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读“第五代”:时代背景下的知识状况与话语生产 | 王凯 陆地 | 时代建筑2020年第4期
本期主题文章简介
《时代建筑》以群体研究的方式持续关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中国建筑师,无论是研究海归建筑师、年轻一代建筑师,还是研究20世纪50、60、70、80年代生建筑师,我们持续多期展开分析与探讨,试图为中国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建筑师群体画像。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走向更为细化的层面,如“新三届”建筑师群体研究。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建筑师的成长和转型的速度大大提高,新一代建筑师群体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以及个体的价值观逐渐凸显其特征,这个群体以7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为主,包括部分60年代末出生的建筑师,这批建筑师大多在1986年至1999年间接受高等建筑教育,并在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开始执业,他们逐渐成为当今中国建筑界的重要力量,并且被国际建筑界所关注,我们称之为“第五代中国建筑师”。本期希望关注这批正在崛起的建筑师群体,讨论他们的研究与实践。
邓小骅将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置于知识社会学的代际研究视角,考察其代际差异;王凯运用“远读”的方法,从社会背景和话语生产机制的角度,描述作为一个模糊整体“代单位”的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的话语特征和历史贡献;周榕由“代际观法”讨论,尝试引入“代差视角”,考察并具体论述“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在诸多方面对于中国建筑生态演进的迭代贡献;李怡和戴路从国际获奖建筑分析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设计实践技术探索;支文军和郭小溪基于一种媒体的视域,对100组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的相关文本进行数据挖掘;鲁安东试图就李兴钢的“胜景”设计思想展开理论思考与讨论,指出李兴钢的设计实践是这一世纪探索的延续,也是对其当代命题的开创性的探索;何润和伊浏等结合感性解读与理性的“数据分析”,对董功/直向建筑事务所展开多维度的分析;同时,我们简要介绍了66位第五代中国建筑师。
远读“第五代”
时代背景下的知识状况与话语生产
A Distant-Reading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s
Knowledge Conditions, Discursive Production, and Social Context
王凯 陆地 WANG Kai, LU Di
在线阅读
何为“第五代”中国建筑师?这是一个有着几重不确定性的标签。
代际问题的讨论滥觞于知识社会学的传统,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在发表于1928年的文章《代际研究》①[1]中提出,代际关系建立在具有决定性的共同历史经验、含有社会性模式的同质性和共有的价值体系上。
而中国建筑师的分代问题,由曾坚在文章《中国建筑师分代问题及其他》(1995年)、彭怒、伍江在文章《中国建筑师的分代问题再议》(2002年)[2]中给出了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讨论,两篇文章一致将“文革”结束后接受大学教育的一代建筑师称为“第四代”建筑师。2016年《时代建筑》杂志组织过50、60、70不同年代出生的中国建筑师的讨论,众多学者们也从不同视角出发,对不同年代建筑师的实践和学术特征进行了讨论和总结。然而关于何为“第五代”建筑师的界定,很难说已经形成了共识,如果说有某种共识的话,就是以出生年代简单界定代际很难精确,而讨论作为确定概念的“第五代”建筑师的问题,目前可能为时尚早。
不过,关于这个问题更加晚近的德国文化记忆学者阿莱达·阿斯曼在她的《记忆中的历史》中引用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也许可以让我们有一个不一样的理解角度。它来源于一位重建某种古印度宗教仪式的学者的一个奇妙的比喻——“水砖”②:在仪式中,牧师的任务是通过诵读不同的“水砖”将一口想象中的水井填满。”水做成的砖,兼具液体流动性和固体物质性,“水砖”这个概念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当代学者对代际问题的暧昧看法,他们不再像曼海姆时代那样以出生年代的不同来界定代际之间差别的有效性,但同时也指出:“谁若仅仅抓住年份的实际统计基础不放,那么他看到的则仅仅是飞逝的流水并从根本上否定代际概念的功能。然而定义一代人的不仅仅是出生日期,还有类似的经历和挑战、交流和话语,以及累积经验的集体模式和以回顾历史的方式进行的身份建构。”[3]
所以,如果我们试图在中国建筑的历史中界定出一个“代”,那我们依据的标准和所做的工作,无外乎“以回顾历史的方式进行的”一种“身份建构”而已。因此,我们不妨将1965—1975年之间出生的中国建筑师界定为一个模糊的整体,通过对他们的观察,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这个“第五代”是存在的吗?他们是谁?
