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毛依凝 罗雅丽 马凡惠
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让一个个历史书上的人物以另一种姿态走进大众的视野。剧中的演员,无论是造型、五官还是神态,都能找到历史人物的影子,获得了无数好评。鲁迅是其中人气颇高的角色,只要“迅哥儿”出场,弹幕就会出现各种表白。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弃医从文,将文字化为匕首,刺破黎明前的黑暗,召唤人们向光明前进。鲁迅将对黑暗、暴力、侵略的愤恨,对国家、民族、人民的期望,深深地刻进文字,嬉笑怒骂,但却力透纸背。古往今来,无数时代的光鲜者在历史中被遗忘,但鲁迅的文章仍然被无数人推崇。面对无病呻吟、顾影自怜的“缺钙文字”,我们不能失去鲁迅。今年9月25日是鲁迅先生140周年诞辰,这位在中国社会转型前夜探求光明的伟大作家,留下的,是不断与时代搏斗的勇气和不屈的灵魂,不断被世人缅怀。鲁迅先生140岁了,但他从未离开过我们。
鲁迅先生一生使用过150多个笔名,是中国现代作家使用笔名最多的一位,而“鲁迅”则是其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笔名。“鲁迅”首次见于1918年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小说、杂文、散文、散文诗等共有500多篇。关于“鲁迅”这个笔名,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记录鲁迅对此的解释:母亲姓鲁,周鲁是同姓之国,取愚鲁而迅速之意。鲁迅先生本人将“鲁迅”的寓意解释为:“‘鲁迅’就是承‘迅行’而来的,因为那时的《新青年》编辑者不愿意有别号一般的署名。”“迅行”是鲁迅1908年发表《文化偏至论》时使用的笔名,有迅飞疾驰、奋勇前行之意,也可以窥见鲁迅作为一名革命斗士,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决心。在以笔为刃、大杀四方的革命岁月中,鲁迅用一个个深刻寓意的笔名发表一篇篇战斗性的文章,也是一种斗争艺术。鲁迅先生的笔名,记录了一个伟大革命者坚韧战斗的历程。
国民党通过北伐“统一”中国后,企图在意识形态上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迫害、镇压甚至枪杀左翼作家。以鲁迅为首的左翼文艺工作者在白色恐怖下,以笔为矛,字字发聩,进行了激烈的反文化“围剿”斗争(1927年-1937年)。仅在1933年至1935年的短短三年中,鲁迅就使用了74个笔名,希冀更多的文章得以发表,足见当时斗争形势的严峻和鲁迅坚定的战斗锋芒。鲁迅的笔名数量虽多,但并非都是随手拈来,大多蕴含深意。鲁迅曾在《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中写道:“一个作者自取的别名,自然可以窥见他的思想。”例如1912年发表《<越铎>出世辞》时首次使用的笔名“黄棘”,就出自屈原《九章·悲回风》中“借光景之往来兮,始黄棘之枉策”,寓意“以神木策马,驱之疾驰”,自喻迅猛前进的决心;“越丁”则为“越地一丁”,寓意鲁迅的家乡——古越之地浙江绍兴;“孺子牛”则借《左传·哀公六年》齐景公“为孺子牛而折齿”的典故,表达其对革命事业、人民大众的奉献精神。一个个笔名,是这位中国文化革命主将勇敢、坚定、忠诚的永恒碑记。
鲁迅的小说数量有限,而且大多是短篇,但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在鲁迅有限的短篇小说中,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是最常使用,也是使用得最为复杂的叙述艺术。鲁迅将自传性经历融合到了虚构的叙述当中,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虚构叙述中表达自我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文化评论员李欧梵曾说:“在鲁迅的小说中,约有三分之二用了第一人称”。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的25篇小说中,第一人称叙述占12篇,将近一半。鲁迅代表作小说几乎都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的视角,如《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故乡》等,多被收录在《呐喊》当中。
