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专业成长三字诀:悟、通、新


课程教学改革也罢,教师专业成长也罢,都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可畏缩不前。正所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在科技日新月异、教育观念不断迭代更新的新时代,教师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光靠职前师范教育打下的底子是远远不够的,很多东西需要在入职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吸收和应用。
可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件伴随职业生涯全过程的事情。

我们在现实中发现,不同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有的快、有的慢,有的顺利、有的坎坷,其中固然有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教师的主观因素是起主导作用的。


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自身专业成长的效能?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归结起来就是三个字悟、通、新。


Part.1

做一个有悟性的教师

悟的本义是理解、明白、觉醒。有悟性的教师善于思考和发现规律,并能科学地指导实践。

悟是求知修身的方式,重在内化。“悟”字的结构,拆开看就是“吾心”,可见“悟”十分强调自我的主体意识。外界的一切信息或知识,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记忆留存于大脑,这只是知识或信息的储存,只有经过“悟”的过程,与大脑中已有知识和信息发生关联,产生“化学反应”,才能形成可迁移应用的新知识,也才能内化为新的认知,进而形成伴随终身的素养。从这个角度看,悟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普适的方式。

悟也是提升道德品质、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告诉我们:“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凡事应“不假于物,多向内求”。“向内求”不是反对实践,而是强调躬身自省的处世态度,强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悟道而成为“圣人”。经过悟而内化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其外显的行为表现,才既是“合乎道德”的,又是“出于道德”的。
悟是提炼升华的方法,重在反思。很多教师经常向笔者倾诉自己的苦恼: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也积累了很多教学课例和教育故事,却不知道如何将其提炼成经验乃至教学主张、教育思想。

还有一种现象引人深思:有些教师工作多年,却只是一个资历丰富的“老教师”,而有些教师则成长为教学名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区别就在于悟性。一个有悟性的教师,不仅可以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和事物间的关联,而且具有较强的提炼总结能力;同样地,一个有悟性的教师,可以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中探寻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因而能少走弯路。

做一个善于提炼总结、善于发现事物本质规律的有悟性教师,关键是要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反思是让经验上升为理论的催化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是一个二次学习和升华的过程。教学之道、育人之道、教师成长之道,就潜藏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需要靠反思发现和悟得。
悟是思维爆发的结果,重在积淀。一些优秀的文学或艺术作品,乃至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很多时候都是“妙手偶得之”,需要灵感。但是灵感从何而来,灵感是凭空产生的吗?瞬间的顿悟,其实是长期观察思考、求索的产物。“灵光一现”实际上是对某个问题、某种现象的长期关注、思考和酝酿,在某个时间点以一种突然爆发的方式呈现出来。

特殊的环境和氛围,有时候确实有助于激发灵感。笔者就有这样的切身体验,比如有几篇获得较好反响的论文,其核心思想和整体框架,就是由研讨会上无准备的即兴发言生发而来。有个成语叫急中生智。急为何能生智?在某种紧张、局促的环境和氛围下,大脑在应激状态下高速运转,就有可能突然打通思维的“任督二脉”,产生灵感的火花,大彻大悟。

总之,灵感和顿悟是建立在长期积淀的基础上的。做一个勤于观察和思考的人吧,对认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探索,灵感就有可能在某个时刻不期而至。

Part.2

做一个通达型教师


通者,达也,意指相互连接没有障碍。通达型教师视野开阔、素养全面,能在联系与整合中开创新天地。


上下贯通,理实相生。教师常教导学生: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其实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亦是如此。


仰望星空,就是要把握当前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和大方向,熟悉国家和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比如高中新课标和义务教育新课标、“双减”政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新高考改革等方面的纲领性文件,是当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指导和遵循,教师们都应该认真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对某项具体教学改革依循的上位理论有所了解、有所研究,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脚踏实地,就是要立足课堂、面向学生、基于真实问题,研究探索这些理论、理念和文件精神如何落实到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和日常学习生活中。

只唯上,容易导致纸上谈兵、“站着说话不腰疼”、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不能真正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只唯下,可能会站位太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从全局看问题,陷于细枝末节而迷失方向,所做工作只是低水平无意义的重复。只有上下贯通,才能做到理实相生,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做有意义、有实效的事情。