1 识读“第五代”
本文试图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对1965—1975年之间出生的一代建筑师的独特性进行初步的观察,试图从中找到这一代人的某种共性,以及和前后“代”的差异。
为了开始讨论,我们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对1965—1975年之间出生的国内建筑领域建筑师、专业学者和建筑评论家在主要中文期刊上面的发表文章和被提及数量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并以人名作为关键词和作者在数据库中出现频率的高低为标准选出大概30人左右的名单(见表1),作为我们考察对象样本的基本范围。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种带有抽样性的筛选,而且学术期刊中的出现频率与学术价值乃至业界影响力高低都无必然的对应关系,我们只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后面的话语分析提供了有一定代表性的分析样本。
表1.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话语分析样本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作为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与作为作者出现频次
初步浏览就可以发现,他们之中大部分是建筑师,也有几位是学者或评论家。他们目前正处在45~55岁,是目前在中国建筑界占有重要地位的中生代,因此无论在实践作品的数量、影响力和媒体的报道数量,还是理论话语生产体系中的位置,都是非常核心的力量。同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他们也是最有创造力的一批人,每一位本身还在活跃地不断探索、发展和变化之中,每个个体都远不到可以被定义的时候。因此,本文拟借鉴远读(distant reading)的方法,试图从整体上把握这一群体在话语生产方面具有的群体性特征。
对涉及的建筑师/学者进行简单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职业分布方面,在高校任教兼顾实践的18位,职业建筑师11位,其中独立建筑师占绝大多数;地理分布方面,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北上广及其附近地区。这些数据并不能说明这些样本在全国范围的代表性,因为言论话语的生产本就和建筑行业生产的现状并不匹配。大量的设计院和市场型生产建筑师,以及以技术实践为特点的专业技术建筑师,可能都不在本文讨论的视野之内。不过对于本文试图进行的关于建筑话语生产的讨论,这些人确实构成了在中文世界中发声的主要代表性人群。而我们的任务就是从这些建筑师的文章和言论中读出他们这一个年龄段群体的某种可识别性。
2 “水砖”,世代还是时代?
导演贾樟柯在2020年柏林电影节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如果看看中国电影的历史,有一个现象很容易被理解,那就是中国电影的代际划分,都是和国家大的时代变革有关的……所以我希望没有第七代导演,以后的导演,大家不会经历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他们是个体性的。” ③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的,也引出了一个问题。贾樟柯说“希望没有第七代”的原因是,代际区分往往是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导致的,之前中国的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划分是由于经历了革命战争、“文革”以及改革等共同沉重历史的回忆,而今天我们会更加寄望于一个以个体创作者的个性化特征为主导的新时代。另一方面,这段话其实也指出了中国20世纪历史的、不仅仅限于电影界的共同特征,就是代际划分的基础来自外在的时代际遇,即时代性大于个性。
那么,在21世纪已经悄然翻过了两个十年的今天,如果我们假定可以分离出一个“第五代”建筑师,那他们和前一代(“第四代”)与后一代(“第六代”)建筑师之间的区别,到底是时代性的还是个体性的?
