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人当如苏东坡

安徽司法 安徽司法 2024-04-12


做人当如苏东坡

■余先祥

省蚌埠戒毒所

在灿若星辰的中国古代文坛大伽中,苏轼无疑是最为顶流的一位。林语堂先生评价他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个人以为,古往今来,在唐宋八大家的诗词文章中,人们诵读最多的可能就是苏轼的文章了。

是的,作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他的诗词字里行间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不是整天混迹于达官贵人中的高冷一族,而是实实在在的家庭暖男。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是他对弟弟关于人生的真情告白;“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是他对亡妻的深切哀思;“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这又是他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他忠于职守,粉丝众多,人缘极好。苏轼从北宋仁宗朝入仕为官,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位皇帝,师从欧阳修、义结司马光,与政见不同的王安石也是惺惺相惜,你可以说他是心胸豁达、与人为善的文坛大腕,但无可否认,他又是不谙官场规则、误打误撞的官场小白。

苏轼是十足的官场小白,说话直言不讳,在权贵和官场潜规则面前伤痕累累,而且一条道走到黑,后半生不是被贬官,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但面对艰难困苦,他豁达大度,泰然处之。

被贬黄州期间,各地铁粉纷至沓来,太守也感到黄州来了个名人,觉得这是提升黄州品牌的大好时机,于是就把城东的10亩山坡地无偿划给苏轼耕种。从此苏轼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他亲自下厨,自制东坡肉,自酿青酒招待远道而来的好友,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苏东坡,一时间黄州声名鹊起。而他本人也从愤世嫉俗的官场小白蜕变成了睿智豁达的东坡居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谁怕”,把他的人格推向了中国文人思想境界的高峰。“大江东去,浪淘尽……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正是他的这份超脱豁达,他才如在乐原,不失对生活的希望,将人生的一连串苦难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被贬惠州,他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的吃货,又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弄情高手。再到荒蛮酷热的海南儋州,他仰天长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宠辱不惊、恬淡平静的内心世界跃然纸上。

才华横溢却又很接地气,生不得志,却在失意时得意,在苦难中偷着乐,这就是豪放乐天的苏东坡,时至今日,仍然可亲可敬有温度,仍有万千当代粉丝追寻着他。

假如有来生,当如苏东坡。


END


原创征集


即日起,“安徽司法”推出特别策划【夜读】,原创文艺作品均可参与……


我们一直都在等

一颗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的心

一双善于观察 发现美好的眼

一支妙笔生辉 画龙点睛的笔

一篇行云流水 拍案叫绝的文


或许您是一位笔走龙蛇、力透纸背的60后

或许您是一位走南闯北、爱好摄影的70后

或许您是一位热爱写作、衔华佩实的80后

或许您是一位个性鲜明、打破常规的90后

或许您是一位桀骜大胆,勇于创新的00后


我们将在这里,为心怀星辰大海的您提供一个原创作品展示的平台

我们将在这里感受您最真的思想和最美的心灵

我们一直期待着您的加入 ……

作品要求:

  1. 原创作品,内容健康;

  2. 体裁、形式不限,散文、诗歌、摄影、绘画、朗诵、视频等均可。

投稿方式:

  1. 邮箱:sft7000@163.com,投稿按“姓名+作品”的方式命名;

  2. 邮件中请注明姓名、单位、作品主题内容及联系电话,作品以邮件附件的形式上传。


策 划

安徽省法治宣传和研究中心


推荐阅读

露珠

【原创推荐】做一棵扎根“大院”的“毛竹”

【夜读】再见少年拉满弓


编辑:胡威

校对:阳阳、方航

审核:徐春节

安徽省司法厅出品
投稿专用邮箱sft7000@163.com


看完记得点个“赞”“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