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础教育培育“塔尖教师”——“国优计划”的四大突破
“国优计划”可以看作是继“卓越计划”“强师计划”“优师计划”实施之后,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性战略地位的又一个重要举措。
2023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简称“国优计划”),启动实施“国优计划”旨在鼓励和支持以“双一流”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参与到中小学优秀教师的培养工作。“国优计划”的实施,对于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有着重要的引领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从而确定了教师与教师队伍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当前实施的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推进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等政策,都将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视为核心目标。显然,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综合性大学参与实施的“国优计划”,可以看作是继“卓越计划”“强师计划”“优师计划”实施之后,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性战略地位的又一个重要举措。
“国优计划”是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发展格局的新探索
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伴随着全国性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在建立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政策引导下,一些高水平师范大学开始走综合化办学的道路,培养教师不再是师范大学的唯一使命;此外,一些通过合并师范院校、师范院校升格或更名新建的综合类院校,也参与到教师的职前培养之中。
2021年的数据显示,在全国47所师范大学中,明确定位为综合性大学或高水平大学的有26所,占比为55.3%;定位为综合性师范大学的有6所,占比为12.8%;定位为师范大学的有15所,占比为31.9%。同时,高水平师范大学师范专业招生数在本科招生总数中普遍占比不高,在本科层面按照任教学科加教育专业设置课程的传统培养模式下,教师职前培养质量也难以得到持续提升,至于教育硕士层次教师的培养则很难摆脱传统本科师范专业教育的影子。同时,那些通过合并师范院校或者师范院校升格更名后建立的地方综合类院校,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原有师范专业的招生,但在大量增设非师范专业的情况下,师范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大都呈现出逐步收缩的态势。近年来,在中小学、幼儿园大量招聘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特别是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的情形下,师范专业毕业生更难以体现其原有的专业优势。据统计,2013—2021年间,应届师范专业毕业生从教数在每年教师补充数中的总占比一直不足20%。
显然,在传统的师范教育格局和模式下培养职前教师,已经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为改变这一局面,2018年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此后,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成为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在各省开展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试点基础上实施“国优计划”,鼓励、支持高水平综合类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实现高质量的师资供给,进而借此撬动教师职前培养传统的发展格局与培养模式走出困境,走出一条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无疑对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有着深远的价值与意义。
“国优计划”为撬动传统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新机遇
致力于培养合格的职前教师,为师范生提供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是现代师范教育产生以来通行的做法。因而,教师教育实际上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的双向培养过程,兼具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双重属性。
自1951年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建立至今,我国高校在专科、本科层次上的教师职前培养基本上沿用传统模式,即在学制年限内先后完成学科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师范专业毕业生在学科层面所达到的水平与综合类院校相应专业毕业生的学术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高水平综合类大学固然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学术水平和科研平台,但其教育类师资的匮乏却使得培养对象在教育专业训练上的相对不足。如何正确处理学术性与师范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师范院校的师范特质,就成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为此,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在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探索,以期较好地融合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矛盾。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的“4+2”模式、华东师范大学的“4+1+2”模式和上海师范大学的“3+3”模式,都尝试分段实施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以解决教师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在此后教育硕士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大部分高校在本科层次与教育硕士层次的教师职前培养上,基本都采取的是分段实施做法,故而一直没有解决好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界限不清晰、课程重复设置等痼疾。为此,一些培养单位尝试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更多招收综合性大学非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国优计划”首次明确支持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在研究生阶段先修或选修不少于18学分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并参加不少于8学分的教育实践。这一举措可以说是与国际上通行的在四年制文理教育基础上实施教师专业教育的接轨,也为国内高校实施本硕一体化教师职前培养提供了新模式、新路径。而且,“国优计划”还鼓励高水平综合类大学与师范院校采取联合方式培养教师,从而既能让综合性大学发挥其在学科知识学术性层面上的优势,又能使接受教师专业教育的学生就业直接面向基础教育,以此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提高教师培养的水平和层次。
“国优计划”是强化科学教育与提高科学师资培养质量的新示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强教必先强师,科学教育改革首先要有一批高素养的科学类课程教师队伍,但当前我国科学类课程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都难以满足科学教育的要求。以小学科学教师为例,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全国小学科学专任教师24万人,校均科学教师人数为1.61人/校,数量严重不足;并且超过70%的小学科学教师为非理工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仅占2.69%。
解决科学类课程教师数量和质量问题,就要从源头上增加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教师供给。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依托学科优势、科研平台以及学术水平,本应是培养高质量科学类课程教师与弥补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数量的中坚力量。不过,就目前来看,我国举办师范类专业的700多所院校中高水平综合类大学、理工类大学占比并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国优计划”明确提出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高水平综合性大学选拔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或面向在读理学、工学门类的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为中小学培养一批高素养科学类课程教师。“国优计划”的出台,既可以从源头上改善科学教育师资的供给质量,也为其他综合类院校更好地开展科学教师培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国优计划”符合教育强国建设对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承担着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艰巨使命,迫切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予以保障。
在欧美发达国家教师教育体系中,培养具有硕士层次的基础教育教师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就倡导招收各专业大学毕业生,施以一年教育专业训练,授予教学文学硕士学位(MAT),以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目前来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已普遍将教师培养提升到硕士层次甚至博士层次,如经合组织(OECD)国家基础教育硕士及以上学历师资的平均水平达到了44.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不仅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学历要求上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而且教师学历结构确实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基于教育统计年鉴数据计算,2021年我国具有硕士学位的小学教师占比仅为1.9%,具有硕士学位的初中教师占比4.6%,具有硕士学位的高中教师占比也只达到12.4%。
事实上,在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有着更高的期盼和要求。研究生层次的高学历人才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掌握着学科前沿动向,能够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国优计划”的实施,无疑将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有利于逐步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养普遍提升到研究生层次,在顺应提升基础教育教师学历层次国际趋势的同时,更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更高要求。
作者荀渊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潘岳林系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厉害的老师,公开课会用这些过渡语海淀教育品牌背后的教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