这就需要先梳理一下“第五代”建筑师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如果我们比较“第五代”建筑师和我们熟悉的“文革”后受教育的第四代建筑师,会发现他们受教育的年代其实都处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年代。1978年以后,第四代建筑师进入大学开始了专业的学习,因为身为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代大学生,他们在毕业后迅速填补了“文革”十年带来的人才空缺,其中的大部分进入设计院所和高校,构成了今天大部分的大型设计院和学术体制内的主流精英,他们是第四代的主流和核心。
那么,是什么把第五代建筑师区分开来了呢?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中国过去40年城市和建筑发展的时间线索,1978年改革开放,逐渐松绑的社会文化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活跃期,思潮的躁动和社会的剧烈转型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经历了短暂调整后,很快又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了市场化的大潮,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重启市场化进场之路,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开发、政府分税制改革极大地刺激了地方政府的发展动力……在建筑行业,90年代开始启动的设计院改制、开放市场引进西方建筑师与本土设计院合作的模式开始大量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推动中国建筑界一步一步进入国际市场,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WTO,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大量的建设随之而来,中国市场在重大项目上进一步开放,开启了过去20年中国建筑在实践的数量和质量上空前的跨越和百花齐放式的发展。
在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当然是“实验建筑”。追溯实验建筑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中期独立执业建筑师开始出现,到2000年左右越来越多的独立建筑师开始成批量的涌现,一部分具有独立追求的建筑师努力突破,成为以“实验建筑”的名义被历史记住的先行者。这批建筑师大部分是生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从实验建筑师的构成来看,他们大部分生于60年代,其中年龄稍长几岁的,可以归为第四代,但他们在数量上显然并非第四代建筑师的主流,然而毫无疑问,恰恰是他们在学科和市场两方面的开拓性工作,为第五代建筑师的登场确立了条件。
第五代建筑师群体进入大学的时候,恰好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活跃期,他们在本科或者硕士毕业开始进入实践时恰好赶上中国历史上最快速和大规模建设的疯狂时期,大部分人在校内就以炒更的形式开始了建筑实践乃至有了真实建造经验,在实验建筑师群体提供了独立实践的榜样指引下,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第五代建筑师在大量的实践机会中摸索,在技术上和思想上逐步积累经验,设计作品,并在第二个十年里达到成熟,这也构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活跃的独立实践的市场状态。
如果说市场化的条件下释放的大量设计任务给建筑师们创造了独立实践的机会,包括一部分第四代和第五代建筑师在内的“实验建筑师”的早期努力所开拓的思想启蒙,那后来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多样性的市场需求,则为第五代建筑师们后来实践的多样性和细分化提供了更宽阔的市场基础。
那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提供的条件下,第五代建筑师是否因此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地位,因此可以被称为区分于“第四代”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第五代”了呢?
3 “代单位”的形成:第五代建筑师言论的核心概念群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中提出过三个不同的概念:社会位置、代位置、代单位。其中“社会位置”是一个用来表示个体持续地受到社会施加的共同影响或机会、诱惑和限制作用。人的行为可分两类,一类是受社会位置影响的行为,另一类是不受社会位置影响的行为。曼海姆将受社会位置影响的行为称为位置行为。当一个人的行动表明了他对于自己位置的反应时,我们称其为位置行为。“代位置”就是一代人所处的特定的经验与思维模式形成的“位置”,由代际更替这一自然事实形成,而代单位就是在代位置的土壤中产生的相互对立、相互不同的群体。知识社会学探讨了代单位形成的途径,实际上也就探讨了该群体价值观形成的途径:1)要有自己的意见领袖;2)要有自己的核心概念;3)要有形成共识所需要的恰当的精神材料;4)要有形成共识所需要的机制;5)适当间隔的时代变迁[4]。
那么,我们可以说,作为“代单位”的“第五代”形成了吗?
为此,我们首先选择上述30位建筑师/学者在中文专业期刊媒体上发表的论文、访谈以及项目介绍文章,经过简单筛选去掉不相关条目之后,运用基于知网的关键词分析工具,分析各位代表性的建筑师文章中的常用关键词,形成了核心概念云图。从中可以发现第五代群体的讨论中最高频出现的一些核心概念,去除掉因为特定事件引起的高频词,我们得到了如第五代建筑师的关键概念(基于cnki关键词频率分析)所示的结果。