横向联通,多元发展。好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应该是单线条的,而应该是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新时代的教师不是“教书匠”,而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养,成为复合型人才。教师除了要深入探究教学的方式方法,还要具备一定的课程研究开发能力;除了要“育分”,还要会育人;除了要练就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善于进行教育专业写作;除了要“学”为人师,还要“行”为世范……当然,这些方面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是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养。


除了课堂教学,教师有机会的话应该积极参与教学管理、学校管理工作,小到班级管理、年级管理,大到学校乃至集团校的管理,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团队合作、统筹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很多中小学的校长都是从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教师在进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时,应多个方面互相联通、齐头并进,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功利化地只在某一方面着力,如果在某个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将不利于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职业的长远发展。

跨界融通,打破边界。不同领域的知识碰撞与融合,更容易激发灵感、带来新的突破。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跨界融通的能力。从宏观的教育方针来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通过“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路径来实现;从微观的课程教学来看,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多学科综合育人,中、高考命题改革也体现出明显的综合性趋向。这些改革发展趋向要求教师打破学科的藩篱,具有跨学科整合的意识和能力,走出本学科的“一亩三分地”,“左顾右盼”,才能发现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多的可能性。


跨界融通带来思维切换与多元体验,使得看问题的视角自然更加独特,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教师在进行专业性写作时,不仅有了更多的选题,而且常常能出奇制胜,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比如,笔者在《中国教育报》负责的报道领域中有“高考招生”,还有“体育美育”,两者在脑子里一碰撞,一篇题为《以高考引导强化体美劳教育:意义、维度与命题思路》的论文就出炉了。


对于新时代教师而言,只要有跨界融通的意识,可跨、可融的领域很多: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等学科之间可以融合,也可以与音体美等学科融合;学科教学可以与思政德育融合;教育可以与信息技术融合;教育还可以与社会政治经济融合……

Part.3

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


新的基本含义是初始的、刚有的, 与“老”“旧”相对。创新型教师能顺应时代变化,甚至引领时代潮流,在主动求变中发展。

跟上新时代步伐。今年最火热的话题莫过于ChatGPT。ChatGPT为何物?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对教育及各行各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课堂内外,如果教师对这些问题一问三不知,学生该作何感想?如何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跟上时代步伐,只有随时更新自己的“内存”,才能与学生有共同话题、共同语言,尽量消弭“代沟”,拉近师生关系。

毫无疑问,传统教学方式中好的东西我们要坚守,要弘扬。在可见的未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独特作用,只是作为“手段”存在,但是将上述这些新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中,能提高效率,提升效果,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其实不仅仅限于科技领域,时代发展带来社会各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各种新事物,教师都应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多学习,结合实际多应用,做一个有时代感的教师。
学习新教育理念。做一个创新型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的新理念,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新课标就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如学习任务群、大概念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情境化教学,等等。

当前,对于新理论、新概念、新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教育界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对于新理论、新概念、新教学模式,我们应认真学习研究其理念实质和核心要义,领会其“神”,对其中科学的、合理的成分要多学习,多借鉴,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而对其“形”,即具体的名词表述及操作模式,则不必亦步亦趋,更不宜生搬硬套。总而言之,对这些新理论、新概念、新教学模式,应该博观约取,未必一定要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但是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开阔视野、增加专业的厚度,这也是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践行新教学方式。最高级的学习是实践。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新课改、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最终都要靠教师去完成。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理论、新模式提供了宏观指导的“施工图”,但是教师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不同于流水线上简单的“操作工”。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的一堂课,如何进行新内容的导入、如何组织教学资源、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如何进行拓展延伸、如何处理课堂上的意外“生成”,不同的教师上出来的课都会不同。每个教师都可以有自己的创新设计,都可以结合校情学情,通过点滴的微创新让自己的课堂变得不一样。而这样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做”出来、“实验”出来的创新经验,才是最宝贵、最有意义的,因为它是属于你自己的创新。


课程教学改革也罢,教师专业成长也罢,都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可畏缩不前。正所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来源 | 中华读书报(有改动)作者 | 汪瑞林 《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主编编辑 | 皮皮兵不皮
商务合作请拨打 010-82296668(梁老师)广告业务请联系010-82296739(刘老师)010-82296727(韩老师)愿你做这样的教师
夏青峰:好校长的首要标准

李希贵:教育就是关系学

海淀教育品牌背后的教研力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