第一人称“我”在鲁迅作品中承担了重要作用。鲁迅常借用“我”来叙述故事,在断断续续地讲述中跳动着“我”的影子。如在《祝福》中,“我”在祥林嫂人生经历的叙述中就呈现隐形的状态,时隐时现,也带领读者不断地与作品拉进或拉远。鲁迅的第一人称叙述,常以复杂的手法,表达一个知识分子追求解放自由而又苦闷彷徨的体验,构筑了鲁迅小说中关于“自我”的底色和传承性,形成鲁迅小说独有的气氛,李欧梵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意识地发展小说叙述者复杂艺术的第一人”。
鲁迅的小说世界是一个充满悲凉、愤怒、彷徨、希望、呐喊、绝望的世界,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鲁迅在文学创作中赋予了色彩以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强烈的色彩感是鲁迅文学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经统计,鲁迅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的33篇小说中,使用的颜色词达76种,共使用721次,不仅涵盖了黑、白、红、黄、蓝、绿这六大类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颜色词,还以基本色为焦点运用到花白、青白、土黄、橙黄、桃红、肉红、灰绿、石绿等具体的色彩层次上。数据统计发现,鲁迅小说语言中使用最多的颜色为白、黑、红,分别占31.90%、19.56%、17.34%。白色是鲁迅小说中使用最多的色彩语言。鲁迅小说中的白色意象或隐喻缺乏生命的活力或者死亡,如《白光》中多次名落孙山的陈士成“灰白”的脸色;或隐喻凶残恐怖,如《狂人日记》中吃人者“白厉厉”的牙齿;或隐喻腐朽、愚昧、落后,如《药》中“花白”胡子的茶客;或隐喻社会环境的阴冷和寂寞,如《祝福》中“灰白色”的沉重晚云。黑色在鲁迅小说中常常隐喻着社会环境气氛,渲染阴森、罪恶、邪恶、死亡、恐怖的氛围。《狂人日记》里“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就直接而强烈地将浓重阴森的环境氛围呈现到读者面前,给人以阴郁、压抑之感,反映了封建制度“吃人”的可怖和魑魅魍魉专行的绝望。红色则隐喻着精神病态和精神创伤,也就是在封建礼教制度的束缚和压抑下,国民精神受到的扭曲和损害。《药》中鲜血淋漓的馒头,《狂人日记》中记录着“吃人狼子”的“通红斩新”书卷,以全篇中唯一的暖色调,刺红了全文的昏暗、阴晦,带来阵阵压迫。鲁迅小说广泛运用白、黑、红三种颜色为主的色彩意象,与鲁迅家乡浙江绍兴的地方戏中角色的装扮色彩密切相关。绍兴地方戏曲的角色装扮喜用红、白、黑等色彩鲜明的颜色来隐喻角色性格、品质,以便更为清晰、强烈地被观众感知。这些都对鲁迅后来的艺术审美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并融入文学创作中,使得作品语言具备更为独特的表现力。
鲁迅笔下的动物世界异常丰富独特,涉及二十余种动物意象,从贯穿小说创作始终的“狗”“狼”意象,到较少出现的狮子、狐狸、鸟雀,鲁迅对动物世界的描绘与对人文世界的刻画相互指涉,“人”与“兽”的纠葛在字里行间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在《呐喊》《彷徨》的25篇作品中,“狼”和“狗”的意象出现最多。涉及“狼”意象的小说篇目有6篇,共18处,涉及“狗”意象的有9篇,共17处。
不论是在《狂人日记》《阿Q正传》还是《祝福》中,狼总是以“吃人”的残暴形象出现,这指代着吞噬民众的的旧文化、旧理论,那个“吃人”的旧社会。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家。”与“狼”不同,“狗”是忠于主人的奴隶,攻击性、凶残性远不如“狼”。鲁迅笔下的狗,摇尾乞怜、趋炎附势、恃强凌弱,极尽讨好服从主人,却对陌生人狂吠的嘴脸,正是代表着鲁迅深恶痛绝的旧文化、旧制度的卫士。
《狂人日记》:
作为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无疑是鲁迅作品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小说以“狂人”的视角,窥见歪歪斜斜的历史字缝里,满本都写着触目惊心的“吃人”两字,揭开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狂人日记》中,有12个与“吃”相关的动作,这些动作一共出现了55次,“吃人”一词使用了28次,独立成词的“吃”出现了15次。
除了和“吃”相关的12个词之外,与“吃人肉”相关的行为还有13个,例如“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唇边还抹着人油”“用馒头蘸血舐”“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等等,令人陡生“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的悲凉。短短四千余字,满目“吃人”景观,鲁迅用一场惊悚的“吃人狂欢”,发出震聋发聩的呐喊——“救救孩子”!