第五代建筑师的关键概念(基于cnki关键词频率分析)
可以看到,最高频出现的核心概念群组形成了某种显著的规律性特征。我们粗略把这些概念分成几组(见表2)。
表2. 高频关键词分类
在今天看来,这些高频关键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特殊性,似乎就是我们日常讨论建筑的最基本用词,但如果我们把观察的时间范围拉长,在历史的脉络中看待这些常用词,就可以发现其明显的时代性特征④。
鲁安东在《回归的实验(1978—2018)——当代中国建筑实验的演进过程及其关键词》[5]一文中总结过1978年以来建筑关键词发展的四个阶段:“创作”(1978—1991年)、“实验”(1992—1999年)、“本体”(2000—2012年)、“研究”(2012—),清晰地概括了过去40年来中国建筑话语核心关键词的转变,与此对应的,讨论建筑的基本用语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相比于20世纪80—90年代的主义、后现代、解构、实验、本土、类型学、原型等更加宏观和理论化的用词,2000年以来的建筑讨论很明显地逐渐转向以建筑“本体”为核心的讨论范式,以90年代末期开始的建构讨论为开端,对建筑从场地策略到材料技术层面的逐步深入,使这一时期对建筑的讨论越来越具体而直接。外来的理论话语逐渐退场,更加与实践需求相联系的学科专业性的内容逐渐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换句话说,正是这一批围绕着“本体”的概念,无论在数量和深入程度上都在过去20年之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今天专业话语(乃至一部分公共话语)中对于建筑讨论的基本理解。这些概念的引入者很可能来自于不同世代,但重要的是,这些概念的主要使用者和通过渗入大量实践和思考并使之得以如此广泛传播的推广者,恰恰是第五代建筑师为主的群体,在这个意义上,第五代建筑师群体逐步创造了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代表性言说方式,形成了区别于前人的自己独特的“代单位”。
4 时代基因:从批判到介入
如果我们试图解释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就不得不需要把第五代建筑师和之前的第四代建筑师主体进行对比。曼海姆的代际研究中特别强调人的青春时代(12~25岁之间)对一代人的世界观形成以及之后的一生造成的深刻影响。那么这个视角是否可以解释第五代和第四代,以及后来的第六代之间的代际差别呢?
第四代建筑师的青春时代开始于1965年左右,正是“文革”开始的激情年代,他们骨子里形成的是对权威的挑战、批判与对抗,这一代人青春的结束和职业生涯的开始正处在“文革”结束后的几年,全社会都处在一种除旧立新的状态中,这使他们形成了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反抗精神。这也体现在80年代以后他们对中国建筑的贡献上:热情拥抱国外的建筑理论,同时努力开创自己的体系,对旧的东西的否定和对建立新的方法和体系的热情,这一点在代表人物王澍等人身上表现得很明显。其他第四代建筑师也在不同的领域,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共享了这种反抗性和批判性。
“第五代”建筑师的青春大体上已经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他们生活在一个新的以开放和变革为特征的时代里,主要的时代精神基因是乐观积极地介入而非叛逆。他们的青春时代结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生涯就在蓬勃的市场中开始。也许没有 80年代的青年人那么多豪迈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这就是他们自己的时代,他们不需要去反抗过去的权威,只需要在第四代的先驱者们开创的地平线上接受启蒙并继续前行。时代的机遇使他们在职业能力发展和资源的丰富性方面总体上和第四代相比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因此普遍在更早的年纪发展了更完善而系统的职业技能,以及更多具体而非宏观的、实践性的而非理论性的展开。这种技能更多包含的是在具体的时间条件下发展设计和理论思考的能力,以及整合设计思考和实践建造的综合能力。
如果说第四代和之前的建筑师世代像叛逆的孩子和传统的家长,在相对充分且过剩的市场机遇中,第五代和第四代建筑师之间似乎更像懂事的孩子和开明的父亲,孩子继承了父辈的衣钵并发扬光大。而第五代建筑师因为数量更多,且相互影响协同进化,逐渐共同孕育产生了一种新的职业文化和市场生态。也许可以说,第四代建筑师伴随着观念的启蒙而生,第五代建筑师伴随着市场规则的建立而成长。与此同时,文化市场的发育让媒体和专业的建筑评论家群体也在这20年中真正地诞生,开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筑师的实践来说,出版、展览、评论成为标配,回应特定主题的言说能力和建造房子的技能同样重要,非传统建筑设计以外的一些工作不再是业余玩乐,而是市场策略的一部分。媒体不再是现实的反映,它就是现实本身。
而这些对于“第六代”建筑师来说,已是他们在学生时代就习以为常并且与生俱来的本能,而一旦他们进入职业生涯,一出场就在越来越萎缩的内卷化的市场中激烈竞争,能够获得认可的不再仅仅是设计机会,而是更加成熟而完整的全套配置,高完成度的设计、清晰的媒体策略、明确的学科性的贡献或者市场化的可识别性[6]。
5 个体化:“后本体”的语用学
正如我们一开始就提到的,“第五代”作为一个群体,是一个人为建构的集体身份标签。这种建构性体现在,这是一个内核相对清晰,但其前后边界很难清晰划定的范围,更在于这个群体内部永远充满了多样性甚至冲突,这些冲突和差异不但长期存在,而且还处在变动之中。
为了比较第五代建筑师言说之间的共性和差别,我们选取了30位代表性建筑师的主要文章,共计120篇,从中试图提取出建筑师自己的言说所用的关键概念,并将这些概念和发表时间相匹配,统计结果见下图。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言说核心概念历时性演变分析
