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中共中央
3
起源 解读 龚
4
南京李志
5
赵紫阳
6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7
写小说
8
妈 分享 回
9
百度
10
今日热点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中共中央
3
起源 解读 龚
4
南京李志
5
赵紫阳
6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7
写小说
8
妈 分享 回
9
百度
10
今日热点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观察|官方通报陕西蒲城一职校学生坠亡:事发前与舍友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 认定该生系高空坠落死亡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讣告!又一知名女星在家中去世,终年54岁,曾是无数人白月光…
近视的孩子有救了!国内最新近视防控矫正技术,不手术,扫码进群即可了解!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张瑾:灾难现场,每个人都有故事 | 获奖者谈
Original
镜相研究室
湃客工坊
2020-02-03
2019年7月19日,首届“澎湃·镜相”写作大赛颁奖典礼落下帷幕。本次大赛于2019年1月23日启动,由澎湃新闻主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今日头条联合主办,旨在挖掘极具价值的时代标本,培育优秀写作者,并长期孵化纪实类佳作。学术评审、业界评审两轮匿名制交叉打分,最终决选出“镜相”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优胜奖、提名奖若干。
“镜相”栏目将陆续刊出对大赛前十名获奖者的访谈,挖掘他们创作背后的故事,探讨对非虚构写作的理解和展望。今天的访谈来自一等奖得主张瑾,她的获奖作品是:《响水河边七病区》。
(获奖作品见明日推送)
采访并文 | 王迪
2019年3月24日,江苏盐城响水化工厂爆炸事故发生的第四天,南京大学研究生张瑾买了最早一班的大巴车,从南京赶往响水。
从会计学跨专业考研到新闻与传播,这是她第一次进入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她提着果篮,在响水县人民医院“乱撞”着寻找突破口。七天的时间,她采访到伤员、消防员、志愿者、环境专家等二十余人。白天戴着厚厚的口罩,走访事故核心现场,或是陪伴在伤者身边,同他们吃饭聊天,为受伤的女孩找理发师,陪她买帽子,成为她可以信赖的小姐妹。晚上回宾馆,复听采访录音,预备需要再次核查校准的信息。
他们成了真正的朋友。事故伤员陈东对她说,如果不是这次爆炸,他都不会知道这个世界上还会有善良的记者,会陪伴着他们,花大把时间听他们絮絮叨叨。而张瑾觉得,做记者,最基本的是体恤每一个人,朋友在爆炸中受伤住院了,你会怎么做,就怎么去对待你的采访对象。
张瑾 图
“我只是想看一看真正的现场是什么样”
澎湃新闻: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选题,你在采访前有预估到它的难度吗?
张瑾:
有。去之前觉得自己会不会去了之后什么都采不到,或者说被赶回来。但是当时也只是觉得并不是说我一定要带一篇稿子回来,一定要采访到很多人,一定要探寻到事实的真相,都没有想这些问题,只是觉得得先去看一看。
澎湃新闻:
你的采访手记里写,你是第四天去的,爸爸担心你想让你回来,但你很确定你是不会离开的。
张瑾:
对,他就是要来看一下我。因为爆炸的时候,网上有很多的谣言,他觉得化工厂散发的气味可能会对女孩子不好,再加上我又是学生而不是正式记者的身份。他看到我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下,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放心一点。
还是应该早一点去,因为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化工题材的报道,也几乎没有看过化工题材的文章。所以其实我最开始没有去,是因为我对这个事件缺乏一个很基本的认识。而当伤亡人数变多的时候,我看了新闻报道,就觉得怎么会是这个样子,那个时候正好是我们上过高级采写课,我就想看一看真正的现场是什么样子的。
澎湃新闻:
你是如何打开的突破口?
张瑾:
其实在我去的时候已经是第四天了,那个时候人们大部分都处于一种比较想倾诉的状态,但是又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很多人讲的不完全是准确的。我采访完第一天之后,回去的时候再整理这些资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等我第二次、第三次再去跟他们复原当时的情景时,是会发现确实在细节方面,他们会有一些夸大、遗忘或者说是错乱的迹象。
当时我去采访张慧的时候,我只是跟她交流了大概两分钟的样子,然后我就去找了下一个工友,我那天是靠着护士长采访完整层楼的一些工友。等我第二次再来的时候,就选择了张慧,想说跟着张慧,看看她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怎么对朋友,就怎么对受访者”
澎湃新闻:
你最初是如何进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的?
