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笃定前行|2023年贵州经济发展回眸

贵州日报 2024-04-12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带领全省上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建设“四区一高地”,推动经济逐季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贵阳市观山湖区美景。黄河 摄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回升向好,经济大盘和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12月13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全省经济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并针对经济工作作出新的完善。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元前驱体车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凌 摄


回望2023年,“稳”和“进”是我省抓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是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安全稳定的制胜法宝。


从发展态势看经济形势。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省委、省政府准确判断形势,精心研究谋划,狠抓落地落实,全省上下同心同欲、合力奋斗,高质量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从经济数据看经济走势。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开门稳”,二季度经济延续恢复势头、好于一季度,三季度经济持续回升、好于上半年,前三季度累计增长4.8%,四季度继续稳步恢复向好。全省经济逐季回升向好,稳稳划出一条奋进线。


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仪表车间,工人正在生产线上作业。何晓璇 摄


稳是大局和基础,进是方向和动力。


总量和质量“双提升”、产业和就业“双推进”、投资和消费“双优化”,对外招商和经营主体培育“双发力”,经济安全和民生福祉“双保障”,“稳”和“进”的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全力争取中央支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中央部委、央企、金融机构总部等争资争项,争取中央各项补助资金创历史新高。


全力服务融入国家战略。省党政代表团赴广东广西、江浙沪、云南、川渝考察学习,服务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建设,创新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数博会等重大开放活动风云激荡。在服务融入国家战略中作出贵州贡献、促进自身发展。


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佳杰 摄


高规格召开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座谈会等,推进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出台40条政策措施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各县立足比较优势发展主导产业……这一年,一些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正从谋划用好转化为落地落实。


紧扣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一年来,省委、省政府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一手抓恢复经济增长,一手抓防范化解风险,奋力克服多重困难挑战,办成了一批关系全省长远发展的大事。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发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之一就是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今年7月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形势任务、定位方位和目标愿景作了深刻阐述和系统部署,明确了“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愿景。


奋发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一年来,大事要事加快落地落实——


更好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全省同心,上下同欲,形成强大发展合力。


百里杜鹃鹏程街道旅游小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摄


产业和就业是今年抓经济的重要关键词。产业发展将带动人才需求快增,释放就业新空间。


工业又有新突破。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坚持立足贵州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谋划产业发展,把国发〔2022〕2号文件提出的“六大产业基地”作为省级主抓的重点,逐一编制规划、优化布局,明确各市(州)工业主导产业,逐一制定“一图三清单”,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工业产业的主攻方向和总体布局,形成了大抓工业的浓厚氛围。挂图作战:打造3个5000亿元级和3个3000亿元级重点产业集群,以“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引领全省新型工业化取得更大突破。成绩印证:今年引进实施了一批具有引领性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1至11月工业投资增长15.5%、占比提高到30.6%,工业为稳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荔波小七孔桥。(荔波县委宣传部供图)


旅游业又有新发展。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深入实施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旅游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抓大旅游的格局基本形成。数据说话:1至11月,旅游人次、收入、人均花费分别增长28.5%、40.9%、9.7%,恢复到2019年同口径的113.2%、119.4%和105.5%。


农业又有新收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绘新景。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200家。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消费和投资是今年持续澎湃的经济浪花。


推出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北盘江大桥、花江峡谷大桥等文旅、体旅、康旅融合项目,“村超”“村BA”、贵阳路边音乐会等文体旅融合品牌火爆全网。新增等级民宿150家、五星级饭店3家、品牌连锁酒店63家,新增规上(限上)涉旅企业108家。盘活60个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居民消费加快恢复。


贵阳北至荔波的D6171次列车驶出贵阳北站,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贵阳至荔波段正式开通运营。龙建睿 摄(贵州图片库发)


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贵南高铁建成通车,贵广高铁实现提速运营,高铁里程达180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784公里。实施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建成骨干水源工程90个以上、水网管网5600公里。新建5G基站3.5万个、达12万个。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以“六大产业基地”为重点扩大产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7%,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投资增长25.2%,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8.6%。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是今年极具撬动力的撑杆。