从这个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建筑师所关注的议题或多或少都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一直在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来自时代风气和思想的变动,也可能来自建筑师自身实践内容和身份的变化所带来的成长。但是有意思的是,他们似乎不约而同地在2010—2012年前后开始分化,从前十年的共性表达具体逐渐转向更加个体化的个性表述。如果说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一个形成和发展共同的新的“本体”共识的十年,那么第二个十年则是走向个体化、分化和“百花齐放”的十年。
前一个十年,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建筑本体”的讨论成为主流。从历史脉络上看,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对于80—90年代建筑理论大量引入的一系列影响的反馈,开始于2000年前后建构话题的一系列讨论,同时,地域主义的话题也让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主义”时代和大而化之的理论时代走向尾声。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精确地定义何为“本体”,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一定和一系列在建筑界中有意识地引入的话题相关:地域、建构、材料、结构、身体、架构、体验……这些非常基本的概念的高频出现,标志着建筑言论走向一种更加本体、也更加自律的建筑学话语系统,早期实验建筑师们那种高度个性化的言说方式似乎走向了某种新建立的规范性。
后一个十年,每一位建筑师都在重新寻找自己的核心议题,以便超越这种新的统一性,在实践和话语层面都成为具有生产能力的个体,在言说层面形成每个人的专属商标。这是一种新的专业主义,也是新的市场竞争中的学术营销逻辑。话语和观念的“个体化”背后的生产机制是什么?是学术的细分升华,还是市场化细分的下探?有一点吊诡的是,一方面,专业领域内“本体”话语俨然成为共识,而另一方面,网络和大众媒体在这个十年加剧了一种图像化狂欢的趋势,众多事件都表明,专业群体和大众的割裂有增无减,“网红”远远比“建构”更加吸引关注和流量,也一度几乎成为一种形式。我们要问的是,“本体”话语这种似乎对“现代主义”的重访,到底是真的回溯“现代”还是“后现代状况”的偷渡?
利奥塔(Jea-Francois Lyotard)在《后现代状况》 (La Condition Postmoderne)中区分了叙事话语和科学话语的差别。如果说本体话语一开始是一种从理论话语到技术话语的回归,其实际效果似乎是中国建筑师针对之前缺陷的一种集体的补课,那么近年来的个体化趋势,也许更多可以看作是一种在此基础上的叙事性的重建。近年来一些新的现象逐渐涌现,例如建筑师所主导的一些和实践高度结合的设计研究、青年学者们对体制资源的回归和学术领域的专业化细分,可以看作是叙事话语的建立和分化到科学话语的介入的过程,我们似乎也可以预感到在可见的将来,这种情况正在迎来明确的改变。
6 新的地平线:时代和个体之间
本文是基于限定样本的话语分析展开讨论,对于建筑学科而言,话语与实践是平行的二元。而另一方面,话语的生产又可以和实践生产相互关联,并且对建造行为本身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社会背景下的话语生产,可以作为实践和社会资源的某种中间环节:从资源(话语和实践机会)到实践再到言说(媒体、写作和展览),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已经成为当代建筑生态的基本特征。当然,话语分析有其局限性,首先,无论是不在讨论范围之内的“不说”的大量生产实践者还是超出话语讨论范围 “不能说”的其他因素,都无法用话语分析来代替;其次,现实永远在言说之外,相比于活跃的第六代青年建筑师的跨界言说,近期网络上开始翻滚的后浪话题,才是他们生存状态的真实表达。
回到“水砖”的比喻,也许代际之间并无绝对的界线,第五代和第四代很难有明确的区分,正如第五代和第六代之间一样。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永远并存于大时代的“井口”中,这就是时代性和个体性之间的矛盾,而我们的讨论能够做的无非是站在此刻,暂时地“在回顾历史中进行身份建构”。但是无论如何,无论在本文中被反复拷问的“第五代”的说法是否准确,我们确实依稀瞥见了一群人的群像:他们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成长,他们在前一代人影响下开始独立实践,同时他们是行动的一代,实践是他们话语生产的来源,而市场的规则促发的同时也限定了他们话语生产的机制。而在这个群像的背后,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过去20年中由第四代、第五代以及未来的第六代所共同创造出的一个不同以往的新的地平线、一种在过去40年的历史中逐渐发展孕育而出的一种职业文化的生态。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第五代”得以最终确立,那定义它的也一定不仅仅是时代环境的变化,而是因应这种变化而产生的一种个体实践的新形态。
(图片来源:图表均由作者自绘)
注释:
① 卡尔·曼海姆,《代际研究》(On 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s),1928年德文版,1952年英文版。
②“水砖”这一奇妙的自相矛盾的概念来自于一位重建某种古印度教意识的印度学家,在这一仪式中,牧师的任务是通过诵读不同的“水砖”将一口想象中的水井填满。出自:阿斯曼.记忆中的历史: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18-19.