张瑾:
我觉得面对他们这样的人群,要先学会倾听跟观察。因为他们在那样的特殊时期,会有很多的人来看望他们,比如说对于他们的伤势情况,其实每天早上八点左右,护士长都会带着医生来查,中午的时候志愿者也会跟他们简单交谈一下。其次就是他们的父母孩子,包括一些小姐妹,还有受伤的工友等等。
因为在医院里面,很多人连手机都没有,就会经常串门,我在这个过程当中跟着他们,倾听他们的谈话过程,发现哪些是我不知道的,或者哪些是和我知道但不对的,就把它记下来。然后事后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去跟我的采访对象核实验证,或者再去补充一些细节。
澎湃新闻:
你是如何捕捉到他们生活中的细节?
张瑾:
比如在病房的那一部分,之所以能够相对来说比较有细节,是因为每一刻我都是真实存在的。无论是剃头发还是买帽子,都是我陪着张慧去的,甚至连理发师也是我帮张慧找的,帽子是我和张慧一起挑选的,我一直在现场。
其次,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我很正式地坐在他对面,说我们聊一聊这样子。有一个采访对象是25床患者,他其实是一个相对来说不怎么爱说话的中年男子。因为中年男子他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且他也不会那么地爱倾诉。但我其实一直在默默观察他,我发现他每天都会抽烟,怕打扰别人,就会去电梯小隔间里抽,然后有一天我就陪着他一起站,站了一会儿,他就慢慢开始讲述一些当时的情况。
比如说他最开始跟我讲的是楼下的车,虽然我是一个对车和交通环境都不是很了解的人,但是因为我陪伴在那儿,听他去讲,然后跟大家一起去讲这些事情,所以他就对我打开了话匣子,开始跟我分享他那一天发生了什么事,也跟我讲他的家庭,他的一些背景,他的过去和未来的打算。
澎湃新闻:
你是怎样的一个采写节奏,又使用了哪些记录设备和方式呢?
张瑾:
我最开始采访的时候,没有用任何设备,比如说相机、本子、笔,都没有,就是简单的录音。录完音之后,比如说他们在有亲友陪伴的时候,我会记一些关键词在备忘录里,然后晚上回来的时候会把所有的录音再听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基本的错误。毕竟你离开那个地方之后,再想去核实这个事情,它是不是真实的,其实就会有难度。所以每天的整理工作是最基本的,回去之后再进行一个结构框架的梳理。
澎湃新闻:
但你文中是有很多现场图片的。
张瑾:
其实我在那边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挺有戒心的,因为他们会不知道你的来路是什么,你也没有办法跟每一个人详细介绍你的背景。我采的这几个人之所以对我没有戒心,还是因为我跟他们朝夕相处,吃饭甚至午休都在同样一个病房。后来我问我可以拍照吗,他们就说没关系你拍,到了最后,我会和他们一起来看我拍过的一些照片,然后把照片发给他们,他们也觉得这是挺值得回忆的一个过去,因为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的人生中应该就只会有一次,这样的照片、这样的记录也就只有一次。
澎湃新闻:
受访者本身也是带有身体或心理创伤的,你如何使他们真正信任你?
张瑾:
他们没有把我当做一个记者,这是他们能够跟我分享很多事情的最重要的原因。
比如说写爆炸,有一段是写的陈东的羽绒服破了个洞,然后羽毛乱飞,他跟着飘舞的羽毛一起跑出去的那一段。我问陈东他是怎么跑出来的时候,他没有跟我讲到这个事情,他可能自己在讲的时候都忽略了羽毛这件事。像这样的细节,都是他们的工友来看他们的时候讲的。他们会聚在一起聊天,因为他们有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会不断地重复死里逃生的景象。比如A说我怎么怎么样,然后B说,对我也是这样子,我就把这些细节记下来,然后我去问他,你当时是不是这样子,你当时怎么没有那样子。其实他不是沉浸在一个悲伤的情绪里跟我讲,是与我分享他是如何死里逃生的。
澎湃新闻:
写“三声巨响”的部分,使用的是同一结构,精确捕捉每个时间点每个人的反应,可以讲讲这部分的构思吗?
