
这篇报道最早于7月12日在人民网湖北频道予以刊发,题为《湖北鹤峰:“精准扶贫”牵姻缘?扶贫干部与贫困户喜结连理》。7月17日,湖北日报网转发了这篇报道。标题略有改动:《湖北一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一来二去便熟悉起来》。
宣传稿与网络爆文,中间只隔着一个好标题。很明显,后一个标题无论在语感还是境界上都要秒杀前一个。事情就是这么个事,前一个标题呆板僵硬,充满了官僚气和八股味,让人一点阅读兴趣都没有。而后一个标题,生动活泼,还带着那么一点说不出来的小调皮。”一来二去便熟悉起来“,口语化的表达接地气,与前半句“湖北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的事实陈述相映成趣,瞬间勾起读者的八卦心,让人情不知禁地想要探究一番。
尤其是”一来二去“这个词用得也妙,有故事性有画面感,同时又不经意地指出了扶贫工作的特质,扶贫干部与贫困户之间频繁互动,显示一派繁忙的景象,说明工作踏实到位。
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有想法而又不哗众取宠的新闻标题了。也难怪,前一个报道无人问津,后一个报道瞬间就火了起来。同样是党媒,差距还是很大的。只是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赏析完标题,我们来看正文。这里有一个背景需要交代:类似扶贫联姻的爱情故事,在2017年11月也有过一起,并且引发了一定的争议。所以这篇报道的出台,也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此文第一作者、湖北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宣传干事马妍向记者证实:
这个故事我们领导早就知道了,但是因为全国首例那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县里考虑了很久。因为两个人身份比较特殊,压着也没敢写。后来觉得这也是一种正能量,(因为)扶贫扶的是感情嘛。
这个背景信息,耐人寻味。第一,宣传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官样文章随随搞搞就行了,政府宣传部门是把它当成学术论文来写的。一篇巴掌大的文章,居然还搞集体创作,分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可见用力之深。想必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斟酌的。
第二,天天正能量正能量地喊,但实际上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负能量,两者的边界在哪里,很多人并不清楚,就连政治素质过硬、熟悉各种政治语言的领导干部,有时候都是一脸懵逼,生怕搞混了。可见,对于正能量,官方还没有统一口径,这给地方政府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县里考虑了很久“,”压着也没敢写“,充分说明领导内心的纠结与焦虑,一个成熟稳重、思维缜密而又顾全大局的领导干部形象跃然于纸上。换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说法,我们也可以说:这他妈的就是个戏精啊!
报道中说的很清楚,这名男性扶贫干部今年54岁,离异有孩,女贫困户今年46岁,也是离异人士,一对加起来整整100岁的中年男女,因为偶然的机遇看对了眼,决定在一起,这不过是平凡世界里的极其寻常之事,怎么就跟正能量扯到了一起?领导是有多闲,才会为这种事展转反侧,强行加这么多幼稚的内心戏?
本来就对正能量一知半解莫名所以,又患上了正能量饥渴症,情急之下就难免用力过猛,一用力过猛,就会弄巧同拙,甚至适得其反。你看,这篇报道的第一个小标题看上去就很蠢:
单身扶贫干部劲头足
我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当然不会因此就推断出已婚扶贫干部劲头不足的结论。但是,这句话简单点,用“扶贫干部劲头足”表达是不是更好更合理?强调“单身”,分明就是想说单身扶贫干部有着额外的工作动力。什么动力?当然是扶贫能解决婚姻大事。这样一来,扶贫工作夹带了私心,思想就不纯洁,性质就变样了,正能量成了负能量。什么叫画蛇添足?这就是了。
报道中还有一句,是村民说的,“韩主任这么大年纪了,劲头不输年轻人”。单看这句话没什么问题,但是凡事不能联想,一想到前面说的“单身扶贫干部劲头足”,就觉得不是味。好听点说,这是紧扣主题前后呼应,说的难听点,这就是小黄文的典型写法。年纪大、干劲足,难道不是因为扶贫能扶出个媳妇来?作者本来是想突出一下扶贫干部的工作热情,但是给人感觉,却是一个猥琐的痴汉形象。
报道中,这种啼笑皆非的写法随处可见。比如,村民还说了,“韩主任天天在村里录入信息,从没有怨言,真是好样的。”信息录入应该算是扶贫工作中最轻松的活了吧,考虑到韩主任已经50多岁,这当然可以理解,也说明组织上分工很合理。但是这么一夸,就夸出问题来了。小编,你确定村民是在夸,不是在黑?还是当地的扶贫工作实在没有亮点可言,以至于从没有怨言,都算是“好样的”了?村民的标准是有多低?
爱情不止属于年轻人和有钱人,它同样属于中年人和穷人。只是中年人通常不会奢谈爱情,实际点说,他们更在意的,恐怕还是优势互补,把日子过得好一点。这种小人物的情感和朴素的价值观,其实也很动人和美好。但这种美好,只跟当事人有关,与其他人无关。官方不甘寂寞,非要强行上价值,戴高帽,把人家的私生活当成正能量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不仅让当事人尴尬,也是对扶贫工作的的庸俗化。
换个角度看,这与我们的政绩评价机制也有很大关系。会来事儿,动不动就搞出点动静,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获得赞赏。一篇逻辑混乱、行文诡异的正能量报道,这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了。
挺好的一段婚姻,经过官方这么一宣传,网友这么一围观,压力大不大?定力差的,八成要凉,就算不凉,也是慌得一批。对此,我表示十分的同情。人到中年,终于找到对的人,你说容易吗,为什么正能量跑来抢戏?
往期文章
原创作品 欢迎转发
我们的口号是
坚决和主流对抗
交流请留言或添加作者微信号:qmmc326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