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厌女”的《钝感力》为何还能卖出200万册?
两年前,我们曾借博主@蜡笔油一Rabbyui 的一条视频,指出《钝感力》乃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厌女言论大合集”,即便中文版经过了多处翻译“美化”,但依然洗刷不掉作品本身严重的性别偏见。
当时,在微信读书上,《钝感力》以20.3%的推荐值被归为“烂书一本”。两年过去了,这本书的推荐值进一步降低到18.9%,9500条评论中,有4300条认为“不行”,3400条认为“一般”。如此高的“差评率”在微信读书上应该属于垫底水平。
很多差评都直接针对书中关于两性的言论,正如一位读者所说:“如果你恨哪个女人就推荐她读这本书吧,驯化她,让她自主吃苦,真心实意做家庭和男人的奴仆,哪怕是老公出轨都要怪自己太敏感,毕竟女人天生就有‘钝感力’。”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要对这本书进行二次批判,而是想要探究如此“三观不正”的一本书何以能畅销至今。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近日的一篇媒体报道披露了《钝感力》的“营销秘诀”。
这本书之所以能从2020年底突然走红并持续热销,两年多时间里销售200万册,一开始是因为出版方投入1.1万坑位费,找到五位抖音达人进行短视频推荐,从而实现了破圈引爆,两个月销量超过20万册。短视频平台的热度,引发了杨天真等娱乐圈人士的关注,营销团队又顺势联系了白岩松、李雪琴、马东、宋丹丹等名人,不断赋予“钝感力”以新的外延意义,比如马东就在《奇葩说7》中说:“钝感力可能是一个职场新人,在足够聪明时候的进化方向。”
随着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名人解读、传播,“钝感力”开始逐渐占据更多人的心智,进而带动这本书的销量一路水涨船高。
如果单从图书营销的层面来看,这不能不算是一个成功案例。传播链条上的名人、达人可能并非对性别歧视言论过于“钝感”,自愿为这样一本散发腐朽气息的著作背书(马东就在节目中声明:我不是给大家推荐这本书),而是很有可能并没有通读全书,仅仅认为“钝感力”是一种非常有穿透力的话术,相比于寡淡无味的鸡汤显得更加“高级”,可以精准提炼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
“钝感力”这种生造概念之所以能在国内大行其道,也可能暗合了国人一直以来奉为圭臬的“凑合过”心态:大过节的,多大点事,别太计较,都不容易,还能咋地……一旦披上了一层心理科学的外衣,这种隐忍自抑就被包装成了一种“迟钝的力量”,一种强者才能学会的能力。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否定“钝感力”的全部内涵和外延,毕竟每个人都会结合自身经历感悟做出自己的诠释,为它赋予“耐受力”“抗干扰力”“脱敏力”等更多的意涵。从这个角度来看,“钝感力”这个概念的确很有兼容性。在《厌女》中,上野千鹤子就挪用了“钝感”这一概念来自我反思——“现在想来,当时自己的这种‘油滑世故’,就是当一个女人身处男人欲望磁场的包围之中时,为了让自己不易受伤,便将感性阈值狠狠提高,用钝感来保护自己的一种生存策略。”
我们当然可以抛开恶臭扑鼻的原作,只借用这一概念来为自己所用。然而,热销的《钝感力》还是将会持续不断地冒犯、误导更多的读者,当他们被这个概念吸引而来,却要忍受书中的废话连篇与离谱言论。希望更多读者能如同上野千鹤子一样,深入去剖析“钝感”这一表象背后,女性、职场年轻人等各种群体的生存处境,而不是用这一概念去自我安慰、自我合理化。
其实,《钝感力》的热销不过是“日式鸡汤书”在国内成功的又一例证。日本作者特别善于将生活理念升华为貌似高深的概念,然而又能非常准确地切中现代人的“心灵软肋”。10年前出版的《断舍离》直到2019年还能入选“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有读者颇为毒舌地吐槽“为了把几句话变成一本书,作者没能在文字方面做到断舍离”,这恰恰是此类图书的最大特点——贩卖理念而非内容。
除此之外,国内还引进了诸如《规划力》《输出力》《松弛感》等一系列“日式鸡汤书”。值得一提的是,刚刚上市的这本《松弛感》更多是国内出版人的包装,因为原作名为“なぜ、あの人は自分のことしか考えられないのか”,毕竟日本作者可能很难体会到国人“在追求松弛感的路上一路焦虑”的矛盾心态,这种概念借用而非概念原创,更多不过是在“占坑”搜索关键词而已。
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仅仅4月份,国内就有至少五本《松弛感》上市。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出版业相比日本同行还是低了一个段位,只会搭网络流行的顺风车,却几乎没有打造原创概念并反向输出的能力。
北京开卷数据显示,2022年心理自助类新书中原创图书码洋占比高达55.3%,这意味着本土图书正在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然而,在非虚构整体榜单上,唯一一本原创图书还是写于2000多年前的《素书》。日本作者所著的《被讨厌的勇气》则高居第三位。在《口才三绝》这样的短视频“虚火”烧过之后,国内出版业还是要去细心揣摩国人的心理状态,摈弃一哄而上的“跟风”心态,真正打造有洞察力、解释力、传播力的本土概念,早日将《钝感力》这样的作品挤出畅销榜。