张瑾:
这个结构是我是借鉴了《唐山大地震》和《广岛》这两本书。两本书的作者都写了灾难来临的一瞬间——地震来临的一瞬间和原子弹爆炸的一瞬间。所以其实在我在病房里待了大概两天之后,我就想沿用这个方法记录灾难来临的一瞬间每个人的反应。之所以最后的稿子里每一声爆炸的每个细节我都能够写出来,也是因为我决定写了之后,跟每个人都有核对了一下这个时间点他们都在做什么事情。
我写完后发现第一部分要比第二部分的字数多很多,就很犹豫重点是不是应该放在第二部分,大家可能会更关心他们在病房之后的一些生活。但是后来想一想,我觉得可能特稿或者非虚构,不是写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而是写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所以后来我还是决定把爆炸的这部分细化了。
《唐山大地震》,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7
澎湃新闻:
亲临现场的感受与课堂所学有何不同?
张瑾:
我觉得现场是最真实的感受。因为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只会教你如何更好地做一个全面快捷的灾难报道。比如说我们知道关于日本地震的报道,日本的媒体会出来得很快,是因为他们前期有大量的训练跟准备,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地震报道的演练。还有比如说稿子的结构,现场的反应、配合,记者应坚守的伦理道德等等。但是我刚去的时候发现,好像课堂上学的我一个也用不上,就只能自己乱撞,经历了乱撞的阶段之后,就发现貌似这又是老师教过的东西。
比如说我乱撞的时候,是因为我不知道我要写什么,要怎么写。我没有想着我就要写整个病房,因为我并不觉得整个病房都有故事。但是后来当我跟张慧熟了之后,自然而然就跟别的另外两个病床的人也熟了,因为大家在一个同样密闭的空间里。那个时候我才会想到,要不我就写整个病房的故事。这一点让我觉得灾难现场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然后就反应过来老师上课教过这样的东西。
澎湃新闻:
你觉得在灾难报道是更倚靠记者系统学习过的报道技巧,还是随机应变的能力?
张瑾:
我觉得比如说亲近一个人,继而有可能打开了一个入口,其实还是有技巧和规律可言的。唯一的技巧就是如何能够深入到他们的生活,这算是一个技巧吧。就是不要把他们当成一个采访对象,而是把他们当作是你自己的朋友。你的朋友在爆炸中受伤住院了,你会怎么做,你就怎么去对待你的采访对象。
真的只有这样做了之后,他们才会愿意讲,不然人家凭什么跟你讲一些自己的东西。就是一定要保持着善良和同情,不是虚伪的,而是真的关心他们,把他们当做朋友去对待。
我们应该心怀体恤地去看待每一个受害者、生还者和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管是受伤的工友,还是护士长,还是消防队员或者志愿者,不管他们跟你说多少,你都应该去感谢他跟你分享。要体恤每个人,因为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家庭背景和他家发生的事情是你没有办法提前就预知的。
与受访者张慧 张瑾 图
“对于当事人而言,灾难是一直都在的”
澎湃新闻:
对于这样的重大灾难,各路记者都最快时间赶到,采写了一手信息。你觉得相比起前期报道来说,以非虚构的形式呈现整个病房病员的前后经历,意义在哪里?
张瑾:
当一个灾难发生的时候,确实时间是很关键的一个要素,因为无论是受伤害的人还是救援的人,还是相隔千里关心他们的人,他们都想知道最准确的信息和近况,但是他们只能通过一个正规的媒体,因为我们知道社交媒体上有很多的谣言。因此对记者的要求就很高,他们要很快就把新闻传回来,传递最准确的信息来告诉别人最真实的情况。
其次是,灾难它往往是带有毁灭性的。无论是当事人还是网友,他们都会对灾难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因此就很需要媒体在这个时候有一些正能量的报道。比如说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救援部队怎么样,志愿者怎么样,护士怎么样。因为人们会希望在灾难的时候,看到一种众志成城的态度,所以我觉得从这几点来看,抢时间很有必要。
但是正因为灾难伤害性很大,它带给人们的心理创伤比较大,所以我们的媒体报道可能往往就只有一周或者半个月。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报道它只持续半个月,灾难本身是不可能只持续半个月,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我想对于当事人而言,这个灾难是一直都在的。
比如说我把文章发表之后,把链接发给他们,张慧、陈东他们几个人都看了,然后陈东他是这么回复的,他说,现在想想有些情节都还是历历在目的,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我们都能够活下来,所以我坚信我们以后一定能够更加珍惜彼此。我想这篇文章的意义可能就是,对于这些受害者和仍旧生活在化工厂园区的人而言,这也许是一种减灾防灾和疗伤的手段。
离开响水时,受访者陈东站在车窗外送别
澎湃新闻:
你最近又去了响水做回访,这是你做回访的原因吗?
