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打开《甄嬛传》的新方式:把甘露寺当成后宫世界的一个缺口|涟漪效应
6:25 “甄学十级测试题”考察
12:06 《甄嬛传》的过人之处在哪?为什么红的偏偏是甄嬛传?
17:42 甘露寺这段剧情其实是一个特别的提醒?嘉宾独家解析众人跳过的「甘露寺」剧情好在哪
27:44 从一个人物的原生家庭来判断这个人,隐含一种糟糕的阶级论
29:50 为什么引领收视风潮的往往是这些距离我们日常生活较为遥远的清宫剧?
31:43 为了弹幕重刷《甄嬛传》?弹幕文化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代观众怎样的社会心理?
38:33 嗑CP的行为是出于怎样的心理?
48:48 大陆电视剧的发展脉络梳理,你心中的「电视剧的元年」是什么时候?
58:27 人工智能时代,全人类可能都会迎来一种浪漫主义的回归
两位老师觉得这部剧在你们看来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我觉得两个方面,一个是从这个电视剧的制作上来说,《甄嬛传》这部剧是没有短板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编剧、音乐、导演以及导演选人的功力,还有演员的演技、角色的适配度,它都达到了电视剧创作比较高的水准。
能听得出来,大家对《甄嬛传》非常热爱,我非常尊重,我也知道这部剧的粉丝基础非常大,但我说句实话,《甄嬛传》在我心中它肯定不算经典作品。光头老师刚才讲的这几点我也都同意,但是这部剧不用太久,再过10年到20年,它的评价不会像今天这么高,这一点跟《红楼梦》不一样,就再过10年、20年,《红楼梦》的评价还是会像今天这么高。
那两个老师觉得《甄嬛传》中哪一段剧情拍得最好?
最好的一段就是我感受特别强烈的一段,太后去世的时候。
那段我也很喜欢,陈建斌演得非常有层次。
对,在太后闭上眼后,皇上说了这么一段话,说皇额娘快睡好长大,长大把弓拉响,这样哄孩子的歌,您从来没有对我唱过,您能再为我唱一遍吗?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九五之尊的帝王,身上的软肋以及这种母爱的缺失,他其实是一直渴望母亲能像给自己的亲弟弟唱儿歌那样,给自己也唱一句儿歌,但是他的妈妈没有给他唱,而这样的一种心结一直是憋在他的心里没有抒发出来的。这个地方,虽然导演没有讲过多的话,但是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帝王他在这种亲密关系里头的种种的问题。这是我觉得特别好的一段。
我给出一个不一样的答案。我比较喜欢甘露寺,哈哈,我觉得甘露寺这段剧情是一个特别的提醒,这也是我个人比较看重的,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不能完全由后宫的逻辑、宫斗的逻辑所主宰,这个世界应该有一个缺口,或者说应该有一处飞地。在《甄嬛传》这部电视剧中,我个人觉得就是甘露寺,确实,甄嬛和果郡王曾经有过逃脱后宫的一点点可能性,尽管这种可能性转瞬即逝。这个可能性就是甘露寺,我比较看重的是甘露寺和后宫的平衡。如果一个世界都是后宫的逻辑的话,这个世界真的是太可怕了。
我看《甄嬛传》也是从来不会跳过甘露寺这一段的。现在是有这样一个现象,很多人喜欢跳过。我觉得因为首先《甄嬛传》它作为一部宫斗剧,首先一定是打怪升级,是要爽的,那很多人觉得这一段剧情拖沓,甄嬛跟果君王恋爱违和,我觉得是因为大家在看剧的时候是带入了这个角色本身,作为一部宫斗剧的话,他是不允许剧中的主角平庸的,但是在甘露寺这一段,甄嬛的生活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一个为人妻、为人女儿的生活状态。
刚刚黄平老师提到说甘露寺是后宫的一块飞地,我非常的认同,我们的生活也确实需要这么一块飞地,不可能永远都在内卷,还是需要有一个缺口。
那除了剧情之外,两位老师你们最喜欢甄嬛传的哪个角色?