③ 出自FT中文网对贾樟柯的采访《我不希望中国有第七代导演》(https://mp.weixin.qq.com/s/TDP2CLiCQbW68VDTDX9uTg),2020/3/3.
④ 这里不拟详细展开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参见王凯,王颖. 概念地图与四元谱系:从建筑媒体看二十世纪中国建筑的演变[J]. 时代建筑,2014(6):28-33.
参考文献:
[1]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M].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 彭怒,伍江.中国建筑师的分代问题再议[J].建筑学报,2002(12),6-8.
[3] 阿斯曼.记忆中的历史: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19.
[4] 李文汇. 知识社会学对同代人群体价值观形成的研究及其启示[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7):48-51.
[5] 鲁安东.回归的实验(1978—2018)——当代中国建筑实验的演进过程及其关键词[J].新建筑,2019(3):40-45.
[6] 谭铮. 青年建筑学者的话语与工具转向——立场、方法与学科[J].时代建筑,2016(1):10-15.
如有需要,可扫描下图二维码购买《时代建筑》电子版或纸质版(购买纸质版请标注具体期数)
电子版 纸质版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时代建筑》2020年第4期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 王凯、陆地《远读“第五代”:时代背景下的知识状况与话语生产》,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王凯,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陆地,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451)、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6YJCZH95)、上海浦江人才计划(17PJC105)
[1]邓小骅.接续与融合: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的代际差异考察[J]. 时代建筑,2020(4):6-9.
[2]王凯、陆地.远读“第五代”:时代背景下的知识状况与话语生产[J]. 时代建筑,2020(4):10-15.
[3]周榕.从“代际观法”到“代差叙事”: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研究笔记[J]. 时代建筑,2020(4):16-19.
[4]李怡、戴路. 技术的话语重构与传统再现的理性途径:从国际获奖建筑看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设计实践技术探索[J]. 时代建筑,2020(4):20-27.
[5]支文军、郭小溪.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特征探究:基于媒体视域下的数据分析(1999—2019年)[J]. 时代建筑,2020(4):28-35.
[6]鲁安东.身·临·其·境:对李兴钢的“胜景”设计思想的再思[J]. 时代建筑,2020(4):36-41.
[7]何润、伊浏、姬伟军、戴春.解码与对话:董功创作历程的再发现[J]. 时代建筑,2020(4):42-49.
[8]谭雅秋、董骜强 整理 .优秀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简介[J]. 时代建筑,2020(4):42-49.
===================================
本期杂志责任编辑:戴春、王秋婷
如有任何有关此期主题的建议、问题或讨论等,
欢迎发送邮件至ta_weixin@163.com
标题请写明前缀【第五代中国建筑师】
谢谢!
===================================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中国命题 · 世界眼光
学术性 · 专业性
时代性 · 前瞻性 · 批判性
《时代建筑》杂志电子版二维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订购《时代建筑》杂志
感谢关注《时代建筑》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timearchi(微信号),时代建筑(公众号)
新浪微博:@时代建筑杂志
内容策划:戴春
官方网站:http://timearchi.tongji.edu.cn
电话:(021)65793325、(021)65038903
邮箱:timearc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