张瑾:
对,我最近在做回访的时候,发现就是新闻媒体的报道可能只持续了大概半个月,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可能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在4月份的时候,我有看到新闻说响水化工园区将被彻底关闭。很多网友都在说很好,因为网友们觉得在这场事故很大的爆炸之后,在网民跟舆论的监督之下,这个对环境危害很大的化工厂终于被关停了。但是其实对于他们化工厂的工人而言,意义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讲,他们其实是更愿意回到化工厂工作的,因为对于他们而言,爆炸只是一个小概率的事件,他们虽然知道可能会有爆炸,但也只是可能,就是这是一个很小概率的事件,对于他们来说,小概率的事件就等于是零概率。
摆在他们眼前的是生活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有办法维持现在的生活。比如说赔偿款大概是10万多块钱,然后他们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用这笔钱,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个钱用完了就没有了,但是如果我还在化工厂里上班,那么我是源源不断的会有这个钱的。安全是远方,但是生计是眼前,眼前的问题也没有办法去解决,所以怎么去解决远方的问题?
比如说陈东,他就跟我说,爆炸发生之前,他觉得他的生活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因为他有想过今年夫妻俩发年终奖之后先去贷款买一辆车,然后再过几年孩子都上小学了,他们就去县城里首付买一个房子,再还房贷。
那一场爆炸就把他们的康庄大道给炸成了羊肠小道。现在就是这条道上有很多十字路口,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走,怎么选,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条路上也挤满了人,大家都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怎么走。
但我这次去回访的时间比较短,只有三天,所以我只是了解了我文中采访对象的一些现状,我并不知道整个园区的工人,但我觉得他们每个家庭都有变化,所以就还想去再看一看别的家庭是什么状况。
澎湃新闻:
有没有对你影响较深的非虚构作家或作品?
张瑾:
我觉得我是从不同的文章里学到不同的技巧,比如说《唐山大地震》,像我写那个爆炸一瞬间就是跟《唐山大地震》学的。老师上课的时候跟我们讲过《唐山大地震》,然后我也采访过钱钢老师,钱钢老师讲了一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细节。他大概采访了七、八年,在他采访的时间里,互联网还没有发展得那么好。但是他的这本书出版了好多版之后,互联网已经发展得很好了,因此就有很多记者又回到唐山采访。
那个时候的设备就很高端,录音笔,各种各样的设备,但在钱钢老师在采访的时候是没有的。所以当时对于钱钢老师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已经有了很多的人去再去重新采访,他们可能会对他当年写的某些细节提出是否真实的质疑。但是就算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么多记者去采访过了,仍然没有人发现这本书里有哪个细节是不真实的。
我觉得细节的真实就是像《唐山大地震》这样,不只是去跟当事人采集事实或者是认知方面的内容,还要捕捉他当时的一个感受、感情和感觉。
我文章的结构是在《风袭乔普林》(卢克·迪特里奇)里学到的,其实也是记录了龙卷风发生之前,22个人分别在干什么,一场龙卷风把这22个人挤到那家杂货店里,他们在这家杂货店里干什么,然后龙卷风结束了,大家都走出了杂货店,其实是我就是有点仿照它的结构来进行。
村里有座庙:一起特大海难的民间记忆 | 特等奖作品赏
余同友:为什么要记住一场多年前的海难?| 获奖者谈
停业的不良PUA情感专家 | 镜相
冷冻焦虑:冻卵女子图鉴 | 有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