我最喜欢的一位角色就是果俊王的妈妈舒太妃。我觉得她是真正做到了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的一个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不仅知道很多道理,而且能够真正在她行为处事的很多方面遵守和践行这些道理,这是我喜欢她的原因。
我们对于作品的角色的喜好,一定会带入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生活的各种各样的标准,各种各样的判断,所以我非常尊重每一个读者都有个人的趣味,对作品的角色都可以有自己的一个判断,这当然是没错的,但是我自己确实不大这么考虑问题。你也可以说我都喜欢,也可以说我都不喜欢。
嗯,我们也确实可以更多元地看待一个角色。那在《甄嬛传》播出后的这十余年里,观众对每个角色的感情也有一个动态的变化,早期对华妃、安陵容都是非常讨厌的,到现在慢慢开始理解这些反派的悲剧性。老师们觉得如怎样看待观众们在角色喜好上跟随时代发展的这些动态变化,你们觉得背后都是哪些因素在影响我们对人物的偏好?
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部剧描写的人物,首先是丰满立体,可以多角度去看的,我们才能够对一个人物从开始到后来有完全不同的这种解读和看法。比如说从华妃身上后面我们就看到了她的恋爱脑的可悲,从安陵容身上看到了小镇做题家的拼搏。我们可以从当下时代找到一个切入点,去反复揣摩这些剧中的人物的新的面相,其实是我们当下的经历投射到了这部剧的人物身上,所以我们会对人物喜好发生变化,它本质上是这个时代各种变数在这部剧中的一个投射。
我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们以为自己是甄嬛,但其实慢慢活成了华妃。
有人说这部剧的局限在于其中暗含的出生决定论,可以将反派一切的动机都归结于原生家庭的不幸带来的性格扭曲。两位老师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段的?你们觉得这部剧有没有存在一些局限性?
性格是个人的基因以及后天经历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只是简简单单说你原生家庭是什么样,你长大就是什么样。比如说皇帝和果郡王,他俩的原生家庭其实就是很相近的,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父亲,对吧?一样的父亲,他们还曾经有一段时间有共同的妈,因为果郡王有一段时间是被太后抚养的,所以他们也曾经在生活经历上有相似的重叠。但是你会发现最终皇上他成长为一个多疑善妒、心思很重的一个人,果郡王相对来说比较豁达,成为虚怀若谷的一个人。
我现在看到很多电视剧,不限于《甄嬛传》,确实会把很多负面的因素指认为是角色自身的家庭问题。这里其实我个人觉得也含着一种很糟糕的阶级论,从一个人物的出身,从一个人物他的原生家庭来判断这个人,这是我个人非常不喜欢的,如果一定要有好恶的话,我对这一点是比较讨厌的,因为这是一个凝固的社会才会出现的判断的方式,我当然不希望中国社会是一个凝固的社会。
刚刚黄平老师也提到《还珠格格》,那我们也想聊一下,为什么引领收视风潮的往往是这些距离我们日常生活较为遥远的清宫剧?
我能想到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那个时代离我们不是特别的远,所以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人物事件整体上是比较熟悉的,也容易切入;第二个就是清宫戏,对创作者来说不用太畏首畏尾,想要表达任何形式的批判、鞭挞、讽刺,都可以推给封建王朝和封建制度;第三点就是我经常就会开玩笑说人家康雍乾三代的风水可能比较好,但是开玩笑的一个说法。
我们如果以更长的视野来看,在《还珠格格》之前清宫戏就比较热了。比如说像《细说乾隆》、《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等这样比较正的清宫戏,一定程度上清宫戏构成了我们现实生活的一种转喻。因为我们很多现实题材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办法直接展开,我们投影到清宫这样的一个离我们有一定距离,但是我们又很熟悉的这个时代、这个场景之中,以这样的方式来替代性地表达我们时代的情绪。
有一些观众可能专门为了看弹幕专门冲某个视频平台的会员,这样他才能在这个观剧的过程中看到弹幕。这些这个弹幕文化的背后,老师们觉得折射出的是当代观众怎样的社会心理?
