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纪妍:写作让我获得最纯粹的快乐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即可收听
后浪剧场,既是后浪表演和戏剧的图书品牌,又是一个交流情感与思想的空中剧场,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目前已有线上电台、影人采访和线下活动。
最近两三年,我经常在各类话剧节目单上看到一个名字:祖纪妍。比如话剧《晚安吧,妈妈》《终成眷属》《家里红旗不倒》《嘿,是我》的宣传资料中,都可以看到这个名字。因为姓“祖”,我便一直有种她是位长者导演的错觉,直到录音当天看到本尊,才知道是很有少年感的90后。
嘉宾介绍
祖纪妍
青年导演,编剧,影评人,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导演风格独特,追求文本的深度和韵律感,擅长色彩与光影的使用和在舞台上实现立体化的视觉观感,试图实现“电影对戏剧”的反哺。
代表作:
《早安,妈妈》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全国巡演50余场
《伊斯坦布尔之夜》2015北京国际女性戏剧节参演作品
《嘿,是我》优秀原创作品,商演20余场
《终成眷属》2016北京青年戏剧节作品
《站》2016北京青年戏剧节48小时V戏剧创作比赛“最佳剧目”奖
《晚安,妈妈》鼓楼西出品剧目,主演林荫宇、刘丹
《家里红旗不倒》翻译改编自毛姆作品The Constant Wife
《周六下午两点半的咖啡馆》环境戏剧,参演“枪与玫瑰”女性戏剧邀请展
节目内容
可能是时代发展太快,资讯越来越发达,导致我常常对比自己年轻的人充满惊叹,惊叹于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生活的见地,好像自己当初只知道稀里糊涂地度日,怎么就没有过思想闪耀、意气风发的时刻呢?因此,嘉宾越是年轻,我便越是慎重,并试着在他们身上学习多元的气度,哪怕仅仅是静赏。
虽然近几年一直活跃于话剧界,但祖纪妍其实是学电影的,本科和硕士都就读于北大。所以我们的话题便从她高考为什么选择考北大以及考上之后在北大的校园生活开始。
北大有哪些东西是让你感觉值回票价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祖纪妍回顾了在北大课堂内外所感受到和学习到的物超所值之物。北大自由的空气和多元的文化,与高中应试教育的填鸭和单一的评判标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差异,反而让她从被动学习转向了主动学习。所以对她来说,北大有太多东西都很值得。
《嘿,是我》剧照
而进一步促使她改变,甚至找到自己,包括找到自我的节奏(自我觉醒),是大二去香港浸会大学交换的半年。
不同的城市文化,不同的校园氛围,让她在差异中看到了内地学生的优势和局限,也看到了香港文化中一些让人舒服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这半年,因为课业压力的减轻,反而让她更清楚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因而也拥有了争取和放弃的勇气。
《嘿,是我》剧照
在这个过程中,当初从西方文明史课上学来的每天写3000字的训练,让她获得了某种意义上创作的起点。因为只要坚持下来,这种日积月累的训练就会带来你思维和语言方式的改变。
而说到进入话剧界,竟像是一次游戏过程中的小小冒险,本来只是想玩票一下,不料一路通关,获得了北大剧星风采的冠军。然后歪打正着地和话剧结下了不解之缘,神奇地实现了从校园演出到社会商演的逐步转变,用她自己的话说,当初在校外咖啡馆跑过的火车吹过的牛,竟然全实现了!
根据毛姆作品改编《家里红旗不倒》剧照
而当我问及当初的电影专业对于她日后指导话剧有何帮助时,她说,连生活都是电影教的,电影教会我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值得追求的,教我怎样谈恋爱,所以你也可以认为关于戏剧的所有东西也是电影给的。
在话剧创作的道路上,她曾经说自己欠老天十个剧本。如今想来,其实不过是句大话,老天不在乎这十个剧本,我也不在乎,我更在乎的是写这十个剧本的过程,因为通过写作可以获得一种最纯粹的快乐。
▼
后浪剧场 vol.40
祖纪妍:写作让我获得纯粹的快乐
剪辑 | 大卫
封面 | 咩咩
扫码收听节目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