“一群三带”城镇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推动贵安新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支持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推动毕节发展“年年有突破、五年上台阶”,赋予遵义“省域副中心”的战略定位,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城镇“四改”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潜力足、后劲强。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经济工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掷地有声。


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全省只争朝夕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高质量发展成绩单里,既有振奋人心的宏大叙事,又有温暖人心的“小确幸”。


向“新”而行,积蓄新动能——


年产30万吨乙二醇的黔希煤化工厂一角。罗兴祥 摄


“富矿精开”,撬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强力推进“富矿精开”,全省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煤、磷、铝、锰、重晶石、石英砂等资源型产业精细化、高端化发展。今年,建成投用磷矿资源集中采购供给平台,江山、美锦等一批煤化工、磷化工项目落地建设。煤化工、磷化工、铝产业等发展势头强劲。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电动贵州”为例,我省抢抓“双碳机遇”,推进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打响“电动贵州”新名片。宁德时代、比亚迪、中伟、安达、裕能……一批技术实力引领行业的新能源龙头企业陆续入黔,以“龙头”带“龙身”、“链主”带“链条”的态势更加明显。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施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行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加快推动数字经济转型发展,华为云、中国电信智算中心落地,智能算力从无到有,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集聚企业近800家。我省自2022年起实施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得到企业广泛响应,一大批企业积极踊跃增加研发投入。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不断取得突破,闪耀更多的科技创新支撑。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文超 摄


开放创新风劲潮涌。支持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积极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中欧班列、中老铁路打通贵州新的经济走廊,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朋友圈”不断扩大。作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贵阳综保区、贵安综保区、遵义综保区充分挖掘外贸增长潜力。建成“一局四中心”,贵阳国际陆港实现新突破,国际陆港、航空口岸、水运港等多层次对外开放平台不断升级,深化“东部+贵州”合作模式,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火力全开。


改革创新直面问题破解难题。电价、水价、矿产资源管理等一批重大改革措施激活发展动力活力。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贵人服务”政务服务品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实践扎实推进,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快建设。


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为全省产业发展提供蓬勃的活力动力。创新建设“企业之家”。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组建贵州能源集团,打造千亿级全国清洁能源供应商和全国一流能源企业。新增经营主体68.28万户。


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一年来,一个个改革开放发展的热词见证了全省上下的实干,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迸射火花。


黔西市素朴镇索风村橘子种植基地,村民采摘橘子销售。史开心 摄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12月20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正式开诊。在位于贵阳市南明区花溪大道中段27号的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南明院区,60岁的林先生说:“我是看着这个医院大楼一步步修建好的,现在看病更方便了!”


从2022年8月贵州与广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到医院投用,一年多时间,项目建设用速度回应民生关切。


今年,我省获批建设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全部开诊运营,开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5个,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50个。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评价进步幅度排全国第4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民健身广泛开展,“村超”“村BA”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今年,实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1+4”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深入推进教育卫生“双提升”攻坚行动,完成省属高校“一校一址”优化布局调整,4所省属高校新校区建成投用,实施省市(州)共建本科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新增基础教育学位7万个。


医护人员在天柱县第八小学为学生讲解营养知识。龚偕延 摄


用心用情用力写好高质量发展的民生答卷。就业、教育、医疗、托幼、养老、住房、环境……一年来,我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让老百姓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不断变成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铆足干劲。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全省上下齐心协力的奋斗足迹。


2023年全省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在拼经济的火热战场上奋勇争先,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定,现代化建设铿锵有力。


撰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淑宜

编辑:王帅 

统筹:刘斌 晏海艳 喻辉

编审:顾海凇 刘丹

更多新闻

· 67个多彩贵州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重点项目等您揭榜

· 工业设计赋能“贵州造”

· 科技创新赋能贵州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