蛮有意思的话题。我个人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尤其是像《甄嬛传》,像网络上的很多作品所代表的、所指向的青年观众,太习惯于讲自己想讲的东西了,不习惯于听别人的东西。我这似乎隐含着批评,很抱歉,我个人觉得我们看一部作品,一定要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判断,但其实有时候安静听别人的看法,听一些跟自己的看法不一样的不同意见,而不是迅速地给出一个回应,同样有价值,因为看一部作品其实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我们自己。一部经典的作品是让我们变得更好的。
弹幕折射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它是一种现代人的参与感,我这个年代的人以前看剧,在电视上看剧,基本上只能被动接受。但是像《甄嬛传》,包括现在很多的弹幕、表情包、网络热梗、微博热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甄嬛传》在影响我们,我们也在不断地通过这些东西重塑《甄嬛传》,所以在这样的一种共同的渲染下,《甄嬛传》也在不断地迭代,以至于现在《甄嬛传》不停被拿出来讨论再讨论。
我之前看到一个资料,它显示弹幕是在东亚文化独特的语境中发展出来的。受制于种种原因,欧美国家的主流视频网站始终都没有上线弹幕的服务功能。想跟老师们讨论,为什么弹幕这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只活跃在东亚这个范围?
对欧美国家的视频网站弹幕情况我并不是很了解,在东亚国家确实弹幕构成了一种文化,比如说日本,我个人觉得弹幕文化其实是在一个相对压抑的思维环境中出现的文化,就像刚才光头老师提到的,它确实展现出了受众的参与感,但它是一种非常急切的、非常执拗的参与感,某种程度上是对一种单向度的接受的一种被访。
刚刚黄平老师的话我也认可。文艺作品它有一个首要的功能,就是渡人,就是一种能够对我们起到影响,帮助到我们映射现实,让我们有一种反观自身的力量。
像豆瓣小组的讨论,或者是很多up主他们分享同人创作的素材,您是怎么看待现在的观众在看剧之余热衷于磕CP,您觉得嗑CP的行为是出于怎样的心理?
现在确实非常流行磕CP。我个人看法是这样的,现在看剧,绝大多数观众是把自己完全投射到了剧中人的位置,我们希望剧中人在那个想象的虚拟的世界之中,替我们完成真实的生活中的一些缺憾。也就是说我们生活中很多缺憾需要这个想象的世界来帮我们完成。这二者的关系我个人觉得有点像跷跷板,一头上去一头下来。我对大众文化包括《甄嬛传》的理解,我都是把它当做一面镜子,当然这是一面有魔力的镜子,它折射的还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绪和焦虑。
所以可能嗑CP也映射了当下我们生活中爱情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的缺失。那黄平老师,从当代文学研究的角度,您是如何看待如今在网络文学中同人题材的火爆?大家热衷于写作和阅读同人作品,为什么这种审美取向会在当下得到广泛的传播呢?您觉得同人体裁是有文学审美意义的吗?
有的,如果以同人题材的标准来看的话,像《金瓶梅》,你也可以说这是《水浒传》的同人,对吧?当然了,它跟我们今天的同人题材还不完全一样。
在《甄嬛传》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对于作品本身的喜欢,其实是偏离了创作者的拍摄初衷的。导演郑晓龙在采访中也坦言,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家会将《甄嬛传》代入职场,也不明白诸如“重生之我是安陵容”的想象,两位老师是如何看待作品的传播影响远远偏离创作者初衷这一现象的?