从20世纪20年代初,鲁迅的作品就被选入语文教材,直至今天,鲁迅仍然是作品被选入语文教材最多的作家之一。鲁迅的作品常被认为文字晦涩难懂,有人认为鲁迅部分作品语言和思想太过犀利,不够贴近生活。近年来,一直就有鲁迅作品将被“请出”语文教材的传言。但鲁迅作品进入教科书的近百年间,不论篇目如何更改,数量如何增减,课本里的鲁迅仍是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的集体记忆。
当前使用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文章数量为11篇,仅为最多收录时期(第7套和第8套)21篇的一半,但保留的大多是《祝福》《故乡》《社戏》《记念刘和珍君》等历套教材中收录次数最多的、最为经典的篇目。从这些文章中,当代青少年仍然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语言的深厚,看到百年前文豪的身影与精神。从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体裁上看,小说和杂文比例较多。中国现代小说是在鲁迅笔下开始和成熟的,因此,鲁迅的小说在现代小说中具有代表性。入选小说所呈现的,基本是发生在鲁镇这样一个微型中国社会中的生活,反映封建制度对人的迫害,寓意深刻。
鲁迅的杂文入选篇数也比较多,但是篇目有较大变动,与国内政治环境变化有很大关系。早期鲁迅杂文收录较少,是由于建国初期领导人认为“鲁迅杂文时代已经过去,鲁迅所用的冷嘲热讽,隐晦曲折不再必要了”,到了大跃进时期(第三套至第五套教材),政治活动频繁,鲁迅杂文具有很强的斗争性,为教育所需要。在经济建设时期(第六套至第八套教材),语文教育走上正轨,但余波未平,变化不大。90年代(第九套至第十套教材)后,教育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得到加强,鲁迅的杂文数量依然保持较高。新时期(第十一套),语文的人文性加强,工具性、政治性削弱,体裁数量相对平衡。鲁迅的散文入选教材,经历了一个逐渐被重视的过程,反映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逐渐增强。鲁迅散文语言优美,贴近学生心理,适合中学生学习,能够很好地与学生产生共鸣,传递情感。《记念刘和珍君》悼念烈士,揭露黑暗,既具战斗性又有抒情性,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鼓舞力和贴近性。
中学时代虽流行着“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但离开校园,鲁迅仍然是最令人念念不忘的作家。曾有数据统计,年轻人聚集区的B站最受欢迎的作家就是鲁迅。那么,当人们穿过历史,现在品读鲁迅,都读到了什么?我们对豆瓣上《呐喊》书评的540条共52万字长书评进行收集、分词,筛选无意义词语后提取高频词汇。
通过对豆瓣《呐喊》书评的词频分析发现,高频词汇按照其指代意义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小说内容的提及,如阿Q、孔乙己、狂人等;第二类是对小说意义内核的概括,如中国、社会、希望、生活、时代、精神等;第三类则指向鲁迅本人,如先生、文章、作品、作者等。今天,一声“先生”难以道尽对鲁迅的尊重与敬仰,我们在读鲁迅时仍然能不断地回看和审视自己。阿Q、孔乙己、狂人,这些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在近百年后仍然经典不衰,在鲁迅批判现实的犀利笔触下让我们感觉处世的真实与警觉,积淀成中国人居安思危的生存哲学。许广平曾说:“鲁迅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走到大街上,绝不会引起一个人的注意。但在讲台上,在群众中,在青年们的眼里所照出来的真相却不一样。他那灰暗的面孔这时从深色的罩上面纱的一层灰暗放出夜光杯一样的异彩。”鲁迅的光彩,不仅仅为当时的青年照亮了探索的一隅,也仍然在当代青年的心中熠熠生辉。参考文献
[1]张应之.鲁迅笔名考释[J].韩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4):65-69.
[2]周清叶.关于鲁迅笔名的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03):51-54.
[3]林分份. 论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D].福建师范大学,2004.
[4]孙淑芳. 鲁迅小说与戏剧[D].华中师范大学,2012.
[5]杨晓黎.鲁迅小说词语的形象色彩义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91-98.
[6]靳新来. “人”与“兽”的纠葛[D].复旦大学,2004.
[7]张鹏.鲁迅笔下的动物隐喻[J].博览群书,2011(03):62-64.
[8]万年春.论鲁迅小说中动物意象的象征性[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1(05):5-10.
[9]孙向阳.一场人肉筵宴的狂欢——基于《狂人日记》的文本调查[J].现代中文学刊,2016(03):16-21+65.
[10]邓林琪.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变迁[D].海南师范大学,2020.运营编辑 / 胡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