理论层面来讲,其实创作者的初衷是不知道的。我不是跟大家抬杠,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初衷是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曹雪芹没有录一段音、录一段像,告诉我们他写《红楼梦》的初衷是什么。当然大家可以会说今天的创作者,比如说郑小龙导演,比如说流潋紫,原著作者可以讲我写这个小说的初衷是什么,但问题来了,第一,他讲的初衷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不可能非常天真地以为,任何一个艺术家,他通过文字或镜头所表达的初衷,就一定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第二,哪怕是他真实的想法,他心中有一个念头,把这个念头落实为作品,这二者之间有漫长的距离。这个作品和他的初衷、这个念头一定是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家可以完美的,一点不走样的表达出自己的初衷,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于一部作品的喜欢,无论是对于《甄嬛传》还是对于其他,一定会偏离创作者的拍摄初衷的,这是非常正常的。
我特别同意黄平老师刚刚说的,就是我觉得偏离初衷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现在很多解读经常能够看到一句评论,就是说流潋紫当时创作的时候有想这么多吗?的确是这样子的,作品诞生,作者已“死”。当然了不是说作者已死,就是说把这个作品的阐述权完全交给读者了。要以这个作品本身为中心,因为一部作品它一旦被创作出来,它本身是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的。
其实我是比较认同我们所谓的解读,更多时候是一种观后感,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是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更倾向于你要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以至于我们在去做解读的时候想要去挖掘,想要去找寻找那个所谓的标准答案。看待这个创作初衷这件事情,偏离完全没有关系。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要追求的是我们更喜欢哪一个,而不是说哪一个是更对的。
在毛尖老师的《电视剧笔记》的后记中,毛尖老师将大陆电视剧的发展大致分成了几个时期:
我个人很同意毛尖老师的梳理,毛老师是电视剧研究领域的国内有代表性的专家。我个人就补充一点,其实这一点毛老师的相关研究也多此地谈到,就是我们看电视剧以及包括电视剧在内的整体的当代文艺的发展变化,有一个近年来很明显的下沉的趋势,文艺作品下沉之后,它可能会赢得更多的受众,但一定会影响艺术作品的质量。我个人一直觉得我们强调文艺的大众文化属性,这没错,但大众到什么地步,这个要值得思量的。尤其是伴随着新媒体的成熟,伴随着视频网站的成熟。确实是这样,今天的电视剧在不断地向下,而且甚至于它的生命力都遭遇挑战了。在今天其实更主流的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是刷短视频,对吧?我们刷手机、刷短视频,我们看的是对电视剧的解说,电视剧的碎片。如果这样的话,我个人觉得这些文艺作品它会慢慢地变成一种刺激观众的东西,就是我刺激你,你给我一个反应,在这个基础上,文艺作品所承担的很多严肃的讨论将变得不复存在,所以这个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危机,很大的问题。
那光头老师是否对大陆电视剧的发展有自己的梳理?
我只能说一些我个人的看法,因为我不是这方面的研究者,没办法那么高屋建瓴地去站在一个高的角度去看,以我的个人经历来看的话,关于这个元年的提法我觉得会更早一些,比如说80年代对我影响很深的,像《新白娘子传奇》, 87版《红楼梦》、 86版《西游记》,还有金庸的一系列武侠剧,这些对我影响挺大的。这里我想插一个话题,所谓的经典到底该怎么定义?是不是说红个十几二十年就能成为经典呢?不是这样子的。所谓的地位无法撼动、经久不衰这种主观感受有没有可能被当下的我们自己主观地去放大它。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经典。目前影视作品的社会价值在逐渐被削弱,现在好像很少有这样的一部剧能够直观的对现实产生某种改变,那这一现象老师们是怎样看待的?
确实是这样,这个现在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够直接介入到现实生活之中。前几年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那还是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的。这个原因非常复杂,今天的影视剧的创作者,他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有影视创作者自身的原因,也有他自身之外的原因。无论怎样,我们还是很期待有一部作品能够承担我们现实的情感和焦虑,通过作品能够推动相应问题的改善,而不仅仅是要通过清宫戏,或者通过什么戏的这样一种投射。
我们对于社会价值的宣传,在媒介传播上,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路径。在古代,教化宣传是由散文承担的,到了五四,小说又开始接替这一功用。伴随着技术发展,后来出现了新的传播媒介,电影、电视剧、游戏又分担了一部分这个任务。两位老师觉得,承担社会价值宣传的任务,对于文艺作品来说,究竟是利是弊?
这是一个困扰文艺多年的话题。我个人的看法是,任何文艺作品它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出一定的社会价值。我们有的时候会觉得这个社会价值是不是一定就是官方的?是不是说文艺作品就一定要带有宣传的导向?其实在《甄嬛传》这样的作品中,当然不能说这是一个政府主导的作品对不对?但是《甄嬛传》同样也承担着它自身的社会价值。无法想象不承担任何社会价值的文艺作品,这样的文艺作品在世界上其实是不存在的,但是同时我也同意文艺作品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它不能是刚性文学作品,文艺作品它不能变成一个社会价值的附庸,不能变成一个单纯的宣传品。这样的话会伤害到文艺作品的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其背后的社会价值的传播。
谢谢两位老师今天的精彩回答。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嘉宾之间的自由提问环节,问题如下,欢迎大家点击音频条或前往小宇宙APP搜索“涟漪效应”收听完整版。
姚贝娜——《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